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课堂的有效性需要从学情调查的常规化、教学设计的整体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反思的经常化等四个方面入手,各个环节相互依托,相互补充。只要将这四个方面统一起来,体育课堂的有效性建构才能切实落在实处。
[关键词]有效性 常规化 整体化 多样化 经常化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我们基本改变了以前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的教学模式。各个学校开始着力建设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侧重点就在于讲究课堂的有效性并努力追求课堂效率的高效。但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教学改革的显著变化多是出现在所谓的高考所要考察的学科上,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非高考学科的教学改革推进仍然十分缓慢。以体育课堂为例,虽然在课堂上有了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也趋于丰富多样,但体育教学课堂的有效性还是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我认为,要想做到体育课堂的有效性,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情调查常规化
有人认为,体育课不就是让学生随便运动运动吗?这样落后的教学思维仍然存在于一部分老师的头脑中,这是要不得的。无知者往往会对学科轻视多于建构、应付多于认真,这样的老师很难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里取得踏实的成绩。虽然,我们面对的是体育学科,但也要端正教學意识,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建构。放在第一位的就是对学情的认真了解,只要掌握了学情,教学设计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了解学情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调查法、交谈法、问答法和检测法。在体育教学之处,我们应该有一份学生身体素质的详细档案,这样我们对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情况就有了清晰的了解。在得知多数同学需求的情况下,体育课堂教学自然更能获得同学们的认可。体育课所需要的活跃气氛自然而然也就随之而来了。学情调查的常规化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就是对一个老师责任心的考察。所以我们需要将之落在实处。
二、教学设计整体化
在一些人眼里,体育课几乎等同于球类运动,根本无需教案的设计与编排,只要将几个篮球和足球分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玩就行了。这是对体育课堂教学的严重误解,其实,体育课堂也有自己的严格设计。首先,需要一个教学目标,以篮球为例,目标可以只是简单地要求这节课要学会运球就行了。紧接着则是具体课堂的实施部分,即教学过程。在具体实施中,体育老师需要明确知道自己的示范和分布讲解要占据一节课的多少时间,班里有多少学生,在体育场上有几个篮球场地,分配给学生几个篮球合适,每个人有效练习的时间为多少,这些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有清晰地体现。只有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从容安排,不至于出现乱糟糟的情况,让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空谈。只有考虑到切实的教学环节,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用具、教学课时和教学方法当做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这节课才能上得紧凑、合理、有序。教学设计其实是一节课的灵魂,是课堂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建立其整体性思维,将各个部分有序连接,浑然如一。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我们完全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同学都是喜欢体育课的,因为体育课有别于狭小的教室上的是室内课,它在广阔的天地间进行,主要进行的是身体的训练,这可以让紧绷的脑神经得到暂时的放松。体育课并非是无约束的自由放任,而依然是在老师有组织的教学下进行的。由于体育课自身的这种开放性特征,这就更要求体育老师因地制宜地进行多样化的教学。多样化的教学可以分为个体活动和群体活动两大类。个体活动可以按照学生自己的兴趣安排进行。比如,有人喜欢篮球,有人喜欢乒乓球,在不是必须要求掌握完成的项目上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给他们尽可能多的自由。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服务的。我们需要通过方法让学生意识到老师课堂教学的重心所在,使整节课流程自然而又重心突出。我认为,一节课的主问题主要通过提问法才体现,就是整节课只涉及一个主问题,其它的小问题围绕着主问题进行,形成叶与枝的亲密关系。其它的小问题可分组探讨也可独自思索,不一而足,但都必须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比如我们可以有这样的设计,篮球运动中一方想要获胜需要的因素有哪些?这就是个主问题,同学们可能会回答,内线队员的高度、外线队员的投球准度、还有运球的速度、配合的默契度等等小问题。下面需要做的是把这些小问题一个个地细化,分组讨论,如何才能有限地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这样整节课就显得层次井然,脉络清晰,学生也兴致盎然,不失为一节我们虽努力追求的高效课堂。
四、教学反思经常化
体育课需要课后反思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反思是对教学过程的深入思考,在教学过程中不存在完美无缺的课堂。因为在课堂中有很多生成性的东西,超出老师事先的预设之外。所以,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是实施课堂有效教学至为关键的一步。就像,进行了一次万米长跑,却不知觉地将终点前的一百米之处当做了自己的终点,致使前期的努力都功亏一篑。教学反思应该是长期的,凡有教学,必有反思。反思是对教学过程的总结和提升,一节课反思出一处值得总结或改进的地方就是成功。反思不应该只是几句不疼不痒的评价,而是理性的观察和思考,把课堂教学中的瑕疵指出来,把课堂中可有可无的枝节砍去,设置出具有统摄性的核心问题,以一点带动全局,盘活全局。只有做好了反思,在下一节课的学情调查和教学设计上才会做得更有针对性,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也才有可能趋于完美。
有了学情调查的常规化,我们就为有效课堂的有效实施做好了必要的准备。对学情的有效掌握,等于设计好的合理的行进路线。接下来,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则是为了解决具体的课堂教学问题。把教学流程充分细化,合理布局。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情设计出教学的重点,做到让问题主次分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效率会明显提高。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则是为了课堂的丰富性而设,多种教学方法的实施会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这些更为契合中学生乐观、好动的天性。教学反思的多样化则是对整个精心设计的教学流程做一总结。只有一次次的反思才能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值稳步提升。这几个环节体现了一个有志于教学改革的体育教师思考的理论和实践。在日趋功利化的教育环境中,对这样的坚持就显得更为必要。教改不能只依靠一个老师的努力,更需要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深信,只要做到了这几个环节的自如连接,我们离一个优秀体育教师的目标就不再显得那么遥远了。
[关键词]有效性 常规化 整体化 多样化 经常化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我们基本改变了以前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的教学模式。各个学校开始着力建设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侧重点就在于讲究课堂的有效性并努力追求课堂效率的高效。但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教学改革的显著变化多是出现在所谓的高考所要考察的学科上,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非高考学科的教学改革推进仍然十分缓慢。以体育课堂为例,虽然在课堂上有了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也趋于丰富多样,但体育教学课堂的有效性还是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我认为,要想做到体育课堂的有效性,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情调查常规化
有人认为,体育课不就是让学生随便运动运动吗?这样落后的教学思维仍然存在于一部分老师的头脑中,这是要不得的。无知者往往会对学科轻视多于建构、应付多于认真,这样的老师很难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里取得踏实的成绩。虽然,我们面对的是体育学科,但也要端正教學意识,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建构。放在第一位的就是对学情的认真了解,只要掌握了学情,教学设计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了解学情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调查法、交谈法、问答法和检测法。在体育教学之处,我们应该有一份学生身体素质的详细档案,这样我们对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情况就有了清晰的了解。在得知多数同学需求的情况下,体育课堂教学自然更能获得同学们的认可。体育课所需要的活跃气氛自然而然也就随之而来了。学情调查的常规化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就是对一个老师责任心的考察。所以我们需要将之落在实处。
二、教学设计整体化
在一些人眼里,体育课几乎等同于球类运动,根本无需教案的设计与编排,只要将几个篮球和足球分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玩就行了。这是对体育课堂教学的严重误解,其实,体育课堂也有自己的严格设计。首先,需要一个教学目标,以篮球为例,目标可以只是简单地要求这节课要学会运球就行了。紧接着则是具体课堂的实施部分,即教学过程。在具体实施中,体育老师需要明确知道自己的示范和分布讲解要占据一节课的多少时间,班里有多少学生,在体育场上有几个篮球场地,分配给学生几个篮球合适,每个人有效练习的时间为多少,这些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有清晰地体现。只有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从容安排,不至于出现乱糟糟的情况,让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空谈。只有考虑到切实的教学环节,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用具、教学课时和教学方法当做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这节课才能上得紧凑、合理、有序。教学设计其实是一节课的灵魂,是课堂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建立其整体性思维,将各个部分有序连接,浑然如一。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我们完全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同学都是喜欢体育课的,因为体育课有别于狭小的教室上的是室内课,它在广阔的天地间进行,主要进行的是身体的训练,这可以让紧绷的脑神经得到暂时的放松。体育课并非是无约束的自由放任,而依然是在老师有组织的教学下进行的。由于体育课自身的这种开放性特征,这就更要求体育老师因地制宜地进行多样化的教学。多样化的教学可以分为个体活动和群体活动两大类。个体活动可以按照学生自己的兴趣安排进行。比如,有人喜欢篮球,有人喜欢乒乓球,在不是必须要求掌握完成的项目上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给他们尽可能多的自由。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服务的。我们需要通过方法让学生意识到老师课堂教学的重心所在,使整节课流程自然而又重心突出。我认为,一节课的主问题主要通过提问法才体现,就是整节课只涉及一个主问题,其它的小问题围绕着主问题进行,形成叶与枝的亲密关系。其它的小问题可分组探讨也可独自思索,不一而足,但都必须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比如我们可以有这样的设计,篮球运动中一方想要获胜需要的因素有哪些?这就是个主问题,同学们可能会回答,内线队员的高度、外线队员的投球准度、还有运球的速度、配合的默契度等等小问题。下面需要做的是把这些小问题一个个地细化,分组讨论,如何才能有限地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这样整节课就显得层次井然,脉络清晰,学生也兴致盎然,不失为一节我们虽努力追求的高效课堂。
四、教学反思经常化
体育课需要课后反思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反思是对教学过程的深入思考,在教学过程中不存在完美无缺的课堂。因为在课堂中有很多生成性的东西,超出老师事先的预设之外。所以,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是实施课堂有效教学至为关键的一步。就像,进行了一次万米长跑,却不知觉地将终点前的一百米之处当做了自己的终点,致使前期的努力都功亏一篑。教学反思应该是长期的,凡有教学,必有反思。反思是对教学过程的总结和提升,一节课反思出一处值得总结或改进的地方就是成功。反思不应该只是几句不疼不痒的评价,而是理性的观察和思考,把课堂教学中的瑕疵指出来,把课堂中可有可无的枝节砍去,设置出具有统摄性的核心问题,以一点带动全局,盘活全局。只有做好了反思,在下一节课的学情调查和教学设计上才会做得更有针对性,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也才有可能趋于完美。
有了学情调查的常规化,我们就为有效课堂的有效实施做好了必要的准备。对学情的有效掌握,等于设计好的合理的行进路线。接下来,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则是为了解决具体的课堂教学问题。把教学流程充分细化,合理布局。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情设计出教学的重点,做到让问题主次分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效率会明显提高。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则是为了课堂的丰富性而设,多种教学方法的实施会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这些更为契合中学生乐观、好动的天性。教学反思的多样化则是对整个精心设计的教学流程做一总结。只有一次次的反思才能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值稳步提升。这几个环节体现了一个有志于教学改革的体育教师思考的理论和实践。在日趋功利化的教育环境中,对这样的坚持就显得更为必要。教改不能只依靠一个老师的努力,更需要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深信,只要做到了这几个环节的自如连接,我们离一个优秀体育教师的目标就不再显得那么遥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