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思想政治学科是培养新时代“德技并修”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当前中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被确定为推进学科教学提供了战略指引,为进一步阐释其基本内涵提供了重要抓手。文章从理论演绎和现实发生两条主线揭示中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对进一步深化学科课程教学以及深入研究具有基础性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 中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内涵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4.056
“当前,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已成为国际教育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我们迎来了一个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特征的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即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的新阶段。因此,近年来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我国关于中职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改革的研究勃然兴起。2020年1月19日,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的通知(教材[2020]2号)(以下简称《通知》),是国内第一个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政策文件。这为我们进一步明确中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提供了重要抓手。
一、理论逻辑:中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演绎
1.从“素养”到“核心素养”
“素养”与“核心素养”的提出发端于工业社会职业教育与培训或者说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方式变革与发展的产物。它与劳力市场需求及从事某项职业所需要的特定知识技能与态度有关,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则逐渐应用于教育中。具体来讲,“能力”可以看作是“素养”的前身,而“素养”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及未来个人和社会发展需要发展了的“能力”,由此基于素养的教育则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代表性的观点有:素养是成功素养,是指人们走向成功所需要的知情意、技能与经验、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对素养的理解应该和一定的具体情境相结合,任何素养所涵盖的能力、技术知识、技术经验以及社会认知都是对情境的反映,都折射出人们在一定情境之下的种种表现,而且这种表现可以将已有和新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延伸到新的情境之中。因此,素养具有稳定性和迁移性。与这种观点类似,也有学者认为,素养是满足既定需要或者实现某种目标过程中所体现的认知、技能的综合能力、心理情感与价值观念等,也变现为特定情境中的适应性和调适性。由此可见,素养是个体参与社会交互的结果,素养作为个体特质必须与特定情境、场域、社会发展需要之间具有粘性。个体素养所包含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在相关领域发挥作用并促使个体发展,这是个体学习经验、社會经验的碰撞和整合的结果,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和外在的社会性和发展性。素养具有内在属性,也具有外在属性。其内在属性指向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指向认知、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其外在属性指向知识、技能、能力的行为表现,情感表达、道德表现。
2.从“学科核心素养”到“中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素养具有综合性和多面性,而核心素养是指在特定领域中指向个体成功表现做重要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其外的行为表现,情感表达、道德表现。教育领域中的核心素养是作为客体侧面的教学内容与作为主体侧面的学习者关键能力的统一体而表现出来的,这就是学科意义上的核心素养。也就是说,在教育层面上,应将核心素养转化为具体的学科核心素养,而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具体学科上的形象表现与落实。
二、实践轨迹:中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现实发生过程
中职德育永远是一种脚踏实地而又仰望星空的存在,既根植于实践,又关怀着“理想的人类”和“人类的理想”。中职思想政治学科一如其他任何学科一样永远在自我革新的世界浪潮中挥汗如雨。政策(设计)探索属于实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中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产生也有着深刻的现实发生轨迹。我们可以从我国历年主要相关宏观的教育政策定层设计和微观层面教育方案、课程标准等两个方面来描述。
1.宏观教育政策中的中职德育学科核心素养
笔者对我国历年中职德育相关的主要教育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职德育学科建设逐步走向大概念,即广义上的中职德育,并与普通学校思想政治学科走向统一和衔接,可以窥见国家统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发展的战略目的,也因此广义上的中职德育学科和中职思想政治学科逐步成为相同概念的不同表述;“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时代要求,促使我们日益重视对学生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培养,渗透着核心素养国际潮流的影响,并与核心素养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相适应;核心素养对深化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关键作用深深印刻其中,逐步分层地嵌入我国既有教育制度(文化)之中。
2.微观政策探索中的中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正式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要加快制定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并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其实,早在2013年5月16日,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就已启动。该课题研究成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界定“核心素养就是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阐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三、中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概括
关键词:核心素养 中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内涵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4.056
“当前,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已成为国际教育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我们迎来了一个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特征的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即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的新阶段。因此,近年来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我国关于中职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改革的研究勃然兴起。2020年1月19日,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的通知(教材[2020]2号)(以下简称《通知》),是国内第一个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政策文件。这为我们进一步明确中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提供了重要抓手。
一、理论逻辑:中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演绎
1.从“素养”到“核心素养”
“素养”与“核心素养”的提出发端于工业社会职业教育与培训或者说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方式变革与发展的产物。它与劳力市场需求及从事某项职业所需要的特定知识技能与态度有关,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则逐渐应用于教育中。具体来讲,“能力”可以看作是“素养”的前身,而“素养”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及未来个人和社会发展需要发展了的“能力”,由此基于素养的教育则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代表性的观点有:素养是成功素养,是指人们走向成功所需要的知情意、技能与经验、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对素养的理解应该和一定的具体情境相结合,任何素养所涵盖的能力、技术知识、技术经验以及社会认知都是对情境的反映,都折射出人们在一定情境之下的种种表现,而且这种表现可以将已有和新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延伸到新的情境之中。因此,素养具有稳定性和迁移性。与这种观点类似,也有学者认为,素养是满足既定需要或者实现某种目标过程中所体现的认知、技能的综合能力、心理情感与价值观念等,也变现为特定情境中的适应性和调适性。由此可见,素养是个体参与社会交互的结果,素养作为个体特质必须与特定情境、场域、社会发展需要之间具有粘性。个体素养所包含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在相关领域发挥作用并促使个体发展,这是个体学习经验、社會经验的碰撞和整合的结果,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和外在的社会性和发展性。素养具有内在属性,也具有外在属性。其内在属性指向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指向认知、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其外在属性指向知识、技能、能力的行为表现,情感表达、道德表现。
2.从“学科核心素养”到“中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素养具有综合性和多面性,而核心素养是指在特定领域中指向个体成功表现做重要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其外的行为表现,情感表达、道德表现。教育领域中的核心素养是作为客体侧面的教学内容与作为主体侧面的学习者关键能力的统一体而表现出来的,这就是学科意义上的核心素养。也就是说,在教育层面上,应将核心素养转化为具体的学科核心素养,而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具体学科上的形象表现与落实。
二、实践轨迹:中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现实发生过程
中职德育永远是一种脚踏实地而又仰望星空的存在,既根植于实践,又关怀着“理想的人类”和“人类的理想”。中职思想政治学科一如其他任何学科一样永远在自我革新的世界浪潮中挥汗如雨。政策(设计)探索属于实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中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产生也有着深刻的现实发生轨迹。我们可以从我国历年主要相关宏观的教育政策定层设计和微观层面教育方案、课程标准等两个方面来描述。
1.宏观教育政策中的中职德育学科核心素养
笔者对我国历年中职德育相关的主要教育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职德育学科建设逐步走向大概念,即广义上的中职德育,并与普通学校思想政治学科走向统一和衔接,可以窥见国家统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发展的战略目的,也因此广义上的中职德育学科和中职思想政治学科逐步成为相同概念的不同表述;“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时代要求,促使我们日益重视对学生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培养,渗透着核心素养国际潮流的影响,并与核心素养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相适应;核心素养对深化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关键作用深深印刻其中,逐步分层地嵌入我国既有教育制度(文化)之中。
2.微观政策探索中的中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正式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要加快制定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并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其实,早在2013年5月16日,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就已启动。该课题研究成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界定“核心素养就是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阐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三、中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