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评析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推动下,教育界在知识观、课程观、学习观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当然,一轮课程的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难免会有理念上和现实上的冲突。要在实践中正确把握新课程的知识观、课程观与学习观,唯有此才能能更好的促进课程改革。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知识观;课程观;学习观
  
  新课程改革推行已数载,透过时间的筛子,再来看新课程改革是否改进了我们现行的教育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过这肯定的背后也有不到位的地方。新课程改革赋予了基础教育新的知识观、课程观、学习观,不仅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而且充分反映了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期待与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大转变,是一项积极的、重大的、系统性的改革。
  
  一、新课程改革的知识观
  
  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知识观,大致可归为两类:理性主义知识观和建构主义知识观。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建构主义知识观借着“新课程理念”的东风,在基础教育领域独占鳌头。建构主义知识观在20世纪80年代末被我国教育学界所认识,它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认为知识是一种主体的存在,“既不是对世界的完全‘反映’,也不是对事物本真的‘发现’与‘揭示’,而是人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同时建构主义知识观在后来又有了新的含义:更注重知识的动态性、境域性与价值性,侧重从文化视角理解和建构知识,力求反映知识的开放性、多元性和不可预测性,特别强调增加不确定性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正是这创造能力,直击中国教育的软肋,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思维细密,但总的来说缺乏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建构主义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建构和认知主体主的主动的理念,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视角。
  理性主义知识观关注知识的客观性、绝对性,课程关心的是如何通过一条有效的途径将选择的内容加以组织和实施,让学生最终获得可靠的、系统的知识。可以这样说,给学生打好基础一直是理性主义知识观所注重的。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以“加强基础”为宗旨的理性主义知识观早已成为“千夫所指”,很多人说它是造成中国学生探究精神和创造性缺失的“罪魁祸首”。
  知识观的冲突,是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引发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引起的,中国社会的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因此中国的教育改革应从历史与现实等多方面定位,如若以“先进的”建构主义知识观作为中国新课程改革的唯一标尺,对我国教育发展应该说意义不大。
  
  
  二、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
  
  什么是课程观?课程观是指人们对课程的基本看法,具体来说,课程观需要回答课程的本质、课程的价值、课程的要素与构成、课程中人的地位等问题。
  新课程改革要求建构民主、开放、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要求课程由教师的“专制”走向师生的“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教师走向学生,课程已不只是“文本课程”(即教材、大纲、计划等文字资料),更主要的是“体验式课程”(教师引导学生体验与感悟)。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以及参与者,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这样,教学就不只是文本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开发的过程,是一种教学相长的过程。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旧课程是把“课程”狭隘化为“教学内容”,学科知识课程所占比例大,活动课程所占比例过小。新课程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这种课程观下,教师一定要树立课程的生成、开放、参与与自主。教师不仅要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领会课程的意图,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将各种文本课程与自身经验融会贯通,转化为具有生活气息、文化感官的课程;教师要学会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善于从身边发现和挖掘各种课程因素;要十分了解学生,揣摩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创造学生喜欢的课程。
  但是,新课程的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学生学习权利的解放,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新课程精神的落实面临着困难,特别是实践性内容很难从现有的考试方式中得到落实。学生的知识选择权、教师选择权以及上课自由权等等课程相关的内容,在目前的体制下还很难得到实现或者说实行比较困难。
  
  三、新课程改革下的学习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我们的新课程改革要大力提倡学生学习观念的变革,要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树立起“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观。
  传统学习观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过去,一说学习,不管是家长、老师还是学生就认为是读、练、做和考,学习显得缺少趣味。学生很少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发表看法和意见的机会,面对布置的作业学生很少查阅资料、进行实验、搞社会调查等。新的学习观把学习建立在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上,具体来说表现在:①倡导主动学习要让学生有内外的动力去想学习,同时还需要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当然还少不了学生的一种坚持学的态度。②提倡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分工和责任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需要学生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排除学生学习的孤独感。③进行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让学生独立、自主,在合作的氛围中去探究科学知识,掌握学习的方式,从而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学生缺乏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21世纪的今天,信息时代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课题和新的要求,也给学生学习提供了充分的可能。学习观或者说学习方式也许不限于上面提到的自主、合作、探究。尤其在高年级,学生自主性的增强,学习的目的、性质、内容、时间空间、主体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可以探索更多更好的学习理念。
  综合来看,新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教师和学生的知识观、课程观与学习观。但在现行的教育评价机制和社会环境下,如高考,我们的新课程改革遇到了一些现实的阻力。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教育系统各个方面,乃至是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进而为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于翠翠、朱成科,知识观视角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6期第1-4页
  [2]蔡铁权,三维目标的课程观诠释,《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3期57-61页
  [3]娄立志,课程观与教育代价,《教育科学》,2002年04期第31-33页
  [4]韩江萍,关于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变革的几点思考,《教育实践与研究》,2003年11期第12-14页
其他文献
摘 要:《网页设计与制作》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操作性的课程,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很高。为了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必须改革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完成网页设计。本文就以“网页广告的设计”这一教学内容为例并结合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情景、角色扮演教学法的综合运用,尝试进行教学研究。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情景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网
期刊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理念逐渐被中小学校所应用和推广,而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特别是专业新课程改革相对滞后。近年来,职业教育逐渐被国家各级政府所重视。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理论依据、操作程序、操作策略和评价,以及教学案例对课程理念下情境创设式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    中职《电子线路》是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的一门技术
期刊
摘要 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逐渐成为高校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但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本文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内部、外部优劣势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SWOT分析;相应对策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影响力扩大,标志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加深,也对发展国际化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逐渐成为高校国际化教育的重要分支。中外合作办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
期刊
我们的两个女儿汪瑶瑶和汪凯西是两个个性和兴趣各不相同的孩子,但在2008年和2010年分别被她们所申请的美国所有常春藤名校录取,百发百中,弹无虚发。其中包括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等。最后她们都去了哈佛。在这里我们一起分享我们同孩子们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    从入乡随俗开始     与其他华侨一样,我们初来美国时,对美国的中小学及大学情况一无所知,对于如何教育孩子更是无从下手。我们想
期刊
摘要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征和高职学生的特点,通过高等数学教学实践,本文结合高职教学经验,就高职院校学生如何学好高等数学提出几种学习方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学习方法    高等数学是高职高专院校必修的一门公共课,是学生学习有关专业知识、专门技术,提高文化素质及获取新知识能力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将来生活、工作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工具。数学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高职
期刊
摘要 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最重要的时期——青年期,这个时期个体的情绪反应强度大、情绪变化快、情绪调控能力相对差的情绪特点决定了大学生常常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困扰。高职学生中常见的情绪困扰包括焦虑、抑郁、冷漠、易怒、嫉妒、压抑等。本文以有效性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特征,结合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实际,对高职学生情绪健康与管理进行了教学设计。  关键词 情绪管理;有效性教学;心理健康教
期刊
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对学生进行优良的文明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提高未来公民素质和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重要措施。小学生可塑性强,容易接受信息,是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能促进学生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对其今后的学习乃至整个人生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那么,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礼仪规范呢?  一、普及礼仪知
期刊
“猴哥侯哥,你真了不得…”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  一首首经典的曲目,镌刻着一段段真切的回忆。悟空的神通广大,让我好生羡慕;悟能的油嘴滑舌,憨厚可爱,让我们时常捧腹;悟净忠于师父,老实善良,也让我们心生敬意。那时候,合上书卷,每每想到着师徒四人的音容笑貌,就不能自己。想到三打白骨精时我替悟空惋惜;想到悟能偷西瓜给师父吃时,也替悟能高兴,虽然悟能他没做啥好事,但他心里却总是想着师父;
期刊
摘 要: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评价方式多元化和科学化。小学生习作评价也在不断的完善与发展。罗森塔尔的期望效应告诉我们:教育者若对学生抱有积极的期望,作出肯定的评价,能增强学生自我实现的信心和动力,使其作出积极的反应,而这又会使教师更加相信自己的期望,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指导、鼓励和帮助,如此形成良性循环,让学生在习作后接受人文阳光的沐浴,使自身的写作能力不断提高。笔者将以一个一线语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与各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因此,班主任工作直接关系到教育方针和学校培养目标能否落实。为此,作为一个班级的主要负责人,就更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那么,如何开展班主任工作就至关重要,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班主任工作、以勤当先    在我的常规班级管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