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课堂的提问

来源 :写作(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ug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_种经常使用的方法。对于教师,提问的方式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从许多丈章中我们看到的观点大多只是着眼于研究教师的如何问,认为学生的任务只是作答,这些观点可以说没有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开发。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提问
  目前课堂上,特别是高年级的课堂常常是设问:即自问自答,很少有学生主动回答问题,为什么?我作了一番调查,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提问时没有讲求提问的艺术。优等生每节课点起来回答,学生没意见,而有些中等生想答可又怕答错。由此可见,教师自问自答的现象不是学生的问题,而在于教师的提问技巧。
  新知识往往是在旧知识的基础出上引申和发展的,在新、旧知识过渡的时候,教师通过设计适当的铺垫性提问,可以启发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达到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古诗前,提问一下学过的以前的古诗,对学生知识的迁移很有帮助,并可以使他们的知识纵向联系起来,便于记忆。提问应紧扣教学目标,以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问题要具体、明了,表达要清晰、准确,涉及的范围要有限制,要避免由于指向不明、限制不严而造成学生理解的偏差。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研究,根据教学内容、要求、目的以及学生的实际,整体设计提问。设计提问时,要对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回答予以充分估计,并准备相应的对策,提出一些预备性、过渡性的问题,逐层深入,引导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思考,从而避免学生可能产生的理解上的偏差。针对教学难点设计指导性提问,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注意把学生带到课文所描述的世界里,让学生去体验、感悟作者的思想,达到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例如教学课文《鸟的天堂》文章写得十分优美,课堂上借学生的质疑:“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积极地各抒己见。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看看自己有什么见解。学生通过朗读,大胆想象是风吹、鸟动、新发的嫩芽、阳光的照耀、绿叶本身蕴育的无限生机……该篇文章用词优美,语句精辟、简练,教师用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例如:关于“真是一株大树”—句,学生读时习惯强调句中的“大”字,实际上作者强调的是“一”株大树,所以要启发学生朗读时读出“一”株大树。读好这句话,读出榕树的大,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朗读的感受,说说为什么这样或那样读。在学生置入文章的情境中时,就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最佳时机。课堂提问要切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要追求全体学生的全员参与,确保全体学生都能从提问中得到启发,有所收获。这应该是高效课堂一个最根本的要求。
  课堂提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到深浅恰当,难易适中。好的课堂提问就像枝头诱人的果实,既非伸手可得,又非高不可攀,而是跳一跳就能得到。实际课堂教学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不少教师教材钻研不可谓不深刻,理解不可谓不透彻,问题设计不可谓不新颖,最终课堂上发言的学生寥寥无几,发言质量也让人不敢恭维。究其原因是设计提问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学生估价太高,教师又缺乏铺台阶搭梯子的能力,導致课堂陷入僵局或是成了某几个尖子学生的能力展示台。教师可以采用点拨法,自己先向学生提出一些重点和中心问题,来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当然有些优秀的学生是可以提出问题的,可以让这些学生先提,提出问题的学生对提不出问题的学生也是一种启发,要让学生能够从无疑处生疑,这就需要教师平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素质的培养。
  课堂提问既要避免不着边际又大又空的“真空”问题,又要力戒琐屑不堪、缺乏思考价值的小问题。大而空的问题往往不能贴近教学目标,学生的答案模棱两可,教师的评价也含含糊糊。这样的问题不但无效,而且会让学生养成囫囵吞枣的浮躁习气。缺乏思考价值的小问题起不到启迪思维的作用,反而会滋长学生不加思考、信口开河的坏习气。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密度,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进行科学的设计。不少语文课堂不同程度地存在提问不适量的现象:一是表现在问题少而空,课堂气氛沉闷;一是无价值的“问题”满天飞,课堂上问答声此起彼伏,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少。从目前课堂教学的实际来看,后者显得特别突出。多而滥的提问,使教学走入了“牵牛”式教学的误区,学生失去了冷静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提问也因此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科学地设计提问,适时地质疑提问,及时地反馈提问,从而优化课堂结构,展示教师的教学魅力,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提问不只是教师提问学生的单向活动,也应包括学生向教师提问。这不仅仅指学生请教老师,更重要的是要提倡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向老师质疑问难。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问题就会有思考,就会主动探寻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必将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理解得以深入、认识得以升华。学生具备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终身受益。
其他文献
摘要:2017年春,我市开展了“2016国培计划第二期”送教下乡培训活动。在党委政府、市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和组织领导下,由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实施送教下乡培训活动,进修学校在樊兴福校长、学校教务主任朱春娥老师等领导下,井然有序的开展培训活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员参与,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由专家团队组、送教下乡项目实施组、送教下乡联络督促管理组、送教下乡材料整理报送组等几个组组成,依靠组办学校和
期刊
摘要:本文以《嘉莉妹妹》、《了不起的盖茨比》、《巴比特》三部小说为例,通过对其中主人公形象“消费英雄”的分析,得出20世纪初作家矛盾的消费文化观。一方面作家对消费英雄无尽的欲望进行批驳,一方面作家对消费英雄的自我追求的精神进行褒扬,体现了时代特色和推动了消费文化的兴起。  关键词:消费英雄,作家,批驳,褒扬  《嘉莉妹妹》字里行间表露出德莱赛矛盾的消费文化观。如果用传统清教伦理评价,嘉莉妹妹是一个
期刊
摘要:在形述表达过程中,虽然经过主观上思想生产程序的认知反应.但,并不是以主观意的联系去表达,是以客观作用力的意的联系通过认知反应去表达的一种意.  关键词:形述  物质分为主,客观.而外在事物表现出来的信息,在大脑映照图样反应中,留下来的迹象保持成相对性的记忆.主观上的交流和传达事物信息时,在发展演变当中构成文字.而文字的结构具有反现事物的主,客观性.文字的记录的流程在间接呈现事物的形象,是按照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往往是教师难教、怕教,学生难学、厌学,这与传统的训练方法有很大关系。传统方法中学生写完作文后交给教师,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从字词句到篇章结构、选材立意进行全方位的精批细改,写出批语打出分数,然后发给学生。学生看完分数后,将作文本弃之一旁,对教师的批改及自身作文的不足缺少深入的思考,失去了再认识再实践的机会,作文水平徘徊不前。鉴于此,我们进行“一文再作,提升能力”的课题研究,重在培养学生自
期刊
摘要:迟子建一方面以充满诗意的叙述将她笔下的女性描绘成从大自然中走来的纯美精灵,另一方面又以深邃的笔触探究着造成他们悲剧命运的原因。她执着地建构着蕴涵诗意和人性的艺术家园,为这苍凉的世界留下一份“温暖和爱意”。  关键词:迟子建;女性形象;纯美;忧伤  20世纪80年代,女作家迟子建带着她美丽忧伤的北极村童话和中国北疆最原始的风景走上了文坛,给当代文坛注入了一股别样温情而感伤的气息。在她纷繁复杂的
期刊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法是英语课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它在优化课堂和提高学习效率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倡导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今天,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更突显了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组合作、有效性  正文: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
期刊
摘要:德育是一种诗意的追求与心灵的唤醒,语文最显著的特征是诗意。让学生在语文诗意的阅读中,构建心灵的家园;在诗意的写作中,形成正确的观念;在诗意的活动中,培养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诗意;德育;语文  新学期新教材网络培训中,人教社的尤炜老师强调了新教材的育人价值。这种价值,说白了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德育是一种诗意的追求与心灵的唤醒。海德格尔指出:“人本来就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人应该以诗意
期刊
近年来,“微写作”进入了中学语文写作教学领域,高考中考中也有省市也设立微写作考查题。它能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脱离学生生活,一心追求“高(立意)大(篇幅)全(技巧)”的做法?我们以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七年级14个班、八年级2个班、九年级2个班计875名学生和语文组48名老师为对象作现状调查。  一、基本情况  1.目的与设计  为全面了解初中生微写作的现状,本人改用了山东师范大学
期刊
摘要:英语的语音教学在小学英语中拥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英语启蒙教学时期,良好的语音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为学好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基础。  关键词:语音教学:兴趣:拼读  小学英语包含多个维度,语音教学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学好语音是学习更多英语知识的前提,也是学好英语的铺路石。  一、语音教学中的困惑  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孩子们来说,他们没有任何语音基础,
期刊
摘要:90年代以来,德国当代文学显示出了新的发展方向,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当代作家。以尤迪特海尔曼为例,本文将探讨德国世纪之交以来初版作品的新一代作家作品的特点,产生此种变化的原因和意义。  关键词:德国当代文学;女性文学  尤迪特海尔曼的短篇小说集《夏屋,以后》一经发行,便在德国引起了现象级销售奇迹和多方好评。同时,作为当代作家,她的作品也被选入德国高中甚至大学课堂,显示出鲜明的时代性和独特的文学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