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的授课技能,从根本上说,就是强调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语言要准确,具有缜密的科学性
例如,在讲天气系统的“锋”时,它是由冷暖气团相遇形成的,一曰:“暖气团爬升到冷气团之上”;一曰:“暖气团抬升到冷气团之上”。一个“爬升”,一个“抬升”,虽只一字之差而含义不同。“爬升”表示暖气团是主动一方的大气运动,形成的是“暖锋”;“抬升”表示暖气团是被动一方的大气运动,形成的是“冷锋”。不仅锋型不同,且在被控制之下地区的天气特征也不同。在这里不能笼统用一个“上升”词语来替代,必须严格区分运用。
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更应该严格地加以区分。例如,“季风”和“季风环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季风”是指近地面的风,在一年中随季节变换而风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风;“季风环流”则不仅是近地面的风,还应包括高空的大气运动,在大范围海陆间,随季节不同而形成不同风向的大气环流。
再如,要注意使用地理学科的术语,不能讲外行话。例如,在讲“气温”时,不能用“温度”来代替,因“气温”仅指大气的温度,而“温度”可以是多种事物的温度,如水温、土温等。在讲“气压”时,只能说气压的高低,不能说气压大小。同样,“降水”绝不能用“下雨”来代替。
二、语言要质朴,具有鲜明的思想性
在地理学中,蕴涵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尤其在自然地理部分。像常用语中的“都”字,在讲“天体”时,这个“都”字应加以强调,绝不能省略:宇宙中的天体无论大小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这些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着。而在讲相关气候问题时,“都”字就不可随意使用:信风含水汽(都)很少;靠近海洋的地区降水(都)多等。虽然信风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的风,来自高纬度,一般水汽含量较少,但也有个别地区的信风来自海洋,水汽含量较为丰富。例如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巴西高原东南侧、澳大利亚东北部、中美地峡东侧,这些地区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与信风从广阔海洋带来丰沛的水汽密切相关。靠海近的地区也不一定降水多,例如在副热带大陆的西岸,由于终年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再加上有寒流的影响,形成了终年降水稀少的热带沙漠气候。在这些地方如果乱用“都”字就不妥当了。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面对具体问题要进行具体分析,不能千篇一律,生搬硬套。
在学习“生态平衡”时,教材中有这样的表述:“生态系统总是在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发展过程,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推动着自身的变化和发展。”在讲授时,教师不能只是简单照读一遍,而应加入适当的词语,把其中丰富的哲学思想内涵表述出来:当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其物质与能量的输入和输出达到平衡状态,但这种平衡是一种暂时的、相对的动态平衡,随着生态系统的发展变化,又会出现新的不平衡。新的不平衡绝不是旧的不平衡的重复,而是在原基础上有所推进,有所发展。再结合事例加以证明,就会使学生不仅理解了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特点,而且对事物蕴涵的哲理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再如,在人地关系的内容上,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为此,要使学生明确: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的物质和能量超出环境自身的供给能力,排放的废气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再运用例子加以说明,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正确认识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协调好人地关系,使自然环境更有利于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三、语言要精炼,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精炼的教学语言,来自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和深刻体会,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提炼出教材的“精华”。在讲课过程中,一句话能说清楚,就决不说两句,每句话说出来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哪怕是举些课外的实例,或是说句笑话,都是要围绕教材内容,能说明一定的问题。例如,在讲授“世界洋流分布”时,把其分布规律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其流向为北顺南逆,性质东寒西暖;二是在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其流向为逆时针,性质东暖西寒;三是在南极外围形成西风漂流,其流向自西向东,性质为寒流;四是在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其流向夏顺冬逆,性质为暖流。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记忆,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
责任编辑 罗 峰
一、语言要准确,具有缜密的科学性
例如,在讲天气系统的“锋”时,它是由冷暖气团相遇形成的,一曰:“暖气团爬升到冷气团之上”;一曰:“暖气团抬升到冷气团之上”。一个“爬升”,一个“抬升”,虽只一字之差而含义不同。“爬升”表示暖气团是主动一方的大气运动,形成的是“暖锋”;“抬升”表示暖气团是被动一方的大气运动,形成的是“冷锋”。不仅锋型不同,且在被控制之下地区的天气特征也不同。在这里不能笼统用一个“上升”词语来替代,必须严格区分运用。
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更应该严格地加以区分。例如,“季风”和“季风环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季风”是指近地面的风,在一年中随季节变换而风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风;“季风环流”则不仅是近地面的风,还应包括高空的大气运动,在大范围海陆间,随季节不同而形成不同风向的大气环流。
再如,要注意使用地理学科的术语,不能讲外行话。例如,在讲“气温”时,不能用“温度”来代替,因“气温”仅指大气的温度,而“温度”可以是多种事物的温度,如水温、土温等。在讲“气压”时,只能说气压的高低,不能说气压大小。同样,“降水”绝不能用“下雨”来代替。
二、语言要质朴,具有鲜明的思想性
在地理学中,蕴涵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尤其在自然地理部分。像常用语中的“都”字,在讲“天体”时,这个“都”字应加以强调,绝不能省略:宇宙中的天体无论大小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这些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着。而在讲相关气候问题时,“都”字就不可随意使用:信风含水汽(都)很少;靠近海洋的地区降水(都)多等。虽然信风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的风,来自高纬度,一般水汽含量较少,但也有个别地区的信风来自海洋,水汽含量较为丰富。例如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巴西高原东南侧、澳大利亚东北部、中美地峡东侧,这些地区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与信风从广阔海洋带来丰沛的水汽密切相关。靠海近的地区也不一定降水多,例如在副热带大陆的西岸,由于终年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再加上有寒流的影响,形成了终年降水稀少的热带沙漠气候。在这些地方如果乱用“都”字就不妥当了。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面对具体问题要进行具体分析,不能千篇一律,生搬硬套。
在学习“生态平衡”时,教材中有这样的表述:“生态系统总是在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发展过程,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推动着自身的变化和发展。”在讲授时,教师不能只是简单照读一遍,而应加入适当的词语,把其中丰富的哲学思想内涵表述出来:当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其物质与能量的输入和输出达到平衡状态,但这种平衡是一种暂时的、相对的动态平衡,随着生态系统的发展变化,又会出现新的不平衡。新的不平衡绝不是旧的不平衡的重复,而是在原基础上有所推进,有所发展。再结合事例加以证明,就会使学生不仅理解了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特点,而且对事物蕴涵的哲理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再如,在人地关系的内容上,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为此,要使学生明确: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的物质和能量超出环境自身的供给能力,排放的废气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再运用例子加以说明,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正确认识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协调好人地关系,使自然环境更有利于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三、语言要精炼,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精炼的教学语言,来自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和深刻体会,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提炼出教材的“精华”。在讲课过程中,一句话能说清楚,就决不说两句,每句话说出来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哪怕是举些课外的实例,或是说句笑话,都是要围绕教材内容,能说明一定的问题。例如,在讲授“世界洋流分布”时,把其分布规律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其流向为北顺南逆,性质东寒西暖;二是在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其流向为逆时针,性质东暖西寒;三是在南极外围形成西风漂流,其流向自西向东,性质为寒流;四是在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其流向夏顺冬逆,性质为暖流。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记忆,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
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