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强化了中国特色,突出了时代特征,体现了国际视野,在课程理念、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评价、课程文化等方面既立足中国国情,又顺应了国际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然在实际贯彻落实中,还存在几个误区,需与大家共勉。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语文学习过程之外的另加内容。
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世界各国莫不如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课程标准当然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语文学习过程之外的另加内容,这种做法偏离了《语文课标》的本质要求。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将思想情感教育渗透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之中,融入到课程实施的方方面面。当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能采用简单的说教方式,而应该精心选择阅读表达的内容,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方式,与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
二、把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游离于语文教学之外,变成了空洞的说教。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懂得这方面的道义,更重要的是要在阅读表达活动中,通过引导,使学生在精神上受到激励和感染,让这种意识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必须要求学生在阅读表达的实践上下功夫,应避免围绕知识条文、概念定义耗费精力。要培养这方面的实践能力,不能光靠反复做题,而是要设计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把语言文字的运用和生活联系起来,和各种学科的学习联系起来,根据实际生活和学习需要,在运用中真正提高语言文字的实践能力。
三、淡化了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个核心
《语文课标》是这样表述语文课程性质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我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必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然而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背离核心目标的做法。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况,把重点放在了讨论评析作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上面。《语文课标》要求:阅读教学可以从具体语言文字运用现象入手,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和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也可以从整体阅读的感悟出发,到语言文字中寻找依据。还有的教师特别重视对文本意蕴领会的“深”和“透”,教师教学所考虑的重心在于如何把学生给“讲懂”了,忽视了对文本中语言文字的进一步掌握。其实,一味追求把课文“讲深讲透”并不合适,忽视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更是问题。使学生“理解”“听懂”“记住”只是语文教学目的的一部分,学习语文还应多下功夫积累词语,学会将所学的词语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去。也有的教师对语言文字很重视,但他们立足于语言、文字等学科知识点的落实,对语言文字材料的积累感悟用力不够。学习语文的功夫,首先应该花在语言材料的积累、品味、感悟上,在语言材料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可能,帮助学生认识语文运用规律。
开设语文课程的目的不是要让每个学生成为精通“语言”“文字”性质、要素、结构、特点、规律之类专门学问的学者,语文课程目标不是落在关于语言文字的知识系统和学科规律的理论体系上,课程内容不是语言学、词汇学、语用学、文字学、文章学、文学的知识拼盘,而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或者说“驾驭”语言文字这种工具,是要通过运用语言文字的范例和实践,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在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并准备将来在不同领域里运用好语言文字。
四、以教师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实践,淡化了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语文课标》2011年版提倡要高度重视积累,运用好积累的工具,掌握科学的方法,激励和督促学生养成这方面的习惯,逐步把握语文学习和运用的规律。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出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五、轻视了汉字教育
汉字教育包括识字、写字和语言文字的运用。目前主要存在错别字情况严重、书写质量普遍偏低、识字写字负担过重等问题。《语文课标》中的教学建议也指出,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和习惯,注重书写的育人功能,适当降低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坚持“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按照规范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和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其实,学习写字的过程就是学生规范意识、书写技能、习惯和性格养成的过程,是体会和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能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提高审美感受力。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语文学习过程之外的另加内容。
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世界各国莫不如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课程标准当然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语文学习过程之外的另加内容,这种做法偏离了《语文课标》的本质要求。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将思想情感教育渗透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之中,融入到课程实施的方方面面。当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能采用简单的说教方式,而应该精心选择阅读表达的内容,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方式,与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
二、把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游离于语文教学之外,变成了空洞的说教。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懂得这方面的道义,更重要的是要在阅读表达活动中,通过引导,使学生在精神上受到激励和感染,让这种意识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必须要求学生在阅读表达的实践上下功夫,应避免围绕知识条文、概念定义耗费精力。要培养这方面的实践能力,不能光靠反复做题,而是要设计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把语言文字的运用和生活联系起来,和各种学科的学习联系起来,根据实际生活和学习需要,在运用中真正提高语言文字的实践能力。
三、淡化了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个核心
《语文课标》是这样表述语文课程性质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我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必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然而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背离核心目标的做法。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况,把重点放在了讨论评析作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上面。《语文课标》要求:阅读教学可以从具体语言文字运用现象入手,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和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也可以从整体阅读的感悟出发,到语言文字中寻找依据。还有的教师特别重视对文本意蕴领会的“深”和“透”,教师教学所考虑的重心在于如何把学生给“讲懂”了,忽视了对文本中语言文字的进一步掌握。其实,一味追求把课文“讲深讲透”并不合适,忽视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更是问题。使学生“理解”“听懂”“记住”只是语文教学目的的一部分,学习语文还应多下功夫积累词语,学会将所学的词语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去。也有的教师对语言文字很重视,但他们立足于语言、文字等学科知识点的落实,对语言文字材料的积累感悟用力不够。学习语文的功夫,首先应该花在语言材料的积累、品味、感悟上,在语言材料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可能,帮助学生认识语文运用规律。
开设语文课程的目的不是要让每个学生成为精通“语言”“文字”性质、要素、结构、特点、规律之类专门学问的学者,语文课程目标不是落在关于语言文字的知识系统和学科规律的理论体系上,课程内容不是语言学、词汇学、语用学、文字学、文章学、文学的知识拼盘,而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或者说“驾驭”语言文字这种工具,是要通过运用语言文字的范例和实践,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在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并准备将来在不同领域里运用好语言文字。
四、以教师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实践,淡化了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语文课标》2011年版提倡要高度重视积累,运用好积累的工具,掌握科学的方法,激励和督促学生养成这方面的习惯,逐步把握语文学习和运用的规律。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出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五、轻视了汉字教育
汉字教育包括识字、写字和语言文字的运用。目前主要存在错别字情况严重、书写质量普遍偏低、识字写字负担过重等问题。《语文课标》中的教学建议也指出,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和习惯,注重书写的育人功能,适当降低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坚持“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按照规范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和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其实,学习写字的过程就是学生规范意识、书写技能、习惯和性格养成的过程,是体会和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能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提高审美感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