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dongshe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素质教育一部分的外语教学,无疑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重要地位。下面结合英语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英语作为“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学科,在新形势下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的任务是“teach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而不是“teach students English”。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不是向老师学习英语,而是和老师一起学习英语。转变教学观念,就是要使学生的性质由接受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造性;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主讲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内在动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尽量引入投影、幻灯、录音、录像等多种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前提下,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师生双边活动的需要,选择最佳的教学手段。如:利用录音机播放单词和课文;利用投影分别对单词的用法作比较、归纳或进行难句分析;利用录像、实物、挂图等提供语言运用的情景。这种课堂教学不仅能收到形象、直观、生动、多样化的效果,而且充实完善了课堂结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使其从听觉、视觉全方位、多层次地受到刺激,去全身心地体验语言材料,引发思维,从而化艰难为愉悦、化辛苦为享受、化枯燥为兴趣,使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寓教于乐。
  
  三、多给机会,训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必须多给学生自主表现和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创造多种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创造性思维。
  1、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教师在教学中要先隐藏结论,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让他们想一想、猜一猜,寻找问题的根本所在,通过思考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2、多给学生讨论的机会。创新教学也需要讨论,而且讨论是促成创新的重要形式。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最好的方法就是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展开讨论、评议。通过讨论,学生们能互相交流意见、互相补充,使重难点的学习更全面、更深刻。教师要为学生的讨论提供一些帮助,要指引方向。
  3、多给学生质疑问难和发表意见的机会。不少教师的“权威性”时刻压抑着学生,使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其实,创造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是思维的第一步,生疑引起反思,反思导致探索,探索形成结论,最后发表结论,便成为一种创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并提供机会,让学生勇于对现成的知识、教师的答案、教材、教案大胆质疑问难,重视让学生发表意见、建议,提出不同的思路、方法。教师要勇于采纳学生的正确意见,鼓励性地纠正错误看法。只有这样,创造的火花才会迸发。
  4、多给学生操练的机会。操练的过程也是学习与巩固的过程,是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操练时常会碰到一些问题,阻碍语言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学生们会主动思索,通过想办法或相互提示来克服暂时的困难,最终达到默契配合,使操练顺利进行,这种过程也是一种创新过程。
  
  四、师生平等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必要条件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保持一种良好、民主的伙伴关系,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形成人际关系的某些品质。心理学家的意思是教师不该高高在上,而应该师生平等,师生之间讲求民主、互相尊重。学生尊重教师,教师感到受人尊重的喜悦,便更加爱学生;而教师尊重学生,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积极性。反过来,学生会更加尊重教师,那样就会出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现象,创新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其他文献
一、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好其他学科、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所必需的能力。数学是用数量关系反映客观世界的一门学科,逻辑性很强、很严密。因此,在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小学数学具有优越的条件并负有一定的责任。   
期刊
数学素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体验数学价值的重要载体。选择不同的学习素材或对相同素材的不同组织,往往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为了让数学素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笔者认为,在素材选用上应把握三个“适应”。    一、适应教材    教材中的每道例题、每幅插图都有其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育功能。因此,教师在选用素材时,要适应教材的编写意图,在准确把握教材意图的基础上合理取舍、补充或调整,以便揭示数学的本质,更
期刊
数学思维存在着一定的思维方法,主要有观察、比较、分析、分类、综合、归纳、演绎、抽象、概括、类比联想、归纳猜想、数学化归纳及假设等,这些方法必须从小开始进行培养。下面,笔者就其中一些方法的培养进行浅析。    一、观察法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视觉器官去认识事物的性质,状态及相互关系的活动。  例如:学生观察教师出示的两组算式:第一组为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第二组为两个积的和:  (25+
期刊
数学教学中,学生作业是从古至今都是无可非议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对数学方法和技能的获得以及对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形式,而长期以来,教师总认为让学生多做一些作业,才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及创新精神。通过实验对比,我认为数学教师要有一个新的作业观。     一、作业设计的目的    教师设计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每节课的知识内容及解题技能。但在现今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教会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品读作品,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初步理解欣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这些表述充分说明阅读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如何贯彻课标对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充分体现“读”、“品”、“悟
期刊
现实生活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新颂布的《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那么,在数学中如何让生活中的数学走进课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魅力呢?我认为必须把握好三点:    一、贴近生活    题的内容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来设计一些题目。例如:教学平均数后,我给同学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王老师带领学生
期刊
学案是扩大教学空间的思想和方法的集中体现(详见本刊2008年5月期),是扩大教学空间的保证,是教师引导学生和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共同依据。用学案代替教案,代替作业本、练习册等也是历史的必然。只是根据文科特点,有些人可能会感到文科运用学案教学,效果没有理科来得那么快。其实,它们是各有各的优势。  现以初中一节语文课的学案为例:  初中语文第一册《金黄的大斗笠》学案  【学习目标】   《金黄的大斗笠》
期刊
要使学法指导进行有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制定计划    要学习好,首先就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为,有计划就不会打乱仗,就可以合理安排时间,恰当分配精力;有计划就有了学习目标,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教师要指
期刊
【教学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材小学数学第三册第88页应用题。  【教学目标】  一、识记  1、会按题目要求:“摆物数数”。  2、会写出所摆数的算式。  二、理解  1、能说出“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解,并指出其中“已知数”与已知数的“倍数”在算式各作什么数。  2、能用线段图表示“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法。  三、应用  能列出算式解“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
期刊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新教材突出了“交际”二字,明确要求英语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词汇、语法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下面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     一、兴趣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过程中的重要性    兴趣是一个人对一定事物所抱的积极态度,是一个人优先地对一定的事物发生注意的倾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