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记叙文,就是以写人物的经历、事物的发展变化和景物的特征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等。按写作内容,可分为记事、记人和写景状物三类。记叙文写作的要求有叙述人称要一致、叙述线索要明确、叙述详略要得当等。在此,我单独谈谈叙述的详略之道。
在习作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老犯这样的毛病:面面俱到,没有重点;主次不分,本末倒悬;流水记账,言之无物……要去除这些毛病,我认为,学生必须把握一个写作原则:凡是与中心思想相关的材料,是重点材料,一定要详写;表现中心思想不直接,但在文章中又是必不可少的材料,是次要材料,要略写;与中心思想毫不相关的材料则不写。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去遵循这个原则写好记叙文呢?我认为,要指导学生从两大方面下工夫。
1.把握好材料取舍的四个依据
一是要依据文体定详略。记事的文章,中心事件要详写,次要事件要略写。中心事件的六要素要齐全,事件的主体(起因、经过、结果)交代一定要详细、具体。记人的文章,主要人物要详写,次要人物要略写。主要人物的外貌、言行都是文章中心的表现处,写作时可以极尽刻画之能事;次要人物都是起陪衬、烘托作用的,用笔要言简意赅。写景状物的文章,景物特点以及表现景物特点的事物要详写,其他事物要略写。
二是要依据文题定详略。作文的题目有三大类型,即单一型、关系型、寓意型。例如,单一型作文题“一件感人的事”“学习中的苦与乐”等,题眼即是“感人”和“苦与乐”。那么写作时,前者详写的一定要是感人的材料,后者一定要是有苦和有乐的材料。又如,关系型作文题“师生之间”,题眼即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关系,既要详写老师如何对待学生,又要详写学生如何对待老师,两者不可偏废。再如寓意型作文题“野百合也有春天”,题目中“野百合”比喻社会上不引人注目的平凡人,“春天”比喻其成绩、成功或愿望的实现等。
三是依据结构定详略。从美学的角度讲,文章也讲究形体美,即结构美。文题审定、中心明了后,紧接着就要确定行文结构——造型。文章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如何伏笔、哪里过渡、分几层写……这些都成了考虑之列。
四是依据内容定详略。文章内容详写或略写的依据有两个:①与中心的关联度;②人们的熟知度。与中心有紧密联系的材料要详写,与中心无关或关联度不大的要略写或不写。人们不熟知的材料要详写,耳熟能详的材料要略写。
2.处理好材料与中心的三个关系
与中心相关的材料有很多,它们有各自的特点、属性,所以写作时不能平均用力,面面俱到。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把握以上四个依据外,还要结合中心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什么是“点”?什么是“面”?首先要搞清这个问题。记叙文中的“点”“面”有两层意思:①“点”即指人、事、景物本身;“面”即指人、事、景物所置身的环境。②“点”即指人、事、景物一个个的片段,一个个的镜头,是具体性的内容;“面”即指这些片段、镜头共同的属性、特点,是整体性的内容。
写记叙文时,“点”上的材料要详写,“面”上的材料要略写。如习作《妈妈的爱》一文,整体描写可用“妈妈非常关爱我”一句话完成,应略写;而局部描写则要精选几个生活片段或镜头,浓墨重彩加以描述,应详写。
二是处理好“主”与“次”的关系。记叙文中,人、事、景物的主次关系是相对的,它随着中心的不同而变换。主要材料要详写,次要材料应略写。如习作“夜间送同学就诊”,就就诊一事,可以设计出很多事件材料备用:①晚自习课间,某同学生病了,肚子痛得厉害,大汗淋漓;②同学纷纷过来问候,商讨办法;③报告班主任;④班主任闻讯赶来,决定送诊;⑤送医路上,同学争相背送;⑥送医路上,班主任坚持背送;⑦医护人员接诊;⑧护士开床铺;⑨护士打点滴;⑩守护;11探视等。此事件中,有三种人值得赞美。若以赞同学关爱之情为中心,那么2段、3段、5段、10段、11段就要详写,其他则要略写。若以赞老师关爱学生之情为中心,那么4段、6段、10段、11段就要详写,其他则要略写。若以赞医护人员关心病人为中心,那么7段、8段、9段、11段就要详写,其他则统统略写。由此可见,决定材料谁主谁次,依据不是材料的生动感人度,而是材料凸显中心的强弱度。
三是处理好“记叙”“描写”与“抒情”“议论”的关系。一般来说,记叙、描写的部分是支撑文章中心的基石,贵在详细、具体、绘声绘色,所以要详写;而抒情、议论的文字作用主要体现在深化或升华主题上面,贵在画龙点睛,所以要略写。
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一文中,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堪称指导我们处理好这一关系的典范之作。文中叙述了蒋氏一家三代人的悲惨遭遇,描写了“悍吏之来吾乡”时,村里人被闹得人心惶惶、鸡犬不宁的情景以及“我”“恂恂而起”后“弛然而卧”的心理活动。文尾的议论、抒情则仅仅用了一两句话,言简意赅。既点明了全文主旨“苛政猛于虎也”,又点明了写作目的“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总之,在记叙文写作中,只有把握好确定详略的四个依据,处理好材料与中心的三个关系,才能很好地安排详略,表现文章的中心,解决困扰学生写作的难题。
(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石公桥镇中学)
在习作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老犯这样的毛病:面面俱到,没有重点;主次不分,本末倒悬;流水记账,言之无物……要去除这些毛病,我认为,学生必须把握一个写作原则:凡是与中心思想相关的材料,是重点材料,一定要详写;表现中心思想不直接,但在文章中又是必不可少的材料,是次要材料,要略写;与中心思想毫不相关的材料则不写。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去遵循这个原则写好记叙文呢?我认为,要指导学生从两大方面下工夫。
1.把握好材料取舍的四个依据
一是要依据文体定详略。记事的文章,中心事件要详写,次要事件要略写。中心事件的六要素要齐全,事件的主体(起因、经过、结果)交代一定要详细、具体。记人的文章,主要人物要详写,次要人物要略写。主要人物的外貌、言行都是文章中心的表现处,写作时可以极尽刻画之能事;次要人物都是起陪衬、烘托作用的,用笔要言简意赅。写景状物的文章,景物特点以及表现景物特点的事物要详写,其他事物要略写。
二是要依据文题定详略。作文的题目有三大类型,即单一型、关系型、寓意型。例如,单一型作文题“一件感人的事”“学习中的苦与乐”等,题眼即是“感人”和“苦与乐”。那么写作时,前者详写的一定要是感人的材料,后者一定要是有苦和有乐的材料。又如,关系型作文题“师生之间”,题眼即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关系,既要详写老师如何对待学生,又要详写学生如何对待老师,两者不可偏废。再如寓意型作文题“野百合也有春天”,题目中“野百合”比喻社会上不引人注目的平凡人,“春天”比喻其成绩、成功或愿望的实现等。
三是依据结构定详略。从美学的角度讲,文章也讲究形体美,即结构美。文题审定、中心明了后,紧接着就要确定行文结构——造型。文章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如何伏笔、哪里过渡、分几层写……这些都成了考虑之列。
四是依据内容定详略。文章内容详写或略写的依据有两个:①与中心的关联度;②人们的熟知度。与中心有紧密联系的材料要详写,与中心无关或关联度不大的要略写或不写。人们不熟知的材料要详写,耳熟能详的材料要略写。
2.处理好材料与中心的三个关系
与中心相关的材料有很多,它们有各自的特点、属性,所以写作时不能平均用力,面面俱到。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把握以上四个依据外,还要结合中心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什么是“点”?什么是“面”?首先要搞清这个问题。记叙文中的“点”“面”有两层意思:①“点”即指人、事、景物本身;“面”即指人、事、景物所置身的环境。②“点”即指人、事、景物一个个的片段,一个个的镜头,是具体性的内容;“面”即指这些片段、镜头共同的属性、特点,是整体性的内容。
写记叙文时,“点”上的材料要详写,“面”上的材料要略写。如习作《妈妈的爱》一文,整体描写可用“妈妈非常关爱我”一句话完成,应略写;而局部描写则要精选几个生活片段或镜头,浓墨重彩加以描述,应详写。
二是处理好“主”与“次”的关系。记叙文中,人、事、景物的主次关系是相对的,它随着中心的不同而变换。主要材料要详写,次要材料应略写。如习作“夜间送同学就诊”,就就诊一事,可以设计出很多事件材料备用:①晚自习课间,某同学生病了,肚子痛得厉害,大汗淋漓;②同学纷纷过来问候,商讨办法;③报告班主任;④班主任闻讯赶来,决定送诊;⑤送医路上,同学争相背送;⑥送医路上,班主任坚持背送;⑦医护人员接诊;⑧护士开床铺;⑨护士打点滴;⑩守护;11探视等。此事件中,有三种人值得赞美。若以赞同学关爱之情为中心,那么2段、3段、5段、10段、11段就要详写,其他则要略写。若以赞老师关爱学生之情为中心,那么4段、6段、10段、11段就要详写,其他则要略写。若以赞医护人员关心病人为中心,那么7段、8段、9段、11段就要详写,其他则统统略写。由此可见,决定材料谁主谁次,依据不是材料的生动感人度,而是材料凸显中心的强弱度。
三是处理好“记叙”“描写”与“抒情”“议论”的关系。一般来说,记叙、描写的部分是支撑文章中心的基石,贵在详细、具体、绘声绘色,所以要详写;而抒情、议论的文字作用主要体现在深化或升华主题上面,贵在画龙点睛,所以要略写。
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一文中,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堪称指导我们处理好这一关系的典范之作。文中叙述了蒋氏一家三代人的悲惨遭遇,描写了“悍吏之来吾乡”时,村里人被闹得人心惶惶、鸡犬不宁的情景以及“我”“恂恂而起”后“弛然而卧”的心理活动。文尾的议论、抒情则仅仅用了一两句话,言简意赅。既点明了全文主旨“苛政猛于虎也”,又点明了写作目的“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总之,在记叙文写作中,只有把握好确定详略的四个依据,处理好材料与中心的三个关系,才能很好地安排详略,表现文章的中心,解决困扰学生写作的难题。
(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石公桥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