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行为金融学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来分析投资者各种心理特征,并以此来研究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及其对资产定价影响的一门学科。其试图探讨从投资者心理到市场的反应、再从市场表现到投资者心理这样一个交互过程的规律和机理,从而对人的行为和市场效率做出解释和指导。本文试图通过理论方面和联系实际对行为金融学的非理性发展进行审视,最后提出中国应该走经典金融发展之路。
关键词:行为金融;经典金融;中国金融实际
一、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
行为金融学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流派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1979年,心理学家Kahneman和Tversky发表文章“前景理论:风险状态下的决策分析”,为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成为行为金融学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芝加哥大学的泰勒(Thaler)、耶鲁大学的希勒(Shiller)成为研究行为金融的第二代核心人物。1985年,Debondt和Thaler“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吗?”一文的正式发表掀开了行为金融学迅速发展的序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行为金融学更加注重投资者心里对最优组合投资决策和资产定价的影响。Shefrin和Statman(1994)年提出了行为资产定价理论,2000年二人又提出了行为组合理论,从而把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推向了高潮。
对于什么是行为金融学,不少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综合各家之言,本文认为行为金融学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来分析投资者各种心理特征,并以此来研究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及其对资产定价影响的一门学科。任何学科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理论基础,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之一是人的心态和情绪,即“价值感受”。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存在过于自信、避害大于趋利、追求时尚与从众以及减少后悔和推卸责任等心态与情绪。由于投资者存在以上的情绪,所以人们通常不遵循传统金融理论的最优决策模型进行决策。[1]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之二是投资者并非都是理性的。投资者由于掌握、理解信息的差别、偏好和非精确性,必定存在非理性行为,从而对证券市场价格的形成也能产生影响。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之三是市场竞争的非有效性。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信息的不对称及市场上非理性投资者的存在,必然导致市场竞争具有非有效性。由此判断,行为金融学就是试图探讨从投资者心理到市场的反应、再从市场表现到投资者心理这样一个交互过程的规律和机理,从而对人的行为和市场效率做出解释和指导。[2]
二、基于理论与实践角度对行为金融学的审视
著名作家狄更斯有句名言“这是一个好的时代,但也是一个坏的时代。”现在,可以说,这是一个好的时代,因为关于经济、金融学研究的种种学术思潮异彩纷呈,各种经济、金融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成果不断涌现。但是,这也是一个坏的时代,在如此多的经济、金融新理论成果出现时,人们被这纷繁复杂的经济世界迷惑了,开始变得迷茫和浮躁,这不利于学术研究进步的。行为金融学的异军突起使人们更加地迷茫和浮躁。一旦遇到认为经典金融理论解释不了的经济现象,就马上将其装入行为金融学理论的框架中。他们不去探索自身在经典金融领域的不足,而是取巧走捷径,这不是科学的态度。
(一)基于理论角度对行为金融学的审视
1.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手段缺乏可靠基础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部分地依赖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认知心理学本身的发展与应用范畴直接影响到行为金融的研究。认知心理学的许多观点贴近于人的思维世界,能够对人的思维世界进行很好的诠释。但是目前横亘在认知心理学面前的障碍也是现实存在的,具体有如下两点:一是缺乏对于认知心理的一个客观、科学的评价策略与评级体系;二是缺乏对认知心理仿真与辅导研究工具的开发。目前虽然利用计算机能模拟人的认知能力,但其模拟程度却非常小。因此,认知心理学本身的研究还有待于理论的提升和手段的优化。从而,行为金融学发展所需的研究手段也是缺乏可靠基础的。通俗地说,我们目前还无法对行为金融进行在现实世界的精确推导,那么其所引出的理论基础、框架、研究体系等也就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2.行为金融学自身的理论体系存在很大的缺陷
一个学科之所以成为学科,是因为有其扎实的基石,以基石为基础构造的理论大厦,并且可以通过对理论大厦的科学有序的探索为未来该学科的发展指明方向,并且解决实实在在的社会问题。经典金融学理论是具有推理严密、建立在数学理论上的富有解释力的概念与模型,并且对于金融体系能给与一致性的解释,其在人的理性和市场有效的两大基石之上构成了系统的金融理论大厦。然而,行为金融学还没有可以构造大厦的基石,它缺乏类似于经典金融学的统一的物理范式。具体来说,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体系松散,各个研究部分之间缺乏逻辑联系。二是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解释缺乏整体性,表现出一些理论分支可以解释一种现象却解释不了另外的现象;可以解释个体现象却无法解释群体现象;可以从不同角度解释不同的异象,却不能提炼出普通学科所必须具有的精髓。三是行为金融学无法估计自己的发展方向,在这一领域的探索也如同盲人摸象。
3.与经典金融学对比存在的问题
经典金融学是不完美的,这种思想早已有之,哈耶克和西蒙都曾经指出过这个问题。但是,经典金融学不完美并不代表要对其精髓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抛弃,我们的经济、金融研究仍然离不开经典金融学。与经典金融学理论的庞大的理论体系对比,行为金融学理论存在以下的问题。第一,经济学中的理性是指个人会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与效用的最大化。只有在理性这个假设下,个人行为才是可以探究的,这样才能展开我们的研究工作,如果个人行为非理性,各有各的做法,那经济学的研究就无法展开。同时,理性的假设仅仅只是一个假设,从经济研究上讲,假设不重要,重要的是从假设出发可以推导出具有普遍解释力的理论。到目前为止,以理性假设为基石的经济学仍具有很强的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所以理性假设是可行的。相反,行为金融学的非理性假设并未见得有更广泛的和更深层次的解释力。因此,行为金融学抛弃理性假设来进行研究是不科学的。第二,经典金融学框架是由核心内核和保护带所构成的。[3]如果只是保护带的改变,则整个框架还是存在的,经济、金融理论的发展是对保护带的改变。主流传统经济、金融理论在保持内核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保护带的调整使其更具有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而行为金融学则试图改变经典金融学理论的内核。如果能建立新的更好的更具解释力的内核和相应的保护带是可以的,称之破旧立新。但是如果不懂得去建立一个新的体制与框架以及如何运作这个框架,则不叫破旧立新。
(二)基于实践角度对行为金融学的审视
行为金融学真正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在20世纪80年代。也就是说从行为金融学的出现到正式引人注意经过了大约100年的时间,在如此长的时间里无人注意是有客观以及主观方面原因的。一方面是科学技术特别是公众传媒的不发达,另一方面是行为金融学在这段时间里的无作为。从行为金融学产生发展的历史可知,行为金融学开始出现及成长都是在早期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的经济金融体系开始逐步形成,但他们也并未将行为金融学理论作为其发展经济金融理论的指导。经典金融学理论在这段时间里却得到了长足地发展,特别是在二战以前的英国和二战以后的美国,都涌现了大批优秀的经济学家,他们提出了许多著名的经济、金融理论。有代表性的如H.M.Makowitz的资产投资组合理论、Franco Modigliani和Merto H.Miller的MM理论和资产定价理论(Sharpe的CAPM模型,Ross的套利定价理论等),这些都为经典金融理论框架及核心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此时悄然兴起的行为金融学仅仅只是一种边缘化的学术观点,研究行为金融学的经济学家也名不见经传。
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是行为金融学发展最疯狂的时期。一个理论的发展是应该对实践起指导作用的,是否行为金融学对实践起到了指导作用呢?是否困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金融危机在这一段时期内就消失了呢?答案是否定的。这段时期经济金融危机不但没有消失,而是发生频率更高、对经济的冲击力越大。我们可以通过表1来了解这一时期的情况。
表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一览表
资料来源:拉斯.特维德.金融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附表);同时,2004-2008年的资料根据百度网整理得出。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对与之对立的事物进行批判,行为金融学的发展也是遵从从此路径展开的。20世纪90年代末,在批判经典金融学的风潮下,行为金融学叩开了中国的经济理论之门,学者们对它的研究也可谓是轰轰烈烈。但问题也开始出现了,经典金融学理论没有完全理解,更不懂得如何去运用。现在又出现了行为金融学理论,其试图颠倒经典金融理论的若干主要观点,让人们都迷茫了,不知道到底谁对谁错。金融学不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学科,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引进、并进而转化为我们自己的东西,从而为我国的金融领域的改革提供指导意见。在引进与本土相结合时,有许多问题需要考虑:该引进什么样的金融理论与金融体系范式?引进以后与我国实际是否相符合?该怎样对其修改进而更好的运行?
三、中国未来金融理论发展的路径选择
任何一种理论的发展都离不开实践,背离了实践的理论其价值会受到怀疑,未来金融理论的发展趋势也离不开金融实践的发展趋势。金融实践活动正在或即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我想,主要有两点:其一,金融活动市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其二,资产越来越趋向于证券化。简单说,就是宏观金融问题将越来越复杂,金融微观化倾向越来越强。总结来说,金融理论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有如下几项。
1.以资本成本理论为核心研究金融学。资本成本是金融学理论的核心。公司金融中的基本假设是,投资者向企业融资,他们期望有一定的投资回报,这种回报也就成了公司的融资成本。公司价值是用资本成本折现的一系列的现金流。所以,对资本成本的研究形成公司股东价值最大化前提下公司金融学的基础内容。资本成本如何估算也是投资学的核心理论,在有效资本市场中,投资人期望的回报率,就是投资人的机会成本,也就是公司资本成本。资本成本同时是宏观金融学研究的基础。宏观金融运行的目的是促使有效金融市场的形成,使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资源配置有序化,所以宏观金融的目标归根到底应该是促使一国资本成本的最小化。
2.以随机折现因子为起点的金融资产定价理论。金融资产定价理论是投资学的基础,而随机折现因子是资产定价理论的基准方法。在资产市场不允许存在套利机会的前提下,或者在无法取得大规模无风险套利收益的前提下,随机折现因子产生并能对经济中所有资产进行定价。对随机折现因子的估算,能将不同形式资产定价模型统一到一个框架内讨论问题,形成一个可以交流的语言,有利于解决理论上的困惑。同时,也便于发现理论模型的假设和实际的距离,以及这种距离对理论模型结论的影响,而这些对于起步阶段的中国金融学界意义重大。
3.最具有潜力的公司金融学理论。公司金融学研究公司和管理层的行为,其理论模型相对简单,通常是“单期”模型,并且一般都建立在某个事项上,它不需要高深的数学、也不苛求各个模型之间的连续一致性。所以在中国这样的市场,能写出公司金融学的模型,而且这些中国公司金融理论模型将不仅能验证现有的公司金融学经典理论,还有望从中国的新视角推动公司金融学科的整体发展。[4]■
参考文献:
[1]易宪容,赵春明.行为金融学[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曾康霖.解读行为金融学[J].金融论坛,2003,(2).
[3]冯用富.对行为金融学的反思[N].金融时报,2004-11-16.
[4]张新.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J].金融研究,2003,(8).
关键词:行为金融;经典金融;中国金融实际
一、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
行为金融学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流派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1979年,心理学家Kahneman和Tversky发表文章“前景理论:风险状态下的决策分析”,为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成为行为金融学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芝加哥大学的泰勒(Thaler)、耶鲁大学的希勒(Shiller)成为研究行为金融的第二代核心人物。1985年,Debondt和Thaler“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吗?”一文的正式发表掀开了行为金融学迅速发展的序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行为金融学更加注重投资者心里对最优组合投资决策和资产定价的影响。Shefrin和Statman(1994)年提出了行为资产定价理论,2000年二人又提出了行为组合理论,从而把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推向了高潮。
对于什么是行为金融学,不少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综合各家之言,本文认为行为金融学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来分析投资者各种心理特征,并以此来研究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及其对资产定价影响的一门学科。任何学科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理论基础,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之一是人的心态和情绪,即“价值感受”。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存在过于自信、避害大于趋利、追求时尚与从众以及减少后悔和推卸责任等心态与情绪。由于投资者存在以上的情绪,所以人们通常不遵循传统金融理论的最优决策模型进行决策。[1]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之二是投资者并非都是理性的。投资者由于掌握、理解信息的差别、偏好和非精确性,必定存在非理性行为,从而对证券市场价格的形成也能产生影响。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之三是市场竞争的非有效性。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信息的不对称及市场上非理性投资者的存在,必然导致市场竞争具有非有效性。由此判断,行为金融学就是试图探讨从投资者心理到市场的反应、再从市场表现到投资者心理这样一个交互过程的规律和机理,从而对人的行为和市场效率做出解释和指导。[2]
二、基于理论与实践角度对行为金融学的审视
著名作家狄更斯有句名言“这是一个好的时代,但也是一个坏的时代。”现在,可以说,这是一个好的时代,因为关于经济、金融学研究的种种学术思潮异彩纷呈,各种经济、金融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成果不断涌现。但是,这也是一个坏的时代,在如此多的经济、金融新理论成果出现时,人们被这纷繁复杂的经济世界迷惑了,开始变得迷茫和浮躁,这不利于学术研究进步的。行为金融学的异军突起使人们更加地迷茫和浮躁。一旦遇到认为经典金融理论解释不了的经济现象,就马上将其装入行为金融学理论的框架中。他们不去探索自身在经典金融领域的不足,而是取巧走捷径,这不是科学的态度。
(一)基于理论角度对行为金融学的审视
1.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手段缺乏可靠基础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部分地依赖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认知心理学本身的发展与应用范畴直接影响到行为金融的研究。认知心理学的许多观点贴近于人的思维世界,能够对人的思维世界进行很好的诠释。但是目前横亘在认知心理学面前的障碍也是现实存在的,具体有如下两点:一是缺乏对于认知心理的一个客观、科学的评价策略与评级体系;二是缺乏对认知心理仿真与辅导研究工具的开发。目前虽然利用计算机能模拟人的认知能力,但其模拟程度却非常小。因此,认知心理学本身的研究还有待于理论的提升和手段的优化。从而,行为金融学发展所需的研究手段也是缺乏可靠基础的。通俗地说,我们目前还无法对行为金融进行在现实世界的精确推导,那么其所引出的理论基础、框架、研究体系等也就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2.行为金融学自身的理论体系存在很大的缺陷
一个学科之所以成为学科,是因为有其扎实的基石,以基石为基础构造的理论大厦,并且可以通过对理论大厦的科学有序的探索为未来该学科的发展指明方向,并且解决实实在在的社会问题。经典金融学理论是具有推理严密、建立在数学理论上的富有解释力的概念与模型,并且对于金融体系能给与一致性的解释,其在人的理性和市场有效的两大基石之上构成了系统的金融理论大厦。然而,行为金融学还没有可以构造大厦的基石,它缺乏类似于经典金融学的统一的物理范式。具体来说,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体系松散,各个研究部分之间缺乏逻辑联系。二是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解释缺乏整体性,表现出一些理论分支可以解释一种现象却解释不了另外的现象;可以解释个体现象却无法解释群体现象;可以从不同角度解释不同的异象,却不能提炼出普通学科所必须具有的精髓。三是行为金融学无法估计自己的发展方向,在这一领域的探索也如同盲人摸象。
3.与经典金融学对比存在的问题
经典金融学是不完美的,这种思想早已有之,哈耶克和西蒙都曾经指出过这个问题。但是,经典金融学不完美并不代表要对其精髓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抛弃,我们的经济、金融研究仍然离不开经典金融学。与经典金融学理论的庞大的理论体系对比,行为金融学理论存在以下的问题。第一,经济学中的理性是指个人会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与效用的最大化。只有在理性这个假设下,个人行为才是可以探究的,这样才能展开我们的研究工作,如果个人行为非理性,各有各的做法,那经济学的研究就无法展开。同时,理性的假设仅仅只是一个假设,从经济研究上讲,假设不重要,重要的是从假设出发可以推导出具有普遍解释力的理论。到目前为止,以理性假设为基石的经济学仍具有很强的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所以理性假设是可行的。相反,行为金融学的非理性假设并未见得有更广泛的和更深层次的解释力。因此,行为金融学抛弃理性假设来进行研究是不科学的。第二,经典金融学框架是由核心内核和保护带所构成的。[3]如果只是保护带的改变,则整个框架还是存在的,经济、金融理论的发展是对保护带的改变。主流传统经济、金融理论在保持内核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保护带的调整使其更具有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而行为金融学则试图改变经典金融学理论的内核。如果能建立新的更好的更具解释力的内核和相应的保护带是可以的,称之破旧立新。但是如果不懂得去建立一个新的体制与框架以及如何运作这个框架,则不叫破旧立新。
(二)基于实践角度对行为金融学的审视
行为金融学真正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在20世纪80年代。也就是说从行为金融学的出现到正式引人注意经过了大约100年的时间,在如此长的时间里无人注意是有客观以及主观方面原因的。一方面是科学技术特别是公众传媒的不发达,另一方面是行为金融学在这段时间里的无作为。从行为金融学产生发展的历史可知,行为金融学开始出现及成长都是在早期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的经济金融体系开始逐步形成,但他们也并未将行为金融学理论作为其发展经济金融理论的指导。经典金融学理论在这段时间里却得到了长足地发展,特别是在二战以前的英国和二战以后的美国,都涌现了大批优秀的经济学家,他们提出了许多著名的经济、金融理论。有代表性的如H.M.Makowitz的资产投资组合理论、Franco Modigliani和Merto H.Miller的MM理论和资产定价理论(Sharpe的CAPM模型,Ross的套利定价理论等),这些都为经典金融理论框架及核心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此时悄然兴起的行为金融学仅仅只是一种边缘化的学术观点,研究行为金融学的经济学家也名不见经传。
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是行为金融学发展最疯狂的时期。一个理论的发展是应该对实践起指导作用的,是否行为金融学对实践起到了指导作用呢?是否困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金融危机在这一段时期内就消失了呢?答案是否定的。这段时期经济金融危机不但没有消失,而是发生频率更高、对经济的冲击力越大。我们可以通过表1来了解这一时期的情况。
表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一览表
资料来源:拉斯.特维德.金融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附表);同时,2004-2008年的资料根据百度网整理得出。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对与之对立的事物进行批判,行为金融学的发展也是遵从从此路径展开的。20世纪90年代末,在批判经典金融学的风潮下,行为金融学叩开了中国的经济理论之门,学者们对它的研究也可谓是轰轰烈烈。但问题也开始出现了,经典金融学理论没有完全理解,更不懂得如何去运用。现在又出现了行为金融学理论,其试图颠倒经典金融理论的若干主要观点,让人们都迷茫了,不知道到底谁对谁错。金融学不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学科,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引进、并进而转化为我们自己的东西,从而为我国的金融领域的改革提供指导意见。在引进与本土相结合时,有许多问题需要考虑:该引进什么样的金融理论与金融体系范式?引进以后与我国实际是否相符合?该怎样对其修改进而更好的运行?
三、中国未来金融理论发展的路径选择
任何一种理论的发展都离不开实践,背离了实践的理论其价值会受到怀疑,未来金融理论的发展趋势也离不开金融实践的发展趋势。金融实践活动正在或即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我想,主要有两点:其一,金融活动市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其二,资产越来越趋向于证券化。简单说,就是宏观金融问题将越来越复杂,金融微观化倾向越来越强。总结来说,金融理论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有如下几项。
1.以资本成本理论为核心研究金融学。资本成本是金融学理论的核心。公司金融中的基本假设是,投资者向企业融资,他们期望有一定的投资回报,这种回报也就成了公司的融资成本。公司价值是用资本成本折现的一系列的现金流。所以,对资本成本的研究形成公司股东价值最大化前提下公司金融学的基础内容。资本成本如何估算也是投资学的核心理论,在有效资本市场中,投资人期望的回报率,就是投资人的机会成本,也就是公司资本成本。资本成本同时是宏观金融学研究的基础。宏观金融运行的目的是促使有效金融市场的形成,使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资源配置有序化,所以宏观金融的目标归根到底应该是促使一国资本成本的最小化。
2.以随机折现因子为起点的金融资产定价理论。金融资产定价理论是投资学的基础,而随机折现因子是资产定价理论的基准方法。在资产市场不允许存在套利机会的前提下,或者在无法取得大规模无风险套利收益的前提下,随机折现因子产生并能对经济中所有资产进行定价。对随机折现因子的估算,能将不同形式资产定价模型统一到一个框架内讨论问题,形成一个可以交流的语言,有利于解决理论上的困惑。同时,也便于发现理论模型的假设和实际的距离,以及这种距离对理论模型结论的影响,而这些对于起步阶段的中国金融学界意义重大。
3.最具有潜力的公司金融学理论。公司金融学研究公司和管理层的行为,其理论模型相对简单,通常是“单期”模型,并且一般都建立在某个事项上,它不需要高深的数学、也不苛求各个模型之间的连续一致性。所以在中国这样的市场,能写出公司金融学的模型,而且这些中国公司金融理论模型将不仅能验证现有的公司金融学经典理论,还有望从中国的新视角推动公司金融学科的整体发展。[4]■
参考文献:
[1]易宪容,赵春明.行为金融学[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曾康霖.解读行为金融学[J].金融论坛,2003,(2).
[3]冯用富.对行为金融学的反思[N].金融时报,2004-11-16.
[4]张新.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J].金融研究,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