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孝文化溯源刍议

来源 :吉林画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liang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华夏儿女孝亲敬老,代代相传,贯穿于整个历史长河,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文化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地浸染于中国人的心灵,并积淀和内化成最具民族特点和凝聚力的文化基因,成为一种普遍的伦理道德和恒久的人文精神。纵观世界文化之林,孝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之一。华夏大地特殊的土壤和气候孕育、诞生和发展了孝道文化。
  一、孝文化产生的情感基础
  由动物“反哺本能”发展进化而来的人类敬母爱母之情是孝产生的情感基础。人类敬母爱母之情是孝观念的最初萌芽。这种感情与动物“反哺本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包含感性和理性双重因素;后者只包含感性因素。动物“反哺本能”行为,自古以来,史籍中记载了很多。《本草纲目·禽部》载:“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 这种“反哺本能”行为,纯粹受感性支配,不会也不可能包含理性因素,这是由动物的本身特征决定的。对照而言,人类诞生以后,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为了生存,早期人类与大自然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群居生活是他们取得生存权力的根本,群居生活构成原始群。原始群是松散组织,没有婚姻和家庭,两性关系杂乱。随着社会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血缘婚姻对人类体质产生的不良影响,限制血缘集团内部通婚成为当时的社会主题,血缘内婚向氏族外婚转变已成为必然。血缘内婚和血缘外婚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母系血缘关系是社会主流,起着支撑作用,子女知母不知父。《吕氏春秋?恃君览》记载:“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这就是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典型特征。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子女都随母亲生活,母亲承担抚养子女的责任和义务。母权制下的子女对母亲有强烈的依存感和感恩报德之情,这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子女对母亲的感恩与动物的“反哺本能”有着本质区别。其一,动物没有理性情感,人类则相反,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特征决定的。其二,对母亲的感恩包含母权崇拜心理因素,在母系氏族社会的妇女,特别是老年妇女往往是氏族社会生产的指挥者或领导者。她们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受到大家特别的尊重。在她们死后,进行了与众不同的安葬,将生前使用的装饰品随葬。这种区别正是氏族成员对他们的氏族首领或年长者爱戴的一种反映。其三,对母亲的感恩包含生命崇拜心理因素。尽管动物“报恩”与原始社会对母亲感恩之情有本质区别,但从两者的情感出发点和行为相似性来看,是一脉相承的。人类敬母爱母之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它是孝产生的情感基础。
  二、孝文化产生的认识基础
  早期人类由对象意识向自我意识的转变是孝产生的认识基础。对象意识是指向自我以外的客体的意识;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关于自身的认识,是作为主体我的自我对作为客体我的自我的存在活动及其过程的有意识的反映。这种由对象意识到自我意识的转向,是思维中一个了不起的进步。早期人类对于人和自然的关系的了解基本上还停留在“自然崇拜”阶段,表现出对自然恩赐的顶礼膜拜、祈求及对自然灾变的不解、恐惧、屈从、敬畏。在对象意识占主导认识中,对大自然的关注大于对人事的关注。在长期生活中,早期人类发现大自然的力量变幻莫测,捉摸不定;对大自然虔诚膜拜者又总是受到遭难。他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确定的人间现象和具体人事,对象意识开始向自我意识转变。对大自然和神灵崇拜的同时,开始关注对生命本身的崇拜。孝的产生与人类生命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人类对生命本身的崇拜和对生命本源的探索,表现在思想意思和现实行为上就是敬祖观念和祭祀活动。《礼记》载:“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孝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不忘本”,对已去的先人追养和祭奠,祭祖是对生命赐予者的情感上的缅怀和纪念,同时也使人伦关系在情感上得以延续。《论语?学而》中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慎终者,丧必尽其礼,恭敬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者,祭必尽其诚,虔诚静穆地追祭历代的祖先;民德归厚,谓下民化之,其德亦归于厚,即老百姓的道德就会趋向敦厚了。《论语》中记载:孟懿子曾向孔子请教孝的学问,孔子回答说“无违。”樊遲问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主张在祖先或父母去世后,一定要按照礼的要求和标准来祭祀他们。 孝是维系亲缘的一股浓浓的亲情,是血浓于水的不变真情。对祖先的崇拜和祭奠,是古代人类对生命本源的迷茫和探索的表现形式,它也充分说明孝的正式产生与父权制有着很大的关系。而对生命的本源的探索乃人类对象意识向自我意识转变的结果,它是孝产生的认识基础。
  三、孝文化的制度保障
  中国的宗法制强化了孝的社会制度保障,构成了孝的产生的特殊性。宗法制度由原始时代的以父系家长制为核心的血缘组织演变而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孝的产生与父权制紧密相关。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血缘为其纽带,家族为其本位。宗法制度为中国文化的最独特之处,这种特殊的社会制度不仅成为孝产生的温暖土壤,使中华民族的孝文化较其他民族之文化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同时,宗法制度强化了孝的社会制度环境,使孝的成型和发展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外部环境。其一,宗法制度强化了孝的客体的权威意识。随着父系血缘的确立,父权统治成为中国宗法社会的一个重要而突出的特征。在宗法家族中,父家长的权力至高无上,居于家庭全体成员之上,是家庭的核心支配力,父权在家庭中被视为“绝对命令”。因此,“讲孝道,重权威”的父权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充分彰显了“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二,宗法制度强化了孝的主体的群体认同感。宗法家族制度下,孩子从小的教育是通过父母的教养方式来实现的,而家庭对小孩人格塑造具有的强大控制力,儿童的自我意识、情感需要、意志取向、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发展通常很难得到尊重,甚至受到压抑而不能实现。这种教育方式作用下,家族中的个体意识只能屈服和依赖宗法群体的权威性,“重群体,轻个体”的宗法意识色彩浓厚度增加,个体自我意识不断弱化。其三,宗法制度强化了孝的外延的推广。自从禹把天下大权传给自己的儿子启,打破了禅让制后,历史上王位世袭继承制由此开端,从而使“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家国同构同体的格局形成。在宗法家族中,“父为子纲”和父慈子孝的人伦关系,牢固的父家长制度和以长子为尊的向心力体系,推广到国家,就形成了“君为臣纲” 和君仁臣忠的尊卑等级制度和封建政治伦理。这种关系也为后来的“移忠为孝”或“移孝为忠”奠定了理论基础。
  纵观华夏民族之历史,中华文化之所以产生“孝”这个核心文化价值观,是因为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大地上具有产生“孝”的普遍条件和特殊条件,普遍条件产生了“孝”的普遍情感——尊重和敬爱父母;特殊条件产生了“孝”的特殊伦理等级——家庭伦理和政治伦理。探讨孝的起源,既要看到孝起源的普遍性,又要看到孝起源的特殊性;既要看到孝的产生的阶段性,又要看到孝的产生的过程性,换言之,孝并不是在一段历史时期内形成的,而是历史发展的长期结果。正确认识孝的起源问题,对研究孝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包括诸子百家、琴棋书画、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中华诗词等等。如何让经典浸润孩子的童年?怎样在美术教学中传承民族艺术?我尝试通过美术课上的国画教学,让孩子们体验笔墨情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它艺术的精神内核是“笔墨”。我认为小学生特别适合画国画,因为怎么画都不会难看,国画讲究的是笔墨
期刊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1989年,央视的春晚上,歌手韦唯一曲《感恩的心》催人泪下,传唱至今。这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告诉我们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而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  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为了感恩:感恩生命,感恩亲情,感恩友情,而我深知最需要感恩的人便是我的亲人和那些特别需要关心的孤寡老人。  我是玉华中学大队文艺委员。除了出色地组织学校各类少先队活
期刊
中华民族的良好品质、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情感、民族礼仪等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是我们永不枯竭的教育资源。承接和发扬这些传统美德,对学生基本人格和情感的形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传统美德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和调解作用。如何让中华传统美德在学生中发扬光大。做为一名品德教师下面谈谈我校的安排以及我的的几点做法:”  一、诵读文化经典,增强美
期刊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也不算失败,因为我们还有精神财富:但是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能成大业者,先从小节起。一代伟人周恩来以其儒雅风度征服了整个世界。他还在读中学时,每天早上起床后
期刊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而著称于世。在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和道德的宝库中,有许多我们应该而且必须继承的有价值的精神文化成果和需弘扬的传统美德。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整体道德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着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凝聚力和内聚力。  有一位"母亲"比母亲更母亲,那便是我们的祖国--中国。她,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长青的山川,长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的孩
期刊
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楚辞》中说:“惩违改忿兮,抑心而自强。”《易经》也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清华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古训也言 “男儿当自强”。这些精神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中国人,并沉淀到我们的骨子里,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这是中华文明得以绵延千年,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同时这也成为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立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和道德
期刊
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民族复兴与国家崛起必不可少的就是民族精神的保障。作为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切实融入当代教育实践之中,以优秀的文化精神濡染和塑造人的心灵与人格,是中
期刊
我有一个最幸福的家——爸爸、妈妈还有我。每天我们只要聚在一起就有说不尽的开心事。  爸爸在一家外企工作,他的主要家庭“职责”就是赚钱养家,保证全家衣食无忧;妈妈主要负责承担家庭内部事物,家里的事不管大小,一切都是她说了算,她每天都把家整理得井井有条;而我的主要职责就是好好学习,不让爸妈为我的学习担忧。爸爸曾说过,“只要我们每个人各司其职,各尽其力,我们就能创造最幸福的生活!”事实上,这些年来,我们
期刊
家庭传统美德教育,在整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具有不容忽视和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探讨现代家庭传统美德教育,更有重要的意义。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没有不想学好的
期刊
我们伟大的祖国究竟靠什么而辉煌,靠什么而成为世界的焦点呢?正是那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在这一片广阔的土地上,我们代代的劳动人民在这里栖息,把这文化,文明一代代传下来,使它永远不停地“前进”,中华之魂——美德。  在这历史的长河中,中华美德熠熠生辉,有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樂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而如今我们中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