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guoxun3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校企合作模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虽然校企合作方式被学校认可,但多数还停留在顶岗实习的层面,出现了学生到企业实习不能独立完成工作,仍需要继续培训的情况。因此,寻求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是企业和学校共同期望的。
  一、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1.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相同的属性
  承担着培养人的一般任务。通过对被教育者实施充分、公平的教育,承担着促进人的发展,进而促进全社会和谐发展的责任。
  2.职业教育又有着与其他类型教育不同的特殊属性
  承担着直接为经济服务的责任。在我国,职业教育为促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为各行各业的发展,为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成为整个教育体系中与经济、与市场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
  3.职业教育在发达国家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无论是北美的“CBE”模式,还是德国的 “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都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奠定国民教育基础。
  二、校企合作模式
  1.“三程相接”式
  机械类专业学生首先在校内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和基础技能训练,然后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生产性实习,最后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
  2.“工学交替”式
  汽车类专业学生的在校学习与在企业实习交替进行。在时间安排上按“一加四个零点五”进行,即第一学年两个学期在校内学习,第三学期到企业实习,第四学期又回到校内学习,第五学期在校内完成理论课程学习后到企业实习,最后一学期顶岗实习。
  3.“订单培养”式
  根据企业对人才的特殊需求,学院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对专业和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共同组织学生开展实际环境训练,企业直接参与对学生的考核、选拔。近年来学院开办了多个以行业、企业冠名的订单培养班,如“航天机械制造班”“大飞机班”“一汽物流班”“奇瑞班”“吉利班”“新希望班”等。
  4.“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式
  学院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各企业合作,在机械制造、电子类专业实施了“校企一体、共订标准、共同考核、双向选择”式的校企全程合作培养方式。计算机类专业与成都三叠纪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了校企全程合作培养人才。学院与成都一汽大众深度合作开办首个“机电专业预开发班”,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结合成都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来的人才岗位需求状况,与成都一汽大众合作进行了“机电专业人才培养预开发班”的探索,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实行“1 1.5 0.5”教学模式:第一学年学习基础课程,第三、四、五学期由企业培训中心与学院根据学生未来就业的具体岗位设置理论课程,由学院教师和一汽大众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授课,专业实训全部在大众公司实际生产现场或培训中心完成,第六学期就在具体岗位上顶岗实习。从第三学期进入企业实训开始,学生就是企业的“准员工”。学生毕业后,技能水平、工资待遇都明显高于其他员工,后续发展空间大,实现了学生、公司、学院的“三方共赢”。
  三、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的手段
  1.与航天企业深度合作,形成了“根植航天,校企一体,产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和办学特色
  学院作为中国航天所属高职院校,学院的发展与中国航天事业共荣、共生、水乳交融,与中国航天第七研究院同根同源,互为一体。学院依托与航天七院地域零距离、文化零距离、合作零距离、就业零距离的“四零”优势,建立了校企同步发展机制、校企资源共享机制、校企紧缺人才供给和毕业生就业保障机制、行业企业投入赞助机制等“四大机制”,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举办“航天订单班”,按照航天用人单位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授课内容,订单班学生毕业后成为航天员工,实现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形成了“根植航天,校企一体,产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和办学特色。
  2.与区域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合作,积极推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和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模式
  学院十分注重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拓展了学生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基地,也为企事业单位发展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撑。学院与成都市钣金协会、龙泉驿区数控和模具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省内外200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共建实习基地协议;2010年12月,学院与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公司签订创新人才合作培养协议;同年12月与一汽大众组建一汽大众“预开发班”40人,笔者学院成为了一汽大众在西南地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学院在一汽大众工学交替的在校学生1200多人,在一汽大众就业的毕业生2351多人;学院还与中国二重、德阳东汽、德阳东电、乐山东风电机、上海奂鑫集团、奇瑞汽车、长虹集团、成都英特尔公司、电子10所、电子29所、成飞集团、重庆机电集团、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永川跃进机械厂、新希望集团、蓝光嘉宝物业公司等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开办冠以企业名称的订单培养班,如 “一汽大众预开发班”“大飞机订单班”“奥迪订单班”“一汽物流订单班”“奇瑞订单班”“吉利订单班”“新希望订单班”“二重焊接订单班”等上百个定制培养班,校企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授课,专业实习在校内实习基地或在企业培训中心、生产现场完成,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实现了学生与企业员工、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四、校企合作的主要收获
  1.加强了学校与企业间的联系,为开展实践性教学奠定基础
  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工作前、中、后期,学院和各企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就今后的长期合作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能为学院学生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就业工作提供较大平台。
  2.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检验并提升
  学生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过程中,能在实际岗位中运用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学生在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并及时地找到自身的不足,为完善自己的素质找到方向。
  3.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高
  学生在企业中可以接触到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同事。在和有着不同习俗、不同生活方式、不同饮食习惯、不同性格的领导及同事交往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不同人采取不同的交往方式,他们的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
  4.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得到锻炼
  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过程中,有些学生的工作强度比较大,但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克服各种困难,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锻炼自己,学生在学习各项技能的同时,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
  5.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得到提高
  从学校到生产岗位,这是一个大跨越。学生们会承受来自体力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但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克服了体力上的压力,同时也克服了来自心理上的压力,并且心理调整和适应能力得到提高。
  6.开阔了学生和教师的视野
  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给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的平台,同时也给学院老师提供了深入接触企业,接触岗位的平台。在新的地方,新的岗位上,学生见到了更多的东西,老师也接触到了更多的人和事。
  (作者单位: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在潜存着巨大空间的职教英语课中实施核心能力渗透性培养大有可为。于听说读写的常规训练中全方位渗透核心能力培养,倍增学生就业竞争力,是职教英语课核心能力渗透性培养的基
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这就要求我们在给学生传授计算机知识的同时,要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与社会需要结合,采取科学的先进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校期间成为知识的主动学习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  一、更新教育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计算机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计算机教学在加强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才能在教学中不断地
本文分析了机械制造工艺课教学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建议,并结合教学中的具体案例,探讨了机械制造工艺课课程教学考核改革的思路及应注意的问题。
摘 要:随着企业对技术人才要求的变化,原有的人才培养方式和教学方式已不能完成培养目标,基于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旨在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与技能脱节、教学技术技能与行业技术脱节的问题,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强调在工作中学习,通过学生完成完整的学习任务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工学一体化 学习任务 教学化处理  一、主要目标  建立与市场需求对接的学习任务教学化处理方式。
瘦高个,戴着黑框眼镜,全身上下透出不止19岁的成熟、精明,这就是南京怪男孩赵成。时下,正当不少大学生为找工作四处奔波时,尚未走进大学校门的他,每月的收入已轻松超过2万元,
有些行业需要“贪生怕死”,这与目前我们社会提倡的“見义勇为”似乎格格不入,但是特殊行业“贪生怕死”,并不意味着各自保命、无所作为,而是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实现忠于职守和“見义勇为”,是通过紧急状态下的机智果敢,尽最大努力保护他人生命和财产,也包括保护好自己,这其实意味着更大程度上的斗智斗勇。这就需要对相关行业的员工,在平时就加强应对紧急状态或事件的专业培训。  小程在英国学习金融专业,找工作阶
摘要:由于目前中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存在一些误区,对学生应当实施全程化的就业指导,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与职业发展特点,就业指导内容应各有侧重。要贯彻落实中职院校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可开展多元化的就业指导形式。  关键词:中职院校 全程 就业指导  近年来,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及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中职院校的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适应城乡产业发展一线需要的具有较高知识程度,掌
摘 要:商务英语函电是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个分支,商务英语函电有其自身独特的语言特点和语境,其教学不同于一般英语教学。该课程学习的特殊性和难度与中职生现有英语水平薄弱的现状存在矛盾,词块教学法的介入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词块教学法的桥梁纽带作用使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体验成功的喜悦。本文简述了词块教学法及其理论,重点论述了词块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函
职业生涯是指人一生连续从事和担负的职业、职务、职位的过程。一个人的事业究竟应向哪个方向发展,其一生要稳定从事哪种职业类型,扮演何种职业角色,都可以在此之前做出设想和规划,这就是职业生涯设计。每个人的职业规划不可能一步到位,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现有的机遇不断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最终使美好的理想立足于现实人生。技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是如此。  一、技校生职业规划的主要问题  1.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