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的责任

来源 :吉林画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hg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民族复兴与国家崛起必不可少的就是民族精神的保障。作为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切实融入当代教育实践之中,以优秀的文化精神濡染和塑造人的心灵与人格,是中国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毛泽东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再有江主席的抗洪精神、胡主席的抗震精神,等等一切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十六大报告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加以强调是对民族精神内涵的发展,也是对文化建设理论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应该从大小环境做起,大小年龄进行普及教育。大的环境,国家应该倡导,鼓励这种精神,使国民具备这种精神,并使其变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动力。而从小的方面来说,应该在各类教育中渗透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教育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养。
  当前,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与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清正廉洁、永不自满,乐于奉献等的民族精神,不落后于时代而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不敢于骄傲而奋发向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今天的伟大变革和新的伟大实践,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反复提炼,不断总结,为民族精神的宝库增光添彩,这既是民族精神发展的攻坚战,又是民族精神前进的光辉点。 仰望中华世纪的圣火我们感到中华民族正闪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而且,正是这种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国从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培养祖国后代的教育工作者,时时渗透给孩子们要向先辈们那样,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这不但是每个中华儿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根本途径,更是祖国对我们的要求。我们的祖国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长青的山川,长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驕傲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我校每天利用晨读时间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唐诗三百首等,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向古人学习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给孩子们讲《孔融让梨》。和《虚席以待》、《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学会尊重他人,真诚待人。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告诉孩子们,当你向老师、长辈和客人彬彬有礼地问好的时候;当你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你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时候;当你学会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时候;当你学会"宽于待人,严于律己"的时候;当你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当你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的时候,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承继和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当老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强调思想道德的培养。重视孩子的情商的培养。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教师的职责放在第一位。这是人生成功的极为关键的因素。
  当前一些青少年表现出了明显人格的缺陷、道德缺失。追逐功利而忽视奉献。遇到挫折走极端,给家庭、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形成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令人可悲。
  所以我们应该在孩子中培养有功德和社会意识,让我们为拥有这样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而自豪,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的生命焕发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文明、高雅、有气度、有风范!
其他文献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新杨中学是地处桃浦地区的普通公办初级中学,具有“导入人口集中、弱势群体集聚、城郊结合集弱”三个显著特点。学校从实际出发、更从学生的发展着眼,既把行为规范教育作为学校的“安身立命”之本,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底线工程”;把“传统美德教育”作为学校的“道德风景线”。在“尊重教育”的学校文化的浸润下,我们以“传统美德教育”为基本点、核心点、生长点,架构行为规范教育的网络,引导
期刊
鲁迅言: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所以,孝敬父母是每个人应当也必须具备的美德。  但人人都说能孝顺父母,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古代汉文帝公务繁忙,也特别抽出时间,陪伴在母亲左右,听母亲的教导,听母亲的唠叨。在汉文帝心中,始终把孝敬母亲当作是自己生命中的大事。只要母亲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他自己也会感到莫大的快乐。后来汉文帝母亲病倒,他不宽衣解带,侍奉了母亲整整三年,为母亲亲尝汤药,被列为二十四孝之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对“中国梦”时代命题的深刻解读。为了将弘扬民族精神教育与提升现代公民素养相结合,将传承国学经典文化与提高师生文化品位相结合,积极营造浓郁的书香文化氛围,我校响应教育局号召,积极开展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校园文化在“国学经典诵读”中滋养,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一、传统文化进校园,重视教育内涵发展的理性探索  
期刊
小学语文教科书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如何挖掘教科书感恩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在此,把本人多年的教学体验略谈如下:  一、弄清——知恩  感恩教育必须先知恩。要根据文章特点,引导学生弄明白文章要感谁的恩,感什么恩。作为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握好怎么样的文章表现怎样的恩。表现大自然之恩的一般是写景的记叙文或是说明性的质的文章。如《只有一个地球》告
期刊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包括诸子百家、琴棋书画、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中华诗词等等。如何让经典浸润孩子的童年?怎样在美术教学中传承民族艺术?我尝试通过美术课上的国画教学,让孩子们体验笔墨情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它艺术的精神内核是“笔墨”。我认为小学生特别适合画国画,因为怎么画都不会难看,国画讲究的是笔墨
期刊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1989年,央视的春晚上,歌手韦唯一曲《感恩的心》催人泪下,传唱至今。这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告诉我们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而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  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为了感恩:感恩生命,感恩亲情,感恩友情,而我深知最需要感恩的人便是我的亲人和那些特别需要关心的孤寡老人。  我是玉华中学大队文艺委员。除了出色地组织学校各类少先队活
期刊
中华民族的良好品质、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情感、民族礼仪等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是我们永不枯竭的教育资源。承接和发扬这些传统美德,对学生基本人格和情感的形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传统美德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和调解作用。如何让中华传统美德在学生中发扬光大。做为一名品德教师下面谈谈我校的安排以及我的的几点做法:”  一、诵读文化经典,增强美
期刊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也不算失败,因为我们还有精神财富:但是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能成大业者,先从小节起。一代伟人周恩来以其儒雅风度征服了整个世界。他还在读中学时,每天早上起床后
期刊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而著称于世。在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和道德的宝库中,有许多我们应该而且必须继承的有价值的精神文化成果和需弘扬的传统美德。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整体道德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着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凝聚力和内聚力。  有一位"母亲"比母亲更母亲,那便是我们的祖国--中国。她,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长青的山川,长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的孩
期刊
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楚辞》中说:“惩违改忿兮,抑心而自强。”《易经》也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清华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古训也言 “男儿当自强”。这些精神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中国人,并沉淀到我们的骨子里,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这是中华文明得以绵延千年,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同时这也成为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立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和道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