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几点体会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hutin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决定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对培养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灵活的思维品质,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急待探讨的问题。下面就应用题教学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1.重视算式意义与应用题联系的紧密性
  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一步算式是数学中规定了意义的一种载体。每个算式都肩负着不同的意义,有什么样的算式就有什么样的意义。应用题实际是算式意义的一种扩充和体现,它与算式的意义是一对孪生兄弟,应用题是通过不同的具体内容掩饰了算式意义的鲜明特征,就像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穿了不同的衣服一样,它们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因此我们教学应用题时应将二者紧密联系起来:在教学应用题之前,先使学生加强对各种算式意义的复习、对比,达到看算式能说意义,知意义能写算式。这样在教学应用题时学生就会很快地揭晓应用题华丽“外衣”透过现象看本质,窈窕应用题实质表示的意义,然后选择表示这种意义的算式去列式,比如:乘法算式既可以表示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可以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那么我们在教学应用题时就要教会学生分析该题是不是表示这种意义,再去对应列式,经过长期的训练培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认识到应用题不是天外来客,它是有章可循的,从而消除学生对应用题的恐惧心理,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2.让学生学会审题,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审题是一个非常重要、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环节。无论对什么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审题,可以说,审题是解题的基础和先导,学生们在做应用题时往往在审题方面习惯不好,甚至不会审题。做题时对题中所给的条件和问题还没弄清楚就动笔做题,致使做题时不知道东南西北,做了半天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算,所以在算题时需要让学生先认真审题,弄清楚题中给了哪些条件,问了哪些问题,审题过程就是要审清题目的数量关系,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印象,为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三点:
  2.1 “读”。读,就是认真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要培养学生反复、仔细、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读题一定要专心,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对题中的核心部分一定要多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遍不懂,多读几遍。
  2.2 理解。在大声读出声音的同时,脑子里应该准确理解题意中的重点语句,培养学生书面语言的阅读能力:①对应用题表述中的数学术语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如“倍数”应用题“倍”的含义,学生对这些术语没有正确的理解,就无法理解题意,进而妨碍数量关系的确立。②对应用题中揭示数量关系的关键句要反复推敲,理解它的真实含义,为正确解题铺平道路。
  2.3 反述。充分理解题意后,用自己的话复述,做到言简意赅,剔除题中多余的“枝叶”,复述题意能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对题意的理解程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审题能力。
  3.重视简单应用题的教学,掌握数量关系
  基本的数量关系是指加、减、乘、除法的基本应用,比如:求两个数量相差多少,用减法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解答等;还有速度、时间和路程,单价、数量和总价,工效、时间和总量等。任何一道复合应用题都是由几道有联系的一步应用题组合而成的,是各种知识的综合,是简单应用题的提升,掌握简单应用题的解法和熟练运用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如果把一道稍复杂的应用题比作是一篇文章,那么,简单应用题则像词、句、段,没有扎实的词、句、段知识作为基础,就不可能写得出好文章。同理,没有扎实的求解简单应用题的知识作基础,就不可能顺利解答复合应用题。因此,在教学中对简单应用题要加强练习,加深理解。可采用多种叙述方式表达同一种问题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可把各类问题穿插起来练习,既可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也可克服学生依样画葫芦的习惯;在形式上可用口头解答的形式,培养学生机智敏捷的能力,如此这般,学生对简单应用题的解答熟练之后,再教学复合应用题时,只要教师作适当的指导、点拨,即可迎刃而解,可谓四两拨千金。
  4.重视思维方法的培养,拓宽解题思路
  应用题教学中的通病是“就题论题”,把教学重点放在具体解法的教学上,造成学生生搬硬套,根据片言只语定算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也要给予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使学生从“学会”转化到“会学”,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能够正确解答应用题,是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具体表现。应用题的解答一般采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要求学生把分析思考的过程用语言表述出来。学生能说清楚,就证明他的思维是理顺的。既要重视学生的计算结果,更要重视学生表述的分析过程。实际上在分析应用题时,分析法和综合法两种方法是结合运用,相互包含的。这就是说在分析已知条件时要时刻注意题目的问题,这样综合才不会偏离问题;从问题出发,提出解决这个问题所必备的条件时要想到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只有这样提出的条件才能从已知条件中找到或求出来。学生掌握了综合、分析两大方法后,可结合教材或习题逐步向学生介绍数学上的各种思想,比如:假设的思想,消除的思想、代入的思想、对应的思想、集合的思想、对应的思想等。总之,在教学应用题时不论用哪种方法,都需要注意在审题方面和逻辑推理方面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另外在选题方面一定要精,而不在于多。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才是关键。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数学思维
  应用题,顾名思义,它是来自于实际中的问题,它的内容来自于实际生活。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首先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也就是使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使数学抽象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所以应用题教学的典型习题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特别是低年级。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把那些枯燥的、脱离学生实际的应用题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比如:在教学例题时,对于学生不熟识的题目,我就保留其数量关系,删除其内容,换上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喜闻乐见的题材,这样就可以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比如:在教学单价、数量、总价的应用题时,可以布置他们先到商店里调查,第二天用他们调查回来的数据编应用题;有时把题中的某个人物改为动画中的主角,有时还可以把老师的身高、体重作为素材来改编题目。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他们的学习热情可想而知,自然而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发了他们的数学思维。只要我们在改编题目的时候,注意所选内容的思想性、数学性没有改变应用题的本质,同样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6.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
  数学是逻辑的,它需要一步步的推理,同时,它又是生动活泼的,充满着创造精神,充满着灵活性。在教学时,既要注意让学生提高思维的严密性,又要防止思维的刻板性,防止形成思维定势。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指思维沿着多种方向展开,以获得不同思维结果。它具有多向性、独特性的特点。实践证明,一题多解的训练既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独特性,还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不断提高。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培养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启发诱导学生得到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沟通解与解之间的内在联系,选出最佳解题方案,从而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例如,少先队员栽松树和柏树共120棵,其中松树的棵数是柏树的4倍,松树和柏树各栽多少棵?
  (1)根据“松树棵数+柏树棵数=120棵”可列方程解。
  (2)根据已知条件,松树和柏树的比是4∶1,可用按比例分配来做。
  (3)根据已知条件,松树棵数与总棵数的比为4∶(4+1),可用比例来做。
  (4)根据已知条件,柏树占松树的1/4,可以用分数方法来做。
  ……
  通过以上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思考问题,克服了思维定势的不利因素,开拓思路,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能正确、灵活地解答千变万化的应用题。能做到大纲要求的“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解答方法。”通过本题的多解法学习,引导学生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学过的解应用题的各种知识得以融会贯通和综合应用,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新课程改革为应用题教学指明了方向,在应用题教学中,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我们正确地把握应用题教学的本质,把改革教法和指导学法统一起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为主线,对于基础程度不同的学生而应采取相应不同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会学做为出发点,实现应用题教学由“习题解答”向“问题解决”的转化,就能逐步走向应用教学的成功之路。
其他文献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时代,信息化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将成为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工具和必备技能。初中信息技术属于科学劳动技能课程,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所以作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师需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学生所想,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己任,全面完成教育
期刊
【摘要】高中英语教育课堂中的素质教育存在诸多需要提高的环节,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初高中英语课堂中,需要逐步提高英语教师的素质教育观念。  【关键词】高中英语,素质教育,教育观念    在高中英语教育中要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全面训练,获得基本的语言交际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尽管英语教学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尤其在“应试教育”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简要论述了培养学生学习《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的兴趣,其核心是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  【关键词】培养,学生,兴趣    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这个“老师”总是远离学生,高高在上。如何使它放下身段,走近学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试图运用自己的教学实践阐释这一问题,虽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但不
期刊
【摘要】信息素养指的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和能力。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人们不仅应具备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应具备创造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这种信息能力是要求信息社会的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本文阐述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关键词】课堂教学,培养,信息素养,创新精神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要迎接社会的各种
期刊
【摘要】体育教学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综合评价,把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体能、知识与技能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新一轮课改,体育与健康课程就评什么,怎样评,成为一线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探究的重点,也是本文研究的重要话题。  【关键词】体育,学习,评价    1.问题提出  过去,大多数学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方法采用:出勤表现(10分)+体卫知识(20分)+技评项目(20分)+身
期刊
【摘要】本文从“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善于引导学生归纳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善于联想和比较,培养学生在联想和比较中创新;通过一题的灵活多变,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一题多解,引导归纳,联想比较,一题多变    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真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期刊
【摘要】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农村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不高,还存在把所有的问题都交给老师来解决的情形。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没有明显地体现出来,甚至谈不上主动。因此,摆在我们这些数学老师面前的是非常严峻的问题——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农村,数学教学,学生,地位    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
期刊
【摘要】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感受体验,是一种心理反映。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向上的情感是学生奋发向上的不竭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十分注重对学生正向情感的引发与培养。  【关键词】数学教学,积极情感,意义,作用,引导培养    在新一轮数学改革中,如何大面积高质量的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我认为:加强对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情感的培养是重要的课题之一。本文仅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
期刊
据测试,结合课堂教学,目前学生的类型差异大致有四种:第一种,优秀型。双基扎实,学习有法,智力较高,成绩稳定在优秀水平;第二种,松散型。学习能力强,但不能主动发挥,学习不踏实,双基不够扎实,学习成绩不稳定;第三种,认真型。学习很刻苦认真,但方法较死,能力较差,基础不够扎实,成绩上不去;第四种,低劣型。学习无兴趣,不下工夫,底子差,方法死,能力差,学习成绩差,处于“学习脱轨”和“恶性循环”状态。  分
期刊
【摘要】疑问是探求知识的动因,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利器。在教学过程中优化问题的设计,对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习热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重视整个教学过程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质疑谈疑。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设计,思路,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问题引领。以问题激发学生联系生活、感悟语言、应用语言、创造丰富的语文课外生活,是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的重要途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