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和谐之美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t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设计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基本范畴,是针对一定目标所用的一切有形和无形方法的过程和达到目标产生的结果,反映着人的自觉意识和经验技能,与思维、决策、创造等过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1]设计具有功能和形式两大属性,找到能够良好的平衡两者关系的作品被普遍认为是优秀的产品。功能性满足了人们的功能需求,而形式性则满足了人们对于产品的审美需求。
  功能还是形式孰轻孰重,中国的先辈哲学家亦有不同的倾向。墨子主张"先质而后文",这就是功能第一的观点;而孔子则主张"文质兼备",即要求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在造物领域可以引申为功能与形式并重的思想。而这一点是同沙利文"形式追随功能"之后的包豪斯所强调"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有一种不谋而合的意味。
  中国先贤在功能和形式问题上也给出了较為合理的设计标准。范仲淹曾说:“器以象制,水以轮济”[2]。这是他对于水车的功能和形式的一个评价,意思是说,人们想要达到灌溉的目的,这个灌溉的功能就必须要通过一个形式来实现。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象就指的是形象、形式,而器可以引申为器用、功能。因此,这种功能和形式的设计标准便是"象以载器,器以象制"。
  十九世纪,芝加哥学派建筑师沙利文明确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的观点,这是功能论者的标志性口号。1871年芝加哥发生了一场大火,摧毁了三分之二的城市建筑,为了在有限时间和地段内建造更多的住宅、办公和商业建筑,出现了采用钢结构等高层框架的摩天大楼,由于新材料钢铁等结构功能要求,在芝加哥逐渐形成了简洁明快的建筑形式风格,芝加哥学派由此而生。这也是沙利文提出“形式追随功能”口号的历史背景。
  另一方面,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这个设计理念占据了西方现代设计历史的一个长篇,它从建筑而来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惜的是,这个理念演化的过分极致,从追求形式美到单纯的为了形式而忽视功能。
  私以为,功能和形式是同等重要的,只是不同的产品放在不同的环境中,其对于功能和形式的权重会有相对的倾斜。作为人为创造而且用之于人的产品,其形式必然来自于功能的结构,而不是功能去迎合形式;功能将形式作为载体,具象化,用合理的形式表达出来,功能和形式的统一构成了人为事物的功能美同时成全了形式美。
  封建小农经济的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对于功能的追求往往大于形式,许多设计的物品具有着积极的使用价值,功能大于形式,上文中提到范仲淹对于水车的赞美,也是基于水车的形式完美的凸显了其实用性。
  但不可否认,生存条件得到满足后,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是孜孜不倦的。火星人榨汁器,来自设计师菲利普·斯达克的创意,采用了超级经典的《火星人入侵地球》中外星飞船的造型,配合光亮的外表,给人以非常整洁的感觉。其实这款榨汁机的实用性非常低,当你被顺着银两结构留下来的果汁吸引时,最需要關注的是这些飞溅的汁水并不能安心的被装进一个杯子里,但是这仍然是一个成功的产品设计,其形式美给使用者提供了一种新奇愉悦的使用感受。
  功能和形式同样重要,但是它们在每一件设计作品中的权重会有所不同,这要取决于其所应对的使用环境。上面的两个例子中,从社会环境来看,当使用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使用者的诉求时,使用者会将功能的溢分分摊到形式上。在这种使用环境下,对于功能性的过分倾斜并不意味着这是一个失败的作品。而从使用者的审美心理来看,当使用者满足了生存条件开始期待享受精神生活时,愉悦其审美的作品会让他们忽视功能的不足,仍然认定为优秀的设计。
  因此,在作者看来,功能与形式的和谐,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天枰的平衡,而是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产品诉求下,使用者对于功能和形式不同的需求权重,当设计满足了使用者的这种需求时,这就是一件优秀的作品。
  作者在关注近几年的设计作品时,也常常在想,什么样的设计标准,才能够使得每个产品在使用中都能够达到与境与人的和谐关系。对于现代产品设计而言,其实质在于强调“人、物、境”之间的协调关系,亦即达成“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物与环境、人与环境”等事物的和谐关系。而单就产品这个人的主动创造的产物,如何更好的完善内部的和谐以达到与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注释:
  [1]董占军主编.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007
  [2]范仲淹.范文正公集[M].清刻本
  作者简介:杜瑶(1992—),女,汉族,籍贯:山东枣庄人,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设计学 研究方向: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
其他文献
(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摘要】:刘天华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作曲家和演奏家,他一生致力于振兴民族音乐,他对于我们国家的国乐做出的贡献是卓越的,推动了国乐的改革发展,影响了我们现代民族音乐的发展,他还在音乐教育方面做出重要努力。本文主要介绍刘天华在国乐改革中创作的作品,对二胡乐器及技巧的改革和国乐改进社等方面,并通过分析其代表作品《光明行》、《空山鸟语》来分析刘天华国乐改进
期刊
(小石桥彝族乡文化事务中心,云南 玉溪 653100)  【摘要】:剖析云南原生态舞蹈文化的状况,分析其优势和劣势,重视原生态舞蹈发展,分析适合原生态舞蹈文化工作的目标及方向,找寻一条适合原生态舞蹈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新思路。  云南是个民族文化繁荣,生态文化丰富的省份。在省内不同的地域,展现出不同的地理环境及人文环境,传承着每个地区特有的民族舞蹈。甚至,在不同的村落,同类舞蹈都有不同的衍生及理解,这
期刊
(新疆艺术学院舞蹈系,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哲学基础,产生于对人类文艺实践的历史总结,并且自创立伊始,就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羌族肩铃舞艺术是羌族民族舞蹈艺术遗产的典型代表,与羌族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生活生产条件,原始宗教信仰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新时期,应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发现羌族肩铃舞艺术发展的规律,深入探讨促进发展
期刊
(广西师范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摘要】: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王铎是在书法园地中开出了美丽的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条幅书法的发展。这在书法表现形式上是一个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发展,书法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视觉表现力和带给人的艺术感十分强烈。  【关键词】:王铎;条幅;书法;艺术  引言  中国书法自商代甲骨文开始到如今,可谓是一脉相承、历史
期刊
(江西艺术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4)  【摘要】: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民间美术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化。人们之所以如此喜爱民间美术文化,是因为它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人们生活中的每个方面都息息相关。本文就民间美术的特点以及现代艺术设计对民间美术元素的吸收与应用作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艺术设计;民间美术;吸收;应用  引言  民间美术是我
期刊
(聊城大学,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视唱练耳(solfege)[法]是一门专业音乐学校里的基础课,大约起源于18世纪法国和意大利的音乐学校,它是通过视唱和听音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多声部是一种音乐不单纯依靠单一旋律,还须以各种方式加入其他织体来共同完成的。多声部合唱是建立在具有一定单声部视唱基础上的综合性的视唱训练。在这种视唱形式中,不同
期刊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随着对西方和东方绘画作品了解学习的深入,对绘画艺术的认识也一点一滴的积累了起来。有个体会,那就是:不管是对事物还是文化,我们是可以根据时间、空间的变化,换个角度反复的去观察,再次多方面深入的了解、比较。中国古代美学范畴。意,指心意;象,指物象。意象即对象的感性形象与自己的心意状态融合而成的蕴于心中的具体形象。艺术工作者平时在构思时,需將外物形
期刊
(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近年来,对于中国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的保护与发展不断增多,而民间美术在当代艺术中的体现也愈加深厚广泛。本文以潍坊杨家埠木板年画为例,从综合绘画的角度对杨家埠木板年画的艺术形式语言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木板年画的艺术特点,分别从构图样式、造型特点和色彩风格方面进行阐述,分析民间美术特点对当代综合绘画的创作提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杨家埠
期刊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摘要】:博物馆陈列设计应充分体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陈列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围绕陈列主题、建筑特点及博物馆环境形成自身独特风格。作为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博物馆还应集中体现其民族性、区域性的特点,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动态陈列和时空艺术组合,增进互动性,使之成为展示八桂文化的靓丽名片。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设计;研究  博物馆集收藏
期刊
(聊城大学,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合唱艺术是音乐艺术的综合体现。随着国家要求素质教育的进行,音乐课成了学各门科中不可缺少的一科。  【关键词】:中小学生;变声期;合唱训练  合唱就是以人声演唱多声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由于中小学生年龄基本处于青春期阶段,青春期声带的发育就成了一个让人特别关注的问题。在变声期间这个阶段,老师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嗓音问题,否则很有可能造成学生变声期后的嘶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