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班幼儿今年即将告别幼儿园,成为一名小学生,开始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和生活。对于大多数幼儿而言,这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幼儿能否很快完成由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能否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是关键所在。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的终结阶段,是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在幼儿园老师的细心保教下,直接过渡到要求相对独立的小学教育,孩子需要一个适应期,这个适应期可长可短,并且对小孩子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生理上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关键要看我们家长和老师如何协助孩子在此之前作好准备工作。如果能够在这一步做的更好一些,孩子将来的人生道将会更宽广和平坦。
首先是关于独立生活习惯的养成。
这个主要是要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如坚持用保温杯定时喝水,不需要大人刻意提醒,而是给他一定的自由度,慢慢养成自己的习惯。为了保持这种状态,可以奖励一些小粘贴,并作好许诺:当小粘贴集到一定数量,就会带他到公园去玩或者去看电影或者买他喜欢的小东西等。这样他就会逐渐养成这种好习惯。不用担心孩子上小学后一整天不喝水这种对身体健康不好的习惯。
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小朋友每天自己穿衣服等习惯的培养。刚开始时,孩子可能会闹一些小情绪,在这个过程中,大人一定要保持耐心。所以说帮助孩子进步,也是逐渐地完善自己的过程。记得有次家长谈到锻炼自己孩子独立能力时,孩子因为穿得比较瘦的裤子,又加上身上有汗,半天没脱下来,就让家长帮忙,家长以为是孩子又想偷懒,就责备了几句,可能是语气较重,孩子哭的很厉害。后来孩子妈妈过来帮忙,也花费了较多精力,经过这一点,家长意识到自己做的不对,给孩子道歉后,孩子还立即表达了原谅了的话语。由此,我想到了专家的观点,问题体现在孩子身上,而根是在父母身上的。我们应该多鼓励孩子,经过引导鼓励,现在孩子每天已经可以自己穿衣和脱衣了,有时还会主动地叠收被子。
当这种作法对孩子有效后,我们可将它用到孩子热爱并自己吃饭的习惯上。通过加强活动,鼓励他自我意识到吃饭的重要性。因为早上才起床,小朋友的食欲没有振作起来,因此吃起饭来效果较差,家长可以早起一点,引导他一起出去跳绳,做蛙跳,小跑一会儿或者玩竹蜻蜓等,当活动开消耗一定的能量,孩子自然会要好好吃饭,既锻炼了身体,也提高了孩子吃饭的效率和兴趣,何乐而不为?有时,我们大人需要客意地去为小孩子创造一种氛围,从而让他充满好奇而快乐地去做一件事情。作为大人由于生活或工作的惯性,我们很少在人生中需要用到这种方法,因此从说道理到能做到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大人持续不断地去改变和要求自己,这对于我们自身而言也是一种极大的褪变和提升。
其次有意识地培养专注力。
在幼儿园大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注重幼儿活动与参与。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五分钟,与幼儿园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因此,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下子要坐四十五分钟,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为了使孩子能尽快地适应小学按45分钟一节课教学模式。尽量按45分钟为节拍作一件事。然后休息10分钟。在此期间,要观察一下孩子能持续多长时间的专注力,有意地提醒他再坚持一段时间,过会儿再休息。
最后是关于学习习惯的培养
上次园里请来专家为我们讲座,专家说:要为孩子造成梦想,培养孩子对未来的向往,利用人类趋利避害的特点,来逐渐培养学习习惯。
比如,每天问一下在幼儿园的学习或学校中有什么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有向老师提问吗?首先,要从大人的角度,表现出这是一项很好的活动,是值得向往的,去诱使他爱上这去学校学习这件事。不要让他觉得学习是一件很累很苦的事。而当实际上他作的好了,得到老师一定的表扬和鼓励后,他会更加有兴趣地去努力,去实现他的被认可。
对于专家讲得学习语文以阅读为主,辅以拼音为兴趣,并且要指读。经过简单地学习,可以拼出几句最简单的故事书上的话,孩子很兴奋,后续应该会更喜欢读故事书。定期合理给他购买一定量的书,但是会根据书非借不能读的原理,每次只给他几本书。同时也要给他做好爱读书的好榜样。
这里要讲一件比较重要的事,就是很多成人总是通过手机看电子书。成人只顾自己玩手机,会减少与孩子的沟通机会,让孩子感到孤单。因此一定要戒掉手机刷屏的习惯。这一点不仅对于孩子,同样适用于我们的长辈亲人,同事等。高科技是为了服务我们的生活,而不是左右我们的生活。
在学习习惯中有几种小习惯是需要养成的,如良好的倾听习惯:我们大人一定要以身作则,在孩子与你沟通时,保持良好的状态,不要对孩子敷衍,也不要大声发作,否则孩子会感觉到你的不尊重。久而久之,也会对别人的讲话变得不认真对待。
正确的握笔姿势: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拿笔姿势,可以通过一些工具来养成良好的握姿,并可以使孩子保持良好的写字欲望。对于坐姿可通过孩子喜欢的小物品来进行奖励,或者通过具体的形象来增加孩子的抽象想像力。
幼小衔接不只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因素都对其产生影响。其中家长的作用尤其不能忽视。儿童的生活行为习惯、自理能力、身体素质、学习态度和能力以及社会适应力等都离不开家长态度的影响。幼儿素质的培养,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在抓好智力开发的同时,应以素质教育为重点,打好基础,搞好衔接,绝不能让我们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总之,老师和家长要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幼儿即愿意上学,又喜欢上学,又具有一定的克服困难的能力,顺利完成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首先是关于独立生活习惯的养成。
这个主要是要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如坚持用保温杯定时喝水,不需要大人刻意提醒,而是给他一定的自由度,慢慢养成自己的习惯。为了保持这种状态,可以奖励一些小粘贴,并作好许诺:当小粘贴集到一定数量,就会带他到公园去玩或者去看电影或者买他喜欢的小东西等。这样他就会逐渐养成这种好习惯。不用担心孩子上小学后一整天不喝水这种对身体健康不好的习惯。
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小朋友每天自己穿衣服等习惯的培养。刚开始时,孩子可能会闹一些小情绪,在这个过程中,大人一定要保持耐心。所以说帮助孩子进步,也是逐渐地完善自己的过程。记得有次家长谈到锻炼自己孩子独立能力时,孩子因为穿得比较瘦的裤子,又加上身上有汗,半天没脱下来,就让家长帮忙,家长以为是孩子又想偷懒,就责备了几句,可能是语气较重,孩子哭的很厉害。后来孩子妈妈过来帮忙,也花费了较多精力,经过这一点,家长意识到自己做的不对,给孩子道歉后,孩子还立即表达了原谅了的话语。由此,我想到了专家的观点,问题体现在孩子身上,而根是在父母身上的。我们应该多鼓励孩子,经过引导鼓励,现在孩子每天已经可以自己穿衣和脱衣了,有时还会主动地叠收被子。
当这种作法对孩子有效后,我们可将它用到孩子热爱并自己吃饭的习惯上。通过加强活动,鼓励他自我意识到吃饭的重要性。因为早上才起床,小朋友的食欲没有振作起来,因此吃起饭来效果较差,家长可以早起一点,引导他一起出去跳绳,做蛙跳,小跑一会儿或者玩竹蜻蜓等,当活动开消耗一定的能量,孩子自然会要好好吃饭,既锻炼了身体,也提高了孩子吃饭的效率和兴趣,何乐而不为?有时,我们大人需要客意地去为小孩子创造一种氛围,从而让他充满好奇而快乐地去做一件事情。作为大人由于生活或工作的惯性,我们很少在人生中需要用到这种方法,因此从说道理到能做到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大人持续不断地去改变和要求自己,这对于我们自身而言也是一种极大的褪变和提升。
其次有意识地培养专注力。
在幼儿园大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注重幼儿活动与参与。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五分钟,与幼儿园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因此,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下子要坐四十五分钟,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为了使孩子能尽快地适应小学按45分钟一节课教学模式。尽量按45分钟为节拍作一件事。然后休息10分钟。在此期间,要观察一下孩子能持续多长时间的专注力,有意地提醒他再坚持一段时间,过会儿再休息。
最后是关于学习习惯的培养
上次园里请来专家为我们讲座,专家说:要为孩子造成梦想,培养孩子对未来的向往,利用人类趋利避害的特点,来逐渐培养学习习惯。
比如,每天问一下在幼儿园的学习或学校中有什么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有向老师提问吗?首先,要从大人的角度,表现出这是一项很好的活动,是值得向往的,去诱使他爱上这去学校学习这件事。不要让他觉得学习是一件很累很苦的事。而当实际上他作的好了,得到老师一定的表扬和鼓励后,他会更加有兴趣地去努力,去实现他的被认可。
对于专家讲得学习语文以阅读为主,辅以拼音为兴趣,并且要指读。经过简单地学习,可以拼出几句最简单的故事书上的话,孩子很兴奋,后续应该会更喜欢读故事书。定期合理给他购买一定量的书,但是会根据书非借不能读的原理,每次只给他几本书。同时也要给他做好爱读书的好榜样。
这里要讲一件比较重要的事,就是很多成人总是通过手机看电子书。成人只顾自己玩手机,会减少与孩子的沟通机会,让孩子感到孤单。因此一定要戒掉手机刷屏的习惯。这一点不仅对于孩子,同样适用于我们的长辈亲人,同事等。高科技是为了服务我们的生活,而不是左右我们的生活。
在学习习惯中有几种小习惯是需要养成的,如良好的倾听习惯:我们大人一定要以身作则,在孩子与你沟通时,保持良好的状态,不要对孩子敷衍,也不要大声发作,否则孩子会感觉到你的不尊重。久而久之,也会对别人的讲话变得不认真对待。
正确的握笔姿势: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拿笔姿势,可以通过一些工具来养成良好的握姿,并可以使孩子保持良好的写字欲望。对于坐姿可通过孩子喜欢的小物品来进行奖励,或者通过具体的形象来增加孩子的抽象想像力。
幼小衔接不只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因素都对其产生影响。其中家长的作用尤其不能忽视。儿童的生活行为习惯、自理能力、身体素质、学习态度和能力以及社会适应力等都离不开家长态度的影响。幼儿素质的培养,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在抓好智力开发的同时,应以素质教育为重点,打好基础,搞好衔接,绝不能让我们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总之,老师和家长要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幼儿即愿意上学,又喜欢上学,又具有一定的克服困难的能力,顺利完成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