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化学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价值观” 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并重,意在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本文以《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教学片断为例,对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关键词] 初中化学课堂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
《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课程目标中把“情感态度价值观” 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并重,意在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要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然而,由于升学的压力,我们教师很多时候过分注重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导致我们的目光更多的时候仍然集中在“知识与技能”上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考试无关的知识很少讲甚至不讲,越来越多的学生只是为了考试才学习而并非喜欢而学习。牛顿曾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这门功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过程中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高昂的激情,以极大的热情去主动学习,考试的成绩一定也会令人满意。下面我将以《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教学片断为例,对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教学片段简录
1.精美图片引出课题——感受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用多媒体投影出几组金属应用的精美图片,从生产、生活中的炊具、交通工具、首饰、电线、灯泡的钨丝、金箔画、机床,到科技领域的飞机、航母、宇航员的面具等等。
教师:我们刚才看到,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老师在课前让你们收集家里的废旧金属,现在请你们拿出来,同组同学间进行展示交流(同学们自带了易拉罐、铜导线、铁钉、机器上的零件、铜纽扣、香烟上的铝箔包装等)
教师:结合你们自带的金属以及刚才老师的这些图片,我们能否对这些金属的应用进行归纳,体会金属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有什么用途,这些用途又能说明金属的哪些物理性质呢?
学生:思考、交流后汇报结论。(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教师加以引导)
教师:大家都有了各自的想法,都很不错,哪位同学能全面的总结一下呢?
学生:金银首饰、金箔画、金属纽扣等——具有金属光泽
用铜、铝制电线——导电性好
用铁、铝制炊具——导热性好
用钨丝制白炽灯的灯丝——熔点高
钢筋、建筑材料、零件——机械强度大
铝制成铝箔、铜拉成铜丝——延展性
教师:归纳的很不错,一般来说金属在常温下为固体(汞除外),具有良好的金属光泽(大多数银白色),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有良好的延展性,大多数金属熔、沸点较高,机械强度较大。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生产生活中金属应用的图片,和学生课前参与收集寻找生活中的金属,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留意身边的化学,感受化学的实用性。通过金属的用途归纳出金属的性质,让学生体会物质的用途能体现出物质的性质。)
用多媒体投影出知识抢答内容,回答最快的给予物质奖励(本人尝试过各种不同的物质奖励,尽管现在的孩子家里不缺吃的,但最有轰动效果的还是香蕉、桔子、巧克力等学生喜欢的零食)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
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導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
硬度最高的金属—— 硬度最小的金属——
熔点最高的金属—— 熔点最低的金属——
延展性最好的金属—— 密度最大的金属——
密度最小的金属—— 最早使用的金属——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金属之最的抢答活动,使课堂气氛迅速高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能不自觉地参与到抢答活动中来,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游戏互动巩固知识——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
课前让学生查阅关于常见的金属的知识和信息,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种金属角色,首先小组进行讨论、商量,然后对自己的性质和用途等各方面进行自我介绍,但小组中的每位成员至少必须介绍一次,介绍完后,其他小组成员猜测是什么金属。其中有一小组这么描述:“我们呀导电性排第二”;”人类发现、使用我们最早”;”电线电缆中能见到我们的身影”;”我们身体强壮,抗腐蚀能力很强”;”在古代我们还能被制成钱币”;他们的语言拟人化,生动活泼,描述得非常精彩,有大部分同学已经能猜出是金属铜了,可最后一位学生站起来来了一句:”你们都猜出穿着黄色衣服的我们是谁了吗?”这时有些学生又被弄糊涂了:“不对呀,铜不是黄色的呀…”“应该是金吧?”“金不被制成电线呀?”…教室里讨论的气氛一下热烈起来,我也没阻止他们。这时,该小组的另一位学生站起来,笑眯眯地说:“不好意思,刚才我们穿错衣服了,我们的衣服应该是紫红色的呢。”这时大家都笑了。“我也笑着说:“可见,以后大家千万不能穿错衣服哦,否则,会认错人呢,不过我们生活中确实能见到黄色的铜,这是铜的合金哦!”大家在笑声中对铜的颜色一定印象深刻吧。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一个小游戏,可以让学生们把自己知道、收集到的知识与信息先通过小组间的互帮互助进行分享,然后在全班同学前进行描述,在轻松的氛围中让学生们获得知识,同时也给了学生们自我展示的机会,也培养了学生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反思
1.反思课堂气氛
本节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对自己收集的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应用所体现出的物理性质甚至化学性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该金属除了本身的应用以外的其他用途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抢答环节和小游戏环节中,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思考,踊跃参与,小组成员间相互合作,把知道的知识与人分享,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
本节课将化学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充分欣赏和感受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通过对金属之最的抢答增强了学生对生活和化学的好奇心和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如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出发,感觉这节课似乎远离了考试,我们不妨仅仅站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角度,充分把这个三维目标之一发挥到淋漓尽致。
3.反思平时的教学
作为化学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计既是重中之重,又是难中之难。《化学课程标准》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应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规定有:“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初步养成善于合作用于创新等的科学品质”;“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等。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很容易忽略这些目标,更关注学科的知识目标。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的达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學中,我们化学教师不仅要完成本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更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学生价值观形成。既要教书,更要育人,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思想认识得到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能依靠讲解或讲授的办法,应更多地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体验、培养。总之,教师要以人为本,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着想,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
.00? C ; " ? ?H ??学习了3B《What time is it?》后,我让学生自己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个亲子钟,然后和家长一起边拨时间边问一问,答一答:What time is it? It’s… It’s time for…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时间,还能灵活运用了问时间的句型。这样不但使语言学习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能使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生活和社会,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开放性
我们的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综合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自主开放的学习过程。比如:学生用英语发小通知,用英语写标语写标牌,办英语板报,播英语广播,组织英语故事会,英语朗诵会,英语文艺演出等等。
语言源于生活,学习语言必须走进生活。只有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使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才能让他们掌握真正有生命力的语言。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语言,它来自生活,并为生活所用。作为英语教师要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语言教学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为生活而用。“Bring some daily life things into your class.”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感受生活化英语,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吧!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刘向荣.在英语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
[3]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 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这个? ?!? ? ? ?H ?帮助他的人。Q的行为,得到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
三、研究成效
通过对Q的教育,班主任不仅在班级里树立了较强的威信,也得到了其他家长的信任,一些家长也不再打电话给班主任对Q进行投诉。
Q品德行为得到一定的改善,一方面增强了整个班级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生的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带的班级逐步形成了一个文明、进取的班级风貌,获得了校、区、市、省等荣誉。
参考文献:
[1]王耘???? ???.小学生心理学[M].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1
[2]杨眉 .健康人格心理学[M].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1.
[3]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
[4]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M] .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
[关键词] 初中化学课堂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
《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课程目标中把“情感态度价值观” 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并重,意在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要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然而,由于升学的压力,我们教师很多时候过分注重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导致我们的目光更多的时候仍然集中在“知识与技能”上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考试无关的知识很少讲甚至不讲,越来越多的学生只是为了考试才学习而并非喜欢而学习。牛顿曾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这门功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过程中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高昂的激情,以极大的热情去主动学习,考试的成绩一定也会令人满意。下面我将以《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教学片断为例,对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教学片段简录
1.精美图片引出课题——感受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用多媒体投影出几组金属应用的精美图片,从生产、生活中的炊具、交通工具、首饰、电线、灯泡的钨丝、金箔画、机床,到科技领域的飞机、航母、宇航员的面具等等。
教师:我们刚才看到,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老师在课前让你们收集家里的废旧金属,现在请你们拿出来,同组同学间进行展示交流(同学们自带了易拉罐、铜导线、铁钉、机器上的零件、铜纽扣、香烟上的铝箔包装等)
教师:结合你们自带的金属以及刚才老师的这些图片,我们能否对这些金属的应用进行归纳,体会金属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有什么用途,这些用途又能说明金属的哪些物理性质呢?
学生:思考、交流后汇报结论。(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教师加以引导)
教师:大家都有了各自的想法,都很不错,哪位同学能全面的总结一下呢?
学生:金银首饰、金箔画、金属纽扣等——具有金属光泽
用铜、铝制电线——导电性好
用铁、铝制炊具——导热性好
用钨丝制白炽灯的灯丝——熔点高
钢筋、建筑材料、零件——机械强度大
铝制成铝箔、铜拉成铜丝——延展性
教师:归纳的很不错,一般来说金属在常温下为固体(汞除外),具有良好的金属光泽(大多数银白色),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有良好的延展性,大多数金属熔、沸点较高,机械强度较大。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生产生活中金属应用的图片,和学生课前参与收集寻找生活中的金属,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留意身边的化学,感受化学的实用性。通过金属的用途归纳出金属的性质,让学生体会物质的用途能体现出物质的性质。)
- 知识抢答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用多媒体投影出知识抢答内容,回答最快的给予物质奖励(本人尝试过各种不同的物质奖励,尽管现在的孩子家里不缺吃的,但最有轰动效果的还是香蕉、桔子、巧克力等学生喜欢的零食)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
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導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
硬度最高的金属—— 硬度最小的金属——
熔点最高的金属—— 熔点最低的金属——
延展性最好的金属—— 密度最大的金属——
密度最小的金属—— 最早使用的金属——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金属之最的抢答活动,使课堂气氛迅速高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能不自觉地参与到抢答活动中来,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游戏互动巩固知识——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
课前让学生查阅关于常见的金属的知识和信息,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种金属角色,首先小组进行讨论、商量,然后对自己的性质和用途等各方面进行自我介绍,但小组中的每位成员至少必须介绍一次,介绍完后,其他小组成员猜测是什么金属。其中有一小组这么描述:“我们呀导电性排第二”;”人类发现、使用我们最早”;”电线电缆中能见到我们的身影”;”我们身体强壮,抗腐蚀能力很强”;”在古代我们还能被制成钱币”;他们的语言拟人化,生动活泼,描述得非常精彩,有大部分同学已经能猜出是金属铜了,可最后一位学生站起来来了一句:”你们都猜出穿着黄色衣服的我们是谁了吗?”这时有些学生又被弄糊涂了:“不对呀,铜不是黄色的呀…”“应该是金吧?”“金不被制成电线呀?”…教室里讨论的气氛一下热烈起来,我也没阻止他们。这时,该小组的另一位学生站起来,笑眯眯地说:“不好意思,刚才我们穿错衣服了,我们的衣服应该是紫红色的呢。”这时大家都笑了。“我也笑着说:“可见,以后大家千万不能穿错衣服哦,否则,会认错人呢,不过我们生活中确实能见到黄色的铜,这是铜的合金哦!”大家在笑声中对铜的颜色一定印象深刻吧。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一个小游戏,可以让学生们把自己知道、收集到的知识与信息先通过小组间的互帮互助进行分享,然后在全班同学前进行描述,在轻松的氛围中让学生们获得知识,同时也给了学生们自我展示的机会,也培养了学生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反思
1.反思课堂气氛
本节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对自己收集的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应用所体现出的物理性质甚至化学性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该金属除了本身的应用以外的其他用途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抢答环节和小游戏环节中,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思考,踊跃参与,小组成员间相互合作,把知道的知识与人分享,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
本节课将化学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充分欣赏和感受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通过对金属之最的抢答增强了学生对生活和化学的好奇心和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如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出发,感觉这节课似乎远离了考试,我们不妨仅仅站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角度,充分把这个三维目标之一发挥到淋漓尽致。
3.反思平时的教学
作为化学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计既是重中之重,又是难中之难。《化学课程标准》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应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规定有:“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初步养成善于合作用于创新等的科学品质”;“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等。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很容易忽略这些目标,更关注学科的知识目标。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的达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學中,我们化学教师不仅要完成本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更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学生价值观形成。既要教书,更要育人,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思想认识得到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能依靠讲解或讲授的办法,应更多地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体验、培养。总之,教师要以人为本,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着想,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
.00? C ; " ? ?H ??学习了3B《What time is it?》后,我让学生自己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个亲子钟,然后和家长一起边拨时间边问一问,答一答:What time is it? It’s… It’s time for…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时间,还能灵活运用了问时间的句型。这样不但使语言学习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能使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生活和社会,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开放性
我们的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综合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自主开放的学习过程。比如:学生用英语发小通知,用英语写标语写标牌,办英语板报,播英语广播,组织英语故事会,英语朗诵会,英语文艺演出等等。
语言源于生活,学习语言必须走进生活。只有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使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才能让他们掌握真正有生命力的语言。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语言,它来自生活,并为生活所用。作为英语教师要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语言教学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为生活而用。“Bring some daily life things into your class.”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感受生活化英语,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吧!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刘向荣.在英语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
[3]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 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这个? ?!? ? ? ?H ?帮助他的人。Q的行为,得到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
三、研究成效
通过对Q的教育,班主任不仅在班级里树立了较强的威信,也得到了其他家长的信任,一些家长也不再打电话给班主任对Q进行投诉。
Q品德行为得到一定的改善,一方面增强了整个班级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生的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带的班级逐步形成了一个文明、进取的班级风貌,获得了校、区、市、省等荣誉。
参考文献:
[1]王耘???? ???.小学生心理学[M].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1
[2]杨眉 .健康人格心理学[M].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1.
[3]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
[4]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M] .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