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数学语言,提升数学能力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0703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知识的载体,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知识的掌握程度。数学语言是传授数学知识,锻炼数学思维的工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数学教育的实践都已表明,要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必须同时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因此在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是初一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初一的开始阶段,学生原来的知识结构中的数学语言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在学习中由此而生成的障碍会接踵而至。例如以下的一些情形:
  (1)对数学语言中的常用的词汇不明其意,形成文字障碍
  如在代数的学习中,学生对“相互依存”、“对应关系”、“一一对应”、“互为”等词汇的意义不理解。当这些词在引出概念的铺垫性陈述过程中出现时,学生因为不能清楚这些词的含义,所以不能清晰的掌握概念的意义。
  (2)对逻辑关系词不懂其用,形成表达障碍。
  不熟悉“如果……那么……”、“若……则……”、“因为……所以……”等逻辑格式,不会用它们陈述命题。
  (3)在教学中接触到新形式的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后,不是积极的去使用,而是采取回避或排斥的态度。如学生在叙述一些问题时较喜欢选择“a是负数”、“b是非负数”这样的说法,而不用“a<0”、“b≥0”的表达形式。
  数学教育过程中,语言环节的薄弱,将牵制学生向前发展的进度。
  首先,语言会课堂教学过程设制障碍,学生对某些词汇的意义模糊,对某种表述方式陌生,有时会阻塞教与学信息的通道。例如,教师在讲课中嘴里说着负数,而在黑板写出“a<0”的形式,有的学生觉得莫名其妙;教师讲,“甲、乙二人同向行驶时,……”而学生却无法区分,“同向”和“相向”的关系,那么在这时师生间的有效沟通还能正常进行吗?
  其次,语言的欠缺,将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总有听不懂,说不出,做不出的经历,就会挫伤他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他就会对数学失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没有了,内动力自然就不足了。只有在熟练应用数学语言的前提下,才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语言是打开数学之门的金钥匙,是在中学初期实现飞跃的有效途径。因此,中学初期阶段有必要加强数学的语言教学。对于语言教学,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看法。
  一、在教学中加强对数学语言的运用意识
  教学中,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不仅仅注重揭示解题方法和得出结果,同时也要从应用数学语言的角度去找原因。
  例:解关于x的方程mx=n。
  刚接触方程不久的学生,解字母系数方程是有难度的,从语言应用、转化的角度考虑,可能有的学生找不出谁是方程中的未知数?学生不能理解条件中“关于x的方程”的含义,不能完成从“关于x的方程”到“x就是未知数”的转化。其次,不严谨的文字习惯导致错解x=m/n。这些学生把方程的同解原理记忆为“方程两边也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把0不能作除数的情况忽略了。在教学中如果只是罗列解方程的过程,让学生去模仿,那么学生在解题中遇到的困惑就不能消除。把学生未引起重视的“未知数的问题”以及“定理”中记忆的错误说清楚,再去讲解法就容易了。
  二、增添课堂语言的趣味性,通俗性
  数学语言中的术语,往往是抽象、难懂的,有时候只从数学的内容中作解释,并不能增加这些术语或概念在学生意识中的清晰度。数学语言中所蕴涵的思想,与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有密切的联系,用生活中的例子作类比,会变抽象为形象,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相反数这一节,有这样的一个结论——在有理数的范围内,正数和负数是一一对应的。教学中可以借助于镜子中的人像与镜子前的人之间的关系解释一一对应,会比较形象,容易理解。再如用“朋友”关系、“同学”关系来说明“互为”一词所表达的依存关系,也颇见成效。当然这样的例子,要在挖掘教材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出选择,避免因随心所欲的滥用,使之成為蛇足。
  三、加强数学课上学生的口语能力
  数学的表达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说,即口语表达;二是写,即书面表达。一般情况下,书面表达会得到重视,并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得到培养。而口语表达的能力通常被忽视,得不到应有的训练。所以学生用数学语言说话的能力相对较弱。殊不知把一个问题用准确的语言,有条理的说出来,也是运用知识培养能力、锻炼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
  例:若a>b则a+c___b+c(用>、<填空),
  教学中只让学生依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填上大于号,定理的应用过程不能具体的展现出来。学生的头脑中,题与定理只是机械的链接。我们不妨让学生对照性质原理、组织语言,把变形过程说出来。
  “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在不等式a>b的两边都加上c,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所以a+c>b+c”。
  学生在叙述这段话的过程中,结合实例说出了性质中的变形过程,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训练了组织语言、使用语言的能力。能长此以往的坚持做类似的练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及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会对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也有帮助。
  四、加快使用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步伐
  从最简单的字母表示数开始,从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开始,不断向学生展示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所具有的优越性。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做不同语言的互译练习,例如a是负数与a<0,a、b互为相反数与a+b=0之间的互译。试着用文字语言之外的方法完成解题过程,像负数比较大小的题目,除了可以用法则“绝对值大的负数小,绝对值小的负数大”进行比较,还可以借助于数轴,用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来比较。在教学中不同的语言形式用的多、练的多,学生由文字语言到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过渡的时间就会缩短。
  美国语言学家布龙非尔德说过:“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忽视了数学语言的教学无异于买椟还珠。如果说数学是装载知识的船,那么数学语言就是水,水积的越深,托起的船就越大。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数学语言教学是为顺利展开数学教学磨兵利刃。所以在初中阶段要自始至终把语言教学贯彻落实到教学工作中,为数学学习铺好路搭好桥。
其他文献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  建构主义认为已有的知识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学习者走进课堂时并不是张“白纸”,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因此,创设能够促使学习者自主建构获得新知识的生活化情境相当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经常收集一些与教学有
当前,行政体制改革在全世界都十分的重视,世界各国都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我国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也的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尤其是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就更加重视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重要性,对于改革的组织结构优化也进行了较为科学的论证与分析。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不足,在今后的发展中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的对策研究,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抱残守缺的线性思维、线性政治,在我国导演了一场官本政治取代了民本政治,“潜规则”取代了显规则,支配着中国社会运行的政治蝶变闹剧。与此同时,在吸取“文革”经验后,在蔑
一  那时候,谁的头上没有几个虱子呢?  坐着坐着,忽然觉得头皮痒痒,伸进手指,一只指肚按住了它小而硬的身体,另一只手指跟上,捏紧了,拿到眼前,果然是一只虱子。把它按到面前的桌子上,拇指一侧身,指甲一按,只听“咯嘣”一声脆响,虱子蹿出一股血浆,肝脑涂地,一命呜呼。有时间有兴趣的话,可以把手伸进头发间再次寻找,往往不会落空。  在我的想象中,手指就像训练有素的猎人,头发是茂密的森林,虱子就是生活在其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逻辑和必然要求。那么,如何在当今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呢,文章从城市社区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实现的可行性和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
在国际原油价格高位运行和中国经济对石油的需求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提高现有开发油田的原油采收率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世界上已形成化学法、气驱、热力和微生物采油四大提高采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化验收的脚步日益临近,我校教育也在追求更加均衡、更加完美,身处其中的我们对此深有感触,下面就笔者对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必要性和如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义务教育需均衡发展,是所有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对教育者提出的要求,是义务教育基本功能的要求,是培养合格公民的基础。进一步,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够接受良好的、均衡的教育,既是广大家长的呼声,也是国家的工
贫困生认定工作是各高校资助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资助工作中的难点工作。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效率和效果。文章通过分析目前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对如何科学的认定高校貧困生,把握好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经济体制和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影响着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和社会的发展,必须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