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情境是产生数学概念,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背景和前提,也是学生初步感受数学问题的基础和条件[1
].现代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为指导,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无论是抛锚式还是搭脚手架式教学,都强调了情境创设的这一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学生获取知识和知识建构,因此在各科教学中都应重视情境教学,充分发挥情境创设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方法
一、情境教学的基本特征
1.情境性.“情境”是探究教学的出发点和切入点.“情”就是将学生的兴趣、需要、态度、情感的培养纳入课堂教学.通过现实环境或模拟世界的创设,拉近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知识和客观世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2.问题性.“问题”是探究的方向与动力,是学生学习新知的源头所在,学生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建构新知,根据学习内容,创设学生熟悉或感兴趣,与学习新知紧密相关的情境,利于学生提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启发性.作为数学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必须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广泛的联想和想象.
4.针对性.作为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应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5.趣味性.作为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应尽量新颖有趣,使学生对材料或活动产生直接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所设置的情境,要有一定的思考性
数学情境要有一定的数学内涵,要有足够的数学信息,要有利于学生的思考.问题情境不要只是求一时热闹、好玩,只考虑到观赏性,而失去应有的 “数学味”.要能够使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进而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2.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数学本身就有很强的应用性,所创设的情境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必须是学生可以理解的情境,而且情境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遇到或能亲身接触的情境.这样才可以使学生进入情境,达到情境教学的目的.同时,情境的设置不能超越生活和学生实际.
3.所设置的情境,要能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
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上的意义建构的过程.所以在情境的创设要充分考虑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技能,考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态度,考虑学习者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征[2
].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创设符合学习者的认知发展规律的情境.用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外部刺激去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同化与顺应,从而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情境创设的方法
1. 概念情境法
概念情境法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概念以及和概念有关的数学关系,利用动画直观演示来设置情境,以便学生能形象理解概念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如,为了使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概念和关系,在讲“正负数”一节时设计了这样的情境:一艘潜艇在海平面下 40 米处,一条鱼在潜艇上方 35 米处,一只海鸟在鱼的上方 20 米处(课件展示位置示意图),请用正负数表示出他们的高度,相互的高度差为多少米,学生看到后开始了热烈的讨论,纷纷动笔开始计算.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继续进行了课件的变换演示,由学生完成计算过程,这样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正负数的概念,并为下一步的正负数计算打下了基础.
2. 联系实际生活,创设初中数学课堂情境教学
初中数学的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教师要找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践和规律,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时,我就利用抽签﹑掷硬币﹑摸黑白棋子﹑转盘、扑克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玩过或知道的物体来分组按要求做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演示教材的所学知识内容,理解概率及其有关概念,掌握概率的三种求法,让学生体会游戏双方的获胜情况.通过计算,学生会把这种感性的认识转化为理性的认识.
3.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主要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在教学新内容时,教师应注意从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展现知识产生发展的实际背景,设法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新旧知识对比,同化新知识,从而使学生看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如通过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类比探讨分式的基本性质,通过复习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方法,来探索相似三角形的识别方法,通过复习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来研究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等.
总之,创设数学情境的方法很多,无论设计什么样的情境,都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以激发学生好奇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而且要自然、合情合理,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对数学感到枯燥、乏味.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黄毕年.怎样的教学情境才是有效的[J].辽宁教育,2006(3).
[2]屈韬.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6.
].现代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为指导,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无论是抛锚式还是搭脚手架式教学,都强调了情境创设的这一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学生获取知识和知识建构,因此在各科教学中都应重视情境教学,充分发挥情境创设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方法
一、情境教学的基本特征
1.情境性.“情境”是探究教学的出发点和切入点.“情”就是将学生的兴趣、需要、态度、情感的培养纳入课堂教学.通过现实环境或模拟世界的创设,拉近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知识和客观世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2.问题性.“问题”是探究的方向与动力,是学生学习新知的源头所在,学生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建构新知,根据学习内容,创设学生熟悉或感兴趣,与学习新知紧密相关的情境,利于学生提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启发性.作为数学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必须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广泛的联想和想象.
4.针对性.作为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应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5.趣味性.作为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应尽量新颖有趣,使学生对材料或活动产生直接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所设置的情境,要有一定的思考性
数学情境要有一定的数学内涵,要有足够的数学信息,要有利于学生的思考.问题情境不要只是求一时热闹、好玩,只考虑到观赏性,而失去应有的 “数学味”.要能够使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进而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2.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数学本身就有很强的应用性,所创设的情境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必须是学生可以理解的情境,而且情境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遇到或能亲身接触的情境.这样才可以使学生进入情境,达到情境教学的目的.同时,情境的设置不能超越生活和学生实际.
3.所设置的情境,要能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
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上的意义建构的过程.所以在情境的创设要充分考虑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技能,考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态度,考虑学习者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征[2
].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创设符合学习者的认知发展规律的情境.用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外部刺激去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同化与顺应,从而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情境创设的方法
1. 概念情境法
概念情境法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概念以及和概念有关的数学关系,利用动画直观演示来设置情境,以便学生能形象理解概念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如,为了使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概念和关系,在讲“正负数”一节时设计了这样的情境:一艘潜艇在海平面下 40 米处,一条鱼在潜艇上方 35 米处,一只海鸟在鱼的上方 20 米处(课件展示位置示意图),请用正负数表示出他们的高度,相互的高度差为多少米,学生看到后开始了热烈的讨论,纷纷动笔开始计算.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继续进行了课件的变换演示,由学生完成计算过程,这样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正负数的概念,并为下一步的正负数计算打下了基础.
2. 联系实际生活,创设初中数学课堂情境教学
初中数学的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教师要找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践和规律,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时,我就利用抽签﹑掷硬币﹑摸黑白棋子﹑转盘、扑克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玩过或知道的物体来分组按要求做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演示教材的所学知识内容,理解概率及其有关概念,掌握概率的三种求法,让学生体会游戏双方的获胜情况.通过计算,学生会把这种感性的认识转化为理性的认识.
3.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主要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在教学新内容时,教师应注意从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展现知识产生发展的实际背景,设法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新旧知识对比,同化新知识,从而使学生看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如通过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类比探讨分式的基本性质,通过复习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方法,来探索相似三角形的识别方法,通过复习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来研究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等.
总之,创设数学情境的方法很多,无论设计什么样的情境,都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以激发学生好奇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而且要自然、合情合理,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对数学感到枯燥、乏味.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黄毕年.怎样的教学情境才是有效的[J].辽宁教育,2006(3).
[2]屈韬.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