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大批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从而产生了“留守儿童问题”。为防止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出现,我们幼儿教师应用慈母般的爱温暖、转化、激励每个留守幼儿,给留守幼儿留下美好童年,使他们健康、幸福,阳光成长,促进教育和谐。
由于社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小城乡的人力资源向城市涌入,继而出现了新名词“留守儿童”。而且越来越多县级的寄宿制幼儿园也应运而生,面对这些正在嗷嗷待哺的时候就离开父母,现在两三岁又离开亲人来到幼儿园的幼儿,令人由衷地产生一种说不出的辛酸,同时也产生了一种莫大的责任感——一定要培养好这些孩子。
现在的留守儿童确实有部分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行为偏激、自信心不足、怨恨父母、小摸小偷、焦虑猜疑、孤独内向、悲观仇恨、拉帮结派、谁都不怕、奉行读书无用论、游手好闲……这些现象会不会给社会埋下“雷区”,这是很值得人们深深思考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结合。这三方面能发挥作用当然是最美好的事。但是,要提高家庭人员对教育、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这是意识形态里非常庞大和艰巨的工程,同时影响的因素也错综复杂,所以要建立家庭教育完美是何其漫长。再者社会教育机构完善也受着当地经济、政府的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况且留守儿童集中的地方又是经济薄弱底层的地方。要想它发挥作用,是十分困难的。
而学校则是留守儿童每天都要去的地方,老师又是天天面对他们。按目前来说,对留守儿童问题起作用较大的以及可行和具有实际意义的就是学校和老师。各层次的教育者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只要对这些留守儿童稍加关心、留意, 多加鼓励、引导,都会起到不可估测的效果,这样就会将留守儿童的问题发生率降至最低点,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幼儿园是教育的起步机构,是启蒙教育,而且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和模仿性强,对塑造儿童的性格起很大的作用。俗话说:“三岁定八十;以小见老”。所以幼儿园紧紧抓住这个时候,不失时机地加强对留守幼儿的品行培养,关心、鼓励、引导他们向着良好的个性方向发展,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实践研究,定能寻求到一条留守幼儿品行教育的有效途径,防止留守儿童问题出现。
一、用慈母般的师爱,让留守幼儿阳光成长
3~6岁的幼儿心理特点中,有一个明显的生理特点就是情感性强,幼儿年龄越小这个特点就越突出。所以刚入园的幼儿很爱哭,是因为情感断了依靠,情感出现了迷茫。入园后也总是喜欢投进老师的怀里,因为老师的怀抱成了幼儿情感的新港湾。
留守幼儿在情感方面更是得不到满足,正如专家们所说的“情感饥饿”。在这个时候如果不给予合理的情感温暖,难免在以后的人生中就留下阴暗面或性格扭曲,给社会带来危害。因此,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深刻明白这个道理,把慈母般的师爱献给幼儿,让留守幼儿阳光成长。
为了越来越多的寄宿留守幼儿,让他们的情感得到满足,享受着温馨的家庭温暖,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有如下几种做法:
(一)一个班就是一个快乐的家
把一个班从环境上布置成一个家,在活动室里有全班幼儿合家福,有沙发、电视机、冰箱、卧室等等,有条件的可以更先进。从人际的关系上有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妹妹、弟弟。并向幼儿讲明爸爸、妈妈是如何热爱每个孩子,越具体越好,让孩子放心。这样孩子就觉得幼儿园就是自己的家,幸福快乐。
(二)热爱孩子似妈妈
教师要经常抱幼儿、亲幼儿、说孩子们很香,不能嫌弃幼儿,要对每个幼儿不偏不倚。特别是幼儿生病时,在班里抽出一个人手专门对生病幼儿关爱料理。幼儿的衣物有破损,马上给予修补,并说给幼儿听或者让幼儿看看,让孩子体验到老师的关爱像妈妈一样。幼儿如果欠缺生活用品,教师就和幼儿家长商量并帮助幼儿购买,并向幼儿说明:是远方的妈妈寄钱给老师,老师带你到商店里买的……。通过对幼儿生活上的悉心照顾,幼儿都很安心生活在幼儿园,没有什么情绪波动。还有的幼儿到放假时不肯跟爷爷奶奶回家,喜欢在幼儿园。
(三)帮助孩子庆祝生日
教师为孩子们庆祝生日,这是幼儿非常高兴的,有时候几个幼儿的生日是相近的,就一起帮几个幼儿庆祝。举行生日仪式,提前几天和孩子们说,让孩子们盼望喜庆日子的到来。生日那天把过生日的孩子打扮起来,一起给他们唱生日歌,大家一起许愿、吃蛋糕,这样使孩子们非常高兴。
(四)庆祝节日
因为是留守寄宿幼儿,每次节日都会有一小部分幼儿留在幼儿园里,幼儿园都为他们庆祝节日,杀鸡鸭,买饮料,添加幼儿喜欢的食物,让留在幼儿园里也像在家一样吃大餐,感受快乐。
通过以上的做法,孩子们享受到母亲般的爱,家庭般的温暖,情感得到较大的满足。孩子的情感有了避风港,所以孩子们快乐、开朗、积极,避免了幼儿焦虑、孤僻、内向、仇恨等不良品行的发生。
二、用慈母般的师爱,转化个别留守幼儿
留守幼儿由于长期缺乏母爱,长期依附老人或者依附亲戚,过着寄人蓠下的生活,缺少温暖、缺少督促、缺少引导,免不了有个别幼儿扭曲的个性品行开始萌芽。在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得到适当及时和有效的引导,不良个性品行就会强化,影响一生。但是我们知道幼儿期是可塑性最强的,这些幼儿入园后,只要我们用心发现,用爱心暖化这些即将被冻却的幼小心灵,完全可以避免不良个性的形成,让天真、快乐、阳光、自信、上进永远伴随着他们。
刚刚跚跚学步就随姑妈生活长大的中六班的阿玲,入园时,不爱说话,也不讲卫生,脸蛋脏兮兮,常流鼻涕,同伴还说她经常打人、推人、咬人,并且这些行为都是在老师看不见时进行。出去散步时,小朋友都说:“不想和阿玲拉手。”生活阿姨也不太喜欢她,老师在教育她时,她总是把嘴鼓得胀胀的,眼睛也睁得大大的,也不回答,总是摇头或是点头。开学了一段时间,发现问题进一步恶化,她打了别人,还不让别人告诉老师,老师在教育她时她还露出仇恨的目光。后来老师们发现,开学都有较长一段时间了,阿玲的家人都没有来接过阿玲回家,老师们问阿玲:“你的爸爸妈妈为什么都没有来接你回家呀?”阿玲一下子就哭了起来,并说:“妈妈说不要我了,爸爸在很远的地方工作,姑妈也说不要我了。”这时我们产生了阵阵的心酸,赶紧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原来她的父母已经离异,由远在他乡工作的父亲托人抚养。针对这个孩子的特别情况,我们与阿玲的家长共同商量,达成共识,每到周末我们都把阿玲带回家,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并带她看医生,把鼻炎治好。给她讲故事,看图书,逛街,买生活用品。刚开始的时候,她并不为此而高兴,可我们并不灰心,坚持这样做,每当生病,我们都对她对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整夜不眠,希望用老师的爱弥补她缺少的母爱。过了两三周,她逐渐和我们亲近了,每到周末都拉着我们的手说:“老师今天接我回家吗?这周我表现得好不好?”因为我们每周都给她指出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的要求。
经过一年的努力,阿玲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但克服了以前的不良行为,还变成了一个有礼貌、守纪律、天真快乐、开朗可爱、乐意帮助人的女孩子。
三、用慈母般的师爱,激励留守幼儿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3寸来长,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8個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前面的两则事例,都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也知道人处于愉悦状态时,智商是最高的,学习效果也是最好的。在实践中,我们也领略到教师对幼儿的爱所产生的巨大力量。所以我们十分主张辩证的赏识教学,也得到幼儿和家长的喜爱,收到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我们为留守幼儿的成长,创设一个充满爱的生活、学习环境,多鼓励多赞赏他们,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产生奋发向上的理念——我能行。
留守幼儿入园后一般都是周托,还有部分是月托,他们在园时间相对较长,在自立和独立性方面较强,他们会自己收拾整理自己的衣物,把学习用具都放在书包里,特别是把鞋子摆得整整齐齐,起床后还自觉叠被子、刷牙、洗脸等等,这些良好行为都非常值得赞赏。我们除了每天抱一抱、亲一亲每个小朋友以外,还不失时机经常表扬每个幼儿,他们就越做越起劲,越做越好。有的小朋友在周末回家,还把幼儿园里的事情说给亲人知道,又把回家的所见说给大家知道。我们针对这种良好现象,进行了表扬。刚开始的时候,只有3~5个小朋友能说,说也只能说3~5句,经过一个学期,全班的小朋友都能说了,并且说的句子也多了,有的能够形象逼真地陈述一件事。看到孩子们的变化,我们都甜到心里。由于我们用心去发现每个留守幼儿的闪光之处,经常表扬、鼓励,从不轻易批评孩子,我们老师真诚地热爱着每个孩子,使每个孩子都不断得到鼓励、肯定。为留守幼儿营造了一个愉快、亲切、赏识的教育环境,激励了幼儿积极、上进、自信的良好品行发展。
留守幼儿→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危及社会,这个过程之所以形成,主要原因是缺乏关爱,缺乏管教。我们教育工作者只要用心关爱每个留守幼儿,关爱每个留守儿童,给他们多鼓励、多启发、多引导,这群孩子一定能阳光成长,一定能响亮地说:“别人和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
由于社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小城乡的人力资源向城市涌入,继而出现了新名词“留守儿童”。而且越来越多县级的寄宿制幼儿园也应运而生,面对这些正在嗷嗷待哺的时候就离开父母,现在两三岁又离开亲人来到幼儿园的幼儿,令人由衷地产生一种说不出的辛酸,同时也产生了一种莫大的责任感——一定要培养好这些孩子。
现在的留守儿童确实有部分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行为偏激、自信心不足、怨恨父母、小摸小偷、焦虑猜疑、孤独内向、悲观仇恨、拉帮结派、谁都不怕、奉行读书无用论、游手好闲……这些现象会不会给社会埋下“雷区”,这是很值得人们深深思考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结合。这三方面能发挥作用当然是最美好的事。但是,要提高家庭人员对教育、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这是意识形态里非常庞大和艰巨的工程,同时影响的因素也错综复杂,所以要建立家庭教育完美是何其漫长。再者社会教育机构完善也受着当地经济、政府的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况且留守儿童集中的地方又是经济薄弱底层的地方。要想它发挥作用,是十分困难的。
而学校则是留守儿童每天都要去的地方,老师又是天天面对他们。按目前来说,对留守儿童问题起作用较大的以及可行和具有实际意义的就是学校和老师。各层次的教育者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只要对这些留守儿童稍加关心、留意, 多加鼓励、引导,都会起到不可估测的效果,这样就会将留守儿童的问题发生率降至最低点,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幼儿园是教育的起步机构,是启蒙教育,而且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和模仿性强,对塑造儿童的性格起很大的作用。俗话说:“三岁定八十;以小见老”。所以幼儿园紧紧抓住这个时候,不失时机地加强对留守幼儿的品行培养,关心、鼓励、引导他们向着良好的个性方向发展,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实践研究,定能寻求到一条留守幼儿品行教育的有效途径,防止留守儿童问题出现。
一、用慈母般的师爱,让留守幼儿阳光成长
3~6岁的幼儿心理特点中,有一个明显的生理特点就是情感性强,幼儿年龄越小这个特点就越突出。所以刚入园的幼儿很爱哭,是因为情感断了依靠,情感出现了迷茫。入园后也总是喜欢投进老师的怀里,因为老师的怀抱成了幼儿情感的新港湾。
留守幼儿在情感方面更是得不到满足,正如专家们所说的“情感饥饿”。在这个时候如果不给予合理的情感温暖,难免在以后的人生中就留下阴暗面或性格扭曲,给社会带来危害。因此,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深刻明白这个道理,把慈母般的师爱献给幼儿,让留守幼儿阳光成长。
为了越来越多的寄宿留守幼儿,让他们的情感得到满足,享受着温馨的家庭温暖,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有如下几种做法:
(一)一个班就是一个快乐的家
把一个班从环境上布置成一个家,在活动室里有全班幼儿合家福,有沙发、电视机、冰箱、卧室等等,有条件的可以更先进。从人际的关系上有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妹妹、弟弟。并向幼儿讲明爸爸、妈妈是如何热爱每个孩子,越具体越好,让孩子放心。这样孩子就觉得幼儿园就是自己的家,幸福快乐。
(二)热爱孩子似妈妈
教师要经常抱幼儿、亲幼儿、说孩子们很香,不能嫌弃幼儿,要对每个幼儿不偏不倚。特别是幼儿生病时,在班里抽出一个人手专门对生病幼儿关爱料理。幼儿的衣物有破损,马上给予修补,并说给幼儿听或者让幼儿看看,让孩子体验到老师的关爱像妈妈一样。幼儿如果欠缺生活用品,教师就和幼儿家长商量并帮助幼儿购买,并向幼儿说明:是远方的妈妈寄钱给老师,老师带你到商店里买的……。通过对幼儿生活上的悉心照顾,幼儿都很安心生活在幼儿园,没有什么情绪波动。还有的幼儿到放假时不肯跟爷爷奶奶回家,喜欢在幼儿园。
(三)帮助孩子庆祝生日
教师为孩子们庆祝生日,这是幼儿非常高兴的,有时候几个幼儿的生日是相近的,就一起帮几个幼儿庆祝。举行生日仪式,提前几天和孩子们说,让孩子们盼望喜庆日子的到来。生日那天把过生日的孩子打扮起来,一起给他们唱生日歌,大家一起许愿、吃蛋糕,这样使孩子们非常高兴。
(四)庆祝节日
因为是留守寄宿幼儿,每次节日都会有一小部分幼儿留在幼儿园里,幼儿园都为他们庆祝节日,杀鸡鸭,买饮料,添加幼儿喜欢的食物,让留在幼儿园里也像在家一样吃大餐,感受快乐。
通过以上的做法,孩子们享受到母亲般的爱,家庭般的温暖,情感得到较大的满足。孩子的情感有了避风港,所以孩子们快乐、开朗、积极,避免了幼儿焦虑、孤僻、内向、仇恨等不良品行的发生。
二、用慈母般的师爱,转化个别留守幼儿
留守幼儿由于长期缺乏母爱,长期依附老人或者依附亲戚,过着寄人蓠下的生活,缺少温暖、缺少督促、缺少引导,免不了有个别幼儿扭曲的个性品行开始萌芽。在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得到适当及时和有效的引导,不良个性品行就会强化,影响一生。但是我们知道幼儿期是可塑性最强的,这些幼儿入园后,只要我们用心发现,用爱心暖化这些即将被冻却的幼小心灵,完全可以避免不良个性的形成,让天真、快乐、阳光、自信、上进永远伴随着他们。
刚刚跚跚学步就随姑妈生活长大的中六班的阿玲,入园时,不爱说话,也不讲卫生,脸蛋脏兮兮,常流鼻涕,同伴还说她经常打人、推人、咬人,并且这些行为都是在老师看不见时进行。出去散步时,小朋友都说:“不想和阿玲拉手。”生活阿姨也不太喜欢她,老师在教育她时,她总是把嘴鼓得胀胀的,眼睛也睁得大大的,也不回答,总是摇头或是点头。开学了一段时间,发现问题进一步恶化,她打了别人,还不让别人告诉老师,老师在教育她时她还露出仇恨的目光。后来老师们发现,开学都有较长一段时间了,阿玲的家人都没有来接过阿玲回家,老师们问阿玲:“你的爸爸妈妈为什么都没有来接你回家呀?”阿玲一下子就哭了起来,并说:“妈妈说不要我了,爸爸在很远的地方工作,姑妈也说不要我了。”这时我们产生了阵阵的心酸,赶紧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原来她的父母已经离异,由远在他乡工作的父亲托人抚养。针对这个孩子的特别情况,我们与阿玲的家长共同商量,达成共识,每到周末我们都把阿玲带回家,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并带她看医生,把鼻炎治好。给她讲故事,看图书,逛街,买生活用品。刚开始的时候,她并不为此而高兴,可我们并不灰心,坚持这样做,每当生病,我们都对她对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整夜不眠,希望用老师的爱弥补她缺少的母爱。过了两三周,她逐渐和我们亲近了,每到周末都拉着我们的手说:“老师今天接我回家吗?这周我表现得好不好?”因为我们每周都给她指出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的要求。
经过一年的努力,阿玲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但克服了以前的不良行为,还变成了一个有礼貌、守纪律、天真快乐、开朗可爱、乐意帮助人的女孩子。
三、用慈母般的师爱,激励留守幼儿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3寸来长,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8個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前面的两则事例,都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也知道人处于愉悦状态时,智商是最高的,学习效果也是最好的。在实践中,我们也领略到教师对幼儿的爱所产生的巨大力量。所以我们十分主张辩证的赏识教学,也得到幼儿和家长的喜爱,收到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我们为留守幼儿的成长,创设一个充满爱的生活、学习环境,多鼓励多赞赏他们,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产生奋发向上的理念——我能行。
留守幼儿入园后一般都是周托,还有部分是月托,他们在园时间相对较长,在自立和独立性方面较强,他们会自己收拾整理自己的衣物,把学习用具都放在书包里,特别是把鞋子摆得整整齐齐,起床后还自觉叠被子、刷牙、洗脸等等,这些良好行为都非常值得赞赏。我们除了每天抱一抱、亲一亲每个小朋友以外,还不失时机经常表扬每个幼儿,他们就越做越起劲,越做越好。有的小朋友在周末回家,还把幼儿园里的事情说给亲人知道,又把回家的所见说给大家知道。我们针对这种良好现象,进行了表扬。刚开始的时候,只有3~5个小朋友能说,说也只能说3~5句,经过一个学期,全班的小朋友都能说了,并且说的句子也多了,有的能够形象逼真地陈述一件事。看到孩子们的变化,我们都甜到心里。由于我们用心去发现每个留守幼儿的闪光之处,经常表扬、鼓励,从不轻易批评孩子,我们老师真诚地热爱着每个孩子,使每个孩子都不断得到鼓励、肯定。为留守幼儿营造了一个愉快、亲切、赏识的教育环境,激励了幼儿积极、上进、自信的良好品行发展。
留守幼儿→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危及社会,这个过程之所以形成,主要原因是缺乏关爱,缺乏管教。我们教育工作者只要用心关爱每个留守幼儿,关爱每个留守儿童,给他们多鼓励、多启发、多引导,这群孩子一定能阳光成长,一定能响亮地说:“别人和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