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 教师应“新”在何处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er408492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开始。这给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机遇。面对新课程,教师应如何更新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程的教学需要,无疑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全新课题。
  1、教学目的:变注重知识传授为注重学生的发展。传统的教学观在教学活动中片面地强调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考察方式,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甚至把他们看成是知识的容器,因而,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一个个有生命的个体,是具有独立人格和自尊的人,教学必须关注人,关注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个性,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的发展。一言以蔽之,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当然,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增长,还包括情感的丰富、态度的端正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的这一新理念,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以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新课程的价值观,应该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2、教学过程:变教师单向教为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形成了强调主体状态决定于客体的直接作用的“刺激——反应”(“客体——主体”)两元图式。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课堂的主宰。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现代教学论在研究师生之间关系的转化对教学过程与结果的影响时,引入了“交往”。交往所揭示的,从本质上来讲是人与人的关系,是人与他人相互作用的一种独特形式,它使参与交往者之间的个别差异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它使交往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处在平等的基础上。因此,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建,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教学策略:变知识灌输为实施创造性教学。在传统教学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专制”的一方,课程形成一种指令、规定,教材成为圣经,而教学则成为被控制、被支配的一方,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传递课程的过程,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样,课程不断走向孤立、封闭,而教学也不断变得死板、机械,教师和学生只能是“戴着镣铐跳舞”,其生命力、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而新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新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这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变革与创新,为教师和学生留下了宽广的创造性地教、创造性的学的空间,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实施新课程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进行个性化教学,鼓励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批判态度。第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第四,开放课堂,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积极创设、开发课堂资源,加强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4、教学评价:变选拔取向的终结性评价为关注过程的发展性评价。新课程倡导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项目多种、评价方式多样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实施发展性评价,教师必须有以下认识:在评价内容上,变单纯考查学生知识技能为运用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评价考查;在评价标准上,要改变一刀切的评价模式,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评价,发挥学生多方面潜能,帮助学生接纳自己、拥有自信;在评价方法上,要改变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倚重量化的结果,而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评价手段与方法,实现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整合;在评价主体上,要改变以教师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在评价重心上,要从过分关注结果转向对过程的关注,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总之,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教师能否接受并自觉参与新课程,是新课程能否实施的有效保障,因此,在新课程付诸实施时,首先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要“新”,只有这样,新课程才能真正走进我们的新课堂。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应用题的内容来自于生活,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个别教师埋怨学生的基础差,理解能力不强,常常苦于不知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题意,遇到一些数学术语时兜兜转转地总是比较含糊地给学生解释。这样,就造成学生们难以理解题意、又或是一知半解,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目时不会类推进行思考解答。那么怎样才能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生活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正确地遵循
期刊
素质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为了使素质教育得到有效地实施,就必须优化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几年来我们致力于建构“数学课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现将不成熟的教育模式介绍给大家,供同行们参考并予以指正:    一 、模式流程    创设情境、明确目标呈现问题、启发诱导 自主探究、设疑质疑 合作探究、解惑释疑 分
期刊
摘要:英语课的教学工作繁琐,在非母语的状况下,如何让学生有兴趣学,积极努力地主动去学无疑是一门学问,是提高我们英语教学成绩的关键。开好每一课的第一步是重要的,我们教师可以用多种灵活巧妙的方法来导入新课。如一、复习导入法;二、故事导入法;三、实物导入法;四、运用多媒体导入法;五、图片、图画导入法;六、表演法导入法;七、讨论导入法;八、设置疑问导入法;九、使用“陷阱”法。  关键词:英语课 导入 导入
期刊
摘 要:要实现课堂教学的“突破”,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经验需要和兴趣,课堂上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创生过程。   关键词:英语 课堂教学 实现突破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家对英语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一个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要努力教好英语,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课堂教学是学生接触英语的主要环节。一堂课四十五分钟如何设计和安排才能
期刊
近几年来,广电传媒随着传播能力的不断提高,新闻的“触角”已逐渐延伸到社会各阶层、各角落,这为新闻节目的编辑提供了更大空间,更丰富的素材。因此,电视新闻编辑除应做好编稿、改稿、撰写串联词和编排稿件顺序之外,对报道面较宽、报道对象较多的重大事件或重要节日的新闻等,还应该担当起参与新闻的策划、组织和安排等任务。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多观点、立体化的报道,达到全面、深刻地反映主题,形成一种传播强势。    
期刊
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马金科曾经指出 :我们当前正在逐步推行的“3+X”考试将根据普通高校对新生的文化素质要求,“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避免纯记忆性知识的考查,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设置新颖的情景,给出课外的真实信息,考查运用知识分析、阐述、评价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正是素质的教育的必然要求。为了与这一要求相适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期刊
摘 要:我们在这里谈语文教学艺术,我想首先要和教学技术的概念区别开来。经常听一些老师说,这一课我怎样教,记叙文我怎样教,作文我怎样教。这一切都是停留在技术的层面,也就是说,只具有操作的意义。真正的教学艺术则比这些要高出许多,它是出神入化的至高境界,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能够使人得到愉悦和享受。本文就如何达到语文教学艺术,谈了自己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语文 教学 技术 艺术    语文是一门学科,更
期刊
无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在哪个象限,本方法都是适用的。  举例说明:任给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坐标(不需要画出三角形),借助以下表格可以直观、快速地计算出该三角形面积。  将不为零的坐标如图所示相乘后相减,取绝对值后除以2即得三角形面积S,即:    即使坐标系原点不是三角形的顶点(如上表中的第一行),也可通过移轴的方法将坐标系原点移到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得上表中的第二行),再算出相应的面积S。  如下图
期刊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确定的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何况语文教学进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如何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
期刊
跨入21世纪,世界进入信息化、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目前的教师现状表明,无论是教学功能观、教学价值观,还是教学任务、教学模式等,都存在着许多弊端。例如在教学功能上,只重视教学的社会化,不重视教学的个性化;只重视教学的功利性价值,忽视教学的非功利性价值。在教学目标上,用统一的“模型化”目标要求学生,否定了学生主体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在教学任务上,只重视理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