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就是为学生设置了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情境,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新教材编辑了大量的情境教学内容,图画精美、生动细腻,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为我们创设情境提供了生动有趣的素材。
【关键词】合作学习;创设情境;学习任务
我国新颁布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将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并列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下面我就合作学习的意义和方法谈谈我粗浅的认识。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两个环节,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解决了只靠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从而体味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从而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树立起“合作”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那么如何开展合作学习?
1 科学的组建合作小组。小组学习活动一般最适宜在中、高年级广泛开展,低年级可适度从某些方面逐步展开。充分熟悉、掌握学生情况,包含知识基础、智力状况以及行为习惯、态度等非智力因素诸方面的情况,并建立好学生资料信息库。这是分组的前提。
教师应根据班内的实际,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其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此外,在合作中,小组的成员还应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学生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激励者、检查者、记录者、报告者、操作者等等,而且小组角色应该互相轮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例如: 我在让孩子分小组学习“认识钟表”时,小组内有“教师”,有“学生”,有“记录”,还有“裁判”,学生的分工非常明确;又如:在开展数学活动课“小小商店”时,孩子们相约带来了玩具、书、文具等物品,教室里开张了近十个小商店,有经理、营业员、收银员、顾客……教室里热火朝天但秩序井然。开展这样的学习活动,如果不分组,如果不分角色,全班一起做这样的游戏,局面真不可想象。
2 创设情境。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就是为学生设置了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情境,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新教材编辑了大量的情境教学内容,图画精美、生动细腻,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为我们创设情境提供了生动有趣的素材。
例如:我在教学一册的《比一比》时,创设了一个“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情境;在教学《9加几》时,创设了运动会上给运动员送饮料的生活情境;在教学《乘加、乘减》时,创设了“小熊掰玉米”的故事情境……象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很多。总之,创设情境,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学生乐于接受。
3 明确学习任务。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还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的任务,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第二册《统计》这一内容时,我向学生提出了学习任务:明天下午第二节课是体育锻炼课,老师想安排一些你们喜欢的运动项目,到底安排哪些运动项目呢?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与统计一下吧!孩子们明确了学习任务,便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务去了。
4 选取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安排的时候,一定要把握问题的难度和深度,有些问题比较简单,就没有必要小组合作,一个没有合作价值的问题会容易使学生厌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是单个学生难以独自完成的复杂任务,是学生感到疑惑不解、易于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必须经过交流、争议、思维碰撞和相互接纳才能使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明确化与合理化。所以教师必须要精选合作小组的合作内容。
5 恰到好处的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出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一开始实施时,学生在学习的方法上不免有些生疏,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所以教师要深入各组,对学生的合作进行有效的指导。例如,①指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资料。②指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③指导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另外还要指导好讨论的程序,对有分歧的问题,可以先保留意见,再进一步查阅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时,要引导学生对其他组的汇报成果给予尊重和肯定。大家互相借鉴,互相启迪,达到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目标。
6 激励与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展示合作成果,互相评价的机会。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导向,一定要全面而有激励性。首先是过程评价,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习过程的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更注重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必须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提供及时有效地指导,才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实事求是、全面准确地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等进行评价,使各小组明确自己努力与改进的方向。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能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对学生一生是有积极意义的。
【关键词】合作学习;创设情境;学习任务
我国新颁布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将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并列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下面我就合作学习的意义和方法谈谈我粗浅的认识。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两个环节,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解决了只靠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从而体味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从而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树立起“合作”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那么如何开展合作学习?
1 科学的组建合作小组。小组学习活动一般最适宜在中、高年级广泛开展,低年级可适度从某些方面逐步展开。充分熟悉、掌握学生情况,包含知识基础、智力状况以及行为习惯、态度等非智力因素诸方面的情况,并建立好学生资料信息库。这是分组的前提。
教师应根据班内的实际,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其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此外,在合作中,小组的成员还应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学生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激励者、检查者、记录者、报告者、操作者等等,而且小组角色应该互相轮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例如: 我在让孩子分小组学习“认识钟表”时,小组内有“教师”,有“学生”,有“记录”,还有“裁判”,学生的分工非常明确;又如:在开展数学活动课“小小商店”时,孩子们相约带来了玩具、书、文具等物品,教室里开张了近十个小商店,有经理、营业员、收银员、顾客……教室里热火朝天但秩序井然。开展这样的学习活动,如果不分组,如果不分角色,全班一起做这样的游戏,局面真不可想象。
2 创设情境。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就是为学生设置了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情境,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新教材编辑了大量的情境教学内容,图画精美、生动细腻,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为我们创设情境提供了生动有趣的素材。
例如:我在教学一册的《比一比》时,创设了一个“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情境;在教学《9加几》时,创设了运动会上给运动员送饮料的生活情境;在教学《乘加、乘减》时,创设了“小熊掰玉米”的故事情境……象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很多。总之,创设情境,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学生乐于接受。
3 明确学习任务。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还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的任务,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第二册《统计》这一内容时,我向学生提出了学习任务:明天下午第二节课是体育锻炼课,老师想安排一些你们喜欢的运动项目,到底安排哪些运动项目呢?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与统计一下吧!孩子们明确了学习任务,便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务去了。
4 选取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安排的时候,一定要把握问题的难度和深度,有些问题比较简单,就没有必要小组合作,一个没有合作价值的问题会容易使学生厌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是单个学生难以独自完成的复杂任务,是学生感到疑惑不解、易于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必须经过交流、争议、思维碰撞和相互接纳才能使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明确化与合理化。所以教师必须要精选合作小组的合作内容。
5 恰到好处的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出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一开始实施时,学生在学习的方法上不免有些生疏,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所以教师要深入各组,对学生的合作进行有效的指导。例如,①指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资料。②指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③指导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另外还要指导好讨论的程序,对有分歧的问题,可以先保留意见,再进一步查阅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时,要引导学生对其他组的汇报成果给予尊重和肯定。大家互相借鉴,互相启迪,达到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目标。
6 激励与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展示合作成果,互相评价的机会。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导向,一定要全面而有激励性。首先是过程评价,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习过程的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更注重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必须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提供及时有效地指导,才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实事求是、全面准确地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等进行评价,使各小组明确自己努力与改进的方向。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能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对学生一生是有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