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河道水生绿化是一种具景观美化和生态净化功能为一体的水上绿化。目前,城市水体污染日渐严重,石驳硬化在视觉上也缺少柔美感,从城市美化与发展方向出发,鉴于水生绿化的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我们对丹阳城区部分河道水位情况进行了勘察分析,合理地运用了沉缸、人工滩涂、生态浮岛等技术,使河道成为具有自净功能的绿色生态河道,丰富了城市水体绿化。同时,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河道整治;水生植物;净化
一、水生植物在河道净化中的作用
直接净化作用。水生植物的直接净化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水体中的重金属、氮、磷等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各种植物对水体中重金属的吸附作用不同,植物中叶子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小于茎,茎小于凋落的植物,其中根对于重金属的吸附能力最强。氮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河道中的氮元素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尤其是污水中的氮元素最为丰富,在河道中种植必要的水生植物对河道的水体具有直接的净化作用。同样,污水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磷。研究表明,湿地植物能将污水中5%的磷吸收,因此,在河道的边缘多建设一些绿化带,大量种植一些湿地植物,不仅能对河道水体起到良好的净化作用,还能美化环境。
间接净化作用。我们很多城市里的河道、湖泊出现了藻类大量繁殖的现象,不仅影响水质,恶臭的气味还会污染空气。水中的微生物对这些现象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水体植物就能够为这些微生物提供栖息的空间,帮助它们的生长,间接的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同时,部分水生植物还能够分泌出化感物质,这类物质对河道中藻类的生长具有抑制的作用,减轻藻类对水体的污染程度,间接的净化了水质。
二、我市的河道应用现状
丹阳城区河道较多,早有“水漾古韵,绿舞丹阳”一美称,但如今由于水流动性差而且有部分生活污水直接排到河道中,所以形成水质较差,污泥淤积,环境景观面貌不佳。2015年1月份丹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城区河道实行整治工程改善城区水环境,整治工程内容河道清淤、安装污水管道及水面绿化等。由于受位置和当时条件限制,城区河道两侧都是直立式石驳挡墙,而且水深不一,我们经过实际勘察,靠近石驳水位深度情况如下:水位较浅(0.5-1.5m)有麻巷门南路和阜阳路旁的河道;水位中等(1.5-2.5m)水关北路;水位较深(大于2.5m)东门外大街、小东门广场前。
三、种植方式选择
根据城区河道实际情况,水面绿化工程设计采用营造人工滩涂、沉缸(箱)种植及生态浮岛三种方法。
(一)营造人工滩涂
在水深0.5m-1.5m的河道中,距石驳1.5米处进行打木桩、铺无纺布、填土、种植水生植物。
(二)沉缸(箱)种植法
在水深1.5m-2.5m的河道中,对需要沉缸的地方进行平整、砌砖、沉缸、种植水生种植。
(三)生态浮岛技术
在水深2.5m以上的河道和重要节点,采用生态浮岛。生态浮岛,又称“生态浮床”,是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氮、磷含量并具景观美化和生态净化功能的景观。它应用无土栽培技术,将水生、湿生、陆生植物移植到水面上种植,增加了生态水系的绿化覆盖率,也起到调节水面微气候的作用。这样良好的微气候适宜于鸟类等物种的栖息场所。同时,浮岛的遮阳效果也为鱼类创造了良好条件。
生态浮岛又可分为干式和湿式2种。植物与水不接触为干式浮岛,用在主要节点,可以种植造型植物、木本及草本,通过不同的组合,构成良好的鸟类生息场所,同时美好景观。
水和植物接触的为湿式浮岛,有框架和无框架2种类型。
(一)有框架的湿式浮岛,框架用纤维强化塑料材料制作;(2)无框架的浮岛用细毛竹编制而成。
湿式浮岛的固定方式,根据河道的不同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河底沉锚、河底桩牵及侧墙链接3种固定方式。河底沉锚有时受到河道换水的影响而发生位移;河底桩牵的施工难度较大;侧墙链接采用在石驳上用膨胀螺栓链接浮岛的方法。
四、植物的配置
不同品种的水生植物适应水位有差别,水位的高低直接影响水生植物能否成活。这就要求,施工者要了解相应水生植物的生长特性,按照品种的适应性以及设计的要求进行施工,严格控制好水位。一般挺水植物适宜水深范围为0cm~40cm;浮叶植物適宜水深范围为20 cm~100cm;漂浮植物通常对水深没有上限要求;沉水植物适宜水深范围为30cm ~200 cm。如果河道的水位大涨大落,此时尽量选用植株高大、耐淹、有一定耐旱性的品种。我市护城河水位相对比较稳定,我们考虑的植物品种主要有水生美人蕉、再力花、花叶芦苇、梭鱼草、黄菖蒲、千屈菜等植物,通过常绿和落叶、高和低、阔叶和窄叶的合理搭配,形成了河面绿色景观。
五、水生植物的后期养护
水生植物后期的养护主要在修剪和病虫害防治,一是要及时对植物进行修剪,实现对河道中磷、氮元素的排除,又能防止对河道的二次污染,夏季,植物生长速度比较快,对长势旺盛的植物要修理;冬季,植物枯萎,要及时清理枯死、倒伏的水生植物,保护根系安全过冬。二是对植物病虫害进行观察和控制,定期杀虫,确保水生植物的良好长势。
六、结语
丹阳城区河道整治工程中水生植物的合理、有效运用,使得城区河道具有了自净功能,形成了一条绿色生态河道,给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观赏和居住环境.
关键词:河道整治;水生植物;净化
一、水生植物在河道净化中的作用
直接净化作用。水生植物的直接净化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水体中的重金属、氮、磷等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各种植物对水体中重金属的吸附作用不同,植物中叶子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小于茎,茎小于凋落的植物,其中根对于重金属的吸附能力最强。氮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河道中的氮元素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尤其是污水中的氮元素最为丰富,在河道中种植必要的水生植物对河道的水体具有直接的净化作用。同样,污水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磷。研究表明,湿地植物能将污水中5%的磷吸收,因此,在河道的边缘多建设一些绿化带,大量种植一些湿地植物,不仅能对河道水体起到良好的净化作用,还能美化环境。
间接净化作用。我们很多城市里的河道、湖泊出现了藻类大量繁殖的现象,不仅影响水质,恶臭的气味还会污染空气。水中的微生物对这些现象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水体植物就能够为这些微生物提供栖息的空间,帮助它们的生长,间接的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同时,部分水生植物还能够分泌出化感物质,这类物质对河道中藻类的生长具有抑制的作用,减轻藻类对水体的污染程度,间接的净化了水质。
二、我市的河道应用现状
丹阳城区河道较多,早有“水漾古韵,绿舞丹阳”一美称,但如今由于水流动性差而且有部分生活污水直接排到河道中,所以形成水质较差,污泥淤积,环境景观面貌不佳。2015年1月份丹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城区河道实行整治工程改善城区水环境,整治工程内容河道清淤、安装污水管道及水面绿化等。由于受位置和当时条件限制,城区河道两侧都是直立式石驳挡墙,而且水深不一,我们经过实际勘察,靠近石驳水位深度情况如下:水位较浅(0.5-1.5m)有麻巷门南路和阜阳路旁的河道;水位中等(1.5-2.5m)水关北路;水位较深(大于2.5m)东门外大街、小东门广场前。
三、种植方式选择
根据城区河道实际情况,水面绿化工程设计采用营造人工滩涂、沉缸(箱)种植及生态浮岛三种方法。
(一)营造人工滩涂
在水深0.5m-1.5m的河道中,距石驳1.5米处进行打木桩、铺无纺布、填土、种植水生植物。
(二)沉缸(箱)种植法
在水深1.5m-2.5m的河道中,对需要沉缸的地方进行平整、砌砖、沉缸、种植水生种植。
(三)生态浮岛技术
在水深2.5m以上的河道和重要节点,采用生态浮岛。生态浮岛,又称“生态浮床”,是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氮、磷含量并具景观美化和生态净化功能的景观。它应用无土栽培技术,将水生、湿生、陆生植物移植到水面上种植,增加了生态水系的绿化覆盖率,也起到调节水面微气候的作用。这样良好的微气候适宜于鸟类等物种的栖息场所。同时,浮岛的遮阳效果也为鱼类创造了良好条件。
生态浮岛又可分为干式和湿式2种。植物与水不接触为干式浮岛,用在主要节点,可以种植造型植物、木本及草本,通过不同的组合,构成良好的鸟类生息场所,同时美好景观。
水和植物接触的为湿式浮岛,有框架和无框架2种类型。
(一)有框架的湿式浮岛,框架用纤维强化塑料材料制作;(2)无框架的浮岛用细毛竹编制而成。
湿式浮岛的固定方式,根据河道的不同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河底沉锚、河底桩牵及侧墙链接3种固定方式。河底沉锚有时受到河道换水的影响而发生位移;河底桩牵的施工难度较大;侧墙链接采用在石驳上用膨胀螺栓链接浮岛的方法。
四、植物的配置
不同品种的水生植物适应水位有差别,水位的高低直接影响水生植物能否成活。这就要求,施工者要了解相应水生植物的生长特性,按照品种的适应性以及设计的要求进行施工,严格控制好水位。一般挺水植物适宜水深范围为0cm~40cm;浮叶植物適宜水深范围为20 cm~100cm;漂浮植物通常对水深没有上限要求;沉水植物适宜水深范围为30cm ~200 cm。如果河道的水位大涨大落,此时尽量选用植株高大、耐淹、有一定耐旱性的品种。我市护城河水位相对比较稳定,我们考虑的植物品种主要有水生美人蕉、再力花、花叶芦苇、梭鱼草、黄菖蒲、千屈菜等植物,通过常绿和落叶、高和低、阔叶和窄叶的合理搭配,形成了河面绿色景观。
五、水生植物的后期养护
水生植物后期的养护主要在修剪和病虫害防治,一是要及时对植物进行修剪,实现对河道中磷、氮元素的排除,又能防止对河道的二次污染,夏季,植物生长速度比较快,对长势旺盛的植物要修理;冬季,植物枯萎,要及时清理枯死、倒伏的水生植物,保护根系安全过冬。二是对植物病虫害进行观察和控制,定期杀虫,确保水生植物的良好长势。
六、结语
丹阳城区河道整治工程中水生植物的合理、有效运用,使得城区河道具有了自净功能,形成了一条绿色生态河道,给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观赏和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