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人喜米,北人食面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odl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求学期间走南走北地换了不少地方,见了哪位都可聊上几句,话头不需拐多远就能找上交集,从故里到现居、从父母到配偶,从研究领域到工作着落,彼此间家长里短、寒暄客气,倒也莫名觉得我们这代人面临的压力和处境蛮相近的,闲谈中不仅交换着信息,也自然勾连着抱团取暖的情谊。时间久了,见得人多了,自己反而愈加糊涂,分不清哪些是话上的客套、交际的形式,哪些是内里的实情、衷肠的酸楚了。如果说上辈人背井离乡、寓居他处,面对的是诸多陌生,以及在陌生中所要做出的诸多改变,并且因种种的不适应而觉得精神困顿、情感孤独,或许常常叨念年轻时候的二三往事,追忆曾经的青春韶华,慨叹逝去的不再复返,然后低头酌酒、对影怅然。那么这辈人很典型地出生在现代社会,成长于义务教育,在商品化的均质时代中朝九晚五、摸爬滚打,唯一的例外也成为常态的就是熬夜加班,总之缺乏什么地域性的特殊记忆,不停地倒换地方也没什么不适,时间安排得规律且日复一日,见人三分熟,脸上绝不挂着恼人也恼己的苦闷。所谓的漂泊就成了说不清的、似有似无的失落,好像是那么点悲伤,又找不到来由,也便不是悲伤。
  于是把表面当里子,以及更深程度上的缺少里子,成为我们这辈人的特点。表面上无所谓,还真的不一定是伪装,也许确实是无所谓,无所谓好,也无所谓不好,随遇而安,怎么都行。作学生时选个研究对象,往往挑三拣四,比较来比较去,最后事到临头、不得不交稿了,也就凭直觉加运气地指定一人,交付几年心血。考虑工作也常是高不成低不就,这里有这里的好处,那里有那里的优势,然后机缘巧合、人情世故、心血来潮,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决定下来,可能交付的就是一辈子。一切未定的时候整天焦虑,一切定下来了,反倒觉得琐碎和倦怠,另外也是各种耗精神的任务日复一日、颇为繁重,慢慢地磨掉了可能有过的些许情绪。我们都很认真,认真学习、工作、生活,但未必放纵、愤怒、厌烦。反映在日子上,就是将就,还是认真不过地将就。衣服、鞋子不合适了,还能再将就将就,一是确实忙,二是确实懒,甚至懒得做个选择,挑这件还是选那件。
  但认识的许多人、包括自己在内,似乎都有那么一点饮食上的坚持。这倒不是说一定要去哪儿吃、吃得多精细,如果周末招呼上一个人,“某某街新开了家馆子,某某招牌很不错,一块儿”,那么对方多半摇头拒绝,言实相符地称还有科研要做,还有论文要写,还有女朋友要陪,然后下次像躲瘟疫一樣远远躲开。却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吃饭路上遇到某人,随口相邀就近吃点,毕竟各自还要赶紧回去,把手头上的事儿了了。可是对方婉言推辞,说要绕远道去某某食堂吃米或吃面,再小跑着返回来干活。大鱼大肉的菜肴可以将就,米面上倒颇为挑剔,不免有点本末倒置。有了这个留心,逢年过节探望父母长辈,发现这竟也是上一辈人的挑剔,吃米不求吃得多昂贵、或要搭配什么入味菜肴,吃面不求吃得多特别、或要浇什么汤汁舀什么卤子,关键就是,要吃米,要吃面。奶奶是东北人,住院期间家里寻问想吃什么,老人家张口不过就是吃面,吃啥面随便,什么都没有来一碗净面也成。
  菜肴可以每日更换、荤素搭配,细致些讲究些的人家一周不带重样,主食再怎样加工变换,食材归根到底不过米面两种,况且日日、餐餐是离不开的。现代人喜好粗粮,粗粮成为时尚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标榜,但一来条件有限,我等懒人为了避免排队,总是食堂要关门了才去吃饭,宝贝似的玉米红薯早就一扫而空,二来粗粮终究是个调剂,用来改善味蕾可以,用以支撑艰苦的脑力劳动,就颇为勉强和值得怀疑了。这样看来,从小到大不断重复地、从上一辈人到这一辈人一直延续地,倒实是不起眼的米和面。况且越是印在习惯里的、习以为常的,就越是不被关注、不被提到字面上引起注意,说的矫情点,就是被遗忘的记忆,说的通俗点,就是离不开、受不了。一同学是土生土长的北方人,上海又是以米为主的地区,天天绕远道去学校里有限的供应馒头面条的食堂,还时不常地发发牢骚,总是吃米饭,我受不了。也不是身体上受不了,也不是不好吃,就是不行、不舒服、不自在。
  南人喜米,想想似乎和雨水有关。在南方待了近十年,晃悠了不少地方,总的印象就是天阴雨多,时常数个星期持续下雨,即便雨落不下来,空气中也能渗出水珠。伞是必备的,衣服是不干的,走在哪里都湿湿漉漉、朦朦胧胧。雨水使得空间被填充了,不是空荡无物,而是始终饱和,有一个词来形容这种状态,“氤氲”,既指烟气、烟云弥漫,气或光混合动荡,也有充满的意思,充满空间的是把捉不到的水汽。南方总被雨水滋养,想来稻子也是充分吸收了雨水,饱满而白净。加工过的粳米,添上水后被文火闷熟,也就又恢复了自然状态,水润、光泽、富有弹性。米带给人的口感是温润甘饴的,生病的人初愈,毫无胃口、清淡饮食,首选的则为米粥,似乎米的精华和营养都散在这粘稠的米汤,喝下去能恢复元气、增进精神。
  北人食面,面更多与阳光有关。一棵麦子从破土而出,到成长、收割、暴晒、磨粉,多半时间直接裸露在太阳底下,让自己也被染成太阳的金黄。麦子给人的感觉就是接地气,就是硬朗。麦子天然地与土地亲和,从土地汲取养分,也不卑躬、也不讨好,自顾自地拔尖,直到成熟了,安然被取走,才与土地默然和解。倒颇似北人的性情,想走就走,走了也就不抱怨、不回头,年岁久了、闯荡累了,回来也咬着牙,硬生地说在外无妨,一切挺好。无论是馒头、大饼,还是拌面、汤面,都要经过反复捶打、揉搓、拉抻,为的就是要个嚼劲,求个筋道。一位山西同学始终瞧不上食堂的面条,倒不是卤子不好、食材不精,她说面本身是机器轧的,没灵魂。然后如数家珍地讲到,她们做碗面呀,和面三分钟,揉面十分钟,饧面二十分钟,再反复一次,然后才开始擀面、切面、煮面,一碗出锅至少一个钟头,还不算配菜、浇头的时间。
  走的地方多了,见的人多了,发现各有各的经历,各有各的脾气,有时候勾肩搭背、三五成群、推杯换盏,说的倒是实话,吐的也是真言,熟或不熟交流的都是临时的意兴,或许还有背后若有若无的不如意。有时候忙忙碌碌,被任务压得惶惶不可终日,却发现自己竟还有那么点执拗、那么点孤独,挑一个没有特色的食堂,吃一碗普通不过的米饭或面条,配上所剩无几又卖相、口味具不怎样的菜肴,一个人蛮慰藉,蛮安静。好像也会惦念一下千里之外的家中父母,回想一下儿时的趣事,好奇一下曾经的熟人朋友现在哪里、在做什么,然后匆匆吃完,也不必洗碗刷筷,就走掉了。该干什么还是要干什么。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一  大家各自拥着自天而降的缱绻情绪,再远远地打量薄薄雾霭里,朦朦胧胧漾着的山水林木、孑遗明清民居,便渐次明白了那自然风采、人文历史韵致搅在一起派生出的气场所带来的呈示、启悟和攒射,着实新异、非凡了。  我是于一个秋雨潇潇的上午,去到那个绾结着一个个重大历史传奇的华阳镇的。  尽管在这以前我知道此地碾过了太多历史隆隆的车辇辙印,叠拥了太多或匆忙或闲适的身影,经历了太杂俎、峥嵘的社会演变,见证了太多
期刊
今年腊月天格外的冷,为祭奠已逝的父亲,清晨,乘坐不到一小时车程后就到了自己曾居住过的小镇。  风吹得衣服很紧,山坡上的荒草、树木在寒冷的冬天,赤裸裸地守护着沧桑寂静的群山,河流也僵硬了,偶尔飞过零星的鸟儿轻轻地在低鸣。冬后的积雪也只有在背阴处,显得耀眼夺目。我边走着,脑海中太多的伤痛,如泉水一样奔涌而出……  我和妻是在那年的春天离乡谋生的。记忆中的父亲,总是担心我们忍饥挨饿,为我们打摞了一驴车吃
期刊
南来千里向武当  结束半年来的忙碌,趁暑假,约上一帮好友,从南岳出发,一路驱车向北。  是对南方酷暑的逃离,更是北方中原大地诗意、古雅又悠远的黄河文明的诱惑。  我们一约即同,说走就走,还那样迫不及待,像要一头扎进母亲怀里的孩子,有些焦渴。  2019年7月30日晨6:40,自南岳出发。驱车10时,行程近900公里,越过长江大桥,便是荆楚广袤的大地,许昌、新野、襄阳、十堰,这些地名,联系着历史上一
期刊
春江水暖鸭先知  花鸟画家黎政初先生麻雀画得好,众人知晓,他的鸭子画得好却鲜为人知。我问他为什么近来鸭子画得少了,他说现在政策好,什么都可以画,什么顺手就画什么,原来画鸭子打了个逗号,就慢慢来。他画鸭子打的那个逗号,与我有点关系。  那是20世纪70年代末的事,黎老刚重返衡南,与我同在县文化馆工作。我想一个经受过严重挫折的人一定很消沉,然而一次美术创作改变了我的看法。那时的美术创作时兴题材政治化、
期刊
风痕  我时常在一个深夜忽然醒来,看悄然的黎明和颠泊的回忆,在一池碧水中溶解成泥土,把内心的闪亮,一点一点,嵌进土黄色的老屋,清晰着我的童年之梦。  深入田野的麦浪花,叼着思念的长线,在轻拂的绿草黄花中,被远方的一句问候,裹得温柔而芬芳。  所有消瘦的时光,一一跌进玫瑰诗意的梦幻,被无声的祝福拉得鼎沸而漫长。  残存在圣洁玉枝里的鸟的羽翼,企图在某个角落,隔着空气,隔着不同情感的风采,可以随手翻来
期刊
透过抖音短视频的屏风,我看到群众自发、自创、自编、自演的节目真是别开生面,表演者虽说不是专业演员,可他们能用心真诚的表达,表演功夫细节与情感融为一体,表演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淋漓尽致且丰富多彩!  演出不仅紧扣主题,节目内容也新颖别致,那功夫和那演技带着纯真、带着朴实,那份情感,那些细节动作远比专业的更上一层,难怪人们常说:“高手在民间”,果真如此!人们之所以喜欢民间的作品,是因为她不仅具备专业
期刊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眼下的龙胜各族自治县,到处充满勃勃生机。这个世界梯田原乡也迎来了全国战胜疫情全面复工后的旅游潮。人们上龙脊梯田看人间美景,进龙脊温泉泡汤,到民族村寨体验乡村游……而就在距离县城88公里的三门大罗村,也是一派绿色葱郁的世界。那是一个望得到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说起大罗,人们都会对那里的绿水青山、民风民俗赞不绝口。的确,那是一个去了还想去的地方。寨子依山而
期刊
有一年,河池市铜鼓山歌艺术节在桂西北边陲的南丹县举办。本人作为《中国教育报》“文化周刊”的特约记者亦受邀忝列其间,果然大开眼界,获益匪浅。除了在艺术节上众多的日程中欣赏了当地文艺表演家、民间民族艺人精湛的歌舞演出与精彩的地方、民族文艺风俗节目外,我们还游览了该县秀丽绝伦的自然风景,而最重要的是亲身来到了白裤瑶的聚居地,领略了他们的热情、纯朴与奇特。  瑶族是一个国际性民族,又以中国的广西最多。瑶族
期刊
我的故乡在广西桂林市龙胜县的江底乡大坪江。这里海拔1200多米,四周重峦叠嶂的竹林郁郁葱葱,中间小丘陵,是越城岭山麓的高山小平原,四面环山,一条平躺的小河(故称“大坪江”)从芙蓉包上发源,从中间穿梭而宛然流至浔江,直至珠江;山的东、南、北三面高:东面经芙蓉包(数芙蓉包海拔最高,达1400多米)的竹林界直下达兴安县;南面经财喜界(红军长征经过这里时留下很多难忘的故事,故也称红军界)弯弯曲曲下至灵川县
期刊
每年的“七一”建党节前后,学校党支部都要组织一次党员活动,往年多在学校附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较远的一次是去了100公里外的灌阳县“酒海井”缅怀红军烈士。经过支部讨论决定,今年党员活动前往革命圣地百色市,去瞻仰百色起义纪念碑和红七军司令部旧址,感受革命老区精神和革命先烈的艰苦岁月。  百色与云南相接,东与南宁紧连,北与贵州毗邻,南与越南接壤,是我国大西南通往太平洋地区出海通道的“黄金走廊”。百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