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de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压力及工作压力也在逐渐增大,睡眠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亦在逐年上升,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睡眠障碍问题。近年来,临床上关于睡眠障碍的相关报道逐渐提高,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睡眠障碍疗效显著。因此,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睡眠障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已成为目前临床上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结合相关资料阐述了睡眠障碍的概念、发病原因、检测方法及治疗方法等内容,并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睡眠障碍的优势及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现综述如下。
  关键字:睡眠障碍;发病机制;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研究进展
  睡眠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內科系列疾病,其主要是指在多种原因的影响下,造成人体的睡眠机制及觉醒机制出现异常,进而导致人头出现一系列的以睡眠过多或睡眠不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与睡眠状态及觉醒状态相关的疾病[1]。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睡眠障碍的认识亦在逐渐深入,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睡眠障碍已成为目前临床上重点关注的问题[2~3]。大量的相关报道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睡眠障碍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笔者现就中西医结合治疗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1 中西医对睡眠障碍病理机制的认识
  1.1 中医对睡眠障碍病理机制的认识
  中医医学认为,睡眠障碍属于“不寐”、“目不瞑”和“不得卧”,其主要是因为外感六淫、情志所伤、饮食不调及久病等因素导致脏腑功能紊乱、营养失调、气血亏虚,进而使人们无法正常进行睡眠[4]。睡眠障碍的根本病机是阴阳不交,气血亏虚是导致睡眠障碍发病的内在因素,而本病发病的关键为脏腑功能紊乱而造成的机体气血失和[5]。睡眠障碍的病位在心,并且和脾、肾、胃、胆及肝等器官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1.2 西医对睡眠障碍病理机制的认识
  西医医学认为,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除了与患者自身的性别、个性、年龄及遗传等易感素质有关外,还与其经济条件、生活质量、睡眠环境及人际关系等外界因素有关,其中躯体疾病、外界环境、精神疾病、生活节律不规律、药物不良反应及生理-心理因素等方面因素是主要的发病因素[6]。以上因素会导致人体大脑中的睡眠中枢功能出现异常,或使其产生神经生化变化,进而导致机体的睡眠进程及结构发生变化而引发疾病。目前,临床上对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主要认为和睡眠-觉醒周期有关。
  2 睡眠障碍的检测方法
  目前,临床上对睡眠障碍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3种:(1)多导睡眠监测:该方法主要是通过采用多导睡眠仪进行诊断,检测参数包括心电、脑电、肌电、眼电及呼吸描记等指标,可以将其用于对以下疾病进行诊断及评价疗效[7]:①发作性睡病;②睡眠呼吸紊乱;③部分伴有夜间低氧血症的神经肌肉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④不宁腿综合征;⑤睡眠期行为异常及癫痫;⑥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⑦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⑧昼夜节律紊乱性疾病。(2)多次小水潜伏期试验:该方法专门用于测定缺乏警觉因素下人体生理睡眠的倾向性,现今主要作为对白日嗜睡过度的诊断、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的客观评定指标。(3)量表评估: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量表:①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②阿森斯失眠量表;③睡眠卫生知识及习惯量表;④睡眠信念及态度量表;⑤爱泼沃斯思睡量表。其中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是目前临床研究及评定睡眠障碍时最常用的量表[8]。
  3 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
  3.1 西医治疗睡眠障碍
  目前,临床上对失眠患者采用的药物大多围绕作用于多巴胺类受体或GABA受体。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用的镇静效果,临床上曾将其用于对抑郁引发的失眠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但是其安全性较差,故现今已经被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而代替,尤其是其中部分具有镇静效果的抗抑郁效果,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主客观睡眠质量,如帕罗西汀、米氮平、舍曲林、阿米替林、曲哇酮等[9]。褪黑素是由松果体腺分泌的一种具有诱发睡眠作用的物质,而阿法美拉汀属于褪黑素1,2受体激动剂,具有调节人体的睡眠觉醒周期的作用机制,因此能够有效调节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结构,达到促进睡眠的效果,临床上主要用于对多种因素引发的失眠进行治疗。临床上对白日过度嗜睡患者主要采用精神振奋药物进行治疗,如右苯甲酯、匹莫林、咖啡因、哌甲酯、莫达非尼及甲氯芬酯等,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醒觉,并对REM睡眠进行抑制[10]。但是此类药物常伴有较大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
  3.2 中医治疗睡眠障碍
  目前,中医治疗睡眠障碍的相关报道可分为以下两种:①从肝论治:包括龙胆泻肝汤加减、丹栀逍遥散加减、温胆汤加减等[11];②从心、肾、脾轮值:包括黄连阿胶汤、归脾汤加减、左归丸、知柏地黄丸将剑、酸枣仁汤等[12]。以上报道为睡眠障碍的中医治疗方案提供和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相关研究表明,中医诊断失眠可分为肝郁化火、心胆气虚、心脾两虚、阴虚火旺、痰热内扰及其他证型等6个证型,其中主要以心脾两虚和阴虚火旺等两个证型最为常见,约占失眠总数的60%左右[13]。近年来,我国中医治疗睡眠障碍的相关文献中主要使用的药物为行气活血、养心安神、滋阴降火及清热泻火类药物,用药频率最高的药物主要包括甘草、酸枣仁、柴胡、夜交藤、白芍、茯苓、川芎、当归、远志及合欢皮等,需要注意的是其中部分药物的用药剂量与相关中药教材有明显区别。目前,对睡眠障碍患者采用自拟经验方进行治疗已成为睡眠障碍研究的主要方法,某些药品甚至已获国家相关部门认可,获得了生产批号,如七叶安神片、乌灵胶囊及舒眠胶囊等。
  3.3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的睡眠障碍情况在采用西药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如辩证寒热、虚实、气血和脏腑盛衰等[14]。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睡眠障碍的相关报道中的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大多比较低,对于随机分配的方法及方案不够明确,从而导致可能出现实施、选择及结果偏差等情况。因此,以后临床上还需要设计更为严格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睡眠障碍的疗效,以为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有效依据。   4 结语
  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主要受到患者的生理、心理及情绪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主要的病理机制为患者情志变化造成大脑睡眠中枢兴奋和抑制之间出现动态失衡。中西医结合治疗睡眠障碍对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15]。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明顯优于单用西药治疗的患者,且安全性更高,但是相关研究均属于小样本的经验性研究,因此需要构建循证医学模式的诊疗规范,以便对中西医治疗睡眠障碍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华.新疆克拉玛依市老年人睡眠障碍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5):586-589.
  [2]胡蕊,王华丽,于鲁璐等.河北省城市社区老年人睡眠障碍的现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5):369-373.
  [3]陈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睡眠状况调查及三种方法改善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
  [4]顾桂英,曾德志,樊学文等.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初期睡眠障碍及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3):174-175,188.
  [5]王红,于纪泽,王瑛等.军人睡眠障碍的检出率及相关因素[J].军事医学,2015,27(3):234-236.
  [6]代晶晶,丁劲,李向丽等.高血压睡眠障碍及中医护理对策[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8):1448-1449.
  [7]王静,滕晶.基于中医“五神”学说浅析睡眠障碍性疾病[J].江苏中医药,2013,38(8):6-6,7.
  [8]裘昌林.睡眠障碍中医相关理论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2):158-159.
  [9]唐艳华,贺苇玮,杨艳等.浅析亚健康态睡眠障碍的中医非药物干预情况[J].黑龙江中医药,2013,43(4):52-53.
  [10]曾永青,谌剑飞.睡眠障碍中医现代病因病机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08(7):851-852.
  [11]李鹏,李红.肾阴虚型绝经前后诸证睡眠障碍中医治疗进展[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8):83-84.
  [12]何宁一,张敬,洪月光等.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肿瘤患者睡眠障碍4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4,39(7):1003-1004,1005.
  [13]高治国,杨中高.睡眠障碍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J].中医研究,2013,26(7):77-78,封3-封4.
  [14]孙学平.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睡眠障碍疗效观察60例[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3):72,74.
  [15]谌剑飞.糖尿病睡眠障碍中西医结合诊疗对策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2):219-221.
其他文献
摘要: 乳腺癌是一种女性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全世界乳腺癌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成为威胁女性健康安全的严重疾病。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多数学者认为与环境因素、自身因素以及年龄等有关。原发性乳腺癌并不致命,造成死亡率高的原因是由于乳腺细胞连接较为紧密,发生乳腺癌时,癌细胞由于失去正常细胞特性,导致连接松散,发生转移,导致全身扩散,危及生命。如何治疗乳腺癌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期刊
摘要:大量研究显示,与其它科室护士相比,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可影响急诊科护理服务质量。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此现象应引起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以确保急诊科护理服务质量。本文就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我们应采取的措施,做如下综述。  关键词: 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护理质量  急诊科工作环境特殊,护士工作量大、工作节奏快、突发事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研究静脉滴注痰热清在小儿患者中出现过敏反应的应对措施和护理方式,选择2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患者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为所有患者实施静脉滴注痰热清治疗,观察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的情况,对患者过敏反应进行处理。24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患者全部属于首次用药,4例患者在静脉滴注痰热清10分钟之后发生胸闷、全身散在红斑、面部皮肤发痒以及憋气现象,通过诊断全部为痰热清过敏,4例患者通过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温针灸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温针灸结合运动疗法组)与对照组(温针灸与口服尼美舒利治疗组)分别进行疗效对比,治疗组采用温针灸结合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与口服尼美舒利治疗,治疗二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86.7%,且两种治疗方法在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
期刊
摘要:目的: 对沙利度胺联合治疗高危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里我院收治的高危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30例最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患者16例与对照组患者14例,其中,观察组在服用常规药物的基础之上联合使用沙利度胺进行治疗,而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治疗药品,不服用沙利度胺。经过12个月的治疗之后,复查身体各类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胃镜套扎止血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24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常规的胃镜检查,确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随后在胃镜下对曲张静脉进行择期单次或多次套扎.结果: 24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中22例(91.67%)在术后2~3周复查胃镜,静脉曲张程度均明显减轻,部分患者静脉曲张完全消失,胃镜下套扎术止血成功率均在90%以上。结论: 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張套扎术
期刊
使用后复用医疗器械中被人的血液、黏液、脓液等污染,如果清洗不彻底,会给灭菌造成困难甚至灭菌失败。因此彻底清洗污染器械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关键⑴,器械清洗不彻底导致有机物残留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⑵。WHO对器械清洗消毒推荐原则中指出,对污染器械进行初步清洁是消毒的必要步骤⑶。清洗是指去除医疗器械、器皿和物品表面附着的血液、组织、蛋白质等污染及部分微生物的过程。去除医疗器械附着在上面的血液、黏液、脓液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2月老年胃溃疡患者128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与单纯用药组,每组各有患者64例。单纯用药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联合用药组患者在奥美拉唑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将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效果、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和用药不良现象进行对比。结果: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跟单纯用药组相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并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肺心病心衰治疗效果。方法: 在2012年1月26日~2013年1月26日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肺心病心衰患者,由计算机随机分取,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照组中50例肺心病心衰患者的治疗方法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的50例肺心病心衰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鈣并单硝酸异山梨酯进行治疗。将治疗组和对照组肺心病心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在手术后,配合给予脊柱结核患者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在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脊柱结核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术后给予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观察组患者中,治疗有效率为82.1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71%,经统计学分析后,差异具有意义(P<0.05);观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