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语言,其重要性显而易见。然而,如何学好英语一直是困扰广大非英语国家语言学习者的一大难题。目前为止,国内外很多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对英语学习有着不同的见解,也提出了很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本文从语言学习的初衷和本质特点入手,探讨学生在英语学习的主要阶段,即初、高中时期如何遵循语言习得规律,通过大量的源语信息输入,不断增强语感,培养英语思维,进而打好英语基础,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语言学习初衷;源语信息输入;语感;英语思维
随着人们学习英语的热情日趋高涨,随之而产生的英语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如交际法、游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然而,所有的手段都是为了“语言习得”这一目标服务的。因此,探讨和认清语言学习的目的和本质特点非常重要。只有明确了目的,才能产生学习动力;而只有了解语言习得的本质特点,才能采取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
一、学习语言的初衷是为了交流
从本质上说,语言就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一个工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习语言的初衷首先应该是听懂目标语言,然后能用之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以前的“哑巴”英语模式下,学习者能获得一些显性,或者说外化的知识,如词汇量、语法、书写等,但真正需要用英语进行交流时却“有口难开”,因为所学知识并没有真正内化,所以达不到“脱口而出”的效果。
二、新高考改革方案对英语教学的导向性影响
新颁布的《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明确指出英语学科要突出语言的实际应用,回归到学科应有的位置上,突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及课标的基本要求,凸显了英语作为一项社会技能的“实际应用”性。
此次新方案进一步呼应英语“新课标”要求,通过降低考试分数比重来适当减轻英语的“应试”压力,从而使得学校和学生有更多精力倾注在培养和提高英语听、说等“实际应用”能力上。为达成这一目的,很多英语教育家普遍都赞成一个观点,即要学好英语必须要以培养“语感”为核心。
三、“语感”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英语语感”又叫做“英語思维”,是指人脑不经过逻辑翻译策略,直接把语言和语义进行非意识转换的思维过程。它是集语法、语义、词汇于一体的一种大脑语言中枢的能力(刘晓芳,2014)。叶圣陶先生在谈到语言教学时说:“语感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最核心的因素;离开了语感,文学作品无从欣赏,听、说、读、写能力无从‘谈起’;语感的水平决定着听、说、读、写的水平。”(叶圣陶,1980)。
四、大量源语信息输入对语言学习的必要性
以学习母语为例,在尚未开口说话之前,家人都会婴儿大量说话,尽管这时期只是简单的“单向输入”,作为婴儿并没有对等的“输出”能力,但这种无意间的大量源语信息输入在培养儿童早期语言思维能力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随着婴儿接收大量源语信息,其大脑对这些言语信息进行内化,并形成对该语言的特定语感(即语言思维),到一定时候,儿童就会在某一天突然“开口说话”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直到开始上学以前,儿童说的话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规范,和大人的日常交流对话越来越流畅自如,而在此过程中绝大多数家庭并没有给儿童灌输任何语法规则,汉字书写等。
五、源语信息输入与“内显性知识”积累
所有在课堂或者跟老师学英文的人都会经历记单词、学语法的过程,这就是一个有意识的外显学习的过程——也可以称为是语言技能获得的过程。你运用自己的记忆力、领悟能力来学到了一些语言知识,但这是知识还并不是你的语言能力(competence)。那些能让你运用自由的语言能力大多是内隐知识的获得。而内隐知识系统是决定二语习得的最终水平的——这是大部分二语习得领域学者所赞同的结论(青格乐,2014)。
六、源语信息输入对初高中英语学习的重要作用
作为英语学习的主体,广大初、高中学生从水平上来说还处在英语初级或者中级阶段,如同儿童时期学习母语(中文)的我们。因此,在此阶段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上,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教授一些语法规则,单词和短语结构等,就能达到提高综合英语运用能力的目的。具体而言,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英语源语信息输入。
参考文献
(1)刘晓芳. 浅析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语感培养[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4(16).
(2)(3)冯锦.论英语思维习惯的培养[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2,(1): 66—69.
(4)江世勇.内隐学习理论下的外语输出能力发展[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6): 10-13.
关键词:语言学习初衷;源语信息输入;语感;英语思维
随着人们学习英语的热情日趋高涨,随之而产生的英语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如交际法、游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然而,所有的手段都是为了“语言习得”这一目标服务的。因此,探讨和认清语言学习的目的和本质特点非常重要。只有明确了目的,才能产生学习动力;而只有了解语言习得的本质特点,才能采取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
一、学习语言的初衷是为了交流
从本质上说,语言就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一个工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习语言的初衷首先应该是听懂目标语言,然后能用之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以前的“哑巴”英语模式下,学习者能获得一些显性,或者说外化的知识,如词汇量、语法、书写等,但真正需要用英语进行交流时却“有口难开”,因为所学知识并没有真正内化,所以达不到“脱口而出”的效果。
二、新高考改革方案对英语教学的导向性影响
新颁布的《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明确指出英语学科要突出语言的实际应用,回归到学科应有的位置上,突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及课标的基本要求,凸显了英语作为一项社会技能的“实际应用”性。
此次新方案进一步呼应英语“新课标”要求,通过降低考试分数比重来适当减轻英语的“应试”压力,从而使得学校和学生有更多精力倾注在培养和提高英语听、说等“实际应用”能力上。为达成这一目的,很多英语教育家普遍都赞成一个观点,即要学好英语必须要以培养“语感”为核心。
三、“语感”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英语语感”又叫做“英語思维”,是指人脑不经过逻辑翻译策略,直接把语言和语义进行非意识转换的思维过程。它是集语法、语义、词汇于一体的一种大脑语言中枢的能力(刘晓芳,2014)。叶圣陶先生在谈到语言教学时说:“语感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最核心的因素;离开了语感,文学作品无从欣赏,听、说、读、写能力无从‘谈起’;语感的水平决定着听、说、读、写的水平。”(叶圣陶,1980)。
四、大量源语信息输入对语言学习的必要性
以学习母语为例,在尚未开口说话之前,家人都会婴儿大量说话,尽管这时期只是简单的“单向输入”,作为婴儿并没有对等的“输出”能力,但这种无意间的大量源语信息输入在培养儿童早期语言思维能力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随着婴儿接收大量源语信息,其大脑对这些言语信息进行内化,并形成对该语言的特定语感(即语言思维),到一定时候,儿童就会在某一天突然“开口说话”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直到开始上学以前,儿童说的话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规范,和大人的日常交流对话越来越流畅自如,而在此过程中绝大多数家庭并没有给儿童灌输任何语法规则,汉字书写等。
五、源语信息输入与“内显性知识”积累
所有在课堂或者跟老师学英文的人都会经历记单词、学语法的过程,这就是一个有意识的外显学习的过程——也可以称为是语言技能获得的过程。你运用自己的记忆力、领悟能力来学到了一些语言知识,但这是知识还并不是你的语言能力(competence)。那些能让你运用自由的语言能力大多是内隐知识的获得。而内隐知识系统是决定二语习得的最终水平的——这是大部分二语习得领域学者所赞同的结论(青格乐,2014)。
六、源语信息输入对初高中英语学习的重要作用
作为英语学习的主体,广大初、高中学生从水平上来说还处在英语初级或者中级阶段,如同儿童时期学习母语(中文)的我们。因此,在此阶段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上,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教授一些语法规则,单词和短语结构等,就能达到提高综合英语运用能力的目的。具体而言,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英语源语信息输入。
参考文献
(1)刘晓芳. 浅析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语感培养[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4(16).
(2)(3)冯锦.论英语思维习惯的培养[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2,(1): 66—69.
(4)江世勇.内隐学习理论下的外语输出能力发展[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6):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