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治疗组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95.1%,但在平均治疗时间和年平均发作次数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中西药结合;治疗时间;年平均发作次数
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是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我院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82例患者均是本院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就诊的并随访一年的患者,按照治疗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每组41例,治疗组男29例,女12例,年龄43-76岁,平均64.7岁,病程3年至22年。对照组男31例,女10例,年龄46-75岁,平均64.1岁,病程4年至21年。两组患者均通过临床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并排除其他心.肺疾病,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的患者病情症状中医上主要分为:⑴阴虚肺燥型:治益气养阴、利痰止咳,方用润肺汤加减,药用桑白皮、款冬花、知母、五味子、天花粉、党参等。⑵脾虚痰盛型:健脾益气、祛痰止咳,方用四君子汤加减,药用党参、白术、甘草、法半夏、陈皮、紫苑、款冬花等。⑶肺卫气虚型:补益肺卫、化痰止咳,方用补肺汤加减,药用黄芪、党参、五味子、桑白皮、紫苑、防风等。⑷痰气郁结型:治宜宣肺化痰、止咳平喘,方用定喘汤加减加减,药用炙麻黄、款冬花、杏仁、紫苑、桑白皮、白前、紫苏子、冬瓜仁、党参等。⑸痰热壅肺型:治宜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方用清金化痰汤加减,药用黄芩、贝母、天花粉、前胡、枳壳、知母、鱼腥草、冬瓜仁、桔梗、瓜蒌等。治疗组患者配合给予西药,急性发作期给以抗感染,止咳平喘等治疗。对照组全部采用西药治疗,与治疗组所用西药无差异性。
2统计学方法:X2检验
3结论
82例患者经治疗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度咳嗽,少量痰,2个月以上者为有效;症状没有改善或加重为无效;通过本组资料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95.1%,无明显差异。但在每次急性发作平均治疗时间(静脉用药治疗时间)和年平均发作次数方面有显著差异 (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4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以感染为主的多个致病因子所造成的气管、支气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受损的气管、支气管粘膜上皮变性、坏死、增生及鳞状上皮化生和纤毛损伤后运动功能减弱,加至杯状细胞增生、粘液腺肥大分泌旺盛及平滑肌束断裂后肥大增生而致管腔不全性堵塞、狭窄为主要病理特征,继面引起小气管广泛不全阻塞所致的肺实质膨胀性破坏及纤维增生,同时继发细小支气管炎及其周围炎的病理改变。临床上以咳嗽、咳痰、喘息和反复发生的急性感染发作为主要表现,中医上属“内伤咳嗽”、“ 痰饮’‘喘证”等范畴。中医认为,久咳伤肺,迁延失治,肺气益伤,若久延肺脾两虚,气不化津,则痰浊更易滋生,甚则病延及肾或固有宿疾,遇感引触,痰随气生,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作。诸药合用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宣肺化痰、止咳平喘、补肺益气、健脾固肾等方法,改善肺部血液循环及通气功能,加快肺部炎症消散,两肺罗音消失,易获痊愈,经济实用,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在临床上值得推广,错误之处,请各位同仁釜正。
参考文献
[1]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修订、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标准、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80.3(1)61.
[2]张慧 罗明.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9(3):61-62
[3]于杰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00例.《光明中医》2009年第10期。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中西药结合;治疗时间;年平均发作次数
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是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我院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82例患者均是本院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就诊的并随访一年的患者,按照治疗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每组41例,治疗组男29例,女12例,年龄43-76岁,平均64.7岁,病程3年至22年。对照组男31例,女10例,年龄46-75岁,平均64.1岁,病程4年至21年。两组患者均通过临床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并排除其他心.肺疾病,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的患者病情症状中医上主要分为:⑴阴虚肺燥型:治益气养阴、利痰止咳,方用润肺汤加减,药用桑白皮、款冬花、知母、五味子、天花粉、党参等。⑵脾虚痰盛型:健脾益气、祛痰止咳,方用四君子汤加减,药用党参、白术、甘草、法半夏、陈皮、紫苑、款冬花等。⑶肺卫气虚型:补益肺卫、化痰止咳,方用补肺汤加减,药用黄芪、党参、五味子、桑白皮、紫苑、防风等。⑷痰气郁结型:治宜宣肺化痰、止咳平喘,方用定喘汤加减加减,药用炙麻黄、款冬花、杏仁、紫苑、桑白皮、白前、紫苏子、冬瓜仁、党参等。⑸痰热壅肺型:治宜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方用清金化痰汤加减,药用黄芩、贝母、天花粉、前胡、枳壳、知母、鱼腥草、冬瓜仁、桔梗、瓜蒌等。治疗组患者配合给予西药,急性发作期给以抗感染,止咳平喘等治疗。对照组全部采用西药治疗,与治疗组所用西药无差异性。
2统计学方法:X2检验
3结论
82例患者经治疗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度咳嗽,少量痰,2个月以上者为有效;症状没有改善或加重为无效;通过本组资料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95.1%,无明显差异。但在每次急性发作平均治疗时间(静脉用药治疗时间)和年平均发作次数方面有显著差异 (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4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以感染为主的多个致病因子所造成的气管、支气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受损的气管、支气管粘膜上皮变性、坏死、增生及鳞状上皮化生和纤毛损伤后运动功能减弱,加至杯状细胞增生、粘液腺肥大分泌旺盛及平滑肌束断裂后肥大增生而致管腔不全性堵塞、狭窄为主要病理特征,继面引起小气管广泛不全阻塞所致的肺实质膨胀性破坏及纤维增生,同时继发细小支气管炎及其周围炎的病理改变。临床上以咳嗽、咳痰、喘息和反复发生的急性感染发作为主要表现,中医上属“内伤咳嗽”、“ 痰饮’‘喘证”等范畴。中医认为,久咳伤肺,迁延失治,肺气益伤,若久延肺脾两虚,气不化津,则痰浊更易滋生,甚则病延及肾或固有宿疾,遇感引触,痰随气生,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作。诸药合用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宣肺化痰、止咳平喘、补肺益气、健脾固肾等方法,改善肺部血液循环及通气功能,加快肺部炎症消散,两肺罗音消失,易获痊愈,经济实用,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在临床上值得推广,错误之处,请各位同仁釜正。
参考文献
[1]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修订、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标准、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80.3(1)61.
[2]张慧 罗明.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9(3):61-62
[3]于杰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00例.《光明中医》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