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开始。这给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机遇。面对新课程,教师应如何更新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程的教学需要,无疑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全新课题。
1、教学目的:变注重知识传授为注重学生的发展。传统的教学观在教学活动中片面地强调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考察方式,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甚至把他们看成是知识的容器,因而,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一个个有生命的个体,是具有独立人格和自尊的人,教学必须关注人,关注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个性,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的发展。一言以蔽之,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当然,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增长,还包括情感的丰富、态度的端正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的这一新理念,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以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新课程的价值观,应该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2、教学过程:变教师单向教为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形成了强调主体状态决定于客体的直接作用的“刺激——反应”(“客体——主体”)两元图式。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课堂的主宰。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现代教学论在研究师生之间关系的转化对教学过程与结果的影响时,引入了“交往”。交往所揭示的,从本质上来讲是人与人的关系,是人与他人相互作用的一种独特形式,它使参与交往者之间的个别差异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它使交往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处在平等的基础上。因此,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建,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教学策略:变知识灌输为实施创造性教学。在传统教学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专制”的一方,课程形成一种指令、规定,教材成为圣经,而教学则成为被控制、被支配的一方,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传递课程的过程,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样,课程不断走向孤立、封闭,而教学也不断变得死板、机械,教师和学生只能是“戴着镣铐跳舞”,其生命力、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而新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新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这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变革与创新,为教师和学生留下了宽广的创造性地教、创造性的学的空间,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实施新课程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进行个性化教学,鼓励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批判态度。第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第四,开放课堂,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积极创设、开发课堂资源,加强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4、教学评价:变选拔取向的终结性评价为关注过程的发展性评价。新课程倡导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项目多种、评价方式多样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实施发展性评价,教师必须有以下认识:在评价内容上,变单纯考查学生知识技能为运用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评价考查;在评价标准上,要改变一刀切的评价模式,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评价,发挥学生多方面潜能,帮助学生接纳自己、拥有自信;在评价方法上,要改变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倚重量化的结果,而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评价手段与方法,实现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整合;在评价主体上,要改变以教师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在评价重心上,要从过分关注结果转向对过程的关注,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总之,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教师能否接受并自觉参与新课程,是新课程能否实施的有效保障,因此,在新课程付诸实施时,首先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要“新”,只有这样,新课程才能真正走进我们的新课堂。
1、教学目的:变注重知识传授为注重学生的发展。传统的教学观在教学活动中片面地强调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考察方式,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甚至把他们看成是知识的容器,因而,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一个个有生命的个体,是具有独立人格和自尊的人,教学必须关注人,关注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个性,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的发展。一言以蔽之,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当然,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增长,还包括情感的丰富、态度的端正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的这一新理念,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以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新课程的价值观,应该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2、教学过程:变教师单向教为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形成了强调主体状态决定于客体的直接作用的“刺激——反应”(“客体——主体”)两元图式。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课堂的主宰。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现代教学论在研究师生之间关系的转化对教学过程与结果的影响时,引入了“交往”。交往所揭示的,从本质上来讲是人与人的关系,是人与他人相互作用的一种独特形式,它使参与交往者之间的个别差异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它使交往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处在平等的基础上。因此,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建,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教学策略:变知识灌输为实施创造性教学。在传统教学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专制”的一方,课程形成一种指令、规定,教材成为圣经,而教学则成为被控制、被支配的一方,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传递课程的过程,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样,课程不断走向孤立、封闭,而教学也不断变得死板、机械,教师和学生只能是“戴着镣铐跳舞”,其生命力、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而新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新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这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变革与创新,为教师和学生留下了宽广的创造性地教、创造性的学的空间,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实施新课程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进行个性化教学,鼓励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批判态度。第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第四,开放课堂,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积极创设、开发课堂资源,加强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4、教学评价:变选拔取向的终结性评价为关注过程的发展性评价。新课程倡导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项目多种、评价方式多样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实施发展性评价,教师必须有以下认识:在评价内容上,变单纯考查学生知识技能为运用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评价考查;在评价标准上,要改变一刀切的评价模式,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评价,发挥学生多方面潜能,帮助学生接纳自己、拥有自信;在评价方法上,要改变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倚重量化的结果,而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评价手段与方法,实现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整合;在评价主体上,要改变以教师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在评价重心上,要从过分关注结果转向对过程的关注,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总之,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教师能否接受并自觉参与新课程,是新课程能否实施的有效保障,因此,在新课程付诸实施时,首先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要“新”,只有这样,新课程才能真正走进我们的新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