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求学期间走南走北地换了不少地方,见了哪位都可聊上几句,话头不需拐多远就能找上交集,从故里到现居、从父母到配偶,从研究领域到工作着落,彼此间家长里短、寒暄客气,倒也莫名觉得我们这代人面临的压力和处境蛮相近的,闲谈中不仅交换着信息,也自然勾连着抱团取暖的情谊。时间久了,见得人多了,自己反而愈加糊涂,分不清哪些是话上的客套、交际的形式,哪些是内里的实情、衷肠的酸楚了。如果说上辈人背井离乡、寓居他处,面对的是诸多陌生,以及在陌生中所要做出的诸多改变,并且因种种的不适应而觉得精神困顿、情感孤独,或许常常叨念年轻时候的二三往事,追忆曾经的青春韶华,慨叹逝去的不再复返,然后低头酌酒、对影怅然。那么这辈人很典型地出生在现代社会,成长于义务教育,在商品化的均质时代中朝九晚五、摸爬滚打,唯一的例外也成为常态的就是熬夜加班,总之缺乏什么地域性的特殊记忆,不停地倒换地方也没什么不适,时间安排得规律且日复一日,见人三分熟,脸上绝不挂着恼人也恼己的苦闷。所谓的漂泊就成了说不清的、似有似无的失落,好像是那么点悲伤,又找不到来由,也便不是悲伤。
于是把表面当里子,以及更深程度上的缺少里子,成为我们这辈人的特点。表面上无所谓,还真的不一定是伪装,也许确实是无所谓,无所谓好,也无所谓不好,随遇而安,怎么都行。作学生时选个研究对象,往往挑三拣四,比较来比较去,最后事到临头、不得不交稿了,也就凭直觉加运气地指定一人,交付几年心血。考虑工作也常是高不成低不就,这里有这里的好处,那里有那里的优势,然后机缘巧合、人情世故、心血来潮,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决定下来,可能交付的就是一辈子。一切未定的时候整天焦虑,一切定下来了,反倒觉得琐碎和倦怠,另外也是各种耗精神的任务日复一日、颇为繁重,慢慢地磨掉了可能有过的些许情绪。我们都很认真,认真学习、工作、生活,但未必放纵、愤怒、厌烦。反映在日子上,就是将就,还是认真不过地将就。衣服、鞋子不合适了,还能再将就将就,一是确实忙,二是确实懒,甚至懒得做个选择,挑这件还是选那件。
但认识的许多人、包括自己在内,似乎都有那么一点饮食上的坚持。这倒不是说一定要去哪儿吃、吃得多精细,如果周末招呼上一个人,“某某街新开了家馆子,某某招牌很不错,一块儿”,那么对方多半摇头拒绝,言实相符地称还有科研要做,还有论文要写,还有女朋友要陪,然后下次像躲瘟疫一樣远远躲开。却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吃饭路上遇到某人,随口相邀就近吃点,毕竟各自还要赶紧回去,把手头上的事儿了了。可是对方婉言推辞,说要绕远道去某某食堂吃米或吃面,再小跑着返回来干活。大鱼大肉的菜肴可以将就,米面上倒颇为挑剔,不免有点本末倒置。有了这个留心,逢年过节探望父母长辈,发现这竟也是上一辈人的挑剔,吃米不求吃得多昂贵、或要搭配什么入味菜肴,吃面不求吃得多特别、或要浇什么汤汁舀什么卤子,关键就是,要吃米,要吃面。奶奶是东北人,住院期间家里寻问想吃什么,老人家张口不过就是吃面,吃啥面随便,什么都没有来一碗净面也成。
菜肴可以每日更换、荤素搭配,细致些讲究些的人家一周不带重样,主食再怎样加工变换,食材归根到底不过米面两种,况且日日、餐餐是离不开的。现代人喜好粗粮,粗粮成为时尚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标榜,但一来条件有限,我等懒人为了避免排队,总是食堂要关门了才去吃饭,宝贝似的玉米红薯早就一扫而空,二来粗粮终究是个调剂,用来改善味蕾可以,用以支撑艰苦的脑力劳动,就颇为勉强和值得怀疑了。这样看来,从小到大不断重复地、从上一辈人到这一辈人一直延续地,倒实是不起眼的米和面。况且越是印在习惯里的、习以为常的,就越是不被关注、不被提到字面上引起注意,说的矫情点,就是被遗忘的记忆,说的通俗点,就是离不开、受不了。一同学是土生土长的北方人,上海又是以米为主的地区,天天绕远道去学校里有限的供应馒头面条的食堂,还时不常地发发牢骚,总是吃米饭,我受不了。也不是身体上受不了,也不是不好吃,就是不行、不舒服、不自在。
南人喜米,想想似乎和雨水有关。在南方待了近十年,晃悠了不少地方,总的印象就是天阴雨多,时常数个星期持续下雨,即便雨落不下来,空气中也能渗出水珠。伞是必备的,衣服是不干的,走在哪里都湿湿漉漉、朦朦胧胧。雨水使得空间被填充了,不是空荡无物,而是始终饱和,有一个词来形容这种状态,“氤氲”,既指烟气、烟云弥漫,气或光混合动荡,也有充满的意思,充满空间的是把捉不到的水汽。南方总被雨水滋养,想来稻子也是充分吸收了雨水,饱满而白净。加工过的粳米,添上水后被文火闷熟,也就又恢复了自然状态,水润、光泽、富有弹性。米带给人的口感是温润甘饴的,生病的人初愈,毫无胃口、清淡饮食,首选的则为米粥,似乎米的精华和营养都散在这粘稠的米汤,喝下去能恢复元气、增进精神。
北人食面,面更多与阳光有关。一棵麦子从破土而出,到成长、收割、暴晒、磨粉,多半时间直接裸露在太阳底下,让自己也被染成太阳的金黄。麦子给人的感觉就是接地气,就是硬朗。麦子天然地与土地亲和,从土地汲取养分,也不卑躬、也不讨好,自顾自地拔尖,直到成熟了,安然被取走,才与土地默然和解。倒颇似北人的性情,想走就走,走了也就不抱怨、不回头,年岁久了、闯荡累了,回来也咬着牙,硬生地说在外无妨,一切挺好。无论是馒头、大饼,还是拌面、汤面,都要经过反复捶打、揉搓、拉抻,为的就是要个嚼劲,求个筋道。一位山西同学始终瞧不上食堂的面条,倒不是卤子不好、食材不精,她说面本身是机器轧的,没灵魂。然后如数家珍地讲到,她们做碗面呀,和面三分钟,揉面十分钟,饧面二十分钟,再反复一次,然后才开始擀面、切面、煮面,一碗出锅至少一个钟头,还不算配菜、浇头的时间。
走的地方多了,见的人多了,发现各有各的经历,各有各的脾气,有时候勾肩搭背、三五成群、推杯换盏,说的倒是实话,吐的也是真言,熟或不熟交流的都是临时的意兴,或许还有背后若有若无的不如意。有时候忙忙碌碌,被任务压得惶惶不可终日,却发现自己竟还有那么点执拗、那么点孤独,挑一个没有特色的食堂,吃一碗普通不过的米饭或面条,配上所剩无几又卖相、口味具不怎样的菜肴,一个人蛮慰藉,蛮安静。好像也会惦念一下千里之外的家中父母,回想一下儿时的趣事,好奇一下曾经的熟人朋友现在哪里、在做什么,然后匆匆吃完,也不必洗碗刷筷,就走掉了。该干什么还是要干什么。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于是把表面当里子,以及更深程度上的缺少里子,成为我们这辈人的特点。表面上无所谓,还真的不一定是伪装,也许确实是无所谓,无所谓好,也无所谓不好,随遇而安,怎么都行。作学生时选个研究对象,往往挑三拣四,比较来比较去,最后事到临头、不得不交稿了,也就凭直觉加运气地指定一人,交付几年心血。考虑工作也常是高不成低不就,这里有这里的好处,那里有那里的优势,然后机缘巧合、人情世故、心血来潮,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决定下来,可能交付的就是一辈子。一切未定的时候整天焦虑,一切定下来了,反倒觉得琐碎和倦怠,另外也是各种耗精神的任务日复一日、颇为繁重,慢慢地磨掉了可能有过的些许情绪。我们都很认真,认真学习、工作、生活,但未必放纵、愤怒、厌烦。反映在日子上,就是将就,还是认真不过地将就。衣服、鞋子不合适了,还能再将就将就,一是确实忙,二是确实懒,甚至懒得做个选择,挑这件还是选那件。
但认识的许多人、包括自己在内,似乎都有那么一点饮食上的坚持。这倒不是说一定要去哪儿吃、吃得多精细,如果周末招呼上一个人,“某某街新开了家馆子,某某招牌很不错,一块儿”,那么对方多半摇头拒绝,言实相符地称还有科研要做,还有论文要写,还有女朋友要陪,然后下次像躲瘟疫一樣远远躲开。却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吃饭路上遇到某人,随口相邀就近吃点,毕竟各自还要赶紧回去,把手头上的事儿了了。可是对方婉言推辞,说要绕远道去某某食堂吃米或吃面,再小跑着返回来干活。大鱼大肉的菜肴可以将就,米面上倒颇为挑剔,不免有点本末倒置。有了这个留心,逢年过节探望父母长辈,发现这竟也是上一辈人的挑剔,吃米不求吃得多昂贵、或要搭配什么入味菜肴,吃面不求吃得多特别、或要浇什么汤汁舀什么卤子,关键就是,要吃米,要吃面。奶奶是东北人,住院期间家里寻问想吃什么,老人家张口不过就是吃面,吃啥面随便,什么都没有来一碗净面也成。
菜肴可以每日更换、荤素搭配,细致些讲究些的人家一周不带重样,主食再怎样加工变换,食材归根到底不过米面两种,况且日日、餐餐是离不开的。现代人喜好粗粮,粗粮成为时尚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标榜,但一来条件有限,我等懒人为了避免排队,总是食堂要关门了才去吃饭,宝贝似的玉米红薯早就一扫而空,二来粗粮终究是个调剂,用来改善味蕾可以,用以支撑艰苦的脑力劳动,就颇为勉强和值得怀疑了。这样看来,从小到大不断重复地、从上一辈人到这一辈人一直延续地,倒实是不起眼的米和面。况且越是印在习惯里的、习以为常的,就越是不被关注、不被提到字面上引起注意,说的矫情点,就是被遗忘的记忆,说的通俗点,就是离不开、受不了。一同学是土生土长的北方人,上海又是以米为主的地区,天天绕远道去学校里有限的供应馒头面条的食堂,还时不常地发发牢骚,总是吃米饭,我受不了。也不是身体上受不了,也不是不好吃,就是不行、不舒服、不自在。
南人喜米,想想似乎和雨水有关。在南方待了近十年,晃悠了不少地方,总的印象就是天阴雨多,时常数个星期持续下雨,即便雨落不下来,空气中也能渗出水珠。伞是必备的,衣服是不干的,走在哪里都湿湿漉漉、朦朦胧胧。雨水使得空间被填充了,不是空荡无物,而是始终饱和,有一个词来形容这种状态,“氤氲”,既指烟气、烟云弥漫,气或光混合动荡,也有充满的意思,充满空间的是把捉不到的水汽。南方总被雨水滋养,想来稻子也是充分吸收了雨水,饱满而白净。加工过的粳米,添上水后被文火闷熟,也就又恢复了自然状态,水润、光泽、富有弹性。米带给人的口感是温润甘饴的,生病的人初愈,毫无胃口、清淡饮食,首选的则为米粥,似乎米的精华和营养都散在这粘稠的米汤,喝下去能恢复元气、增进精神。
北人食面,面更多与阳光有关。一棵麦子从破土而出,到成长、收割、暴晒、磨粉,多半时间直接裸露在太阳底下,让自己也被染成太阳的金黄。麦子给人的感觉就是接地气,就是硬朗。麦子天然地与土地亲和,从土地汲取养分,也不卑躬、也不讨好,自顾自地拔尖,直到成熟了,安然被取走,才与土地默然和解。倒颇似北人的性情,想走就走,走了也就不抱怨、不回头,年岁久了、闯荡累了,回来也咬着牙,硬生地说在外无妨,一切挺好。无论是馒头、大饼,还是拌面、汤面,都要经过反复捶打、揉搓、拉抻,为的就是要个嚼劲,求个筋道。一位山西同学始终瞧不上食堂的面条,倒不是卤子不好、食材不精,她说面本身是机器轧的,没灵魂。然后如数家珍地讲到,她们做碗面呀,和面三分钟,揉面十分钟,饧面二十分钟,再反复一次,然后才开始擀面、切面、煮面,一碗出锅至少一个钟头,还不算配菜、浇头的时间。
走的地方多了,见的人多了,发现各有各的经历,各有各的脾气,有时候勾肩搭背、三五成群、推杯换盏,说的倒是实话,吐的也是真言,熟或不熟交流的都是临时的意兴,或许还有背后若有若无的不如意。有时候忙忙碌碌,被任务压得惶惶不可终日,却发现自己竟还有那么点执拗、那么点孤独,挑一个没有特色的食堂,吃一碗普通不过的米饭或面条,配上所剩无几又卖相、口味具不怎样的菜肴,一个人蛮慰藉,蛮安静。好像也会惦念一下千里之外的家中父母,回想一下儿时的趣事,好奇一下曾经的熟人朋友现在哪里、在做什么,然后匆匆吃完,也不必洗碗刷筷,就走掉了。该干什么还是要干什么。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