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许多基层干部都感叹:新形势下为什么群众工作越来越难做?为群众办事为何还被“挑剔”?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当前群众工作的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新形势;群众 ;工作;
中图分类号:D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一、为什么要做好群众工作
(一)做好群众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党90多年的奋斗史,就是一部群众工作发展史。多年来,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群众工作形成了大量、丰富、富有层次性的看法和观点。
(二)做好群众工作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要求。当前既是战略机遇期,经济高增长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各种冲突和群体性事件呈高发、频发态势,“维稳任务”仍然艰巨,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紧紧依靠群众。
(三)做好群众工作是推进社会转型的迫切需要。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经济转型时期,也是改革的最关键时期。人民群众既是改革主体,也是改革的客体。人民群众参与、支持、适应改革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改革的成败。而改革必然涉及到各阶层利益的调整,也就必然有人欢迎、有人抵制,这就需要我们做好群众工作。
(四)做好群众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群众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引导群众互帮互助,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坚实的基础。
(五)做好群众工作是对基层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会做群众工作是基层干部的基本功。能不能把群众动员起来,使群众积极起来,并把群众科学地组织起来,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事业中去,是对大家素质的综合考验。做群众工作能力的强弱是评价基层干部能力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
二、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特点
新形势下,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重点是及时有效地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现阶段群众工作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新时期群众工作趋向多样化。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变革,群众工作趋向多样化。表现在服务对象多样化、反映问题多样化、利益诉求多样化、工作主体多样化、操作手段多样化等方面。
(二)新时期群众工作趋向复杂化
1、潜在问题演化成突发事件。直接利益冲突和间接利益冲突并存。当前群众工作中存在大量潜在不稳定因素(仇富、仇官、逆反、心理失衡),一旦产生诱因,很快就会产生众多的声援者,产生群体性事件。
2、有理、无理诉求相互交织。现在群众的利益诉求,一部分是由于不够重视,该解决的不及时解决,推诿扯皮,导致矛盾激化。但也有一些群众为了达到自己的诉求目的,抱着“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态,对于法律渠道、民间渠道能够正常解决的事情,动不动就上访,搞闹、打、砸。
(三)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影响因素趋向多样化
1、政府公信力缺失。地方政府政策的透明度不高,可预见性和政策连续性不强,民众的信任程度低。一些地方领导,对已经生效实施的政策、合同随意修改、废止,“新官不理旧帐”、“计划赶不上变化”,“变化赶不上领导人的一句话”。这种现象越到基层政府表现的越为明显。还有一些地方政府政治敏感性不强,对一些不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能及时洞察,缺乏事前发现能力,未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2、领导干部决策失误。制定政策措施没有充分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在重大决策、重大规划、重大利益调整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足,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甚至损害群众利益。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3、矛盾处置方法欠妥。一些干部把不准群众的思想脉搏,看不准群众诉求的核心问题,工作方法简单化,抓不到点子上,动不动就罚款、抓人,使一些本来可以妥善处理的人民内部矛盾激化,增加了社会的对立情绪。
4、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随着我国法制化、民主化进程的加快,群众的利益诉求机制正逐步得到完善,但仍然存在利益诉求渠道狭窄乃至缺失的问题。
5、社会心态失衡。当前,我国社会已出现差距并不断扩大,从而导致了社会对立,形成不稳定的社會心态,造成社会心态失衡,产生怨气,引发不满,仇富、仇官就是典型的例子。
三、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群众工作
(一)把做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适应群众工作的新情况、新形势,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重大工作部署。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教育引导与提供服务结合起来。一是开展政策咨询等活动,宣传政策,让群众理解支持适应政策。二是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短信、网络等载体,开展宣教活动,把握舆论的主动权。三是大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避免无事生非。四是发挥各种协会、商会等民间组织的作用,为群众提供贴近的、亲切的服务。
(二)找准解决实际问题的着力点。一是突出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二是突出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
(三)把依法办事与带着感情做工作结合起来。坚持“情、理、法”相结合。一是坚持依法办事。对那些滥用权力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要坚决抵制,用法律手段维护群众利益;对群众中的违法行为,不能以情代法,必须依法办事。二是坚持以理服人。依法办事不是对群众“冷、横、硬”,而是要带着感情做工作,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群众心悦诚服。感情是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粘合剂,是检验党群干群关系的试金石。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不仅仅是一句生动的语言,更是一种鲜活的实践,一种真实的体验。三是坚持宽严相济。对于大部分个体纠纷尽量采用调解的方法处理,对群体性事件多做息争罢诉的工作,对多数不明真相群众多做宣传解释工作,对少数带头闹事的坏人,依法给予打击。 (四)把提高工作能力与真诚服务群众结合起来。一是提高深入群众的能力,让群众说真话,掌握实情。二是提高组织群众的能力。尊重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和利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提高和群众沟通的能力。要有气度、有耐心、善于倾听,气话要听、难话要听、不讲道理的话也要听。四是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要从源头抓起,从苗头性问题抓起。
(五)把提升干部公信力与接受群众监督结合起来。提升镇、村组织和干部公信力,提升凝聚力、号召力、感召力。要树立六种形象,达到人格魅力与职位权威的有机结合:亲民形象--思想上重视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带动群众,有为形象--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守信形象--诚信践诺,务实形象--踏实不浮躁,实干不空谈,公正形象--在低保、救灾救济等问题上做到公正,廉洁形象--贪腐之心不可有。人有欲望是正常的,而人的欲望如不加以克制,往往是无止境的,没有尽头的,往往一念之差造成千古恨。
(六)把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与加强领导结合起来。一是建立健全群众合理诉求的表达机制,保障广大群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处解,事有处办。如设意见箱、群众来信箱等。二是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三建立健全群体性事件应急机制。
(七)把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自身建设结合起来。(1)脑要清。头脑清醒,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忌“情况不明决心大,胸中无数点子多”。(2)心要诚。诚心诚意地为民办事、为人民服务。“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忧民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乐者民以乐其乐”。“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春风唤不回”。(3)气要平。平心静气干工作,“气平身自健,家和万事兴”。(4)眼要明。事业上要高瞻远瞩,认清前进方向。用人更要眼明心正,不能搞裙带关系,“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5)耳要灵。“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要注意经常倾听群众的呼声,深入基层才能真正体察民情,“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为己赚钱”是不行的。(6)手要短。“手莫伸,伸手必被抓”,要知道,“欲生于無度,邪生于无禁”,“便宜莫想,浪荡莫收”。(7)脚要长。“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要提倡当年苏区干部的“草鞋”精神,做“长脚干部”、“赤脚干部”。群众是讲道理的,工作做到家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8)嘴要勤。要勤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勤于做鼓动和激励工作。所谓“三寸不烂之舌,可敌十万精锐之兵”。(9)行要正。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光明磊落。正人先正己,“政者,正也,子率己正,孰能不正”。(10)胆要大。要有敢闯、敢冒、敢试的精神,不能墨守成规,要有创新精神,看准了的事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要是看到违法乱纪之事,就要“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11)肩要硬。要敢于承担责任,不能当“缩头乌龟”。(12)胸要宏。要有宏大的理想和气向,要有容人之量。“宰相肚里能撑船”,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非原则问题“让三分天宽地阔,退一步何等清闲”。
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如果我们都有郑板桥那样的情怀,时时把百姓的需要挂在心上,我们就一定能成为一名组织信任、领导喜欢、百姓满意的好干部,群众工作中的各个难题也能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刘治强.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2]袁霞.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方法达州新论刘志凤;
[3]王梅波.找准群众工作的着力点云南日报双柏县委党校.
关键词:新形势;群众 ;工作;
中图分类号:D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一、为什么要做好群众工作
(一)做好群众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党90多年的奋斗史,就是一部群众工作发展史。多年来,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群众工作形成了大量、丰富、富有层次性的看法和观点。
(二)做好群众工作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要求。当前既是战略机遇期,经济高增长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各种冲突和群体性事件呈高发、频发态势,“维稳任务”仍然艰巨,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紧紧依靠群众。
(三)做好群众工作是推进社会转型的迫切需要。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经济转型时期,也是改革的最关键时期。人民群众既是改革主体,也是改革的客体。人民群众参与、支持、适应改革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改革的成败。而改革必然涉及到各阶层利益的调整,也就必然有人欢迎、有人抵制,这就需要我们做好群众工作。
(四)做好群众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群众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引导群众互帮互助,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坚实的基础。
(五)做好群众工作是对基层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会做群众工作是基层干部的基本功。能不能把群众动员起来,使群众积极起来,并把群众科学地组织起来,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事业中去,是对大家素质的综合考验。做群众工作能力的强弱是评价基层干部能力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
二、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特点
新形势下,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重点是及时有效地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现阶段群众工作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新时期群众工作趋向多样化。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变革,群众工作趋向多样化。表现在服务对象多样化、反映问题多样化、利益诉求多样化、工作主体多样化、操作手段多样化等方面。
(二)新时期群众工作趋向复杂化
1、潜在问题演化成突发事件。直接利益冲突和间接利益冲突并存。当前群众工作中存在大量潜在不稳定因素(仇富、仇官、逆反、心理失衡),一旦产生诱因,很快就会产生众多的声援者,产生群体性事件。
2、有理、无理诉求相互交织。现在群众的利益诉求,一部分是由于不够重视,该解决的不及时解决,推诿扯皮,导致矛盾激化。但也有一些群众为了达到自己的诉求目的,抱着“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态,对于法律渠道、民间渠道能够正常解决的事情,动不动就上访,搞闹、打、砸。
(三)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影响因素趋向多样化
1、政府公信力缺失。地方政府政策的透明度不高,可预见性和政策连续性不强,民众的信任程度低。一些地方领导,对已经生效实施的政策、合同随意修改、废止,“新官不理旧帐”、“计划赶不上变化”,“变化赶不上领导人的一句话”。这种现象越到基层政府表现的越为明显。还有一些地方政府政治敏感性不强,对一些不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能及时洞察,缺乏事前发现能力,未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2、领导干部决策失误。制定政策措施没有充分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在重大决策、重大规划、重大利益调整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足,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甚至损害群众利益。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3、矛盾处置方法欠妥。一些干部把不准群众的思想脉搏,看不准群众诉求的核心问题,工作方法简单化,抓不到点子上,动不动就罚款、抓人,使一些本来可以妥善处理的人民内部矛盾激化,增加了社会的对立情绪。
4、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随着我国法制化、民主化进程的加快,群众的利益诉求机制正逐步得到完善,但仍然存在利益诉求渠道狭窄乃至缺失的问题。
5、社会心态失衡。当前,我国社会已出现差距并不断扩大,从而导致了社会对立,形成不稳定的社會心态,造成社会心态失衡,产生怨气,引发不满,仇富、仇官就是典型的例子。
三、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群众工作
(一)把做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适应群众工作的新情况、新形势,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重大工作部署。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教育引导与提供服务结合起来。一是开展政策咨询等活动,宣传政策,让群众理解支持适应政策。二是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短信、网络等载体,开展宣教活动,把握舆论的主动权。三是大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避免无事生非。四是发挥各种协会、商会等民间组织的作用,为群众提供贴近的、亲切的服务。
(二)找准解决实际问题的着力点。一是突出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二是突出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
(三)把依法办事与带着感情做工作结合起来。坚持“情、理、法”相结合。一是坚持依法办事。对那些滥用权力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要坚决抵制,用法律手段维护群众利益;对群众中的违法行为,不能以情代法,必须依法办事。二是坚持以理服人。依法办事不是对群众“冷、横、硬”,而是要带着感情做工作,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群众心悦诚服。感情是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粘合剂,是检验党群干群关系的试金石。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不仅仅是一句生动的语言,更是一种鲜活的实践,一种真实的体验。三是坚持宽严相济。对于大部分个体纠纷尽量采用调解的方法处理,对群体性事件多做息争罢诉的工作,对多数不明真相群众多做宣传解释工作,对少数带头闹事的坏人,依法给予打击。 (四)把提高工作能力与真诚服务群众结合起来。一是提高深入群众的能力,让群众说真话,掌握实情。二是提高组织群众的能力。尊重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和利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提高和群众沟通的能力。要有气度、有耐心、善于倾听,气话要听、难话要听、不讲道理的话也要听。四是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要从源头抓起,从苗头性问题抓起。
(五)把提升干部公信力与接受群众监督结合起来。提升镇、村组织和干部公信力,提升凝聚力、号召力、感召力。要树立六种形象,达到人格魅力与职位权威的有机结合:亲民形象--思想上重视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带动群众,有为形象--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守信形象--诚信践诺,务实形象--踏实不浮躁,实干不空谈,公正形象--在低保、救灾救济等问题上做到公正,廉洁形象--贪腐之心不可有。人有欲望是正常的,而人的欲望如不加以克制,往往是无止境的,没有尽头的,往往一念之差造成千古恨。
(六)把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与加强领导结合起来。一是建立健全群众合理诉求的表达机制,保障广大群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处解,事有处办。如设意见箱、群众来信箱等。二是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三建立健全群体性事件应急机制。
(七)把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自身建设结合起来。(1)脑要清。头脑清醒,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忌“情况不明决心大,胸中无数点子多”。(2)心要诚。诚心诚意地为民办事、为人民服务。“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忧民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乐者民以乐其乐”。“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春风唤不回”。(3)气要平。平心静气干工作,“气平身自健,家和万事兴”。(4)眼要明。事业上要高瞻远瞩,认清前进方向。用人更要眼明心正,不能搞裙带关系,“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5)耳要灵。“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要注意经常倾听群众的呼声,深入基层才能真正体察民情,“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为己赚钱”是不行的。(6)手要短。“手莫伸,伸手必被抓”,要知道,“欲生于無度,邪生于无禁”,“便宜莫想,浪荡莫收”。(7)脚要长。“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要提倡当年苏区干部的“草鞋”精神,做“长脚干部”、“赤脚干部”。群众是讲道理的,工作做到家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8)嘴要勤。要勤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勤于做鼓动和激励工作。所谓“三寸不烂之舌,可敌十万精锐之兵”。(9)行要正。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光明磊落。正人先正己,“政者,正也,子率己正,孰能不正”。(10)胆要大。要有敢闯、敢冒、敢试的精神,不能墨守成规,要有创新精神,看准了的事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要是看到违法乱纪之事,就要“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11)肩要硬。要敢于承担责任,不能当“缩头乌龟”。(12)胸要宏。要有宏大的理想和气向,要有容人之量。“宰相肚里能撑船”,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非原则问题“让三分天宽地阔,退一步何等清闲”。
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如果我们都有郑板桥那样的情怀,时时把百姓的需要挂在心上,我们就一定能成为一名组织信任、领导喜欢、百姓满意的好干部,群众工作中的各个难题也能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刘治强.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2]袁霞.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方法达州新论刘志凤;
[3]王梅波.找准群众工作的着力点云南日报双柏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