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职场性骚扰的难点(三篇)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jian42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焦“职场性骚扰”
  
  性骚扰,在我国目前并不具备法律上的含义,但却普遍存在社会现实中。近年来的几起“性骚扰”案,让人们看到,职场性骚扰已经成为职业女性的一大困扰。相对于起诉来说,更多性骚扰受害者面临打击、报复甚至失业的可能,往往是屈从忍受着。本期“大讲堂”请来的专家从司法实践、立法现状和社会学角度,畅谈了女性该如何处理好性骚扰这一问题,希望能给女性读者些告诫与启迪。另外,自上期刊登“汉语外语孰轻孰重”讨论后,编辑部收到不少读者反馈,本期对此话题继续给予关注。
  
  防止职场性骚扰的难点
  文/蔡兰珍
  
  在我们妇联的日常接待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职场性骚扰的投诉和求助,来访者以女性为主。近年来职场性骚扰问题趋于凸现,而有效地防止和处理性骚扰的措施不利,除了法律上的不完善外,还存在其他的难点。其一是观念上不易被人接受。职场性骚扰与公共场所性骚扰相比人们往往注意的是后者,如一人在公交车上对某人动手动脚会立即遭指责,甚至被扭送到派出所,但是在职场发生此类问题,就会被人忽视。其二是具有隐蔽性。职场性骚扰大多发生在办公室,且只有侵权人和受害人所在,难于取证,且证据的可信度差,影响受害人投诉,弄不好倒过来被人指责。其三与劳动就业关联密切。职场性骚扰中双方呈从属关系的居多,今天你拒绝上司或揭上司的短,明天就是一张辞职通知书,理由冠冕堂皇,叫你有口难言。
  我国法律对保障妇女的人身权利已有若干规定,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尤其是广大妇女越来越看中自身的人格尊严,性骚扰也被看成是对女性人格尊严的侵犯,社会各界和广大妇女也希望依法解决妇女人身权利保护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改亦成为举国关注的热点,其中包括防止性骚扰的规定。我们认为,有效的防止职场性骚扰,应犹如反家庭暴力一样,把它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这首先是需要法律的完善,在法律上要有禁止性骚扰的规定,犹如新婚姻法打出了“禁止家庭暴力”的旗号一样。其次,既然是工作场所,那单位应当具有保护劳动者不受性骚扰的责任,也可作为劳动保护的内容。再次很重要的是妇女要发扬“四自”精神,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职场性骚扰的隐蔽性更使女性,尤其是刚涉入社会的年轻白领更要提高警惕。怎样预防职场性骚扰、如果遇到性骚扰怎么办?1、工作场所应穿职业装,且要大方,不要太暴露,否则会刺激侵权者;2、反对性骚扰也要从“零”忍耐开始,当初次受到性骚扰时就应有明确的态度,因为此时的侵权者往往是试探性的,你的态度如何将决定他是“就此收兵”还是“乘胜追击”,如果发生性骚扰的情况,切不可怕难为情或为了保住饭碗而姑息迁就;3、向侵权人的主管单位和领导反映,要求终止侵权行为和给予适当的处理。4、注意收集证据如向单位和领导反映的材料、同事的证词、现场的录音录像等;5、寻求法律帮助,受害者可以向市、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妇联、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投诉,要求侵权人所在单位给予处理,受害人也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关于中国性骚扰的立法盲点
  文/马强
  
  关于性骚扰,学术界至今未有一种统一的、公认的定义。目前,性骚扰在中国主要是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而存在,并不具有法律上的含义。也就是说,性骚扰这个名词还没有被纳入到当前中国的法律体系当中。但是,社会的发展却已经迫不及待地把性骚扰立法的议题推向了前台。
  司法实践中,形形色色的性骚扰案例层出不穷,有两个案例比较有代表意义。首先是2001年,西安发生的全国第一例性骚扰诉讼案件,该案最终原告虽然败诉,但是开创了中国性骚扰诉讼的先河;另外一个案例是2003年,武汉出现的全国第一例原告胜诉的性骚扰案件。以上两个案例,无论是胜诉还是败诉,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都曾遇到过一些相同的困惑。而这些困惑无一例外的和中国目前对于性骚扰的立法缺位有着直接关系,这里讲的立法既包括实体法,也包括程序法。
  首先,性骚扰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义,这是立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如何界定一个人的行为已经构成性骚扰,需要法律对性骚扰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这样司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才能更准确地认定性骚扰行为,而作为当事人的原告才能更加明确地提出诉请,更明确地陈述事实。
  经过调查可以发现,大多数性骚扰案例都遇到过在法院立案难的问题。从目前出现的案例来看,原告一般都是以《民法通则》中“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规定以及《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中的相关条款作为诉讼依据。但是,这些条款毕竟太空泛、太原则,在具体适用方面还有一定的困难,对于侵权行为如何认定,也无法可依。因此,法院有时也很困惑,这正是性骚扰诉讼原告“立案难”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性骚扰案件的举证责任问题。我国民诉法规定了“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原则,也就是说,一般的诉讼,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还规定,特殊情况下,如医疗事故,危险作业,动物咬人等发生的侵权,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那么性骚扰案件应如何举证呢?众所周知,由于性骚扰行为本身的具有私密性的特点,很难留下物证或其他直接证据,这就使得受害人很难用取得的直接证据来证明自己受侵害的事实。以西安的案件为例,受害人虽然向法庭提供了比较有力的证人证言——受害人的同事在办公室门外听到了受害人拒绝骚扰的言语,并且看到受害人流泪走出办公室,但法院仍然认为证据不够直接,因为证人只是听见被害人的声音,没有亲眼看到办公室里正在发生的事实,因此对该证据不予采纳,直接造成了受害人的败诉。这就导致了这样一个后果——原告虽提供了大量的证据,但法院仍认为证据不足以证明侵害的事实,而被告不提供任何证据,却最终胜诉。很显然,这样的证据分担方式对受害人(原告)是不公平的,这也是立法应当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三,关于雇佣人(企业)的责任问题。统计表明,性骚扰的多发区是办公室,一般发生在上下级之间和同事之间。那么,工作场所发生的性骚扰,企业有没有责任呢?从国外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来看,一般都对企业设定了一定的责任,也就是说,如果工作场所发生了性骚扰,则企业必须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否则要和加害人一起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也就促使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将防止性骚扰作为一项培训内容,从而最大限度的避免和防止工作场合的性骚扰。从中国目前的劳动法及相关的法规来看,并没有这方面的内容。
  社会的发展,使得性骚扰不再是人们回避的话题,同时也使性骚扰的案例不断增多,立法已成为当务之急。在立法形式方面,有人建议出台一部反性骚扰法,有人提议分散立法,将反性骚扰的法律条款分散规定在劳动法、妇女权益法等相关的法规之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笔者认为目前最迫切的并不是立法的形式,而是将性骚扰这样一个社会学概念法律化,确定它的法律概念和适用范围,至于立法的形式,那是下一个层次的问题了。
  
  解决职场性骚扰的最佳方案
  文/袁志
  
  性骚扰,从本质上看,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耍流氓”在性质上是相同的,都是通过语言或者行为违背他(她)人意愿进行与性有关的挑逗、侵犯、侮辱和控制等行为。但性骚扰作为一个现代名词,往往就与侵犯者与受害者之间的社会地位联系起来。如1999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新版《辞海》中首次收入了“性骚扰”这一词条。其解释为:“性骚扰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于美国的用语。指在存在不平等权力关系的背景条件下,社会地位较高者利用权力向社会地位较低者强行提出性要求,从而使后者感到不安的行为。是性别歧视的一种表现。”随着近年来一些外企和经济特区内性骚扰事件的被披露,社会才对这个问题予以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几起性骚扰的官司,使性骚扰问题尤其是职场性骚扰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可以说,职场性骚扰已经成为职业女性的一个困惑,要么屈从、忍受,要么则面临打击、报复甚至失去工作的危险,尤其是面对当前供大于求的就业形势。
  对如何处理职场性骚扰,笔者认为,主要是应该让最终证明发生了性骚扰的单位或者公司,对受害人给予赔偿。通过单位或者公司承担巨额赔偿责任,让单位或者公司的管理者意识到,性骚扰是不可侵入的禁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给职业女性(当然,受害者不仅仅是女性)提供完善的保护。这是因为单一从诉讼的角度看,性骚扰案件面临两大问题:一是证据问题,由于性骚扰案件,往往发生在私密空间范围内,在证据的收集、固定上都存在问题,受害人除非事前经过精心的、周密的准备和策划,基本上是难以完成自身的举证责任。二是判断问题,对哪些行为是性骚扰,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标准,有的行为在一部分人看来会认为是对自己的骚扰,而从另一部分人看来,则会认为是正常的事情。虽然我们可以简单的以受害人是否愿意或者是否感到不舒服来判断是否性骚扰。但正如自己不是鱼,如何得知鱼是否快乐,在法律上受害人的陈述也并不一定会得到认同。因此,从总的看,性骚扰官司,受害者胜诉的几率并不高。换一句说,就是不可能作到有罪必罚,即侵犯者容易逃脱法律的制裁。既然不能做到有罪必罚,那就只能从职业女性工作环境的保护着手,将责任转移到单位或者公司身上,迫使单位或者公司重视性骚扰问题。从国外的有效经验看,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如果一旦被证明在你的工作场合发生了性骚扰,而本身又赋有管理上的责任,面临的将是巨额的赔偿。这一巨额赔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受害者在性骚扰案官司上的胜诉率低的问题,虽然几率高,但也有出现的可能,在加上巨额赔偿,是足以引起重视的。这正如对航空安全的重视,从运送旅客的死亡率而言,相比火车、汽车是最低的,但一旦发生,则损失惨重,这一惨重的损失是能够引起人们充分的重视。
其他文献
迪特伦(D’leteren)起初是约瑟夫·让·迪特伦(Joseph-Jean D’leteren)X1805年在布鲁塞尔创建的一家马车和马车车轮制造厂。他的两个后代在1905年为利奥波德国王二世(King Leopold II)制造的马车是当时最好的产品之一。随着20世纪汽车的发明和整个行业的商业模式从手工制造转变为工业化生产,在比利时建设大规模的车身工厂成为必然之举。基于汽车和卡车行业的大幅增长
期刊
我们今年的专栏文章专注于治理,提起治理人们通常会联想到大组织和大机构。我们在这里提出的问题是:企业只有第一代一位创始人是否也需要治理。  有人会用这样的论据来反驳这个建议:企业的活动范围太小了;作为拥有所有股权的创始人,不管怎样,他或她都拥有决策的自主权。而且还有这样的风险——只是构建了一个“橡皮图章型”董事会,其任务不过是为CEO的提案放行。  我们认为第一代引入治理机制,是将企业成功转移到下一
期刊
任何一个系统,不管是会呼吸的还是不会呼吸的,都有其生命周期。  “企业如人,亦会老化和死亡,从来没有一个没有问题的企业。”《企业生命周期》的作者伊查克·爱迪思(Ichak Adizes)将一个企业比喻成一个人一样的生命体,它拥有完整的生命周期,分为十个阶段,即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壮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早期、官僚期、死亡。  当公司从一个生命周期阶段过渡到下一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会
期刊
通盈集团总部、通盈中心以及石烁创业的“Superfit”都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北路这条轴线上,这几乎是石烁每天工作的轨迹。  进入家族企业工作的两年后,石烁和朋友一起创立了专业健身品牌“Superfit”。2016年夏,北京通盈中心洲际酒店在车水马龙的三里屯盛大开业,作为洲际酒店在亚洲的旗舰店,加之建筑外观极具特色的蜂巢设计,这里成为北京新地标,也让北京通盈投资集团这家多年来一直保持低调的企业为人们知
期刊
父亲于松岭对儿子于越的认可,对自己教子有方的骄傲从不加以掩饰。  2009年9月19日,于越回到东方剑桥的第三年,于松岭曾发布博文——《我培养出了合格的接班人》,千余字间,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相比父親于松岭,儿子于越很少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布与“我”有关的内容。社交媒体上,除了公司新闻、教育新政、经营金句,就是转发集团官微以及父亲的微博。  性格温顺,唯父命是从?那不是于越。他是个骨子里就要成就一
期刊
每一个企业的性格背后,都展现着企业创始人的眼界、格局与品貌。国美30周年庆典时,作为国美电器战略决策委员会主席,杜鹃曾经做过一次脱稿演讲。“在面对未知的新零售时代,我们要有敢为人先的魄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虽然黄光裕缺位10年,但“敢为人先”依旧是国美的理念。  从早年开创中国家电零售连锁模式,进行跨地域经营,到首创直供销售模式,与厂家进行包销定制;从最早进行广告营销,到率先实现名称、价格、服
期刊
在上一期专栏中,我们谈到,有着130年多年历史的“余仁生”,虽然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内地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开设了超过300间门市,还经营了20多间中医诊所,但这间百年老店发迹主要依靠的是矿业而非药业,最初的“仁生”(即后来的余仁生)只是其兼营的一间杂货店暨小药店,该店在一段时间内主要经营杂货,日后更是主要从事汇兑业务,而非卖药。至于发迹的主因,则是第二代接班人余东旋找到了矿产,其后在矿产
期刊
民警破案心切,无辜青年被抓    2002年8月28日上午10时左右,在云南省丘北县锦屏镇安乐旅社住宿的朱永琼被人杀死。当天下午,该旅社老板朱佩英向丘北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电话报案。接报后,丘北县公安局将案件交给刑警大队一中队办理,并成立了专案组,由时任刑警大队副大队长的刘自春负责,对案件进行侦查。专案组根据旅社老板和其他住客提供的情况,制作了两幅模拟画像,展开了查找凶犯的侦查工作。  几天后,锦屏镇
期刊
本来定位为“全广西一流的园林式公墓”,结果却变成了一个建有“大雄宝殿”、“忠孝陵”、“百家祠堂”等设施和宗族墓地的墓园;“园林式公墓”内的墓穴被当成“楼房”、“股票”四处变相传销、预售、炒卖……    接手一个烂摊子    现年32岁的宣延明是上海市人,初中毕业后在山东、湖南等地做过销售陵园的业务。2000年9月,一直做陵园项目的邢永民到上海找到宣延明,称他在广西岑溪市有一个陵园项目,希望宣能过来
期刊
匿名举报电话揭开了惊天大案序幕    2004年1月28日上午,湖南省郴州市检察院反贪局长办公室。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袁亚军局长拿起电话,原来是一个举报电话:“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李树彪这些年经常到澳门赌博,每次下的赌注很大……”还没等袁局长详细询问,对方就把电话挂了。  袁局长把举报记录交给了举报中心备案,并向分管检察长蒲祖银作了汇报,并建议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管理着全市职工的住房公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