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途径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8400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也在不断的提高,信息素养也成为了检验人才的一个重要的標准。因此,为了使教学能够满足时代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形成新的教育观念,重视新课程改革的需求,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还应当为信息技术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联想能力等素质,提高教学的质量。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实际的教学经验,对此展开一番叙述。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4-0135-01
  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的年龄阶段,各项能力刚刚起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发展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使用小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使学生形成基本的信息素养,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发挥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
  1.丰富教学的形式
  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的年龄阶段,乐于探索,勇于尝试,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地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手段,很容易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失去兴趣,从而降低教学的质量。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为了完善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形式,丰富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经历,协同锻炼学生的理解、操作、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比如,在学习“建立第一个网页”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使用比赛教学的方法。在向学生演示了网页制作的一般方法之后,再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讨论自己小组要制作的网页的主题,并进行分工。接着再让学生进行具体的操作,在小组的合力下完成网页的制作。然后再让小组代表分享自己的制作成果,阐述小组的制作理念,并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最佳的作品。这样,在教学中添加合作、比赛、自主创作等元素,可以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学习的乐趣,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增强教学的启发性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通过满足小学生认知需求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自主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学会如何获取信息和整理信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增强教学的启发性,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认识。例如,在学习“认识PowerPoint世界”这一节内容时,在课堂小结环节,笔者引导学生制作了总结本节课知识点的思维导图。首先确定好思维导图的中心词为“PowerPoint”,下一层的关键词则为“启动”“界面”和“使用”,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对思维导图的框架进行扩展,将所学到的知识添加进去。这样,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学习,可以使复杂的知识点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让学生学会反思;比如,在学习“神奇的超链接”这一节内容时,学生在插入了超链接之后,有的学生发现文字的颜色会发生改变,在学生提出了问题之后,笔者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向学生抛出了一个问题:“超链接里的文字可以改变吗?”从而引起全体学生对这个问题的重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合理丰富教学内容
  信息素养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学生发展所需的一个重要品质。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教师应当重视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并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扩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感受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从而使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责任意识和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比如,在学习“让网页动起来”这一节内容时,在讲解了基本的知识之后,笔者对学生说道:“我们今天学习了让网页动起来的方法,但是在我们日常浏览网页时,我们会发现网页还有另一种“动”起来的方式!”接着就打开淘宝网,进行刷新,学生发现前后两个界面显示出的内容不相同,在学生感到好奇的同时,再向学生提出问题:“淘宝网等购物网站会给不同的人推荐不同的商品,对同一个人推送的商品也会时刻发生变化,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实现的吗?”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了信息收集、数据库等知识,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网站的知识,扩宽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本文针对新课改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途径展开了一番叙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在于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感受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帮助价值。因此,为了落实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形成开放的教育观念,优化传统教学中存在着的问题,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向阳.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初探[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5.15(04)
  [2]张莲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游戏化教学行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既能够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又能够完成相应的课程教学任务。而为了做好这一教学工作,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展开相应的课堂教学设计。  关键词:小学教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3-0146-01  小学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就需要知道逻辑思维能力的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发达,为了顺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提倡把互联网技术融入对于学生的教学中,“微课”就是互联网思维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产物。对于初中地理教学而言,微课的引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推动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因此,如何更好的利用微课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是老师的重要教学目标。“微课”对
摘 要:小学语文学科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一个必不可少的学科,无论在有效培养学生立德树人方面,还是培养学生浓厚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近年来新课程理论的不断落实,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有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夯实基础。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也曾就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开展提出了多元化的智能理论,本文
在测距仪检定场的基础上建立GPS接收机检定场 ,使两者有机地结合一起 ,形成一个多功能测量仪器检定场 ,是一个独特的、新颖的创意。多功能检定场不仅可以检定测距仪、而且可以检定GPS接收机的静态和动态精度 ,其功能大大提高。文章结合实际工作 ,主要阐述了多功能测量仪器检定场的设计要点 ,也对其功能特点作了介绍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想使得语文阅读教学取得明显的效果,就需要老师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来提升小学生们的阅读速度,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从而使得小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得以提升,有利于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1-0126-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城市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过去废弃的煤矿老窑区成为城市拼图上的'疤痕'。煤层采空区地质条件不明,对地表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此类地块的勘察开发问
本文依据建立少数民族语地名数据库的实践 ,讨论了关于数据源、数据采集方法与过程、地名译写用字对数据采集的影响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