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终身体育的概念、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衔接一体化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分析了高校体育现状与终身体育的不和谐因素,以及终身体育教育问题,并且提出了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衔接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体育;高等学校;改革;对策
1.前言
法国著名教育学家朗格郎在他的代表作《终身教育引论 》中指出“如果将学校体育的作用看成是无足轻重的事,那么学生进入成年阶段后,体育活动就不存在了;如果把体育仅看成学校这一阶段的事,那么体育在教育中就变成了插曲”。他明确了体育与教育的关系,也深入揭示出终身体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8年通过的《体育运动国际宪章》中第二条规定“体育是全面教育体制内一种必需的终身教育因素”,“必须有一项全球的民主化的终身教育制度,来保证体育活动和运动实践得以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终身体育思想是在80年代被引入我国的,并马上在教育界引起了比较大的震动,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改革的力度越来越大,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已成为我们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然而20年过去了,效果如何呢?东南大学王志苏等8位教师对全国1096名大学毕业生作了一项跟踪调查,毕业后男生体质下降30.8%,女生体质下降25%。调查对象对毕业后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也相当差。调查结果表明我们有必要站在学校体育的位置上重新审视终身体育。
2 正确理解终身体育
2.1终身体育的概念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他是由人体发展规律和体育锻炼的作用,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所确定的。他是终身教育思想在体育中的体现。
2.2 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衔接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2.2.1动机理论
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它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直接动机是以直接兴趣为基础,指向活动过程本身的动机。例如某个人喜欢踢足球,能从中获得乐趣,效果是直接动机造成的;间接动机是以间接兴趣为基础,指向活动结果的动机。例如12分钟跑测试,主要是间接动机在起作用,行为的指向是活动的结果。直接动机往往比间接动机维持长久,一般的体育活动受这两种动机的共同驱使。
需要是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反映某种客观的要求和必要性。当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他就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產生活动的动机,它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要先从培养终身体育的动机和兴趣着手,要从以下几方面需要进行引导:第一、终身体育是人体自身机能发展的需要,第二是教育终身化的需要,第三是社会发展及生活方式改变的需要,第四是个性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2.2.2 接受理论
接受理论诞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原本是一个文学理论与批判流派,由德国康斯坦茨学派所创立。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衔接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接受的实现,在文化形态上,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有着天然的联系,所追求的衔接,核心是让学生接受体育。也就是说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技能,而且在身体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应、选择、整合等环节,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主体意识,并转化为一种行为方式。
在体育接受过程中,理性的价值参与和非理性的情感参与贯穿全过程。在接受过程中,体育运动便成为一种价值客体,学生作为接受主体对其进行价值评价、选择,最终有能动的主体意识转化为自觉行为。其中情感作为体育接受过程的一种重要因素,主要功能是强化或抑制接受活动,影响接受定向与选择标准。要使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衔接,必须突出体育价值感知、理解、情感体验。
2.2.3 学校体育中养成锻炼习惯是终身体育的关键
从生理角度讲,习惯是稳固的条件反射,是经常体育锻炼逐渐形成的;从心理学分析,习惯是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在体育教学和运动实践中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应该指导学生建立起适合自己的科学健身方案,即健身运动处方。
2.2.4 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是终身体育的重要保障
体育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是指由个体的体育智慧、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等构成的一种个性身心品质的综合体。它包括体育的认知能力、运动能力、观赏能力、评价能力、裁判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体育能力的培养对终身体育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它与习惯、动机共同推动终身体育教育实施,它是贯彻素质教育在学校体育阶段的具体体现,是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衔接的基本要素。
2.3 高校体育现状与终身体育的不和谐因素分析
2.3.1 过度的统一、灵活度不足。如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学形式,统一的考试。这种统一使学生缺乏个性和创新精神,无法适应不同个体的发展水平。
2.3.2 教学组织形式单一。目前我国高校传统的体育课以普修课和专项课两部分组成,这与高校的社会化管理、市场经济的运行不相适应,而俱乐部式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2.3.3 教学实践中偏重技术教学,忽视理论教学;方法上偏重于灌输、主导,忽视演绎法、发现法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不利于激发动机、培养能力,不利于终身体育意识、习惯的养成。
2.3.4 教学评价片面追求评价指标全面性,不利于形成正确的质量观,评价体系成了一个固定的框架,使教师必须按统一的模式去实施教学工作,既不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过分注重评价指标量化,强调操作性、可比性,而对于教学中很有意义但难以量化的东西往往被忽略了,如体育价值观的形成、体育能力的培养;评价模式单一,不利于评价功能的发挥,我国体育评价大都推行“制定指标体系——分配权重——评价量化——计算结果”模式,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多层次需求,评价应具超前性,能引到体育教学去满足主体需要、终身体育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评价要多样化、个性化。
3 建议
3.1 破除旧的教育观念,开拓创新。从只注重短期效益向追求长远效益转变,向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一体化方向转变。
3.2 改革体育课程设置,增加非竞技类项目的种类和数量,如旱冰、攀岩、健美、毽球等;加快完善体育俱乐部建设,提高体育专项运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主观能动性,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养成运动习惯,也为学校体育与社会接轨奠定了基础;改进完善教学评估体系,转移到以学生的体育能力及体育动机、意识、习惯为重点的轨道上来。
3.3 合理开发、利用、配置体育资源
首先搞好体育教师的培训,如聘请著名学者教授讲学,进行理论素养的培训;选送教师外出学习、进修,扩大知识领域,提高业务水平。
其次在开发利用好本单位资源的前提下合理有偿利用社会资源,如体育场馆等社会资源,为体育社会化、终身化服务。
建立完善电化教学设施,拓宽信息资源渠道,与电视台等媒体建立广泛联系,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社会化。
另外要加强宣传力度,组织体育讲座,组织观摩大型比赛,特别是组织传统的校内和校际体育赛事,如北大、清华赛艇对抗赛,建立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促进与社会文化的融合,为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衔接一体化常遭良好的文化氛围,为体育终身化服务。
参考文献:
[1]林宋荣等.终身体育与体育兴趣、体育能力.体育学刊.2002.2
[2]王红等.论养成锻炼习惯是奠定学生体育基础的关键.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4
[3]沈建华.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体育发展的基本含义、要素、特征.上海体院学报.2001.3
[4]马启伟、张力为.《运动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体育;高等学校;改革;对策
1.前言
法国著名教育学家朗格郎在他的代表作《终身教育引论 》中指出“如果将学校体育的作用看成是无足轻重的事,那么学生进入成年阶段后,体育活动就不存在了;如果把体育仅看成学校这一阶段的事,那么体育在教育中就变成了插曲”。他明确了体育与教育的关系,也深入揭示出终身体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8年通过的《体育运动国际宪章》中第二条规定“体育是全面教育体制内一种必需的终身教育因素”,“必须有一项全球的民主化的终身教育制度,来保证体育活动和运动实践得以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终身体育思想是在80年代被引入我国的,并马上在教育界引起了比较大的震动,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改革的力度越来越大,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已成为我们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然而20年过去了,效果如何呢?东南大学王志苏等8位教师对全国1096名大学毕业生作了一项跟踪调查,毕业后男生体质下降30.8%,女生体质下降25%。调查对象对毕业后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也相当差。调查结果表明我们有必要站在学校体育的位置上重新审视终身体育。
2 正确理解终身体育
2.1终身体育的概念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他是由人体发展规律和体育锻炼的作用,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所确定的。他是终身教育思想在体育中的体现。
2.2 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衔接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2.2.1动机理论
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它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直接动机是以直接兴趣为基础,指向活动过程本身的动机。例如某个人喜欢踢足球,能从中获得乐趣,效果是直接动机造成的;间接动机是以间接兴趣为基础,指向活动结果的动机。例如12分钟跑测试,主要是间接动机在起作用,行为的指向是活动的结果。直接动机往往比间接动机维持长久,一般的体育活动受这两种动机的共同驱使。
需要是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反映某种客观的要求和必要性。当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他就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產生活动的动机,它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要先从培养终身体育的动机和兴趣着手,要从以下几方面需要进行引导:第一、终身体育是人体自身机能发展的需要,第二是教育终身化的需要,第三是社会发展及生活方式改变的需要,第四是个性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2.2.2 接受理论
接受理论诞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原本是一个文学理论与批判流派,由德国康斯坦茨学派所创立。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衔接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接受的实现,在文化形态上,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有着天然的联系,所追求的衔接,核心是让学生接受体育。也就是说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技能,而且在身体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应、选择、整合等环节,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主体意识,并转化为一种行为方式。
在体育接受过程中,理性的价值参与和非理性的情感参与贯穿全过程。在接受过程中,体育运动便成为一种价值客体,学生作为接受主体对其进行价值评价、选择,最终有能动的主体意识转化为自觉行为。其中情感作为体育接受过程的一种重要因素,主要功能是强化或抑制接受活动,影响接受定向与选择标准。要使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衔接,必须突出体育价值感知、理解、情感体验。
2.2.3 学校体育中养成锻炼习惯是终身体育的关键
从生理角度讲,习惯是稳固的条件反射,是经常体育锻炼逐渐形成的;从心理学分析,习惯是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在体育教学和运动实践中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应该指导学生建立起适合自己的科学健身方案,即健身运动处方。
2.2.4 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是终身体育的重要保障
体育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是指由个体的体育智慧、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等构成的一种个性身心品质的综合体。它包括体育的认知能力、运动能力、观赏能力、评价能力、裁判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体育能力的培养对终身体育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它与习惯、动机共同推动终身体育教育实施,它是贯彻素质教育在学校体育阶段的具体体现,是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衔接的基本要素。
2.3 高校体育现状与终身体育的不和谐因素分析
2.3.1 过度的统一、灵活度不足。如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学形式,统一的考试。这种统一使学生缺乏个性和创新精神,无法适应不同个体的发展水平。
2.3.2 教学组织形式单一。目前我国高校传统的体育课以普修课和专项课两部分组成,这与高校的社会化管理、市场经济的运行不相适应,而俱乐部式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2.3.3 教学实践中偏重技术教学,忽视理论教学;方法上偏重于灌输、主导,忽视演绎法、发现法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不利于激发动机、培养能力,不利于终身体育意识、习惯的养成。
2.3.4 教学评价片面追求评价指标全面性,不利于形成正确的质量观,评价体系成了一个固定的框架,使教师必须按统一的模式去实施教学工作,既不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过分注重评价指标量化,强调操作性、可比性,而对于教学中很有意义但难以量化的东西往往被忽略了,如体育价值观的形成、体育能力的培养;评价模式单一,不利于评价功能的发挥,我国体育评价大都推行“制定指标体系——分配权重——评价量化——计算结果”模式,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多层次需求,评价应具超前性,能引到体育教学去满足主体需要、终身体育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评价要多样化、个性化。
3 建议
3.1 破除旧的教育观念,开拓创新。从只注重短期效益向追求长远效益转变,向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一体化方向转变。
3.2 改革体育课程设置,增加非竞技类项目的种类和数量,如旱冰、攀岩、健美、毽球等;加快完善体育俱乐部建设,提高体育专项运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主观能动性,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养成运动习惯,也为学校体育与社会接轨奠定了基础;改进完善教学评估体系,转移到以学生的体育能力及体育动机、意识、习惯为重点的轨道上来。
3.3 合理开发、利用、配置体育资源
首先搞好体育教师的培训,如聘请著名学者教授讲学,进行理论素养的培训;选送教师外出学习、进修,扩大知识领域,提高业务水平。
其次在开发利用好本单位资源的前提下合理有偿利用社会资源,如体育场馆等社会资源,为体育社会化、终身化服务。
建立完善电化教学设施,拓宽信息资源渠道,与电视台等媒体建立广泛联系,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社会化。
另外要加强宣传力度,组织体育讲座,组织观摩大型比赛,特别是组织传统的校内和校际体育赛事,如北大、清华赛艇对抗赛,建立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促进与社会文化的融合,为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衔接一体化常遭良好的文化氛围,为体育终身化服务。
参考文献:
[1]林宋荣等.终身体育与体育兴趣、体育能力.体育学刊.2002.2
[2]王红等.论养成锻炼习惯是奠定学生体育基础的关键.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4
[3]沈建华.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体育发展的基本含义、要素、特征.上海体院学报.2001.3
[4]马启伟、张力为.《运动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