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内部审计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从诞生到发展至今尚不足百年历史,可以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伴随着当今世界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和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必将要适应发展,不断去革新。尤其是在近年全球经济形势严峻,金融危机冲击各国的新形势下,各国企业业绩普遍下滑,甚至濒临破产,人们在深刻体会到这场经济“变脸”对自身的深刻影响之外,也希望企业能够加强内控,避免更大的损失,这就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挑战,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不能做到独善其身,置身事外,只有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加强内部审计,夯实制度基础,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关键词:审计;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7-0-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不断努力建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经济环境,以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有序的发展。在经济逐渐繁荣的背后,很多企业内部在发展经济与内部控制的协调方面,在对企业的风险预测及管理等方面出现了一定的缺憾,这就使得内部审计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也对企业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制度措施方面,国资委逐步对中央企业加大监管力度,自2005起年相继下发了《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通知》,要求国有企业通过强化内部审计机制来达到优化企业管理的目标。电力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在努力保证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的同时,又要防弊纠错,加强风险管理,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一、我国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
电力企业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已经成为各方共识。建国以来,我国的电力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电力企业内部也很早就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在坚持“全面审计,重点突出”这一方针的同时,始终注重坚持“监督与服务并举”的措施,全面提高内部审计业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促进了审计工作不断再上新台阶。但是作为国有企业一面旗帜的电力行业,其内部审计现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坦率的讲,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起步较晚,这也使得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内部审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西方现代内部审计是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产生,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发展体系和模式,我国也在逐步完善内审机制,实现内审的有效转型。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本职工作在企业中的实践,认为电力企业内部审计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观念的认识不足
内部审计是经济活动的再监督,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自我需求和重要环节。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管理方式的变革以及内部职能的细化,要求内部审计逐步改变固有的审计观念,既保留应有的内向性服务作用,又要履行现代内部审计的外延职能,使之适应电力企业的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内部审计的根本目标虽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但审计的环境已与从前截然不同,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和政治经济发生了急剧变化,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企业竞争更加激烈,经营风险日益增加,倒闭事件不断发生。这就对内部审计观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及时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从更高层次综合考虑企业的环境和面临的经营风险,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审计策略,确保审计工作效果。但是至今,企业对内部审计职能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甚至认为控制就是牵制,使得企业不仅无法履行内部审计的外延性职能,甚至不能保证应有的内向性服务的完整。往往是强调监督的多,提倡服务的少;注重“事后”的多,考虑“事前”的少,在实际工作中只是局限于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审核,报告;参与管理意识淡薄,对企业风险认识不足,不利于电力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较弱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一样都具有独立性,但是相对于外部审计而言,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较弱。它既表现在其机构的隶属关系上,又表现在其职权的授予行使中。国有企业的资产属于国家所有,但是由经营者代为管理。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大多设置于管理层之下,在高层管理人员的授权下开展工作,这就使得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具有一定的局限,很难以独立的视角监督企业的经济行为。另外,虽然电力企业现在已经拥有了一个自上而下的比较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但是,企业的内部审计受到本单位和上级审计机构的双重领导,从企业自身来看,无论如何,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都仅仅是企业的一个所属部门,它无法逾越企业决策者的影响。从审计人员的配给到绩效考核,从经费的来源到项目的支持,都要受到所在企业的控制,其独立性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这就可能影響到内部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三)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较窄
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是以财务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为基础的。从当今情况来看,国际上先进的内部审计理念更多的是强调对企业风险的管理,而我国的大多企业还是停留在监督评价财务报表数据阶段,对风险导向的内容没有足够的重视。当今社会的经济形势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但是如果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还只是停留在对帐簿,报表的审计,还是轻视“事前预测”注重“事后监督”,那么就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当前的经济环境比较困难,电力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也在逐步加大,为了加大识别和控制风险的力度,就迫切地要求电力企业在拓宽内部审计工作领域上下足工夫,将风险管理更多的纳入到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之中。
电力企业具有自身的行业特点,它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结合体。内部审计要紧紧把握这一特征,不断拓宽自己的审计思路,充分把握行业的审计特点并且有所侧重。从电费的回收到降损促销;从日常管理到大型基建;从结构测试到风险评估,都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只有有效的开阔内部审计范围,才能提供更加具有行业特点,更加符合发展方向的审计服务,从而优化审计职能,提高服务质量。
另外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在实际的经营管理中,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往往是资金投入大、建设时间长的项目。这就要求内审人员提高对审计项目的认识程度,以“点,面”相结合的方式,在关键项目,关键环节上设置延伸审计,拓宽审计范围,从而带动提升企业的整体审计效果。
(四)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现阶段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虽然还没有完全脱离查错防弊的局限,但是审计的工作重心已经前移,即事前审计已经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相应提高自身素质。不能满足于仅仅懂会计、审计方面的知识,还要懂工程,懂管理。但是目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财务人员,电力专业及相关管理知识储备不足,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知识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审计工作。
(五)审计技术手段落后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一直以手工查账为主,大多是凭借审计人员的个人经验和职业判断,随意抽样进行审计,较少借助于审计软件,使得审计的风险无法量化,不利于审计部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减少损失。
二、如何完善电力企业内部审计机制
(一)革新内部审计手段,健全审计机构
审计部门要学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实现风险的事前监督,事中防范。通过开发和利用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价等专门的审计软件,实现操作的自动化。完善企业的监督机制,建立以“内部审计准则”为核心的行为规范体系,使得内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外要注重结合电力行业的自身特点,运用更灵活的工作方式和现代科学的先进手段,改进审计策略和审计模式,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二)引入风险导向审计,提高审计效率
内部控制是否健全,关键看对薄弱环节是否能够有效的控制和治理。内部审计工作应更加关注风险管理,提高合理预测能力,努力把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把风险管理的概念更多的纳入到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中,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以客观公正的视角处理审计问题。
(三)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电力行业必将在多方面、多领域与国际接轨。电力行业急需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内部审计部门。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是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随着市场经济向多元化的发展,产权关系日益复杂,经济领域的作弊手段更加隐蔽,审计人员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仅要求审计人员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会计、内部审计知识,还要求具有对复杂多变的问题的理解能力与判断能力,从而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审计业务。
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与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它是适应经济环境的发展而产生的,又是伴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发展的。时至今日,内部审计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其作用日渐突出。纵览世界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中优秀企业的先进经验,企业的内部审计结构都很健全,制度都很完整。这就促使我们要积极借鉴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方法,开拓审计思路,为电力企业的良性发展发挥作用。
关键词:审计;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7-0-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不断努力建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经济环境,以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有序的发展。在经济逐渐繁荣的背后,很多企业内部在发展经济与内部控制的协调方面,在对企业的风险预测及管理等方面出现了一定的缺憾,这就使得内部审计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也对企业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制度措施方面,国资委逐步对中央企业加大监管力度,自2005起年相继下发了《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通知》,要求国有企业通过强化内部审计机制来达到优化企业管理的目标。电力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在努力保证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的同时,又要防弊纠错,加强风险管理,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一、我国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
电力企业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已经成为各方共识。建国以来,我国的电力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电力企业内部也很早就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在坚持“全面审计,重点突出”这一方针的同时,始终注重坚持“监督与服务并举”的措施,全面提高内部审计业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促进了审计工作不断再上新台阶。但是作为国有企业一面旗帜的电力行业,其内部审计现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坦率的讲,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起步较晚,这也使得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内部审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西方现代内部审计是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产生,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发展体系和模式,我国也在逐步完善内审机制,实现内审的有效转型。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本职工作在企业中的实践,认为电力企业内部审计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观念的认识不足
内部审计是经济活动的再监督,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自我需求和重要环节。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管理方式的变革以及内部职能的细化,要求内部审计逐步改变固有的审计观念,既保留应有的内向性服务作用,又要履行现代内部审计的外延职能,使之适应电力企业的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内部审计的根本目标虽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但审计的环境已与从前截然不同,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和政治经济发生了急剧变化,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企业竞争更加激烈,经营风险日益增加,倒闭事件不断发生。这就对内部审计观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及时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从更高层次综合考虑企业的环境和面临的经营风险,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审计策略,确保审计工作效果。但是至今,企业对内部审计职能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甚至认为控制就是牵制,使得企业不仅无法履行内部审计的外延性职能,甚至不能保证应有的内向性服务的完整。往往是强调监督的多,提倡服务的少;注重“事后”的多,考虑“事前”的少,在实际工作中只是局限于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审核,报告;参与管理意识淡薄,对企业风险认识不足,不利于电力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较弱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一样都具有独立性,但是相对于外部审计而言,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较弱。它既表现在其机构的隶属关系上,又表现在其职权的授予行使中。国有企业的资产属于国家所有,但是由经营者代为管理。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大多设置于管理层之下,在高层管理人员的授权下开展工作,这就使得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具有一定的局限,很难以独立的视角监督企业的经济行为。另外,虽然电力企业现在已经拥有了一个自上而下的比较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但是,企业的内部审计受到本单位和上级审计机构的双重领导,从企业自身来看,无论如何,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都仅仅是企业的一个所属部门,它无法逾越企业决策者的影响。从审计人员的配给到绩效考核,从经费的来源到项目的支持,都要受到所在企业的控制,其独立性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这就可能影響到内部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三)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较窄
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是以财务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为基础的。从当今情况来看,国际上先进的内部审计理念更多的是强调对企业风险的管理,而我国的大多企业还是停留在监督评价财务报表数据阶段,对风险导向的内容没有足够的重视。当今社会的经济形势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但是如果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还只是停留在对帐簿,报表的审计,还是轻视“事前预测”注重“事后监督”,那么就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当前的经济环境比较困难,电力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也在逐步加大,为了加大识别和控制风险的力度,就迫切地要求电力企业在拓宽内部审计工作领域上下足工夫,将风险管理更多的纳入到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之中。
电力企业具有自身的行业特点,它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结合体。内部审计要紧紧把握这一特征,不断拓宽自己的审计思路,充分把握行业的审计特点并且有所侧重。从电费的回收到降损促销;从日常管理到大型基建;从结构测试到风险评估,都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只有有效的开阔内部审计范围,才能提供更加具有行业特点,更加符合发展方向的审计服务,从而优化审计职能,提高服务质量。
另外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在实际的经营管理中,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往往是资金投入大、建设时间长的项目。这就要求内审人员提高对审计项目的认识程度,以“点,面”相结合的方式,在关键项目,关键环节上设置延伸审计,拓宽审计范围,从而带动提升企业的整体审计效果。
(四)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现阶段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虽然还没有完全脱离查错防弊的局限,但是审计的工作重心已经前移,即事前审计已经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相应提高自身素质。不能满足于仅仅懂会计、审计方面的知识,还要懂工程,懂管理。但是目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财务人员,电力专业及相关管理知识储备不足,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知识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审计工作。
(五)审计技术手段落后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一直以手工查账为主,大多是凭借审计人员的个人经验和职业判断,随意抽样进行审计,较少借助于审计软件,使得审计的风险无法量化,不利于审计部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减少损失。
二、如何完善电力企业内部审计机制
(一)革新内部审计手段,健全审计机构
审计部门要学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实现风险的事前监督,事中防范。通过开发和利用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价等专门的审计软件,实现操作的自动化。完善企业的监督机制,建立以“内部审计准则”为核心的行为规范体系,使得内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外要注重结合电力行业的自身特点,运用更灵活的工作方式和现代科学的先进手段,改进审计策略和审计模式,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二)引入风险导向审计,提高审计效率
内部控制是否健全,关键看对薄弱环节是否能够有效的控制和治理。内部审计工作应更加关注风险管理,提高合理预测能力,努力把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把风险管理的概念更多的纳入到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中,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以客观公正的视角处理审计问题。
(三)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电力行业必将在多方面、多领域与国际接轨。电力行业急需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内部审计部门。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是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随着市场经济向多元化的发展,产权关系日益复杂,经济领域的作弊手段更加隐蔽,审计人员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仅要求审计人员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会计、内部审计知识,还要求具有对复杂多变的问题的理解能力与判断能力,从而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审计业务。
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与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它是适应经济环境的发展而产生的,又是伴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发展的。时至今日,内部审计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其作用日渐突出。纵览世界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中优秀企业的先进经验,企业的内部审计结构都很健全,制度都很完整。这就促使我们要积极借鉴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方法,开拓审计思路,为电力企业的良性发展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