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活资源组织多样化的科学活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908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纲要》中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由此可见,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应当与幼儿的实际生活密切相连,幼儿生活既是幼儿园的科学活动的问题,又是幼儿解决科学活动的途径。 那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如何在《纲要》精神的指引下,让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真正贴近生活,让幼儿在生活中不断地获得丰富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知识、技能呢?
  一、 日常科学活动——走出教室
  幼儿天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满了疑惑与兴趣,而科学活动正好满足了幼儿的这种探索欲望。科学活动产生于幼儿的生活,而生活情境又能帮助幼儿解决疑惑。这就要求教师突破按计划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把孩子从课堂教学的笼子里解放出来,在生活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尽量给他们“活”的教育。
  首先是日常科学活动形式的生活化。日常生活中幼儿是自由的,不受各种常规的约束可以随心所欲地说、做、想。过程组织生活化的策略就是联系幼儿生活,以触动幼儿的内心体验为核心,从创设情景中入手,根据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搭建幼儿内心体验的新平台,以深刻体验为基础,丰富幼儿的经验。例如在认识各种各样的车子时,我们先带孩子在幼儿园内观察老师们各种各样的车子,在观察中让幼儿随意的交谈,如车子的种类、车子的标志等等,适时地丰富了幼儿的认知范围,而且充分利用了我们学校这个丰富的大环境,并利用了“校车接送”这一资源,了解车子的组成还请司机叔叔做了详细的介绍。
  二、科学实践活动——走进大自然
  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是知识的宝库,是活教材。”大自然中充斥着科学现象,无穷无尽的知识点,既能为孩子提供学习题材也能最有效地实现来源于生活,回归于活,学习身边的科学,解决身边的问题。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是幼儿的本能。置身在大自然中,他们可以直接去看、触摸、聆听、观察、探索。而切身的体验,全新的感受,对孩子来说将是一笔丰富的知识财富。
  因此,结合我园“河阳文化”的特色活动,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和我们的环境优势,我们组织了孩子参观千亩桃园,参观豆腐坊等活动。并请桃园和豆腐坊的工作人员讲解介绍。在观察豆腐制作过程时,孩子们好奇地问着:“豆腐是用什么做的呢?”瞧,又一次极好的教育契机。这也充分说明了,孩子与环境的亲密接触中,是我们展开教育的最佳时机,也是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机。在探索中我们要抓住幼儿好奇的心理特征,捕捉点点滴滴的教育契机,让幼儿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科学教育渗透于一日活动中
  在幼儿科学教育实践中,我们要树立“时时处处有教育”、“方方面面有科学”的观念。同时,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切实有效地组织科学教育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做到科学教育时间生活化,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对幼儿进行“活”的教育,即渗透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如组织孩子进行散步活动时,偶尔飘过的一片树叶、头顶飞过的一架飞机都会成为孩子关注的热点。这时我们就可以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自然界,激发幼儿对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兴趣和探究之心。孩子们可以在塑胶地上走走,感受塑胶地的弹性;用落下的树枝搭自己喜欢的东西;在拣落叶时,有幼儿会问:“为什么树叶会掉下来?”幼儿们就可以相互交流各自的感受和发现,丰富和建构了新的知识和经验。可谓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孩子们会在运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新生事物或事物的本质产生探究的欲望和激情,这个是什么、为什么、哪里去了的问题串联、累积、转化成了幼儿的自发生成活动。这时教师应该保护幼儿的这种好奇心,鼓励他们多质问,培养幼儿主动发现问题自主探索的精神。从孩子中捕捉有价值的问题,适时适宜地回应,并引导他们去探索。
  一次,我倒了一大杯水,可是因为太烫不能喝。细心的扬扬看见了,说:“老师,我有办法让这杯水快快变冷!”扬扬的话引起了小朋友们的兴趣,很多孩子好奇地围了上来,于是 “让热水快点变冷”的科学探索活动应运而生了。猜想让水变冷的办法,围绕着“有什么办法让热水变冷”,我让孩子们充分猜想、讨论,然后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对不同意见提出质疑。孩子们的办法很多,“把热水杯放在冰箱里”“拿筷子在水里搅拌”“把热水放在窗上、让风吹冷”“用扇子扇风”“往杯里加冷水”等等。我鼓励他们用绘画的形式把想到的办法记录下来,以便进行实验。幼儿们能将学过的科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善于对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思考和探究,我想这就是科学活动的最终目的。
  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中,我们越来越感受到:幼儿感兴趣的是具体生动的科学现象,他们學习是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更直接的经验。幼儿的科学教育,必须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利用幼儿身边的人和事,以适合幼儿的方式,去组织科学教育活动,让幼儿能回到自己的生活中,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周围的人、事、物及其关系,真正做到“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其他文献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曾经指出:“在教育上,人格比学科重要。知识并不是目标,只有个人的自我实现才是目标。”虽然杜威的言论有实用主义哲学的个人中心倾向,但他对人自身价值的强调却是有积极意义的。区域活动是幼儿获得经验、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主要方式,它具有教育性、趣味性、操作性、创造性、探索性的自由的宽松的学习环境中,自主探索学习的非正式的教育活动。区域活动是幼儿开展学习的有效形式,它与探索型主题活动相互
期刊
课程整合已经不再是陌生的话题,于幼儿园课程与游戏整合这个问题,我们探讨一下教师的角色定位。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自发自愿的活动,但是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干预。教师参与游戏活动的本身就是对游戏的“微服私访”,可以从中把握时机给予幼儿帮助,使得游戏顺利开展。那么教师在游戏整合课程中到底该是怎么样的角色定位呢?  一、教师为幼儿游戏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创建  无论是多么生动有趣的游戏,每一个环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科学教育应利用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 幼儿科学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但从本质上说,它是幼儿自己的科学探究过程。在科学教育中,如果没有幼儿的探究过程,就不存在科学教育的过程。幼儿期是接受新知的关键期,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主动学习、探索的欲望很强,此时,教育者要关心幼儿身边的事物,给孩子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
期刊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运用整合的思想,根据目标、内容恰当地采用适宜的组织形式,以达到最优化的结合,取得良好的效果。”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是语言的艺术,它以优美形象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感染、教育儿童,使儿童从中获得美的感受。绘画是幼儿的一种特殊语言,是幼儿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载体。二者虽具有不同审美形式,但都是以塑造形象、表现情感为特征。所以故事和绘画相通相容、互存互用也就不难理解了。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个信息化时代,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信息技术也悄然走进了幼儿园,各种电化教学纷纷参与到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并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对幼儿教育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应该认识到要使幼儿园的科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有着时代气息,以适应孩子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充分运用电教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培养幼儿学习主动性,促进幼儿智力发展,使幼儿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幼儿教育肩负着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奠基任务,每一位幼儿教师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起着深远的影响。正确的教育理念、多元的知识结构、扎实的教育技能固然重要,然而教师的道德素养及教育形象更是影响每一个孩子一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立足于现代幼儿教育新观念,我园坚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育法》《教师法》和各级关于幼儿教师道德建设的规定为依据,全面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牢固树立“以
期刊
两面派,在我们看来一直是一个贬义词,是一种社会的丑恶现象,在人前一个样,在人后一个样,是某种人群生存的手段,也是我们所憎恶、所不喜欢的。而“两面派”又是幼儿之间常见的一种现象,那是否幼儿的“两面派“和传统的“两面派”定义是一样的呢?何为幼儿的“两面派”呢?幼儿的“两面派”指的是幼儿在家中和在幼儿园的表现不一,在家中任性,不听话,在幼儿园乖巧,听话的行为,是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是其适应社会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的孩子是21世纪的主人,对他们进行创造力的培养,使其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所以作为教育系统工程基石的早期教育,尤其应把发展幼儿创造力作为其培养目标,因为早期开发并培养幼儿创造力较之其它阶段,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和作用。  在我们实际的生活中,有时孩子的创造性
期刊
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大批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从而产生了“留守儿童问题”。为防止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出现,我们幼儿教师应用慈母般的爱温暖、转化、激励每个留守幼儿,给留守幼儿留下美好童年,使他们健康、幸福,阳光成长,促进教育和谐。  由于社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小城乡的人力资源向城市涌入,继而出现了新名词“留守儿童”。而且越来越多县级的寄宿制幼儿园也应运而生,面对这些正在嗷嗷待哺的时候就离开父
期刊
所谓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的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马卡连科曾指出:“儿童的责任感,对父母、家庭怀有感激之情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扩大起来,将会扩展到对国家和人民的态度上来,扩展到对人民的热爱和关心上来,并且扩展到使我们国家的公民得以幸福生活的一切工作上来。”良好的责任心是社会合作精神的基本体现,也是个人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