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推动下,教育界在知识观、课程观、学习观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当然,一轮课程的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难免会有理念上和现实上的冲突。要在实践中正确把握新课程的知识观、课程观与学习观,唯有此才能能更好的促进课程改革。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知识观;课程观;学习观
新课程改革推行已数载,透过时间的筛子,再来看新课程改革是否改进了我们现行的教育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过这肯定的背后也有不到位的地方。新课程改革赋予了基础教育新的知识观、课程观、学习观,不仅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而且充分反映了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期待与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大转变,是一项积极的、重大的、系统性的改革。
一、新课程改革的知识观
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知识观,大致可归为两类:理性主义知识观和建构主义知识观。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建构主义知识观借着“新课程理念”的东风,在基础教育领域独占鳌头。建构主义知识观在20世纪80年代末被我国教育学界所认识,它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认为知识是一种主体的存在,“既不是对世界的完全‘反映’,也不是对事物本真的‘发现’与‘揭示’,而是人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同时建构主义知识观在后来又有了新的含义:更注重知识的动态性、境域性与价值性,侧重从文化视角理解和建构知识,力求反映知识的开放性、多元性和不可预测性,特别强调增加不确定性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正是这创造能力,直击中国教育的软肋,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思维细密,但总的来说缺乏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建构主义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建构和认知主体主的主动的理念,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视角。
理性主义知识观关注知识的客观性、绝对性,课程关心的是如何通过一条有效的途径将选择的内容加以组织和实施,让学生最终获得可靠的、系统的知识。可以这样说,给学生打好基础一直是理性主义知识观所注重的。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以“加强基础”为宗旨的理性主义知识观早已成为“千夫所指”,很多人说它是造成中国学生探究精神和创造性缺失的“罪魁祸首”。
知识观的冲突,是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引发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引起的,中国社会的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因此中国的教育改革应从历史与现实等多方面定位,如若以“先进的”建构主义知识观作为中国新课程改革的唯一标尺,对我国教育发展应该说意义不大。
二、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
什么是课程观?课程观是指人们对课程的基本看法,具体来说,课程观需要回答课程的本质、课程的价值、课程的要素与构成、课程中人的地位等问题。
新课程改革要求建构民主、开放、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要求课程由教师的“专制”走向师生的“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教师走向学生,课程已不只是“文本课程”(即教材、大纲、计划等文字资料),更主要的是“体验式课程”(教师引导学生体验与感悟)。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以及参与者,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这样,教学就不只是文本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开发的过程,是一种教学相长的过程。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旧课程是把“课程”狭隘化为“教学内容”,学科知识课程所占比例大,活动课程所占比例过小。新课程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这种课程观下,教师一定要树立课程的生成、开放、参与与自主。教师不仅要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领会课程的意图,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将各种文本课程与自身经验融会贯通,转化为具有生活气息、文化感官的课程;教师要学会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善于从身边发现和挖掘各种课程因素;要十分了解学生,揣摩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创造学生喜欢的课程。
但是,新课程的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学生学习权利的解放,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新课程精神的落实面临着困难,特别是实践性内容很难从现有的考试方式中得到落实。学生的知识选择权、教师选择权以及上课自由权等等课程相关的内容,在目前的体制下还很难得到实现或者说实行比较困难。
三、新课程改革下的学习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我们的新课程改革要大力提倡学生学习观念的变革,要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树立起“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观。
传统学习观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过去,一说学习,不管是家长、老师还是学生就认为是读、练、做和考,学习显得缺少趣味。学生很少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发表看法和意见的机会,面对布置的作业学生很少查阅资料、进行实验、搞社会调查等。新的学习观把学习建立在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上,具体来说表现在:①倡导主动学习要让学生有内外的动力去想学习,同时还需要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当然还少不了学生的一种坚持学的态度。②提倡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分工和责任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需要学生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排除学生学习的孤独感。③进行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让学生独立、自主,在合作的氛围中去探究科学知识,掌握学习的方式,从而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学生缺乏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21世纪的今天,信息时代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课题和新的要求,也给学生学习提供了充分的可能。学习观或者说学习方式也许不限于上面提到的自主、合作、探究。尤其在高年级,学生自主性的增强,学习的目的、性质、内容、时间空间、主体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可以探索更多更好的学习理念。
综合来看,新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教师和学生的知识观、课程观与学习观。但在现行的教育评价机制和社会环境下,如高考,我们的新课程改革遇到了一些现实的阻力。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教育系统各个方面,乃至是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进而为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于翠翠、朱成科,知识观视角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6期第1-4页
[2]蔡铁权,三维目标的课程观诠释,《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3期57-61页
[3]娄立志,课程观与教育代价,《教育科学》,2002年04期第31-33页
[4]韩江萍,关于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变革的几点思考,《教育实践与研究》,2003年11期第12-14页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知识观;课程观;学习观
新课程改革推行已数载,透过时间的筛子,再来看新课程改革是否改进了我们现行的教育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过这肯定的背后也有不到位的地方。新课程改革赋予了基础教育新的知识观、课程观、学习观,不仅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而且充分反映了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期待与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大转变,是一项积极的、重大的、系统性的改革。
一、新课程改革的知识观
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知识观,大致可归为两类:理性主义知识观和建构主义知识观。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建构主义知识观借着“新课程理念”的东风,在基础教育领域独占鳌头。建构主义知识观在20世纪80年代末被我国教育学界所认识,它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认为知识是一种主体的存在,“既不是对世界的完全‘反映’,也不是对事物本真的‘发现’与‘揭示’,而是人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同时建构主义知识观在后来又有了新的含义:更注重知识的动态性、境域性与价值性,侧重从文化视角理解和建构知识,力求反映知识的开放性、多元性和不可预测性,特别强调增加不确定性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正是这创造能力,直击中国教育的软肋,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思维细密,但总的来说缺乏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建构主义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建构和认知主体主的主动的理念,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视角。
理性主义知识观关注知识的客观性、绝对性,课程关心的是如何通过一条有效的途径将选择的内容加以组织和实施,让学生最终获得可靠的、系统的知识。可以这样说,给学生打好基础一直是理性主义知识观所注重的。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以“加强基础”为宗旨的理性主义知识观早已成为“千夫所指”,很多人说它是造成中国学生探究精神和创造性缺失的“罪魁祸首”。
知识观的冲突,是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引发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引起的,中国社会的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因此中国的教育改革应从历史与现实等多方面定位,如若以“先进的”建构主义知识观作为中国新课程改革的唯一标尺,对我国教育发展应该说意义不大。
二、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
什么是课程观?课程观是指人们对课程的基本看法,具体来说,课程观需要回答课程的本质、课程的价值、课程的要素与构成、课程中人的地位等问题。
新课程改革要求建构民主、开放、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要求课程由教师的“专制”走向师生的“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教师走向学生,课程已不只是“文本课程”(即教材、大纲、计划等文字资料),更主要的是“体验式课程”(教师引导学生体验与感悟)。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以及参与者,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这样,教学就不只是文本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开发的过程,是一种教学相长的过程。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旧课程是把“课程”狭隘化为“教学内容”,学科知识课程所占比例大,活动课程所占比例过小。新课程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这种课程观下,教师一定要树立课程的生成、开放、参与与自主。教师不仅要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领会课程的意图,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将各种文本课程与自身经验融会贯通,转化为具有生活气息、文化感官的课程;教师要学会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善于从身边发现和挖掘各种课程因素;要十分了解学生,揣摩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创造学生喜欢的课程。
但是,新课程的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学生学习权利的解放,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新课程精神的落实面临着困难,特别是实践性内容很难从现有的考试方式中得到落实。学生的知识选择权、教师选择权以及上课自由权等等课程相关的内容,在目前的体制下还很难得到实现或者说实行比较困难。
三、新课程改革下的学习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我们的新课程改革要大力提倡学生学习观念的变革,要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树立起“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观。
传统学习观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过去,一说学习,不管是家长、老师还是学生就认为是读、练、做和考,学习显得缺少趣味。学生很少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发表看法和意见的机会,面对布置的作业学生很少查阅资料、进行实验、搞社会调查等。新的学习观把学习建立在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上,具体来说表现在:①倡导主动学习要让学生有内外的动力去想学习,同时还需要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当然还少不了学生的一种坚持学的态度。②提倡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分工和责任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需要学生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排除学生学习的孤独感。③进行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让学生独立、自主,在合作的氛围中去探究科学知识,掌握学习的方式,从而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学生缺乏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21世纪的今天,信息时代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课题和新的要求,也给学生学习提供了充分的可能。学习观或者说学习方式也许不限于上面提到的自主、合作、探究。尤其在高年级,学生自主性的增强,学习的目的、性质、内容、时间空间、主体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可以探索更多更好的学习理念。
综合来看,新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教师和学生的知识观、课程观与学习观。但在现行的教育评价机制和社会环境下,如高考,我们的新课程改革遇到了一些现实的阻力。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教育系统各个方面,乃至是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进而为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于翠翠、朱成科,知识观视角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6期第1-4页
[2]蔡铁权,三维目标的课程观诠释,《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3期57-61页
[3]娄立志,课程观与教育代价,《教育科学》,2002年04期第31-33页
[4]韩江萍,关于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变革的几点思考,《教育实践与研究》,2003年11期第12-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