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知识不如教思维,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思考。“停一停”“换一换”“合理化”,让学生从“不思考”“在思考”变成“会思考”“有品质地思考”和“批判思考”,从而形成批判性思维的基本链条,让批判性思维真正走进课堂,走近儿童,本文以《夸父追日》为例,谈一谈儿童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批判性阅读教学。
缘起:课堂上的嘀咕
《夸父追日》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神话故事。在我们惯常思维和教学中,向往光明、坚持不懈、勇于牺牲、无私奉献是对夸父的基本共识,本学期在讲解《夸父追日》时,却遇到了问题。
课堂上,当笔者提出“你们喜欢夸父吗?喜欢他什么?”学生们一个个正按照预期答案赞颂夸父时,突然耳边响起一声嘀咕:“我不喜歡。”追问再三,那个男生才吞吞吐吐地说:“夸父不是在做傻事吗?他怎么能跑得过太阳呢。”他的话引得学生们哄堂大笑并议论纷纷,也引起了我对既有观点的重新思考和检视:面对孩子“另类”的理解,该如何应对?如何利用呢?笔者开始思索。
很快,笔者就有答案:抓住这个难得生成,尝试运用批判思维,带领学生进行分析论证。于是,课下我给学生留了一份特殊作业——找资料,说说你心中的夸父。看到他们眼睛里有光彩闪动,我知道作业留对了。
批判:让思维更深一步
第二天的语文课上,我们就这个话题进行了讨论,学生的观点泾渭分明,展开争论。学生在辩论,我在观察分析:三年级学生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很多学生都有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和明显的从众心理,而批判性思维就是对思维的再思考,这是学生们欠缺的,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缺失的。
课标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鉴于此,笔者在学生辩论的基础上,先后出示了两份观点不同的资料,带领学生进一步阅读思考。
资料一:肯定夸父,有三项。①《山海经·海外北经》一句话:“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②陶渊明写的《读山海经》: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③成语:夸父追日: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资料二:质疑夸父。①《列子·汤问》:“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不量力”就是自不量力,是说夸父去追太阳,明明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还非要去做。②神话:盘古开天地、后羿射日、女娲补天都成功了,可夸父却失败了,他是个失败者,他的精神还值得赞颂吗?③歇后语:夸父追日——自不量力。
在认真阅读资料后,继续展开讨论,同时我又请学生做个“反转游戏”,以同理心站在和自己观点相对的角度再进行一次辩论。就这样,学生的思考更具思辨性了。有的学生继续坚持对夸父的肯定:不以成败论英雄,人要有梦想,敢于追求,即使不成功,也会给后人和读这个故事的人带来鼓舞;也有同意列子看法的,认为夸父自不量力,去做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可喜的是,还有新的思想出现:我们要向夸父一样有梦想,敢于追求,不管结果如何,在追求的过程中,不去思考成功与否,但也要学会量力而行。思维质量明显较之前有了质的提高。这是允许不同的声音,启发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结果。
道理越辩越明,学生们渐渐懂得:同一个故事,要允许有不同声音,不同的观点。这样,看待事物才更全面,故事也才让人回味无穷,我们的思维也会更加具有理性和独特性。这样的观点一旦在学生的脑海里生根发芽,就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成长,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引导:回归本体理解神话
思辨过后,笔者继续出示资料,让学生在与各种资料对话的同时,回归神话本体,进一步了解神话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资料三:起源说:据说北方“成都载天”居住着一个巨人族——夸父族,这个民族都是身材高大、力大无比、善于奔跑的巨人。当看到冬季漫长,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山头的积雪还没有溶化,又匆匆从西边落下去,族人们就想:要是能把太阳追回来,让它永久高挂在天空,不断地给大地带来光明和温暖,那该多幸福啊!于是就推选出一名英雄,去追赶太阳,他的名字就叫“夸父”。
夸父决心不辜负族人的希望,于是他跨出大步,风驰电掣般朝西方追去。他一直追到禺谷,也就是太阳落山的地方,那一轮又红又大的火球就展现在夸父的眼前,他是多么地兴奋,想立刻伸出自己的一双巨臂,把太阳捉住带回去。可是他已经奔跑了一天了,干渴难忍,他便俯下身去,两口就把黄河、渭河里的水喝干了,可还不能解渴,他就又跑去喝北方大泽里的水,还没到达目的地,就累渴而死。虽然夸父失败了,但他向往光明、执着追求的精神和毅力一直被人们称赞,激励着许多有梦想的人不断进取。
科学说:夸父真的能够追到太阳吗?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就在于他违背了客观规律。地球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就是白天,背离太阳的一面就是黑夜,加上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夸父看到的太阳西行,实际上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另外,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在绕太阳公转,之间存在着66.5°的夹角。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不变,这样就使太阳直射点只能在南、北纬23.5°之间移动,所以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气温越低,也就是说北方要比江南寒冷。因此,即使夸父跑得再快,再力大无比,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神话说:神话是古代先民以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为基础,集体创造的部落故事,为后人传颂。
人类的童年时期,处在丰富的新奇感中,万事万物都让当时的人类感到不可思议。他们没有办法解释的问题,就只能依靠天马行空的想象。神话里的神,也就是大部分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他们大都具有超人和超自然力量。人类有英雄崇拜的情节,神话就是这种崇拜情结的最直接体现。原始人对大自然,总是自感渺茫、无力应对,对各种不确定性,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因而会将许多自身无力达到或应对的问题,依靠想象出的英雄和神话中的“神”来完成愿望。 学生思考:“三份资料,你读出了什么?你眼中的神话是怎样的?以后你会怎样读神话?”通过比较分析,鼓励学生通过推理,找到自己认为合理的答案。以此为基点,再一次走进文本,此时,事实、逻辑和情理基本达成一致了,学生对神话的学习和研究的热情也被进一步点燃。
这节课后,笔者总结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语文思辨性阅读程式:第一步遇到问题“停一停”嘀咕嘀咕,开始怀疑;第二步看待问题“换一换”思维方式,换一换考虑角度;第三步解决问题寻求“合理化”,将各种观点进行解构重构、对比改良和完善,最后形成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方法,自己的解决方案。
运用:程式形成思维链条
在三年级另一篇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中,笔者运用这种解读文本的方式,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板块:比较故事,发展思维。
遇到问题“停一停” 笔者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远古神话盘古开天地,联系现在,你会想到什么问题?”
生:宇宙是怎么形成的?世间万物是怎么来的?神话里讲的,真有可能发生吗?
师:你的小脑瓜里思考的这些问题,世界上许多民族的老祖先也思考过,我们一起读一读。
出示资料一:各国创世神话。
中国神话: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埃及神话:很久很久之前,世界上什么都没有,只是一片茫茫的瀛(yíng)海,叫努恩。他后来生下了太阳神拉。太阳神拉起初是一枚发光的蛋,浮在水面上,太阳神拉打破蛋壳,创造了天地,创造了众神,创造了人类,最后自己化身为世界万物。
伊朗神话:很久很久以前,神阿胡拉·马兹达用金刚石创造了宇宙,那是一个卵形物体,很像一颗巨大的鸟蛋,蛋黄就是广袤的大地,蛋壳就是无尽的天空,在这个无限广大的卵形宇宙之中,神让万物孕育了三千年。
印度神话:很久很久以前,一个金黄色的巨蛋从水面冒出,漂流了很久很久,后来,从蛋中生出了宇宙的始祖——大梵天。这位大神将金蛋一分为二,分别称为苍天和大地。为使天地分开,大梵天又在它们之间安排了空间,这位始祖开辟了大陆,确定了东南西北的方向,奠定了年月日的概念,宇宙就这么形成了。
看待问题“换一换” 笔者讲解:神话,你们有发现吗?(适度讲解“宇宙卵”“英雄创世”“垂死生化”等神话)有问题吗?抛出批判性话题:我们现代人都相信科學,还有必要去读神话故事吗?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后,学生纷纷表示:现代我们还要读神话,因为神话神奇有趣;神话让我们了解祖先;神话告诉我们是从哪里来……
解决问题寻求“合理化” 在讨论基础上,笔者继续抛出批判性话题:你觉得神话和科学很远吗?连线:
远古神话 现代科学
盘古开天地 小行星撞地球
女娲补天 卫星雷达
嫦娥奔月 宇宙大爆炸
千里眼顺风耳 人类登月
…… ……
师:你发现了什么?你还能联想到什么?谈一谈你的看法。
生:以前认为远古神话和现代科学离得很远很远,原来里面有这么多惊人的巧合,让人觉得好神奇。
师:有意思的神话,还有许多秘密等你发现,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我们也来做个神话小研究吧,和小伙伴一起写出属于自己的答案。
结束语
笔者通过一系列的课堂讲解,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解读文章内涵,从而更加合理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湾学校)
缘起:课堂上的嘀咕
《夸父追日》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神话故事。在我们惯常思维和教学中,向往光明、坚持不懈、勇于牺牲、无私奉献是对夸父的基本共识,本学期在讲解《夸父追日》时,却遇到了问题。
课堂上,当笔者提出“你们喜欢夸父吗?喜欢他什么?”学生们一个个正按照预期答案赞颂夸父时,突然耳边响起一声嘀咕:“我不喜歡。”追问再三,那个男生才吞吞吐吐地说:“夸父不是在做傻事吗?他怎么能跑得过太阳呢。”他的话引得学生们哄堂大笑并议论纷纷,也引起了我对既有观点的重新思考和检视:面对孩子“另类”的理解,该如何应对?如何利用呢?笔者开始思索。
很快,笔者就有答案:抓住这个难得生成,尝试运用批判思维,带领学生进行分析论证。于是,课下我给学生留了一份特殊作业——找资料,说说你心中的夸父。看到他们眼睛里有光彩闪动,我知道作业留对了。
批判:让思维更深一步
第二天的语文课上,我们就这个话题进行了讨论,学生的观点泾渭分明,展开争论。学生在辩论,我在观察分析:三年级学生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很多学生都有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和明显的从众心理,而批判性思维就是对思维的再思考,这是学生们欠缺的,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缺失的。
课标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鉴于此,笔者在学生辩论的基础上,先后出示了两份观点不同的资料,带领学生进一步阅读思考。
资料一:肯定夸父,有三项。①《山海经·海外北经》一句话:“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②陶渊明写的《读山海经》: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③成语:夸父追日: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资料二:质疑夸父。①《列子·汤问》:“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不量力”就是自不量力,是说夸父去追太阳,明明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还非要去做。②神话:盘古开天地、后羿射日、女娲补天都成功了,可夸父却失败了,他是个失败者,他的精神还值得赞颂吗?③歇后语:夸父追日——自不量力。
在认真阅读资料后,继续展开讨论,同时我又请学生做个“反转游戏”,以同理心站在和自己观点相对的角度再进行一次辩论。就这样,学生的思考更具思辨性了。有的学生继续坚持对夸父的肯定:不以成败论英雄,人要有梦想,敢于追求,即使不成功,也会给后人和读这个故事的人带来鼓舞;也有同意列子看法的,认为夸父自不量力,去做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可喜的是,还有新的思想出现:我们要向夸父一样有梦想,敢于追求,不管结果如何,在追求的过程中,不去思考成功与否,但也要学会量力而行。思维质量明显较之前有了质的提高。这是允许不同的声音,启发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结果。
道理越辩越明,学生们渐渐懂得:同一个故事,要允许有不同声音,不同的观点。这样,看待事物才更全面,故事也才让人回味无穷,我们的思维也会更加具有理性和独特性。这样的观点一旦在学生的脑海里生根发芽,就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成长,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引导:回归本体理解神话
思辨过后,笔者继续出示资料,让学生在与各种资料对话的同时,回归神话本体,进一步了解神话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资料三:起源说:据说北方“成都载天”居住着一个巨人族——夸父族,这个民族都是身材高大、力大无比、善于奔跑的巨人。当看到冬季漫长,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山头的积雪还没有溶化,又匆匆从西边落下去,族人们就想:要是能把太阳追回来,让它永久高挂在天空,不断地给大地带来光明和温暖,那该多幸福啊!于是就推选出一名英雄,去追赶太阳,他的名字就叫“夸父”。
夸父决心不辜负族人的希望,于是他跨出大步,风驰电掣般朝西方追去。他一直追到禺谷,也就是太阳落山的地方,那一轮又红又大的火球就展现在夸父的眼前,他是多么地兴奋,想立刻伸出自己的一双巨臂,把太阳捉住带回去。可是他已经奔跑了一天了,干渴难忍,他便俯下身去,两口就把黄河、渭河里的水喝干了,可还不能解渴,他就又跑去喝北方大泽里的水,还没到达目的地,就累渴而死。虽然夸父失败了,但他向往光明、执着追求的精神和毅力一直被人们称赞,激励着许多有梦想的人不断进取。
科学说:夸父真的能够追到太阳吗?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就在于他违背了客观规律。地球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就是白天,背离太阳的一面就是黑夜,加上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夸父看到的太阳西行,实际上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另外,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在绕太阳公转,之间存在着66.5°的夹角。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不变,这样就使太阳直射点只能在南、北纬23.5°之间移动,所以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气温越低,也就是说北方要比江南寒冷。因此,即使夸父跑得再快,再力大无比,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神话说:神话是古代先民以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为基础,集体创造的部落故事,为后人传颂。
人类的童年时期,处在丰富的新奇感中,万事万物都让当时的人类感到不可思议。他们没有办法解释的问题,就只能依靠天马行空的想象。神话里的神,也就是大部分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他们大都具有超人和超自然力量。人类有英雄崇拜的情节,神话就是这种崇拜情结的最直接体现。原始人对大自然,总是自感渺茫、无力应对,对各种不确定性,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因而会将许多自身无力达到或应对的问题,依靠想象出的英雄和神话中的“神”来完成愿望。 学生思考:“三份资料,你读出了什么?你眼中的神话是怎样的?以后你会怎样读神话?”通过比较分析,鼓励学生通过推理,找到自己认为合理的答案。以此为基点,再一次走进文本,此时,事实、逻辑和情理基本达成一致了,学生对神话的学习和研究的热情也被进一步点燃。
这节课后,笔者总结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语文思辨性阅读程式:第一步遇到问题“停一停”嘀咕嘀咕,开始怀疑;第二步看待问题“换一换”思维方式,换一换考虑角度;第三步解决问题寻求“合理化”,将各种观点进行解构重构、对比改良和完善,最后形成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方法,自己的解决方案。
运用:程式形成思维链条
在三年级另一篇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中,笔者运用这种解读文本的方式,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板块:比较故事,发展思维。
遇到问题“停一停” 笔者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远古神话盘古开天地,联系现在,你会想到什么问题?”
生:宇宙是怎么形成的?世间万物是怎么来的?神话里讲的,真有可能发生吗?
师:你的小脑瓜里思考的这些问题,世界上许多民族的老祖先也思考过,我们一起读一读。
出示资料一:各国创世神话。
中国神话: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埃及神话:很久很久之前,世界上什么都没有,只是一片茫茫的瀛(yíng)海,叫努恩。他后来生下了太阳神拉。太阳神拉起初是一枚发光的蛋,浮在水面上,太阳神拉打破蛋壳,创造了天地,创造了众神,创造了人类,最后自己化身为世界万物。
伊朗神话:很久很久以前,神阿胡拉·马兹达用金刚石创造了宇宙,那是一个卵形物体,很像一颗巨大的鸟蛋,蛋黄就是广袤的大地,蛋壳就是无尽的天空,在这个无限广大的卵形宇宙之中,神让万物孕育了三千年。
印度神话:很久很久以前,一个金黄色的巨蛋从水面冒出,漂流了很久很久,后来,从蛋中生出了宇宙的始祖——大梵天。这位大神将金蛋一分为二,分别称为苍天和大地。为使天地分开,大梵天又在它们之间安排了空间,这位始祖开辟了大陆,确定了东南西北的方向,奠定了年月日的概念,宇宙就这么形成了。
看待问题“换一换” 笔者讲解:神话,你们有发现吗?(适度讲解“宇宙卵”“英雄创世”“垂死生化”等神话)有问题吗?抛出批判性话题:我们现代人都相信科學,还有必要去读神话故事吗?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后,学生纷纷表示:现代我们还要读神话,因为神话神奇有趣;神话让我们了解祖先;神话告诉我们是从哪里来……
解决问题寻求“合理化” 在讨论基础上,笔者继续抛出批判性话题:你觉得神话和科学很远吗?连线:
远古神话 现代科学
盘古开天地 小行星撞地球
女娲补天 卫星雷达
嫦娥奔月 宇宙大爆炸
千里眼顺风耳 人类登月
…… ……
师:你发现了什么?你还能联想到什么?谈一谈你的看法。
生:以前认为远古神话和现代科学离得很远很远,原来里面有这么多惊人的巧合,让人觉得好神奇。
师:有意思的神话,还有许多秘密等你发现,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我们也来做个神话小研究吧,和小伙伴一起写出属于自己的答案。
结束语
笔者通过一系列的课堂讲解,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解读文章内涵,从而更加合理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湾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