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改革则要滞后于当前新课程改革。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形成了固定的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窒息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生气与活力。同时,导致了学生和老师对文言文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因此加强高校《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势在必行。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改革必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c)-0171-01
新《课程标准》自颁布以来,文言文教学内容在中学教科书中的比重明显加大,相应的高校《大学语文》中文言文教学的比重也明显加大。作为广大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上投入了很多精力,使新《课程标准》正逐步得到落实,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
1 学习文言文的意义
(1)有助于加深认识本国的历史文化。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多年来,经过炎黄子孙一代代的创造和积累,中国文化虽历经沧桑,却绵延不绝,其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列举了中国在一百多个方面对世界的贡献,并认为有许多古老的发明都源自中国。除科技之外,在哲学、政治、法律、宗教、历史、军事等各个领域,我们的祖先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如此辉煌的文化成就,得到完整而有序的保存,靠的就是文言。教学文言文,就好像在学生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能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与历代先贤、大师直接对话,懂得我们的历史,从而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这就是文言文教学的认识功能。我们可以这样说,弘扬传统文化是时代的需要,我们没有理由抛弃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学习文言文,正是大学生提高传统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并对其一生的文化素养的形成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汉语已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的传播。文言文就具有强大的德育教育功能。可以说,文言文拥有无法估量的教育潜能,因为其中熔铸着一个古老民族的精魂。只要我们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合理地去发掘利用,它就一定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短期效应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一人一事的思想认识;从长期效应看,有助于加强其道德修养,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塑造完美人格。(2)有助于我們深刻的了解和掌握汉语言文字。学习汉语不能无视古今汉语的血缘关系,文言文的教学可以收到探本溯源之效,察古知今,从而进一步丰富与发展现代汉语。另一方面,学习文言文还有助于克服“语言断层现象”。现代汉语要发展,就需要继续从古代汉语中去提取养料,吸纳其中仍然鲜活的因子。(3)有助于培养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情趣。文言作品经过历史筛选,许多诗文堪称精品,大多布局严谨,行文简洁,气韵生动,文采斐然。正像诗人流沙河诗中所写的:“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这是人们内心深处极其敏感的一根弦,拨动它就很自然地激起了一泓浓浓的情愫:对民族对故土的依恋。在流传已久的文学精品里,具有这种审美特质的文字比比皆是。让学生们多读点儿文言,多读读李白的诗、东坡的词,多读读司马迁的《史记》和韩愈、柳宗元的古文……也许这样,会使他们深深地意识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语言。
2 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近年来语言教学的研究,现阶段文言文教学存在着较大问题,从学生而言,许多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意义不够明确。“学习文言文到底有什么用?”这样的疑问普遍存在于学生的思想之中。学生们又因其语法枯燥乏味,把文言文说成是“学二外”。 甚至文言文被视作“鸡肋”甚或“洪水猛兽”,有人还发出这样的诘问:都什么时代了,还学习那些“老古董”干嘛?再加上时下快餐文化、时尚文化,助长了学生的浮躁、张狂的功利心态,这些都抑制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因此,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极度反感乃至于厌学。从教师而言,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到底是古代汉语的学习还是古代文化的传承,文言文教学是“文教”还是“言教”?推究起来,“学生不喜欢”是其主要因素。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一味强调记忆、背诵,学生死记硬背被动接受,教学过程模式化,教学形式呆板,使得学生昏昏欲睡。再加上文言文教学评价主要依靠考试,侧重于终结性评价,完全为考试所迫,极为被动和功利,课堂了无生气,这样的教学模式化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的偏差则直接把文言文教学拉入了死胡同。纵观我们的课堂,“理解词句含义,梳理文章内容”几乎成为文言文教学的全部。为了寻求意义的精确理解,讲课时一字一对、一句一讲、字必求其训、句必索其旨,如此富有情趣和灵性的整篇文章被肢解的支离破碎,美感全无,雅致全无。
3 措施与对策
针对目前高校《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1)加大语文教师的培训力度。语文教师承担着传播文化、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热爱祖国的重任。因此,语文教师首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过去提倡的那种“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应有一桶水”的要求已不能作为评价现今教师的标准了。教师应该是一眼泉,永不干涸。在语文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方面,首先应该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开发出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系列课程,使语文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为从事文言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把古代文化及文学作品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给广大语文教师,以达到“充电”的目的。再次,要把博览群书作为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对待,使他们“学灌古今”,“厚积薄发”。同时,扩大优秀教师教学经验及成果的交流。(2)改进课堂教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学生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阅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分析这一要求,许多人认为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降低了,但实际上却加强了从总体上通过文言作品把握文化的内涵。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当站在弘扬传统文化这一高度,通过文言作品的教学,使学生初步获得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并逐步培养起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4 结语
现阶段加强《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还具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但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些最本质的东西在不断传承。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实际需要的文化素养,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就要尽可能多读古代文学作品。能够流传到今天的古代文学作品,都是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经过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哺育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而且常读常新,它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丰富的感情、丰富的文化,却是博大精深、魅力无限的。面对世界全球化、国际化的背景,我们要减少人文精神的流失、传统文化的萎缩,保持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对学生加强人格、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能力的培养,用传统人文素养滋润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在这方面,重视文言文教学就不失为一种春风化雨、春雨润物的有效途径。因此,现阶段加强高校《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张启燕.文言文教学以“言”为本[J].语文教学通讯,2007,1.
[2] 卢英华.文言文学与弘扬传统文化[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5,6.
[3] 高建国.关于加强文言文教学的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10.
[4] 曹素.文言文教学实用五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0(21).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改革必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c)-0171-01
新《课程标准》自颁布以来,文言文教学内容在中学教科书中的比重明显加大,相应的高校《大学语文》中文言文教学的比重也明显加大。作为广大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上投入了很多精力,使新《课程标准》正逐步得到落实,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
1 学习文言文的意义
(1)有助于加深认识本国的历史文化。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多年来,经过炎黄子孙一代代的创造和积累,中国文化虽历经沧桑,却绵延不绝,其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列举了中国在一百多个方面对世界的贡献,并认为有许多古老的发明都源自中国。除科技之外,在哲学、政治、法律、宗教、历史、军事等各个领域,我们的祖先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如此辉煌的文化成就,得到完整而有序的保存,靠的就是文言。教学文言文,就好像在学生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能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与历代先贤、大师直接对话,懂得我们的历史,从而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这就是文言文教学的认识功能。我们可以这样说,弘扬传统文化是时代的需要,我们没有理由抛弃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学习文言文,正是大学生提高传统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并对其一生的文化素养的形成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汉语已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的传播。文言文就具有强大的德育教育功能。可以说,文言文拥有无法估量的教育潜能,因为其中熔铸着一个古老民族的精魂。只要我们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合理地去发掘利用,它就一定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短期效应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一人一事的思想认识;从长期效应看,有助于加强其道德修养,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塑造完美人格。(2)有助于我們深刻的了解和掌握汉语言文字。学习汉语不能无视古今汉语的血缘关系,文言文的教学可以收到探本溯源之效,察古知今,从而进一步丰富与发展现代汉语。另一方面,学习文言文还有助于克服“语言断层现象”。现代汉语要发展,就需要继续从古代汉语中去提取养料,吸纳其中仍然鲜活的因子。(3)有助于培养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情趣。文言作品经过历史筛选,许多诗文堪称精品,大多布局严谨,行文简洁,气韵生动,文采斐然。正像诗人流沙河诗中所写的:“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这是人们内心深处极其敏感的一根弦,拨动它就很自然地激起了一泓浓浓的情愫:对民族对故土的依恋。在流传已久的文学精品里,具有这种审美特质的文字比比皆是。让学生们多读点儿文言,多读读李白的诗、东坡的词,多读读司马迁的《史记》和韩愈、柳宗元的古文……也许这样,会使他们深深地意识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语言。
2 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近年来语言教学的研究,现阶段文言文教学存在着较大问题,从学生而言,许多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意义不够明确。“学习文言文到底有什么用?”这样的疑问普遍存在于学生的思想之中。学生们又因其语法枯燥乏味,把文言文说成是“学二外”。 甚至文言文被视作“鸡肋”甚或“洪水猛兽”,有人还发出这样的诘问:都什么时代了,还学习那些“老古董”干嘛?再加上时下快餐文化、时尚文化,助长了学生的浮躁、张狂的功利心态,这些都抑制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因此,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极度反感乃至于厌学。从教师而言,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到底是古代汉语的学习还是古代文化的传承,文言文教学是“文教”还是“言教”?推究起来,“学生不喜欢”是其主要因素。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一味强调记忆、背诵,学生死记硬背被动接受,教学过程模式化,教学形式呆板,使得学生昏昏欲睡。再加上文言文教学评价主要依靠考试,侧重于终结性评价,完全为考试所迫,极为被动和功利,课堂了无生气,这样的教学模式化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的偏差则直接把文言文教学拉入了死胡同。纵观我们的课堂,“理解词句含义,梳理文章内容”几乎成为文言文教学的全部。为了寻求意义的精确理解,讲课时一字一对、一句一讲、字必求其训、句必索其旨,如此富有情趣和灵性的整篇文章被肢解的支离破碎,美感全无,雅致全无。
3 措施与对策
针对目前高校《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1)加大语文教师的培训力度。语文教师承担着传播文化、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热爱祖国的重任。因此,语文教师首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过去提倡的那种“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应有一桶水”的要求已不能作为评价现今教师的标准了。教师应该是一眼泉,永不干涸。在语文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方面,首先应该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开发出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系列课程,使语文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为从事文言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把古代文化及文学作品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给广大语文教师,以达到“充电”的目的。再次,要把博览群书作为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对待,使他们“学灌古今”,“厚积薄发”。同时,扩大优秀教师教学经验及成果的交流。(2)改进课堂教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学生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阅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分析这一要求,许多人认为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降低了,但实际上却加强了从总体上通过文言作品把握文化的内涵。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当站在弘扬传统文化这一高度,通过文言作品的教学,使学生初步获得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并逐步培养起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4 结语
现阶段加强《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还具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但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些最本质的东西在不断传承。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实际需要的文化素养,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就要尽可能多读古代文学作品。能够流传到今天的古代文学作品,都是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经过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哺育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而且常读常新,它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丰富的感情、丰富的文化,却是博大精深、魅力无限的。面对世界全球化、国际化的背景,我们要减少人文精神的流失、传统文化的萎缩,保持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对学生加强人格、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能力的培养,用传统人文素养滋润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在这方面,重视文言文教学就不失为一种春风化雨、春雨润物的有效途径。因此,现阶段加强高校《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张启燕.文言文教学以“言”为本[J].语文教学通讯,2007,1.
[2] 卢英华.文言文学与弘扬传统文化[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5,6.
[3] 高建国.关于加强文言文教学的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10.
[4] 曹素.文言文教学实用五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