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故乡》的回家情绪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hai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正经典的文学作品似乎都寄寓着浓郁悲凉的“回家情绪”,这或许源于作者心灵深处“家乡情绪”的缠绕和聚集,或许源于作者精神领域深处挥之不去的孤独漂泊之苦与身世落寞之悲,或许源于作者痛感的迷失精神家园与寻找理想出路。鲁迅的小说《故乡》也如此,其字里行间透露的“回家情绪”确乎是绕有意味的话题。
  
  一、《故乡》中为什么会有“回家情绪”?
  
  “回家情绪”是人类精神体验的文学传达,鲁迅的小说《故乡》散发着浓郁的“回家情绪”,暗示着作者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执著追问。这类似于盲诗人荷马笔下的《奥德修纪》,照亮读者回归精神家园的旅途;这也类似于荒诞派小说家卡夫卡的《城堡》,唤醒读者向理想的精神家园冲刺;这甚至类似于剧作家曹禺的《雷雨》,刺激读者高扬起道德律令而重塑精神家园的美景;这当然更类似于散文大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促使读者聆听精神家园中细微的心声。
  这种情绪决定了《故乡》的“离去——归来——再离去”的结构模式,决定了《故乡》意旨上的“哀其不争,怒其不幸”,决定了《故乡》创作意图上的精神批判和道德革新。正因为这样,《故乡》才出现了如此的艺术世界:景色苍黄,村落萧索;人情薄凉,追求庸俗;人物发生苍桑之变,遭受沦落之苦;“我”只能以悲凉之心、孤独之情寄托不满现实和愤世嫉俗的感情。因此,《故乡》的回家季节恰在严寒的冬季;“豆腐西施”杨二嫂的话语透露出尖酸与薄凉;“闰土”的前后形象简直判若两人;“我”只好在正月初一逃离故乡。这样的“故乡”不堪回首且无法面对。
  作者之所以如此倾吐“回家情绪”,《故乡》中的“回家之旅”之所以会令“我”痛彻肺腑,从深层次分析是由于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痛苦焦虑和深刻反思。可以推测:作者笔下触目惊心的“闰土”形象之变和“我”的孤独难奈之痛苦已经构成了作者对农村传统文化的否定,已经构成了对农村人际关系的否定。这种否定正是以“我离故乡”为象征,以“正月初一出发”为隐喻,以“我”的侄儿和闰土的儿子相互友好和彼此牵挂为依托,宣告了旧的精神家园之破灭和新的精神家园需重建。
  作者笔下的“回家情绪”还流露出作者的“悲悯情怀”和“拯救意识”。从“豆腐西施”杨二嫂昔日的美丽到现在近似“圆规”的体形;从少年闰土的飒爽英姿、机敏过人到中年闰土的身心俱废、苦不能言;从乡村故土的美好回忆到眼下的日趋衰败、走向没落;从“我”幻想着归乡应该具有的温馨到现在无法驱遣的对故乡的忧患,作者传达了心底深处的“悲悯情怀”和“拯救意识”。尤其是一个漂泊二十余年,相隔二千余里的游子返回故乡后竟发现自己是一个故乡的“异己者”,其“悲悯”和“拯救”的方式是远走他乡和永不再回。因为唯有如此对待农村故土的传统文化,才称得上最好的“拯救”和真诚的“悲悯”。毫无疑问,唯有和传统文化彻底诀别,才能获得新生。
  
  二、《故乡》中怎样叙述“回家情绪”?
  
  《故乡》既然写“回家情绪”,自然以家乡故土的生活状况与心理感觉为主体。为此作者围绕“闰土”之故事展开了三种叙述方式。第一种叙述方式是通过“我”的记忆复原“闰土”的形象,这时的“闰土”英武过人而且智慧超群,显示了中国农村传统文化的优秀与魅力;第二种叙述方式是通过“母亲”的口述转述了“闰土”的物质、精神上的种种不如意,显示了中国农村传统文化正在遭受种种威压与打击;第三种叙述方式是通过“我”对“闰土”形象的亲眼目睹与内心猜测,显示了中国农村传统文化濒临衰败与腐朽。
  应当承认,我记忆中的“闰土”形象并不是作者本人的亲历,而是“闰土”口述之后再由“我”的想象使然。这种想象本身就很具有虚拟色彩和虚幻感觉,这象征隐喻了旧中国农村传统文化只能是虚幻中的美丽、想象中的聪慧。同样地,“母亲”口述的“闰土”的经济与精神困境也不是“我”的亲眼目睹,这种口述方式证明了作者与农村生活的隔膜与隔离,也证明了中国农村传统文化所受的威压与逼迫在程度上更惨与更深。自然地,“我”对“闰土”形象的亲眼所见才够得上真实和具体。然而作者除仅仅熟悉农民的脸上皱纹、抽烟的举止外,对农民应该具有的话语和实际应有的心理并不熟悉。
  如此说来,“闰土”形象的智慧与英勇只能靠“我”的想象与揣测来完成,那月夜下看瓜的英雄少年“闰土”极有可能“子虚乌有”。“闰土”生活的艰辛与磨难,只能靠“母亲的旁述来完成,那困境中苦苦挣扎的成年“闰土”极有可能是“胸中臆测”。“闰土”实际出场的形象与言语,或许从根本上说就是“缺席”,作者只能靠感觉和猜测来填充。
  这样看来,“闰土”形象、“闰土”故事和“闰土”精神未必完全客观真实,读者只能获得模糊而又朦胧的奇妙感觉。之所以会如此,证明了作者本人确实对农村乡土生活有些不熟悉,只能借助儿时记忆和他人言语来建构虚拟想象中的“回家之旅”和“回乡情绪”。对比少年“闰土”和成年“闰土”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我们可以印证上述问题。所以连作者也为此常常悲哀,悲哀“闰土”形象的“忽地模糊”,悲哀“我”和“闰土”的隔绝与隔膜。
  
  三、《故乡》中“回家情绪”的讽喻意义
  
  尽管《故乡》是有缺憾的真实,但这并没有削弱其针对现实的讽喻意义。作者完成讽喻现实的写作方式不是依靠“看”,而是依靠“想”与“说”。即便写到了“看”,那也是想象中的“看”;既然写到了“想”,那一定必须是作者真实的“想象”;既然写到了“说”,那必须依赖“他者口述”和“自我独语”。
  《故乡》最擅长的莫过于写作者心灵想象中的真实。作者可以借助自己所特有的玄思冥想的灵性与慧根,凡不能抵达现实真实之处,皆通过形而上的思辩来解决。少年“闰土”的英雄形象之所以能感染打动读者之心,是基于作者对传统文化盛时气象的思辨推想。凡应该具有的灵气、活力与智慧,凡应该具备的生活的多彩多姿、妙趣横生,凡应该拥有的飘逸气质和洒脱举止,少年“闰土”皆兼而有之。
  《故乡》最不擅长的是写同农村农民的言语交流。“我”同“豆腐西施”杨二嫂的对话淡乎寡味,我对“闰土”的知心话语只能言谈不得其辞。所有这些恰切印证了“我”的知识分子的身份,每当独处时“我”总会产生诗意的想象和哲理味的言辞,“我”总会产生莫名的兴奋、哀伤与冲动。
  如此可见,作者笔下的讽喻义是多重的,不仅来自可“想”的,而且来自可“说”的,甚至来自可“看”的。就可“想”的而言,作者借少年“闰土”的意气洒脱传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往昔强盛历史的深切回忆和深惜;写依恋;就可“说”的而言,作者借“豆腐西施”杨二嫂的话语,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薄凉、尖刻与势利。作者借“闰土”称呼“我”的话语,批判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阶层观念和等级秩序。作者借“母亲”口述“闰土”现实困境的话语,讽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乡土农民地位的“江河日下”、“朝不保夕”;就可看的而言,作者借目睹“故乡”之惨状和成年“闰土”之窘相,暗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乡土农村濒临灾难与危机。
  如果将上述讽喻意义概括上升为形而上的哲学意义,不妨将其视为对现实生存的家园的诅咒和对理想精神家园的探索。作者将“理想精神家园”称为“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话语鼓励人们做走向理想精神家园的领路之人。毫无疑问,作者以小说《故乡》担当起领路人的先导。
  综上所述,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焦虑和深刻反省,作者用《故乡》抒写“回家情绪”。作者采用三种叙述方式,逼真还原了《故乡》深处的“回家情绪”。作者基于对现实的多重讽喻,最终引导后世读者走向理想的精神家园。《故乡》人事虽已逝,前途探索并未停止。这或许是读者对《故乡》常读常新和常思常叹的原因吧!
  
  王飞,教师,现居河南安阳。
其他文献
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和扩展,是学生视野的开拓,情操的熏陶,是学生语言词汇的积累,也是学生阅读能力训练的必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走出课堂阅读,走进课外阅读,博览群书,吸收名篇语言精华,品味生活,丰富学生人文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兴趣导航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少年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在实际的引导中,首先,
网上曾流行一句话:高中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在三怕中,最怕的就是写作文。一提到作文,尤其是高考作文,许多同学往往会皱眉头。面对作文题,搜肠刮肚,感到实在无话可说,于是只好硬着头皮,东拉西扯地说上一些大话、空话、套话、假话。但是我们的学生给朋友写信,探讨某些问题、畅谈自己的看法时,却常常得心应手,文从句顺,别人看了也觉得很不错。同样是写作,为何有如此鲜明的反差?过多的镣铐,
“《金米》是一部以油菜坡为背景的乡村题材小说。寄托了作者对生活复杂而深刻的认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对人性的讽刺与嘲弄,以及同情和悲悯。”这是2007年12月第三届湖北文学奖评委会献给晓苏的颁奖词。2008年3月,这部短篇小说集又获得了第六届屈原文艺奖。正如颁奖词中所说,《金米》这部小说集所收入的28篇短篇小说都是围绕鄂西北的农村油菜坡展开叙事的。在他乡村题材的短篇小说中,当代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后的社
一.利用资源,创设情境,体验课程     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提出“心物交融”说,所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等观点,说明客观外物会激起人的情感活动;情感活动又会触发语言表达的动机。高考语言表达题被称为是高考的“创新实验田”,在2006年的湖北高考卷中出现了新型的创新题:写串词。这种创新题型令学生无从下手,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校的电脑平台资源,在课前精心挑选了中央电视台
开发学生教学资源,旨在“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认知需要来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服务对象,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其次使学生真正参与,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自主学习。再者使课堂成为动态生成的开放的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的王国。探究语文课堂开发学生教学资源的策略方法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开发学生的知识资源    开发学生的知识
在新的时代,中学生的阅读内容非常丰富,虽然阅读面宽了,阅读的东西多了,可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审美能力却没有明显提高。这就牵涉到阅读的有效性问题了,就有效阅读这个课题,我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一.在文本情景与作家关系处理上实现有效阅读  教材里的经典文本更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孟子就主张解读文本要“知人论世”,要尽可能详细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揣摩彼时彼地的心境,发掘文本的诗心与文心所潜含的共感。文本情
两年前,我带初三毕业班,暑期要提前上课。学校却只发了一本语文书。用惯了教参和教案,一时没有了,还真有点无所适从。只好静下心来,深入钻研,认真备课。虽然好多是老课文。有的已教过八九遍,烂熟于心,但我还是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和大意,一遍又一遍地读文本,广泛查阅资料,仔细地作笔记、写心得,竟有了不少新感受、新收获。吃透了教材,分析清楚了学生的现状,再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精心设计了适合自己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育生活化”越来越多地得到教育界人士的关注。“教育的外延即生活”作为一种理念,不仅体现在学科教学中,更渗透在德育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将目光聚焦于学生的生活世界,洞察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抓住宝贵的教育时机,挖掘出学生道德人格生成与完善的源头活水,才能开创教育的春天。    走近明星——播种理智    “脱离了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意味着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生活者,因为生活是道德教
“陟罚臧否”、“斟酌损益”这是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诸葛亮上书刘禅的表文《出师表》中的两句话,是给刘禅提建议的,意思是让刘禅在宫中、府中对臣民们奖励、惩罚、表扬、批评应该斟情酌理、掌握分寸,以达到全国上下团结,人心所向。这里面蓄含着深广的哲理。显然做人的思想工作是一门学问,是一种艺术。  这两句话用在教师育人方面也是最恰当不过了。教师的工作性质很特殊,就是专门做人的思想工作的。正所谓教书育人,就是这个
考试是现代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不同类型的考试又分别实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功能。如果说升学考试是一种终结性评价的话,那么在初三阶段多次出现的周测、月考、中段考、单元测验等等应属于形成性评价。从发展空间和现实价值的双重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教师更应重视形成性评价。对教师而言,这种评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据此分析自己教学的优劣,查漏补缺,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对学生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