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套书的主题,就是引导你如何用经济学的刺激—反应模式,透过形形色色的怪诞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从这种意义上说,它可以引导你的思维,提高你分析各种现象的能力
2005年,经济学家史蒂芬·列维特和新闻记者史蒂芬·都伯纳合写了《魔鬼经济学1》。这本书引起广大读者的极大兴趣,当年即在经管类畅销书中排名第一,但也引起了几乎所有主流犯罪学家、道德家和经济学家的反对。面对媒体的抨击、嘲弄,甚至污蔑和谩骂,他们并没有低头,而且觉得许多话还没有说完,于是又写了《魔鬼经济学》系列的后面三部。“魔鬼”之后再“魔鬼”,是对反对者的挑战,表明作者“魔鬼”到底的决心。
作者在“写在前面”中为我们读这套书提供了启示。他们承认在《魔鬼经济学1》中撒了两次谎。第一次是说这本书没有主题。其实主题是有的,只是为了避免与出版商的争执才这样写。主题就是“刺激之下,人们会做出反应,尽管反应方式并不一定是能预见到的或是一目了然的。正因为如此,非预期后果法则(law of unintended consequences)才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法则之一”。这套书的主题,就是引导你如何用经济学的刺激—反应模式,透过形形色色的怪诞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从这种意义上说,它可以引导你的思维,提高你分析各种现象的能力。
第二个“谎言”是说“在书中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世间万物的真相”。其实任何一本书都无法探讨“世间万物”,这仅仅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上一本书探讨了一些事物,后面几本书又继续探讨了另一些事物,但还不是“万物”,仅仅是多了一些物。这表明后面几本实际上是第一本书的继续或延伸。因此,读其中一本时,找来上一本看看会是很有趣的。不过它们并不像系列小说那样有密不可分的连续性,分开读,或者只读这一本,不读另一本,也会同样有收益。读了作者对世间某些事物的分析,你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去看“世间万物”。用经济学分析各种现象的原理是相同的。
书中虽然没有讲述“万物”,但所涉及的人和事的范围也相当广泛,从街头妓女到恐怖分子,从人们对犯罪的冷漠到利他主义的捐赠,从孕妇的安全到汽车安全带,从飓风到全球变暖。作者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用的仍然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不过如果以教科书式的方法给你讲这些思维方式,你也许理解不了,或者印象不深,甚至學过就忘;但当作者把思维方式融入这些事件时,你就会有深刻的印象,不仅难以忘记,而且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它们。我想,这就是《魔鬼经济学》成为畅销书,又如此引人入胜的原因。
经济学讲供求法则,这是最简单不过的了,但它又最关键。无怪乎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都说,鹦鹉学会了“供求”这个词,就成经济学家了。但最简单的道理也极容易被遗忘。
许多人指责房价高往往从道德层面或收入水平出发,却忘了供求关系。作者用妓女这种现象说明了供求关系的作用。在美国,卖淫也是非法的,非法还存在,就在于有需求(“自远古以来,男人总是不满足于免费性爱,他们还要更多”),有人愿意出钱,一些女性当妓女能得到多于正常工资的收入,这就形成供给,于是供求相遇就有了这个市场。而且,大多数妓女并不是被迫的,而是自愿的。在这个市场上,“薪水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供求法则决定的,而这个法则往往比立法机构所出台的法律更有效”。作者还用供求法则解释了“为什么妓女的收入越来越少”并不是需求少了,而是供给有了竞争——由于性解放,“愿意与男人免费发生性行为的女人”越来越多。“一星期中哪天挣的最多?”周五最忙,但周六的收入比周五高20%左右。这是因为“周六的客户一般会选择价格更高的性服务”——还是在于需求。作者还分析了为什么会有“皮条客”,并将之与房地产经纪人比较,此外还分析了其他问题。这些分析表明供求法则适用于“世间万物”。
当然,供求法则是分析“世间万物”的基本课,但绝不是唯一工具。经济学本身并不完全等同于供求关系,萨缪尔森的说法其实只是开个玩笑。它只说明供求法则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它的唯一性。而且,分析“世间万物”,也不能光靠经济学,还要靠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科学。各门学科有自己的特定研究对象与方法,但它们之间又是相关的。经济学与这些学科都有交叉关系。作者在分析各种现象时,涉及的学科也是极为广泛的。例如,他们分析了天才与成就的关系、恐怖分子与家庭的关系、最出色的医生和最差劲的医生的差别、恐怖分子账户的特点以及如何判断恐怖分子。这些就不是供求法则所能解决的了。
作者的分析看似冰冷,其实关乎人性。作者举出了一个妇女受害与旁人冷漠的事件和许多利他主义的捐赠。这两种相反的行为反映了人性的两面,说明了“人类的表现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崇高,但也没有那么邪恶”。我想,这才是领悟经济学和其他科学的中心,也是理解各种矛盾的、错综复杂的现象的根本。我们过去习惯于用英雄人物的行为来否认人性利己的论断,但现实中许多丑恶的行为又让我们困惑。这种关于人性两面性的论述则有助于我们在困惑中找到一条正确的认识事物之路。
不一样的事情,往往有一样的逻辑,而且“看来毫无头绪的大难题,其解决方案竟如此令人称奇”。例如,过去产妇死亡和瘟疫的传染往往让人困惑不已,但塞梅尔维斯大夫却找到了一种简单的解决方法——用含氯水给双手消毒。这就告诉了我们,许多复杂的问题其实可以用简单的方法解决。这种思路不仅可用于医疗,也可以用于应对许多问题。
作者的思维是发散式的,往往从一个问题联想到另一个问题。例如,论述38人看着犯罪分子侵害一个妇女而表现出的冷漠时,就联系到电视与犯罪的关系。这样的发散式思维方法,也许我们还不习惯,但的确有助于打开思路,深化分析。只要认真读下去,你的思维水平肯定会有所提高。
(作者为著名经济学家)
2005年,经济学家史蒂芬·列维特和新闻记者史蒂芬·都伯纳合写了《魔鬼经济学1》。这本书引起广大读者的极大兴趣,当年即在经管类畅销书中排名第一,但也引起了几乎所有主流犯罪学家、道德家和经济学家的反对。面对媒体的抨击、嘲弄,甚至污蔑和谩骂,他们并没有低头,而且觉得许多话还没有说完,于是又写了《魔鬼经济学》系列的后面三部。“魔鬼”之后再“魔鬼”,是对反对者的挑战,表明作者“魔鬼”到底的决心。
作者在“写在前面”中为我们读这套书提供了启示。他们承认在《魔鬼经济学1》中撒了两次谎。第一次是说这本书没有主题。其实主题是有的,只是为了避免与出版商的争执才这样写。主题就是“刺激之下,人们会做出反应,尽管反应方式并不一定是能预见到的或是一目了然的。正因为如此,非预期后果法则(law of unintended consequences)才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法则之一”。这套书的主题,就是引导你如何用经济学的刺激—反应模式,透过形形色色的怪诞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从这种意义上说,它可以引导你的思维,提高你分析各种现象的能力。
第二个“谎言”是说“在书中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世间万物的真相”。其实任何一本书都无法探讨“世间万物”,这仅仅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上一本书探讨了一些事物,后面几本书又继续探讨了另一些事物,但还不是“万物”,仅仅是多了一些物。这表明后面几本实际上是第一本书的继续或延伸。因此,读其中一本时,找来上一本看看会是很有趣的。不过它们并不像系列小说那样有密不可分的连续性,分开读,或者只读这一本,不读另一本,也会同样有收益。读了作者对世间某些事物的分析,你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去看“世间万物”。用经济学分析各种现象的原理是相同的。
书中虽然没有讲述“万物”,但所涉及的人和事的范围也相当广泛,从街头妓女到恐怖分子,从人们对犯罪的冷漠到利他主义的捐赠,从孕妇的安全到汽车安全带,从飓风到全球变暖。作者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用的仍然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不过如果以教科书式的方法给你讲这些思维方式,你也许理解不了,或者印象不深,甚至學过就忘;但当作者把思维方式融入这些事件时,你就会有深刻的印象,不仅难以忘记,而且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它们。我想,这就是《魔鬼经济学》成为畅销书,又如此引人入胜的原因。
经济学讲供求法则,这是最简单不过的了,但它又最关键。无怪乎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都说,鹦鹉学会了“供求”这个词,就成经济学家了。但最简单的道理也极容易被遗忘。
许多人指责房价高往往从道德层面或收入水平出发,却忘了供求关系。作者用妓女这种现象说明了供求关系的作用。在美国,卖淫也是非法的,非法还存在,就在于有需求(“自远古以来,男人总是不满足于免费性爱,他们还要更多”),有人愿意出钱,一些女性当妓女能得到多于正常工资的收入,这就形成供给,于是供求相遇就有了这个市场。而且,大多数妓女并不是被迫的,而是自愿的。在这个市场上,“薪水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供求法则决定的,而这个法则往往比立法机构所出台的法律更有效”。作者还用供求法则解释了“为什么妓女的收入越来越少”并不是需求少了,而是供给有了竞争——由于性解放,“愿意与男人免费发生性行为的女人”越来越多。“一星期中哪天挣的最多?”周五最忙,但周六的收入比周五高20%左右。这是因为“周六的客户一般会选择价格更高的性服务”——还是在于需求。作者还分析了为什么会有“皮条客”,并将之与房地产经纪人比较,此外还分析了其他问题。这些分析表明供求法则适用于“世间万物”。
当然,供求法则是分析“世间万物”的基本课,但绝不是唯一工具。经济学本身并不完全等同于供求关系,萨缪尔森的说法其实只是开个玩笑。它只说明供求法则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它的唯一性。而且,分析“世间万物”,也不能光靠经济学,还要靠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科学。各门学科有自己的特定研究对象与方法,但它们之间又是相关的。经济学与这些学科都有交叉关系。作者在分析各种现象时,涉及的学科也是极为广泛的。例如,他们分析了天才与成就的关系、恐怖分子与家庭的关系、最出色的医生和最差劲的医生的差别、恐怖分子账户的特点以及如何判断恐怖分子。这些就不是供求法则所能解决的了。
作者的分析看似冰冷,其实关乎人性。作者举出了一个妇女受害与旁人冷漠的事件和许多利他主义的捐赠。这两种相反的行为反映了人性的两面,说明了“人类的表现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崇高,但也没有那么邪恶”。我想,这才是领悟经济学和其他科学的中心,也是理解各种矛盾的、错综复杂的现象的根本。我们过去习惯于用英雄人物的行为来否认人性利己的论断,但现实中许多丑恶的行为又让我们困惑。这种关于人性两面性的论述则有助于我们在困惑中找到一条正确的认识事物之路。
不一样的事情,往往有一样的逻辑,而且“看来毫无头绪的大难题,其解决方案竟如此令人称奇”。例如,过去产妇死亡和瘟疫的传染往往让人困惑不已,但塞梅尔维斯大夫却找到了一种简单的解决方法——用含氯水给双手消毒。这就告诉了我们,许多复杂的问题其实可以用简单的方法解决。这种思路不仅可用于医疗,也可以用于应对许多问题。
作者的思维是发散式的,往往从一个问题联想到另一个问题。例如,论述38人看着犯罪分子侵害一个妇女而表现出的冷漠时,就联系到电视与犯罪的关系。这样的发散式思维方法,也许我们还不习惯,但的确有助于打开思路,深化分析。只要认真读下去,你的思维水平肯定会有所提高。
(作者为著名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