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古今中外的画家们在写生过程中,对写生的态度,观点及成就,论证“写生与创作”的内在关系,表达“写生也是创作”的观点。
关键词:写生;创作;写生演变
中图分类号:J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2
对于“写生与创"的关系,有些人会有这样的误解,认为写生只是一种训练基本功或收集素材的方法,却忽略了“写生也是创作”这一重要方面。每当谈及到创作,很多人往往认可那些利用相片或素描稿一丝不苟的放大精致而成的作品,却忽略了写生为素材创作的作品。所以,在历届大型美展中很难看到优秀的写生创作,相当数量的作品都是利用相机收集素材或直接按相片放大绘制的作品。浪漫主义大师德拉科洛瓦认为“照相机充满了惊人的不合理性”,就是指所谓的“准确”束缚了画家而产生的不合理性;美国画家斯契米德也指出“照片告诉您照相机看到了什么,而画面则告诉人们艺术家看到了什么,这是不同的。”同样进一步指出了机械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区别。
一、西方画家的写生观
而在照相机出现以前,西方绘画完全借助于写生来表达客观对象。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画家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便是写生代表作之一。据传,为了消除长时间静坐的枯燥乏味,达?芬奇特地请了一只乐队伴奏,以便使蒙娜丽莎能始终保持一种初始的精神面貌,从而画下了她那流传千古的神秘微笑。另一位大画家拉斐尔曾经在给某伯爵的信中阐述自己创作的观点和方法:“为了画出极其漂亮的妇女,我必须看许许多多极其漂亮的妇女,……但是由于特别漂亮的妇女不多。我就只好抓住某种思想作为自己的向导……”画中的理想人物是实际观察到的某些现实特点综合,已是对写生随心所现的运用了。而威尼斯画家乔尔乔内的写生创作开启了威尼斯绘画的盛期,他的经典名作《沉睡的维纳斯》中优雅安逸的女人体也是通过写生创作出来的。“画中女神安详地沉睡于恬静幽远的大自然怀抱之中,坦荡无邪的身姿,展露出了优雅的青春魅力,姿态自然舒展,身体楚楚动人。俊美的面庞,细腻的肌肤,透发着青春的气息和内在的生命力。背景中的层层丘陵,绿树和城郭,笼罩在落日的余晖之中,将女神衬托得更加富有诗意,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感受”。这一切都是通过真实的写生描绘出来的。
在西方美术史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荷兰的哈尔斯和法国的柯罗。哈尔斯是17世纪荷兰最伟大的肖像画大师,他对绘画史做出的最大贡献有两点:一是题材广泛,他的肖像画表现了当时荷兰各个阶层、各种类型的人物,尤其是他为下层人物所做的肖像,一反当时艺术家多为道貌岸然派头十足的贵族、富人作画的习俗,使艺术面向平民百姓;二是在写生创造过程中运用了直接画法,用色彩直接写生(在此以前画家写生多是先画出万整的素描稿后再用色彩作画)。可以说哈尔斯的艺术观和写生手法是绘画史上的一次重大进步,即便在今天,其写生创作的作品对绘画界仍然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哈尔斯之后,画家们越来越重视写生:从室内走向室外,从面向贵族、富人都平民百姓、从人物到静物、风景等,涌现出诸多大师及其杰作。其中外光风景写生成就最高的当推法国的柯罗。柯罗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画家,他不仅有着高超的风景画造诣,而且还画了不少优秀的人物画像。他还是巴比松画派中第一位公开提出“面向自然,对景写生”口号的画家,并且身体力行,创作出大量绝妙的风景写生作品。如《芒特远眺》是他“描绘巴黎郊外城镇风景的作品。近景是灌木林和绿地,隔河相望。远处是镇上的房屋和教堂建筑物倒映在平静的水面上,天光水色相映成趣,显出宁静的气氛。画面上有一两个人物作点缀,为画面增添了生动的气息”。柯罗室外风景写生不仅在当时达到了一个不可超越的高峰,而且对后来的印象派也起着滋育的作用。
以塞尚、凡高、高更为代表的后期印象派,不仅继续坚持户外写生和光色研究,而且高度发挥主观意识,个人风格更为突出。保罗·高更曾经说“不要从自然临摹太多东西,借着在自然面前沉溺于梦想而从自然中吸取出艺术,更多考虑创造而少得到结果。”这就充分说明画家的主观创作思想。他是如此说,更是如此做,在他的诸多写生作品中,力图突破真实对象的束缚,表现了一种象征和装饰手法兼用的风格。与他同时的凡高更是热心发挥,在他的画中那带有神经质的狂放的笔触,大胆热烈的色彩和夸张的形体,成为借助自然来抒发个人感受的艺术典范。
在西方绘画史上,对写生做出了杰出贡献的还有许许多多的大师,他们不仅代表了各个时期的写生成就和水平,而且还可以从他们身上窥探到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演变的写生过程。综观16世纪至今写生变化发展的过程,我们对现代绘画出现的一些情景就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和评价。在现代绘画中,许多画家在写生时,对观察对象视而不见或有意回避,这实际上是借助客观对象启发思维从而进行主观创造。如野兽派泰斗马蒂斯面对女模特儿写生,画出来的人体“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连他自己也认为“假如我遇到这样的女人,我也会吓得飞奔而逃”,但他又强调“我不是创造一个女人,我是画一幅画”。的确,马蒂斯的艺术是“借助”自然对象的“再创造”,而不是对自然对象的复制。立体派大师毕加索更是走到了极致,他画中的那些怪模怪样的女性大多都是借助真人作画,以激发自己的灵感,完全进入一种借题发挥、随心所现的艺术境界。
二、中国画家的写生观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有关中国古代画家写生的记载。南朝宋画家宗炳在其《山水画序》一文中就有“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的写生方法论,令人叹服的是文中“畅神”之说,强调山水画创作应是画家借助于自然形象,抒写胸臆的一个过程,这是在“以形写形”的见解上又往前推进了一步。唐代张璪明确提出绘画应“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成为后世绘画之经典。五代画家黄筌与徐熙被后人并称为“徐黄体异”,前者描绘的异卉珍禽勾勒精细、栩栩如生,后者则粗笔浓墨、超逸潇洒,因此后人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评,实际上,这正是两人写生观不同而产生的结果,而两人又有一个共同点即重视写生。北宋范宽有“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之说,其画对景造意,气势宏伟。明代王履曾游华山作图40幅,而见华山奇秀天出,乃知三十年学画,不过纸绢相承,指为某家教,于是屏去旧习,以意匠就天则出之。他在《华山图序》中提出了“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的理论。至清代,石涛提出“笔墨当随时代”,“搜尽奇峰打草稿”,进而“法我自立”,其画如其论,独出心裁,别具一格。时至现代,一代大师齐白石总结前人经验,提出创作“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之画论,并付诸实践,终成巨匠。现代大画家李可染先生将写生成为“对景创作”,他曾经说过:“我们常说:河山如画,但实际上客观事物不可能完全象一幅画。自然形态的东西很美,但往往也带一些缺点,不可能都是完美无缺的,欠缺的部分要按照客观规律,用自己全部经验加以补充,使之完整。”“写生,首先必须忠实于对象,但当画面进行到百分之七八十,笔下活起来了,画的本身往往提出要求,这时就要按照画面的需要加以补充,不再依靠对象作主,而是由画面本身作主了。”“这就要下一番研究的功夫,要不断积累经验,写生能力并不能解决一切。在写生过程中,随着对客观世界的新发现,应力求有新的艺术语言、新的表现方法、新的创造,这样会不断促进你创作的意象和表现力、感染力,促进你创作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古代先贤们有“天人合一”、“大道自然”之说,画家们在写生时透过天地之大义,写其生命之真谛,达到了一种有我无我、物我相融的境界,真正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唐代大诗人李白云“浑自然之力,促艺术之成,挽彼造化力,持为我神通”,让我们“借”自然世界这个无所不包的“大题”,调动个人主观能动性并运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去随心所现、纵情发挥,穿凿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
综上所述,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绘画艺术遇到了机遇也碰到了挑战。绘画艺术的出路何在?作为一名绘画艺术人,我主张:“绘画立足于生活,创作立足于写生。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参考文献:
[1]冯怀荣.舒服与自如[J].中国油画,1998,(1).
[2]马云亮译.西欧50名艺术大师传略.
[3]张乐毅.西方美术[M].山东大学出版社.
[4]鲍师度译.西方现代美术(第六章).中国青年出版社.
[5]李可染.谈学山水画[J].美术研究,1979,(1).
关键词:写生;创作;写生演变
中图分类号:J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2
对于“写生与创"的关系,有些人会有这样的误解,认为写生只是一种训练基本功或收集素材的方法,却忽略了“写生也是创作”这一重要方面。每当谈及到创作,很多人往往认可那些利用相片或素描稿一丝不苟的放大精致而成的作品,却忽略了写生为素材创作的作品。所以,在历届大型美展中很难看到优秀的写生创作,相当数量的作品都是利用相机收集素材或直接按相片放大绘制的作品。浪漫主义大师德拉科洛瓦认为“照相机充满了惊人的不合理性”,就是指所谓的“准确”束缚了画家而产生的不合理性;美国画家斯契米德也指出“照片告诉您照相机看到了什么,而画面则告诉人们艺术家看到了什么,这是不同的。”同样进一步指出了机械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区别。
一、西方画家的写生观
而在照相机出现以前,西方绘画完全借助于写生来表达客观对象。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画家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便是写生代表作之一。据传,为了消除长时间静坐的枯燥乏味,达?芬奇特地请了一只乐队伴奏,以便使蒙娜丽莎能始终保持一种初始的精神面貌,从而画下了她那流传千古的神秘微笑。另一位大画家拉斐尔曾经在给某伯爵的信中阐述自己创作的观点和方法:“为了画出极其漂亮的妇女,我必须看许许多多极其漂亮的妇女,……但是由于特别漂亮的妇女不多。我就只好抓住某种思想作为自己的向导……”画中的理想人物是实际观察到的某些现实特点综合,已是对写生随心所现的运用了。而威尼斯画家乔尔乔内的写生创作开启了威尼斯绘画的盛期,他的经典名作《沉睡的维纳斯》中优雅安逸的女人体也是通过写生创作出来的。“画中女神安详地沉睡于恬静幽远的大自然怀抱之中,坦荡无邪的身姿,展露出了优雅的青春魅力,姿态自然舒展,身体楚楚动人。俊美的面庞,细腻的肌肤,透发着青春的气息和内在的生命力。背景中的层层丘陵,绿树和城郭,笼罩在落日的余晖之中,将女神衬托得更加富有诗意,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感受”。这一切都是通过真实的写生描绘出来的。
在西方美术史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荷兰的哈尔斯和法国的柯罗。哈尔斯是17世纪荷兰最伟大的肖像画大师,他对绘画史做出的最大贡献有两点:一是题材广泛,他的肖像画表现了当时荷兰各个阶层、各种类型的人物,尤其是他为下层人物所做的肖像,一反当时艺术家多为道貌岸然派头十足的贵族、富人作画的习俗,使艺术面向平民百姓;二是在写生创造过程中运用了直接画法,用色彩直接写生(在此以前画家写生多是先画出万整的素描稿后再用色彩作画)。可以说哈尔斯的艺术观和写生手法是绘画史上的一次重大进步,即便在今天,其写生创作的作品对绘画界仍然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哈尔斯之后,画家们越来越重视写生:从室内走向室外,从面向贵族、富人都平民百姓、从人物到静物、风景等,涌现出诸多大师及其杰作。其中外光风景写生成就最高的当推法国的柯罗。柯罗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画家,他不仅有着高超的风景画造诣,而且还画了不少优秀的人物画像。他还是巴比松画派中第一位公开提出“面向自然,对景写生”口号的画家,并且身体力行,创作出大量绝妙的风景写生作品。如《芒特远眺》是他“描绘巴黎郊外城镇风景的作品。近景是灌木林和绿地,隔河相望。远处是镇上的房屋和教堂建筑物倒映在平静的水面上,天光水色相映成趣,显出宁静的气氛。画面上有一两个人物作点缀,为画面增添了生动的气息”。柯罗室外风景写生不仅在当时达到了一个不可超越的高峰,而且对后来的印象派也起着滋育的作用。
以塞尚、凡高、高更为代表的后期印象派,不仅继续坚持户外写生和光色研究,而且高度发挥主观意识,个人风格更为突出。保罗·高更曾经说“不要从自然临摹太多东西,借着在自然面前沉溺于梦想而从自然中吸取出艺术,更多考虑创造而少得到结果。”这就充分说明画家的主观创作思想。他是如此说,更是如此做,在他的诸多写生作品中,力图突破真实对象的束缚,表现了一种象征和装饰手法兼用的风格。与他同时的凡高更是热心发挥,在他的画中那带有神经质的狂放的笔触,大胆热烈的色彩和夸张的形体,成为借助自然来抒发个人感受的艺术典范。
在西方绘画史上,对写生做出了杰出贡献的还有许许多多的大师,他们不仅代表了各个时期的写生成就和水平,而且还可以从他们身上窥探到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演变的写生过程。综观16世纪至今写生变化发展的过程,我们对现代绘画出现的一些情景就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和评价。在现代绘画中,许多画家在写生时,对观察对象视而不见或有意回避,这实际上是借助客观对象启发思维从而进行主观创造。如野兽派泰斗马蒂斯面对女模特儿写生,画出来的人体“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连他自己也认为“假如我遇到这样的女人,我也会吓得飞奔而逃”,但他又强调“我不是创造一个女人,我是画一幅画”。的确,马蒂斯的艺术是“借助”自然对象的“再创造”,而不是对自然对象的复制。立体派大师毕加索更是走到了极致,他画中的那些怪模怪样的女性大多都是借助真人作画,以激发自己的灵感,完全进入一种借题发挥、随心所现的艺术境界。
二、中国画家的写生观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有关中国古代画家写生的记载。南朝宋画家宗炳在其《山水画序》一文中就有“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的写生方法论,令人叹服的是文中“畅神”之说,强调山水画创作应是画家借助于自然形象,抒写胸臆的一个过程,这是在“以形写形”的见解上又往前推进了一步。唐代张璪明确提出绘画应“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成为后世绘画之经典。五代画家黄筌与徐熙被后人并称为“徐黄体异”,前者描绘的异卉珍禽勾勒精细、栩栩如生,后者则粗笔浓墨、超逸潇洒,因此后人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评,实际上,这正是两人写生观不同而产生的结果,而两人又有一个共同点即重视写生。北宋范宽有“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之说,其画对景造意,气势宏伟。明代王履曾游华山作图40幅,而见华山奇秀天出,乃知三十年学画,不过纸绢相承,指为某家教,于是屏去旧习,以意匠就天则出之。他在《华山图序》中提出了“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的理论。至清代,石涛提出“笔墨当随时代”,“搜尽奇峰打草稿”,进而“法我自立”,其画如其论,独出心裁,别具一格。时至现代,一代大师齐白石总结前人经验,提出创作“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之画论,并付诸实践,终成巨匠。现代大画家李可染先生将写生成为“对景创作”,他曾经说过:“我们常说:河山如画,但实际上客观事物不可能完全象一幅画。自然形态的东西很美,但往往也带一些缺点,不可能都是完美无缺的,欠缺的部分要按照客观规律,用自己全部经验加以补充,使之完整。”“写生,首先必须忠实于对象,但当画面进行到百分之七八十,笔下活起来了,画的本身往往提出要求,这时就要按照画面的需要加以补充,不再依靠对象作主,而是由画面本身作主了。”“这就要下一番研究的功夫,要不断积累经验,写生能力并不能解决一切。在写生过程中,随着对客观世界的新发现,应力求有新的艺术语言、新的表现方法、新的创造,这样会不断促进你创作的意象和表现力、感染力,促进你创作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古代先贤们有“天人合一”、“大道自然”之说,画家们在写生时透过天地之大义,写其生命之真谛,达到了一种有我无我、物我相融的境界,真正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唐代大诗人李白云“浑自然之力,促艺术之成,挽彼造化力,持为我神通”,让我们“借”自然世界这个无所不包的“大题”,调动个人主观能动性并运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去随心所现、纵情发挥,穿凿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
综上所述,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绘画艺术遇到了机遇也碰到了挑战。绘画艺术的出路何在?作为一名绘画艺术人,我主张:“绘画立足于生活,创作立足于写生。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参考文献:
[1]冯怀荣.舒服与自如[J].中国油画,1998,(1).
[2]马云亮译.西欧50名艺术大师传略.
[3]张乐毅.西方美术[M].山东大学出版社.
[4]鲍师度译.西方现代美术(第六章).中国青年出版社.
[5]李可染.谈学山水画[J].美术研究,19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