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工具,微博具有传递信息、舆论监督、反腐功能和市场营销等正面价值。面对这一新兴传播载体,需要从宏观加以引导,微观上予以监管,宏观引导主要依托政府对网络传媒环境的把控、监督,微观方面则要实行网络实名制,注重培养网络领袖。
关键词:微博;新媒体化;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2-00-01
一、微博的发展和现状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以140左右的文字传递信息,同时可以实现即时传播。微博最大的特点就是集成化和开放化,你可以通过你的手机、IM软件和外部API接口等途径向你的微博客发布消息。相比较博客的“被动”,微博则更为“主动”,截至2010年1月份,这一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超过7500万注册用户。
在国内,微博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2007年的饭否网,从饭否网之后,国内也相继出现了一批微博网站,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网站陆续在2009年上半年寿终正寝。从2009年6月份开始,国内新的一批微博又相继建立开放,像2009年6月份的Folow5,2009年7月份的新浪微博等。其中新浪微博表现格外抢眼,在平台推广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在不长的几个月内就吸收了大量用户,并早早的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地位。
新浪微博是国内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微博。维基将之描述为:新浪微博,俗称
新浪围脖,是由新浪网打造,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类的Twitter网站。用户可以通过WAP页面、网页、手机短信或彩信发布信息或上传图片。中国微博的发展虽然只有不长的7年时间,但其对互联网用户的影响日益增强,加入到了“微客”这一群体中网名与日俱增,微博在信息传递、沟通交流等方面作用也日渐凸显,现在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将其作为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1]
二、微博的传播特征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属于人际传播。根据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理论,一般的传播过程包括五个主要内容或环节,即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传播效果。同样,微博作为一种的人际传播工具也具有这五个主要的传播环节。
(一)传播的即时性
只要有网络和传播工具,人们都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微博传播,用户可以随时将自己的感受上传微博,让你的朋友或是更多的陌生人了解此时你的状态,而且还可以利用微博的私信功能与留言功能,与你的朋友进行即时互动。
(二)内容的无中心化和碎片化
微博的形态就注定了博文作为一个独立单元没有办法构成完整的信息内容,也形成不了健全的说服型信息,只能作为一个信息点获得传播。所以,一个微博的传播,只能依赖于用户对于微博的浅尝辄止的阅读和接受。发博者通过微博,可以迅速传递某一观点、意见和情绪。这在很大程度上填充了传统媒体的传播留白,使得新闻传播的门槛和成本都大大降低,广大受众草根开始涉足话语权的争夺。微博使得 “沉默的大多数有了更多的发声机会”,构建了一个均等、公开、平衡的舆论平台。
(三)传播的互动性
微博除了上面所述的关注和转发功能,微博客还具有相应的回复、私信、发表观点等功能,这些功能为用户之间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交流和互动。一条有趣的或是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往往会被转发上千次甚至上万次,特别是应用在为贫困弱者捐助的时候特别有效。从2012年12月24日妙盛国际企业孵化港在新浪官方微博上发起捐衣倡议书后,当时仅“妙盛国际”的企业员工捐献的衣物就达800多件。借助新浪微博这个平台,用户可以随意的发表评论,提出观点,阐明立场。
(四)微博篇幅的短小性
微博内容的最大特征是篇幅短小,每条微博的内容都限制在140个字以内,这无疑大大削减了信息发布的台阶。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微博的原创性信息增多了,每个人自由而自主地发表着看法,形式松散,没有固定的格式,这也导致了微博的一种过于随性和泛娱乐化现象的出现。 “微博对于人们的生活现在就如同柴米油盐一样进入寻常百姓的家中,成为某种程度的生活必需品之一,所以对于国家、社会和公民来说,如何利用微博实现自己的目的,都需要更好地对自身行为的定位进行检视,然后根据自己的具体行为,利用微博进行信息的传播与接收”。[2]
三、微博的社会影响以及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一)微博的舆论监督作用
微博虽称为“微”,但它的作用却一点都不微小。下面就以“我爸是李刚”的事件加以说明。
事件回顾:
2010年10月16日晚,一辆黑色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送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该肇事者不但没有关心伤者,甚至态度冷漠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后经证实了解,该男子名为李启铭,父亲李刚是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此事一出迅速成为网友和媒体热议的焦点,“我爸是李刚”语句也迅速成为网络最火的流行语。
整个事件虽然不是最先爆发于微博,但后来推动事件的转变,微博功不可没。。而且撞人事件中,“我爸是李刚”的惊世豪言也传遍了全球的各个角落。在这一事件中,微博起了很好的舆论监督作用,在事情的解决过程中如果缺乏客观公正的处理方式就会被广大的博友所知,也会被相关的管理部门所查。
微博反腐是一件很引人注目的事件。从南京“天价烟”局长周久耕,深圳“猥亵女童”局长林嘉祥,剑阁“节约”局长曹正直,徐州“一夫二妻”区委书记董锋,陕西“表哥”局长杨达才、被女主播揭发的市人大代表孙德江等,再到重庆市北碚区区委书记雷政富的不雅视频。尤其是在雷政富的不雅视频的事件中,从发生到结束,前后三天,63个小时,正厅级“雷冠希”倒下,被称为微博反腐“秒杀式”经典案例,速度之快,令围观者振奋。就其本质而言,微博舆论就是网络舆论,是民众借助网络平台,表达自己对社会热点、公共事件的观点、意见,是民众社会表达的一种补充。与此同时,因为微博传递信息的高速性,引发舆论事件的层出不穷。面对于此,如何加强对微博舆论的正确引導,是我们应该深究的。 (二)合理管控。
笔者以为,面对无处不在在网络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微博舆论加以引导。
1、立足宏观,加以引导
首先是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在当今法治社会的大背景下,法律法规无疑是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管理手段,因而,针对网络我们务必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让网民在依法享受网络带来的各种服务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杜绝网络暴力的滋生。
其次是构建良好的运行环境。政府要正确引导民众使用微博这一平台,表达自己的诉求、意愿,反映社会民生,揭露社会热点;呼唤媒体组织发扬专业精神强化职业操守,推动媒体良性发展。另一方面来说,广大的网民也应该积极响应政府的呼吁,强化自律意识,坚持文明上网,建设健康文明的网络社会。
第三是做强做大主流媒体。网络世界,芸芸网民,希望每个传播者都能够自觉抵制不良陋习文明上网无疑是不现实的,一定要做大做强主流媒体,让其发挥引导作用,同时鼓励各主流媒体建设自身的微博平台,抢占制高点发挥正能量。
2、微观层面对微博的管控
第一,主动调整传播机制,杜绝虚假、错误信息的传播。网络上有时会出现一些源于私利的某种攻击性言论,一些网民跟帖后也会遇到恶意的评论和回复。因而,各网络门户网站因在激发微博活波氛围的同时,通过传播机制的调整来避免各种不良信息的传递。各门户网站还可以建立自身的监控系统,对一些重要的话题进行监控,对恶意的、不实的的内容进行调查,同时予以及时公布。对一些不有害内容,予以清除,杜绝更大范围的传播。
第二,抢占网络舆论主阵地。随着微博的蓬勃发展,各类言论开始充斥网络。我们应着力打造一批有着专业媒体精神、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熟练操作网络工具的网络和防止非主流意见混淆视听,应该注意培养一批坚持正确导向、熟悉网络语言、了解网絡传播技术的“意见领袖”,用以抢占网络舆论高地,传播正确信息,发挥网络正能量。我们要切实鼓励社会各界的有影响力的个人和组织开通自己的微博平台,对社会热点问题予以评论,给出观点,引导网络舆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三,建立健全微博实名制。建立微博实名制,可以杜绝一些网民不断的重复发帖灌水,对于健全微博的管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既可以让发声者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也使得所发布言论的真实性大大得到提高。“建议对于敏感事件、热点事件的微博讨论实行实名评论,这样网友在发言时会无形中承担一些社会责任,让发言更有价值,这有助于遏制虚假和攻击性言论”。[3]
四、结语
2010年被誉为微博元年,许多重大的新闻事件、新闻话题都在微博上最先发布,报道和集中讨论。微博作为自媒体属性突出的媒体形式,每天都有微博用户发布海量的信息,其中不乏虚假消息。许多传统媒体纷纷开通微博,将微博作为新媒体传播阵地进行着新闻信息的传播,自身媒介品牌的推广等行为。
虽然说微博目前还不是决大部分个人和组织的传递信息平台,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微博的几何式的增长态势,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平台,微博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怎样对微博实现有限的管控、引导是目前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一大课题。但值得可喜的是,一些地方党政负责人开始建立自己的微博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和广大民众直接交流互动。这些,都大大提升和锻造着网络空间,也引领者官民互动这一交流平台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飞.微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研究[N].山西经济日报, 2012-01-31.
[2]倪琳.微博的传播特性及影响力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1(3):78
[3]赖晴.正确引导微博舆论[J].理论探索,2011(3):110
作者简介:林忠(1975—),男,安徽马鞍山人。文学硕士。马鞍山广播电视台外宣部主任。
关键词:微博;新媒体化;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2-00-01
一、微博的发展和现状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以140左右的文字传递信息,同时可以实现即时传播。微博最大的特点就是集成化和开放化,你可以通过你的手机、IM软件和外部API接口等途径向你的微博客发布消息。相比较博客的“被动”,微博则更为“主动”,截至2010年1月份,这一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超过7500万注册用户。
在国内,微博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2007年的饭否网,从饭否网之后,国内也相继出现了一批微博网站,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网站陆续在2009年上半年寿终正寝。从2009年6月份开始,国内新的一批微博又相继建立开放,像2009年6月份的Folow5,2009年7月份的新浪微博等。其中新浪微博表现格外抢眼,在平台推广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在不长的几个月内就吸收了大量用户,并早早的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地位。
新浪微博是国内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微博。维基将之描述为:新浪微博,俗称
新浪围脖,是由新浪网打造,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类的Twitter网站。用户可以通过WAP页面、网页、手机短信或彩信发布信息或上传图片。中国微博的发展虽然只有不长的7年时间,但其对互联网用户的影响日益增强,加入到了“微客”这一群体中网名与日俱增,微博在信息传递、沟通交流等方面作用也日渐凸显,现在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将其作为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1]
二、微博的传播特征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属于人际传播。根据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理论,一般的传播过程包括五个主要内容或环节,即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传播效果。同样,微博作为一种的人际传播工具也具有这五个主要的传播环节。
(一)传播的即时性
只要有网络和传播工具,人们都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微博传播,用户可以随时将自己的感受上传微博,让你的朋友或是更多的陌生人了解此时你的状态,而且还可以利用微博的私信功能与留言功能,与你的朋友进行即时互动。
(二)内容的无中心化和碎片化
微博的形态就注定了博文作为一个独立单元没有办法构成完整的信息内容,也形成不了健全的说服型信息,只能作为一个信息点获得传播。所以,一个微博的传播,只能依赖于用户对于微博的浅尝辄止的阅读和接受。发博者通过微博,可以迅速传递某一观点、意见和情绪。这在很大程度上填充了传统媒体的传播留白,使得新闻传播的门槛和成本都大大降低,广大受众草根开始涉足话语权的争夺。微博使得 “沉默的大多数有了更多的发声机会”,构建了一个均等、公开、平衡的舆论平台。
(三)传播的互动性
微博除了上面所述的关注和转发功能,微博客还具有相应的回复、私信、发表观点等功能,这些功能为用户之间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交流和互动。一条有趣的或是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往往会被转发上千次甚至上万次,特别是应用在为贫困弱者捐助的时候特别有效。从2012年12月24日妙盛国际企业孵化港在新浪官方微博上发起捐衣倡议书后,当时仅“妙盛国际”的企业员工捐献的衣物就达800多件。借助新浪微博这个平台,用户可以随意的发表评论,提出观点,阐明立场。
(四)微博篇幅的短小性
微博内容的最大特征是篇幅短小,每条微博的内容都限制在140个字以内,这无疑大大削减了信息发布的台阶。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微博的原创性信息增多了,每个人自由而自主地发表着看法,形式松散,没有固定的格式,这也导致了微博的一种过于随性和泛娱乐化现象的出现。 “微博对于人们的生活现在就如同柴米油盐一样进入寻常百姓的家中,成为某种程度的生活必需品之一,所以对于国家、社会和公民来说,如何利用微博实现自己的目的,都需要更好地对自身行为的定位进行检视,然后根据自己的具体行为,利用微博进行信息的传播与接收”。[2]
三、微博的社会影响以及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一)微博的舆论监督作用
微博虽称为“微”,但它的作用却一点都不微小。下面就以“我爸是李刚”的事件加以说明。
事件回顾:
2010年10月16日晚,一辆黑色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送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该肇事者不但没有关心伤者,甚至态度冷漠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后经证实了解,该男子名为李启铭,父亲李刚是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此事一出迅速成为网友和媒体热议的焦点,“我爸是李刚”语句也迅速成为网络最火的流行语。
整个事件虽然不是最先爆发于微博,但后来推动事件的转变,微博功不可没。。而且撞人事件中,“我爸是李刚”的惊世豪言也传遍了全球的各个角落。在这一事件中,微博起了很好的舆论监督作用,在事情的解决过程中如果缺乏客观公正的处理方式就会被广大的博友所知,也会被相关的管理部门所查。
微博反腐是一件很引人注目的事件。从南京“天价烟”局长周久耕,深圳“猥亵女童”局长林嘉祥,剑阁“节约”局长曹正直,徐州“一夫二妻”区委书记董锋,陕西“表哥”局长杨达才、被女主播揭发的市人大代表孙德江等,再到重庆市北碚区区委书记雷政富的不雅视频。尤其是在雷政富的不雅视频的事件中,从发生到结束,前后三天,63个小时,正厅级“雷冠希”倒下,被称为微博反腐“秒杀式”经典案例,速度之快,令围观者振奋。就其本质而言,微博舆论就是网络舆论,是民众借助网络平台,表达自己对社会热点、公共事件的观点、意见,是民众社会表达的一种补充。与此同时,因为微博传递信息的高速性,引发舆论事件的层出不穷。面对于此,如何加强对微博舆论的正确引導,是我们应该深究的。 (二)合理管控。
笔者以为,面对无处不在在网络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微博舆论加以引导。
1、立足宏观,加以引导
首先是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在当今法治社会的大背景下,法律法规无疑是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管理手段,因而,针对网络我们务必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让网民在依法享受网络带来的各种服务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杜绝网络暴力的滋生。
其次是构建良好的运行环境。政府要正确引导民众使用微博这一平台,表达自己的诉求、意愿,反映社会民生,揭露社会热点;呼唤媒体组织发扬专业精神强化职业操守,推动媒体良性发展。另一方面来说,广大的网民也应该积极响应政府的呼吁,强化自律意识,坚持文明上网,建设健康文明的网络社会。
第三是做强做大主流媒体。网络世界,芸芸网民,希望每个传播者都能够自觉抵制不良陋习文明上网无疑是不现实的,一定要做大做强主流媒体,让其发挥引导作用,同时鼓励各主流媒体建设自身的微博平台,抢占制高点发挥正能量。
2、微观层面对微博的管控
第一,主动调整传播机制,杜绝虚假、错误信息的传播。网络上有时会出现一些源于私利的某种攻击性言论,一些网民跟帖后也会遇到恶意的评论和回复。因而,各网络门户网站因在激发微博活波氛围的同时,通过传播机制的调整来避免各种不良信息的传递。各门户网站还可以建立自身的监控系统,对一些重要的话题进行监控,对恶意的、不实的的内容进行调查,同时予以及时公布。对一些不有害内容,予以清除,杜绝更大范围的传播。
第二,抢占网络舆论主阵地。随着微博的蓬勃发展,各类言论开始充斥网络。我们应着力打造一批有着专业媒体精神、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熟练操作网络工具的网络和防止非主流意见混淆视听,应该注意培养一批坚持正确导向、熟悉网络语言、了解网絡传播技术的“意见领袖”,用以抢占网络舆论高地,传播正确信息,发挥网络正能量。我们要切实鼓励社会各界的有影响力的个人和组织开通自己的微博平台,对社会热点问题予以评论,给出观点,引导网络舆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三,建立健全微博实名制。建立微博实名制,可以杜绝一些网民不断的重复发帖灌水,对于健全微博的管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既可以让发声者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也使得所发布言论的真实性大大得到提高。“建议对于敏感事件、热点事件的微博讨论实行实名评论,这样网友在发言时会无形中承担一些社会责任,让发言更有价值,这有助于遏制虚假和攻击性言论”。[3]
四、结语
2010年被誉为微博元年,许多重大的新闻事件、新闻话题都在微博上最先发布,报道和集中讨论。微博作为自媒体属性突出的媒体形式,每天都有微博用户发布海量的信息,其中不乏虚假消息。许多传统媒体纷纷开通微博,将微博作为新媒体传播阵地进行着新闻信息的传播,自身媒介品牌的推广等行为。
虽然说微博目前还不是决大部分个人和组织的传递信息平台,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微博的几何式的增长态势,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平台,微博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怎样对微博实现有限的管控、引导是目前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一大课题。但值得可喜的是,一些地方党政负责人开始建立自己的微博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和广大民众直接交流互动。这些,都大大提升和锻造着网络空间,也引领者官民互动这一交流平台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飞.微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研究[N].山西经济日报, 2012-01-31.
[2]倪琳.微博的传播特性及影响力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1(3):78
[3]赖晴.正确引导微博舆论[J].理论探索,2011(3):110
作者简介:林忠(1975—),男,安徽马鞍山人。文学硕士。马鞍山广播电视台外宣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