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知识教学观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启示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72007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现代主义知识教学观是建立在后现代主义教学哲学的认识论、实践论基础上的关于知识教学的观念,是对后现代主义知识教学的本质、来源、范畴、价值、策略等的假设,是人们关于后现代主义知识教学问题的总体认识和基本观点。它内蕴着后现代主义知识教学的多元观和有机观:多元观指知识教学建立在多元文化理解的基础上,把学生从理性禁锢下解放出来,拒斥对知识的同质理解,走向宽容、生成、开放、自主建构,回归多元丰富、内在创造、差异融合的教学生活世界,并在师生交互主体的教学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完美的人格、健康的个性。
  多元融合的后现代主义知识教学观极大地冲击了教学领域,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课堂教学评价,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课堂教学评价要深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后现代知识教学观提倡以“人的发展”为基点、对知识权威的消解和对人的全面关怀。我国新课程改革也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课堂教学评价目标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我们强调通过课堂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现代意义上的学习与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是真实的发展而不是虚假的发展。
  
  二、课堂教学评价要倡导多元化的视角
  
  后现代主义强调对世界的认识不是一元的、单向度的,而是多元的、多向度的。后现代主义知识教学的多元观给课堂教学评价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启示。课堂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视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指能亲自参加教学质量评价活动,并能对评价结果做出判断、分析、解释的相关人员。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指不仅有教育行政部门,还有研究工作者,中小学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面参与评价。这是为了“倾听一切人的声音,哪怕是最卑微的小人物的声音,以防人微言轻的悲剧再度发生”。评价主体多元化还强调评价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强调评价主体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合作。
  第二,评价标准多元化。后现代主义知识教学观主张不能用一把尺度、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事物,认为不存在一个作为参照标准的中心。课堂教学评价作为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指示器,就应该为学生提供在一切可能方面都获得发展自己的机会,课堂教学评价在尺度上应该是多元的。因此,我们在编制评价标准时,不是只建立一把评量标尺,而是要让不同地区在各自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形成各校语文的评价标准,我们不能企求这些标准成为通识而强加于人,它是“之一”而不是“唯一”,同时,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追求一种人类公认的、一致的评价标准也不现实。
  第三,评价内容多元化。课堂教学本应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其评价也应以教和学各种要素及其关系作为关注的重心。而现行评价只评教师不评学生、只评教的活动不评学的活动、只评教的效果而不评学的效果,必然是一种不全面的评价。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教师教的活动,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教与学的互动应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同时将教学过程优化所需要的内外部因素、环境和条件均纳入了评价的视野,这样才能反映新课程“互动与发展”的课堂教学观。
  
  三、课堂教学评价要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对话
  
  强调开放性和平等性对话可以说是后现代主义知识教学观对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启示。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基本是自上而下的,评价者完全以一种权威的方式出现在评价对象面前,所有的主动权都掌握在评价者手里,他们完全左右和控制整个评价过程,被评价者只有被动地接受评价,没有任何的发言权。这是一种在不平等的背景中缺乏交流和对话的评价,一定意义上,这种评价缺乏真实性和可信度,不能发挥评价的激励、改进、指导实践、促进发展等功能。因此,课堂教学评价过程,要在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的对话世界,评价双方互相沟通、理解,让评价过程成为一种双方作为活生生的“人”的交流,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和公平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发起者,在评价的整个过程中,可以说教师是最有发言权的,学校管理者应尽量给予教师最大的主动权与最多的发言机会,让他们首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效果做出预测和判断,进行自我评价。评价者给予教师的不应只是对其技能与能力水平的认知或等级,他们应该引导教师进行自我认识,与教师探讨真正有价值和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也应该同时鼓励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因为学的效果跟教的效果是分不开的,评价学实际上就是评价教,学生是教师教的最有发言权的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彼此在真诚、平等、充分的对话中获得有价值的发展信息,密切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感情,为后续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通过促进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对话,使课堂教学评价不仅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评价,把评价变成教育、指导和改革的过程。这样,才能使评价从封闭走向开放,真正成为促进师生发展,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一种教育方式。
  
  四、课堂教学评价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我国以往的课堂教学习惯于把教学活动的重点放在少数几个“尖子生”身上,在课堂教学评价方面,重视教师对教学内容挖掘的“深度”,以之作为评价课堂教学优劣的重要的指标之一,而忽视了学生之间水平上的差异。从而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几个人发言,大部分观望;少数人表演,多数人陪读”的现象。后现代主义知识教学观崇尚异质的平等,强调学生之间的差异。每个学生个体总是带着各自特有的经验、知识、视角、理想走向课程的,他们对课程的解读是有差异的,让每个学习主体都发出自己的声音,是后现代主义评价方式的基本宗旨。新课程改革也强调,“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不同学生主体的认知能力、信息加工方式不同,同一信息对学生自身产生的意义也是不同的,教师应该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鼓励学生主动建构对自己有意义的新的知识。与之相适应,课堂教学评价也要实行改革,从“同质”评价转向“异质”评价,以不同的标准评判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尊重学生个体问的差异,承认和保持学生个体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其他文献
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实践活动,是让他们快乐学习的有效途径。日常教学中,我以此为突破口,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    一、在游戏中学习    做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事儿,当语文学习以游戏的方式出现,学生就会从内心深处产生迫切的需要,继而积极参与学习,乐于学习。如教学苏教版一下《练习4》“学用字词句”——辨别动物的叫声这题时,我先让学生亮开嗓门儿,学一学图上
小学阅读教学“读”为根本,读是学生、文本、作者、编者之间相互交融的桥梁,是学生养成语感的基础,是学生情感熏陶和能力提高的法宝。那么,怎样让学生爱上“读”,使“悦读”在教学中得以真正落实呢?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学生读书其实关键在于其“内驱力”。“内驱力”就是阅读的动力,也就是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使学生爱上读。笔者曾有幸听到特级教师贾志敏执教的《我不怕鬼》一课。学生初读课文后,检查
生活中原本就有许多事物属于众所周知的范畴,比如钢笔蘸上墨水就能写字——这个大家都知道。但如果某人首先将墨水设计成环保型,是带有怡人馨香的,就成了他的专利。如今一线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大语文观念也逐渐得到确立,那么,想方设法在那些“墨水”中加入独特的芳香因子,成就教师个人的“专利课堂”,既是课改对优秀教师的呼唤,也是教师获得魅力的法宝。其实这并不是件很困难的事。只要善于思考,并且
阅读教学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学生亲历阅读实践,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逐步加深理解和体验。在长期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一知半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一、“一知半解”,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与文本的交流自然会产生一些个人的体验,对于体验中的局限性,教师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理解。读书如看山,“横看成
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在某种特定的情景中谈及动物、植物、历史人物时,全班绝大多数学生会眼睛发亮、情绪激昂,急于参与讨论,探究,完全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中。从心理学角度讲,此时学生大脑皮层的学习兴奋区被主导者——教师激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童心活跃起来了,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因此,要使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地学习,尤其要注意激活他们的学习兴奋区,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教学是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教师要想出种种办法,让单一的课堂变得有活力,让学生尽快地进入课文的情境,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对课文的感悟中。同时,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直观的东西更感兴趣,而表演正是通过自己的语言或肢体来形象地展现课文的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有哪些表演方法值得提倡呢?    一、生动形象的朗读表演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只
语文教师应设法让语文作业“五彩缤纷”起来,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完成作业,丰富知识,获取经验。    一、破学科限制,让学生作业形式纷呈    让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扎实,这是我的教学宗旨。特别是面对年龄幼小的授课对象,我更是常常思索这个问题。  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让活泼可爱的学生感到乏味,我尝试让学生平淡的写字作业本变得五彩缤纷,鲜活可爱,让单一的笔式作业,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例如,苏教版二年
语文课刚拉开序幕,教师正板书课题——“徐悲鸿立志学画”.突然,一位学生像发现了“新大陆”,举手说:“老师,你写错了,不是这个‘立志”.老师若有所悟,在旁边连忙写上词语“
教师应怎样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呢?我就从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郑成功》一文中的“刚巧”一词说起.有一次,在听一位教师上《郑成功》一文时,屏幕上出现了文中的
清晨,当你走进校园,琅琅书声扑面而来,那样响亮、那样动听.哦,晨读正在进行……晨读课传统悠久,作用显著,尤其在语文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晨读的效率,我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