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卓越工程师的培训计划,看培养艺工服装人才所需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术能力。按卓越工程师的培训计划和要求,只有深入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引入市场概念,与产业无缝衔接,引入各类师资力量,才能促进艺工服装人才的培养。最后本文指出了当前高校艺工服装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艺工人才; 培训计划
服装设计艺术人才的培养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所要求的人才培养相结合,是目前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中的一个最基本的范畴.是指以艺术与工程师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人才培养,将对高校管理部门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如何准确制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育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概述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要具有高度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科学和人文素质;既具备从事服装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的数学、自然科学等基本理论,又系统掌握服装设计与工程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获得服装产品的设计、生产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服务意识;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的初步能力;了解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和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具备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操作技能,具备选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服装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能够胜任服装设计与工程的相关技术工作,达到见习服装工程师技术能力要求,可以获得见习服装工程师技术资格。
二、按卓越工程师的培训计划,努力培养艺工服装人才。
1.按卓越工程师的培训计划,培养艺工服装人才所需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远大的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较丰富的人文知识;遵守所属职业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热爱所从事的工作,为保持和增强自身的职业能力,检查自身的发展需求,能够制定并实施自身职业发展计划;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具有良好的观察分析、认识事物现象或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了解相关科学及技术发展历史,熟悉哲学及系统工程方法及应用,培养良好的适合自身特点,具有个性的思维模式和方法;了解本专业领域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为保持和增强自身的职业能力,检查自身的发展需求,能够制定并实施自身职业发展计划。
2.按卓越工程师的培训计划,培养艺工服装人才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
能够跟踪服装工程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具备收集、分析、判断、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及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协调能力,熟悉服装设计与加工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过程,具备综合运用经济、工程管理等知识和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组织管理的能力;熟悉数据处理技术和方法,能够独立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能够独立进行服装面料的各项试验,能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够进行服装面料的选择、设计和二次开发,能够参与根据不同的面料功能进行选择性的服装设计与制作。熟悉服装的加工技术与工艺,具有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够及时捕捉时尚元素,能够参与服装设计与加工整体过程的相关评价,具有判断力和创意,能够提出比较专业的独立技术见解。能够及时了解服装产品生产制造的先进技术以及技术发展趋势;熟悉服装产品的生产流程,具有较强的在服装产品生产一线从事工艺设计、产品检验和解决服装产品生产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外语应用交流能力,能顺利地阅读和翻译外文科技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可进行专业技术交流;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常用计算机软件,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部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的原理、应用和开发流程;具备应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突发事件的能力和领导意识,并采取恰当的措施,确保项目或工程的顺利进行。
3.按卓越工程师的培训计划,深入开展教学内容、方法改革,促进艺工服装人才的培养。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同步进行,教学方法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先进的、适用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改革要求改革教学方法。
艺工结合的人才培养,其涉及的知识领域很多,因此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尤为重要。艺工结合的人才培养,不取决于知识的多少,而应体现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各知识点的结合与运用。艺工结合的人才培养,尤其是复合性的、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最关键的措施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内容改革是艺工服装人才培养的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要突出艺工结合,实现各类学科知识交叉融合,要建立艺工结合的课程体系,要采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并将艺术设计和工程技术知识共同传授给学生,促进艺工服装人才的培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要充分体现艺术学科与工程学科知识的有机的结合。
除了培养学生的艺术知识之外,还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追求能力培养的全面性,组织和安排跨学科的实验教学和竞赛,以及开展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使大学教学成为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摇篮。基于艺工服装人才培养的要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工程修养,根据企业需要的人才和国家产业发展的需求,对教学内容、方法进行改革,建立与本专业相适应的艺术设计和工程技术的课程,最大限度体现艺工结合的培养目 4.按卓越工程师的培训计划,引入市场概念,与产业无缝衔接,促进艺工服装人才的培养。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机制,引入市场概念,与产业无缝衔接,促进艺工服装人才的培养。根据市场的需求,增设新的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办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实习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快与企业接轨。
邀请企业资深的专业人士参与到具体的课程教学中,让学生有目的到企业去实践、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和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让学生了解行业的特点,了解自身学习的目的,并将这二种模式,贯穿于所有课程中。对学生的课程作业,邀请企业直接参与评价,并与学生交流,一方面让企业了解学生和他们的作品,使学生有机会被企业认同,另一方面让课程学习变得具有实效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推动力。
5.卓越工程师的培训计划,引入各类师资力量,促进艺工服装人才的培养。
按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和艺工服装人才的培养的要求,知识单一的教师,显然无法胜任综合性的艺工结合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单一专业教师配置,将有艺术类和工程技术专业教师以及企业的优秀技术人员共同承担,努力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设计思维能力和综合的技术应用能力,形成立体的教学模式,以满足艺工服装人才的培养的要求。
如《创意成衣设计与制作》,教师可以在一个教学主题下进行整体教学规划,有效地进行课程内容的穿插,有艺术类教师完成创意成衣设计,由工程技术类教师完成创意成衣制作,并将该课程与企业合作,学生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为企业设计成衣,可以在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成衣制作。
按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和艺工服装人才的培养的要求,教师需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能运用专业知识得心应手地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能熟练操作常用信息工具软件,对所教学科有一定的理解和驾驭能力。能根据学科和学习者的特点,设计本课程教案的能力;利用网络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合理评价的能力等。
现在,老师的职责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而更多的是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与学生相互了解、影响、激励和鼓舞。教师要经常了解最新教学动态,精选、收集网上适合教学的信息资源,作为教学的有效补充,增加教学信息量,尽可能多地利用多媒体课件系统制作课件,积极开发新的教学资源。教师要鼓励带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顺利进行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丰富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进行形象化的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同学间互助合作学习的精神。教学要不断丰富、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具备获取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注重学习研究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教育技术,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艺工服装人才的培养的需要。
三、当前高校艺工服装人才培养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①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过高。②课程设置过于细化、教学内容和模式陈旧。③服装设计教育与服装制造产业的结合不够。④缺乏具有双师型的大学教师。⑤企业对学校的支持不够,学校解决学生的实践、实习场地有一定的难度。
结论
从卓越工程师的培训计划,看培养艺工服装人才所需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术能力。艺工结合的人才培养,尤其是复合性的、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最关键的措施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按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和艺工服装人才的培养的要求,知识单一的教师,显然无法胜任综合性的艺工结合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单一专业教师配置,将有艺术类和工程技术专业教师以及企业的优秀技术人员共同承担,努力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设计思维能力和综合的技术应用能力,形成立体的教学模式,以满足艺工服装人才的培养的要求。
当前高校艺工服装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如服装设计教育与服装制造产业的结合不够,缺乏具有双师型的大学教师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艺工服装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方世杰.张伟等教学型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J].吉林教育,2010.01
[2] 葛田田.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分析[J].艺术探索,2007(3)l76-77
[3] 熊顺聪.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J].职教论坛,2010.04
[4] 蒋宗礼.如何使专业办学从经验走向科学佣[J].中国大学教学,2008(1).29.31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8-13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艺工人才; 培训计划
服装设计艺术人才的培养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所要求的人才培养相结合,是目前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中的一个最基本的范畴.是指以艺术与工程师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人才培养,将对高校管理部门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如何准确制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育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概述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要具有高度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科学和人文素质;既具备从事服装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的数学、自然科学等基本理论,又系统掌握服装设计与工程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获得服装产品的设计、生产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服务意识;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的初步能力;了解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和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具备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操作技能,具备选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服装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能够胜任服装设计与工程的相关技术工作,达到见习服装工程师技术能力要求,可以获得见习服装工程师技术资格。
二、按卓越工程师的培训计划,努力培养艺工服装人才。
1.按卓越工程师的培训计划,培养艺工服装人才所需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远大的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较丰富的人文知识;遵守所属职业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热爱所从事的工作,为保持和增强自身的职业能力,检查自身的发展需求,能够制定并实施自身职业发展计划;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具有良好的观察分析、认识事物现象或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了解相关科学及技术发展历史,熟悉哲学及系统工程方法及应用,培养良好的适合自身特点,具有个性的思维模式和方法;了解本专业领域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为保持和增强自身的职业能力,检查自身的发展需求,能够制定并实施自身职业发展计划。
2.按卓越工程师的培训计划,培养艺工服装人才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
能够跟踪服装工程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具备收集、分析、判断、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及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协调能力,熟悉服装设计与加工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过程,具备综合运用经济、工程管理等知识和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组织管理的能力;熟悉数据处理技术和方法,能够独立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能够独立进行服装面料的各项试验,能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够进行服装面料的选择、设计和二次开发,能够参与根据不同的面料功能进行选择性的服装设计与制作。熟悉服装的加工技术与工艺,具有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够及时捕捉时尚元素,能够参与服装设计与加工整体过程的相关评价,具有判断力和创意,能够提出比较专业的独立技术见解。能够及时了解服装产品生产制造的先进技术以及技术发展趋势;熟悉服装产品的生产流程,具有较强的在服装产品生产一线从事工艺设计、产品检验和解决服装产品生产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外语应用交流能力,能顺利地阅读和翻译外文科技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可进行专业技术交流;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常用计算机软件,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部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的原理、应用和开发流程;具备应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突发事件的能力和领导意识,并采取恰当的措施,确保项目或工程的顺利进行。
3.按卓越工程师的培训计划,深入开展教学内容、方法改革,促进艺工服装人才的培养。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同步进行,教学方法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先进的、适用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改革要求改革教学方法。
艺工结合的人才培养,其涉及的知识领域很多,因此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尤为重要。艺工结合的人才培养,不取决于知识的多少,而应体现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各知识点的结合与运用。艺工结合的人才培养,尤其是复合性的、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最关键的措施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内容改革是艺工服装人才培养的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要突出艺工结合,实现各类学科知识交叉融合,要建立艺工结合的课程体系,要采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并将艺术设计和工程技术知识共同传授给学生,促进艺工服装人才的培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要充分体现艺术学科与工程学科知识的有机的结合。
除了培养学生的艺术知识之外,还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追求能力培养的全面性,组织和安排跨学科的实验教学和竞赛,以及开展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使大学教学成为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摇篮。基于艺工服装人才培养的要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工程修养,根据企业需要的人才和国家产业发展的需求,对教学内容、方法进行改革,建立与本专业相适应的艺术设计和工程技术的课程,最大限度体现艺工结合的培养目 4.按卓越工程师的培训计划,引入市场概念,与产业无缝衔接,促进艺工服装人才的培养。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机制,引入市场概念,与产业无缝衔接,促进艺工服装人才的培养。根据市场的需求,增设新的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办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实习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快与企业接轨。
邀请企业资深的专业人士参与到具体的课程教学中,让学生有目的到企业去实践、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和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让学生了解行业的特点,了解自身学习的目的,并将这二种模式,贯穿于所有课程中。对学生的课程作业,邀请企业直接参与评价,并与学生交流,一方面让企业了解学生和他们的作品,使学生有机会被企业认同,另一方面让课程学习变得具有实效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推动力。
5.卓越工程师的培训计划,引入各类师资力量,促进艺工服装人才的培养。
按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和艺工服装人才的培养的要求,知识单一的教师,显然无法胜任综合性的艺工结合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单一专业教师配置,将有艺术类和工程技术专业教师以及企业的优秀技术人员共同承担,努力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设计思维能力和综合的技术应用能力,形成立体的教学模式,以满足艺工服装人才的培养的要求。
如《创意成衣设计与制作》,教师可以在一个教学主题下进行整体教学规划,有效地进行课程内容的穿插,有艺术类教师完成创意成衣设计,由工程技术类教师完成创意成衣制作,并将该课程与企业合作,学生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为企业设计成衣,可以在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成衣制作。
按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和艺工服装人才的培养的要求,教师需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能运用专业知识得心应手地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能熟练操作常用信息工具软件,对所教学科有一定的理解和驾驭能力。能根据学科和学习者的特点,设计本课程教案的能力;利用网络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合理评价的能力等。
现在,老师的职责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而更多的是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与学生相互了解、影响、激励和鼓舞。教师要经常了解最新教学动态,精选、收集网上适合教学的信息资源,作为教学的有效补充,增加教学信息量,尽可能多地利用多媒体课件系统制作课件,积极开发新的教学资源。教师要鼓励带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顺利进行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丰富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进行形象化的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同学间互助合作学习的精神。教学要不断丰富、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具备获取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注重学习研究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教育技术,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艺工服装人才的培养的需要。
三、当前高校艺工服装人才培养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①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过高。②课程设置过于细化、教学内容和模式陈旧。③服装设计教育与服装制造产业的结合不够。④缺乏具有双师型的大学教师。⑤企业对学校的支持不够,学校解决学生的实践、实习场地有一定的难度。
结论
从卓越工程师的培训计划,看培养艺工服装人才所需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术能力。艺工结合的人才培养,尤其是复合性的、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最关键的措施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按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和艺工服装人才的培养的要求,知识单一的教师,显然无法胜任综合性的艺工结合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单一专业教师配置,将有艺术类和工程技术专业教师以及企业的优秀技术人员共同承担,努力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设计思维能力和综合的技术应用能力,形成立体的教学模式,以满足艺工服装人才的培养的要求。
当前高校艺工服装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如服装设计教育与服装制造产业的结合不够,缺乏具有双师型的大学教师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艺工服装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方世杰.张伟等教学型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J].吉林教育,2010.01
[2] 葛田田.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分析[J].艺术探索,2007(3)l76-77
[3] 熊顺聪.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J].职教论坛,2010.04
[4] 蒋宗礼.如何使专业办学从经验走向科学佣[J].中国大学教学,2008(1).29.31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