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是传统教学手段之一,是实现学生和教师沟通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特点,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为实现高效率的语文课堂教学添砖加瓦。
【关键词】有效提问;小学语文;特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位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娴熟地使用问题,通过提问将教学内容更好地呈现给每一位学生。本文之所以选择小学语文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笔者本身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且认为童年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可塑性极强,接受能力也很强。语文教师若能在课堂上有效提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缜密的逻辑思维,而且学生也会因自己的观点而自信,继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特点
课堂上的问题并不是随意提出的,一方面应考虑到小学生的现有知识量与年龄阶段特点,引导小学生从“学会”慢慢转变为“会学”;另一方面所提的问题不可偏离课堂教学内容,注重全面性与针对性。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具体特点如下:
(一)启发性
巴里尔在《开启更多好奇的心灵》一书中对优质问题的描述是这样的:“一个好问题,其本身应该是卓越的,能反映人们对发现的欲望,能帮助我们思考并超越已有的资料或者经验。”[1]直观一点讲,就是有效的提问应该是具有启发性的,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的方向,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群组性
群组性要求课堂所提问题之间应有严谨的逻辑关系,形成一个完整的任务驱动模式,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备课环节设计好问题,在之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于问题引导学生建立目标明确的探究模式。如《木兰从军》一文,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木兰是谁?木兰做了什么事情?木兰为什么要这样做?教师再根据这三个主要方面进行问题细化,形成问题群组,让每位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课文内容的阅读、学习与思考[2]。
(三)针对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应指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属于综合性的教育,涉及听、说、读、写各个方面,教学内容如此丰富,那问题的设计也应该灵活多变[3]。如“二十四节气歌”,一般仅要求学生当儿歌背上即可,但其实这个节气歌包含了中国很多的传统文化,教师可讲解一些带有节气的诗句,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并向学生提问,你知道其中的“露”与“清明”各指什么?你还知道哪些节气?该节气有什么风俗?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针对性交流,教师最后再总结一下有關二十四节气的丰富知识,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实现了教学与生活的结合。
二、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对策
小学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有其显著的特殊性,因为小学生年龄一般在14岁以下,他们缺乏生活经验,认知水平也不高,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甚至还未能进行有序的思考。而小学语文课堂有效的提问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们理解课堂内容,而且还能培养他们严谨的思维习惯,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一)问题设计的全面性
一方面,根据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教师可采用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设计一些回忆型、识别型、评价型以及创新型等不同类型的问题[4]。因为小学生的思维相对活跃,不同类型的问题能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
另一方面,教师设计的课堂问题针对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着教学内容不同而改变,如:生字、词语、修辞手法等是针对文本;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剖析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等是针对意识。所以,小学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应该是多层次的,不仅要着眼于文本的理解,也要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发展等其他方面。
(二)问题提出的合理性
首先,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组织语言,完善表述。对于同一类型的问题,教师采用不同的遣词用句,有时取得的效果会截然不同。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放低姿态,真正融入学生中,这样学生对于老师的提问才会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同时,老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也应该平等地接纳与评价,使课堂提问充分发挥应有的教学价值。另外,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后,应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适当点拨、巧妙引导、合理追问,这样有助于学生的思维不断趋向缜密。
(三)问题反馈与反思的及时性
没有反馈的课堂教学是不完整的,对于课堂提问的及时反馈可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通常情况下,课堂提问的反馈结果非对即错,但对于思维尚未完善的小学生而言,教师应保持宽容的态度,积极地引导,切不可因为教师的消极反馈而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及时反思哪些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哪些问题是有利于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哪些问题是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哪些问题是多余的,意义不大的?哪些问题表述不当?针对所有反思的问题,进一步思考如何改进,只有这样才将不断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三、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需要有效提问的支撑。课堂有效问题的探究过程不仅有助于师生的互动沟通与情感培养,而且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教师通过问题的反馈又能适当调整教学进程,从而构成了课堂的生成性与灵活性,真正赋予了课堂鲜活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宋旭辉.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5(10).
[2]王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3(7).
[3]何淑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有效提问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26).
[4]郭洪涛.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5).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有效提问;小学语文;特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位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娴熟地使用问题,通过提问将教学内容更好地呈现给每一位学生。本文之所以选择小学语文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笔者本身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且认为童年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可塑性极强,接受能力也很强。语文教师若能在课堂上有效提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缜密的逻辑思维,而且学生也会因自己的观点而自信,继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特点
课堂上的问题并不是随意提出的,一方面应考虑到小学生的现有知识量与年龄阶段特点,引导小学生从“学会”慢慢转变为“会学”;另一方面所提的问题不可偏离课堂教学内容,注重全面性与针对性。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具体特点如下:
(一)启发性
巴里尔在《开启更多好奇的心灵》一书中对优质问题的描述是这样的:“一个好问题,其本身应该是卓越的,能反映人们对发现的欲望,能帮助我们思考并超越已有的资料或者经验。”[1]直观一点讲,就是有效的提问应该是具有启发性的,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的方向,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群组性
群组性要求课堂所提问题之间应有严谨的逻辑关系,形成一个完整的任务驱动模式,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备课环节设计好问题,在之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于问题引导学生建立目标明确的探究模式。如《木兰从军》一文,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木兰是谁?木兰做了什么事情?木兰为什么要这样做?教师再根据这三个主要方面进行问题细化,形成问题群组,让每位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课文内容的阅读、学习与思考[2]。
(三)针对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应指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属于综合性的教育,涉及听、说、读、写各个方面,教学内容如此丰富,那问题的设计也应该灵活多变[3]。如“二十四节气歌”,一般仅要求学生当儿歌背上即可,但其实这个节气歌包含了中国很多的传统文化,教师可讲解一些带有节气的诗句,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并向学生提问,你知道其中的“露”与“清明”各指什么?你还知道哪些节气?该节气有什么风俗?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针对性交流,教师最后再总结一下有關二十四节气的丰富知识,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实现了教学与生活的结合。
二、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对策
小学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有其显著的特殊性,因为小学生年龄一般在14岁以下,他们缺乏生活经验,认知水平也不高,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甚至还未能进行有序的思考。而小学语文课堂有效的提问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们理解课堂内容,而且还能培养他们严谨的思维习惯,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一)问题设计的全面性
一方面,根据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教师可采用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设计一些回忆型、识别型、评价型以及创新型等不同类型的问题[4]。因为小学生的思维相对活跃,不同类型的问题能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
另一方面,教师设计的课堂问题针对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着教学内容不同而改变,如:生字、词语、修辞手法等是针对文本;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剖析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等是针对意识。所以,小学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应该是多层次的,不仅要着眼于文本的理解,也要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发展等其他方面。
(二)问题提出的合理性
首先,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组织语言,完善表述。对于同一类型的问题,教师采用不同的遣词用句,有时取得的效果会截然不同。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放低姿态,真正融入学生中,这样学生对于老师的提问才会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同时,老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也应该平等地接纳与评价,使课堂提问充分发挥应有的教学价值。另外,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后,应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适当点拨、巧妙引导、合理追问,这样有助于学生的思维不断趋向缜密。
(三)问题反馈与反思的及时性
没有反馈的课堂教学是不完整的,对于课堂提问的及时反馈可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通常情况下,课堂提问的反馈结果非对即错,但对于思维尚未完善的小学生而言,教师应保持宽容的态度,积极地引导,切不可因为教师的消极反馈而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及时反思哪些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哪些问题是有利于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哪些问题是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哪些问题是多余的,意义不大的?哪些问题表述不当?针对所有反思的问题,进一步思考如何改进,只有这样才将不断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三、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需要有效提问的支撑。课堂有效问题的探究过程不仅有助于师生的互动沟通与情感培养,而且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教师通过问题的反馈又能适当调整教学进程,从而构成了课堂的生成性与灵活性,真正赋予了课堂鲜活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宋旭辉.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5(10).
[2]王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3(7).
[3]何淑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有效提问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26).
[4]郭洪涛.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5).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