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渊明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些研究者把他定位为“农民诗人”或者是“士大夫诗人”。事实上,陶渊明既是农民,也是士大夫,同时还是地主,魏晋南北朝的时代背景与自身的秉性塑造了当时的陶渊明。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歌的主要题材,本文通过分析陶渊明的田园诗代表作《归田园居》五首,探寻解读陶渊明的诗性人格。
关键词:《归田园居》;淡然;宁静
陶渊明田园诗的问世,不仅是对诗歌题材的丰富,而且是思想上的突破、解放和创新。田园诗是在诗歌发展的长河中孕育和成长起来的,最早的田园诗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事歌谣。长期以来,由于儒家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思想的影响,鄙视劳动人民的观念在地主阶级和知识阶层当中早已根深蒂固。被长期禁锢的农事诗,到了陶渊明这里,才真正冲破樊篱,以田园诗的崭新面貌,重新焕发出强烈的光和热,像一颗星星闪现在“缀响联辞,波属云委,莫不寄言上德,托意玄珠”(《宋书·谢灵运传论》)的东晋诗坛上,为诗歌发展带来一线生机。“从农事诗到田园诗,陶渊明正处在一个上承《三百》、下启三唐的继往开来的重要位置。”[1]
陶渊明田园诗的产生与其当时所处的政治环境有很大关系。魏晋时期,地主庄园经济进一步发展,随着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日益激化,意识形态领域也经历着剧烈的变化。崇自然、尚清谈的玄学风行当时,加上外来佛教的广泛传播,儒家经学的影响暂时衰退,甚至出现了孔子学说道学化的趋势。当时的文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凭借其压榨剥削得来的雄厚的物质财富,生活上纵欲享乐、苟且偷安的士族文人,他们中的一部分向玄而又玄的老庄之学寻求寄托,一部分对都市的喧嚣感到了腻烦,转而纵情山水,以隐居来逃避现实。另一类是像陶渊明一样的贫寒士族,日益没落的经济地位和不甘于同流合污的人文情怀促使他们从躬耕的实践中去探索人生的真谛,寻找个人安身立命之所。家庭经济的贫困萧条、少年生活的自然环境、家乡故园的山水风光,这一切都对陶渊明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陶渊明到底是农民诗人还是士族诗人,这历来是评判其田园诗的一个标准。笔者认为,评价陶渊明的田园诗,没有必要非得看作者的阶级地位。写诗的人不一定就是士族文人,《诗经》具有巨大的文学价值,但是它的作者很多我们都不知道。陶渊明也是一样,他从小就聪明好学、诗读五斗,自然与他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有关系,但当他独立生存的时候,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没有出身高贵的士族家族血统,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也在寻找出仕的途径,但是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错综复杂,偏安政权实际上是傀儡,而陶渊明饱读诗书且具有独到眼光,自然能看出乱世没有自己的用武之地,于是他坚决地选择了归隐,回到自己朝思暮想的田园故居,用躬耕的方式来寻找自身存在的价值。因为他有如此清醒的意识,所以在他的诗文中,我们能够深切地体会到那种平和,而很少读出抱怨的情绪。脍炙人口的《归田园居》五首就是描写他初归田园、乍理农事时候的情景: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 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盛唐时期,诗人一旦被贬官或者不为时局所重视,在其诗文中就会流露出牢骚与对自己的怜惜。但陶渊明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从少时学习诗书到进入仕途,实际上等于是误堕“尘网”,时至今日,方如大梦初醒,迅速地从尘网中跳出来,回到了丘山田园之中。他想如“羁鸟”一样回归“旧林”,同“池鱼”回归“故渊”一样快乐。所见到的一草一木,都倾注了诗人无比深厚的感情。在此作者满怀激情地歌唱田园生活的美好: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诗人写出乡村生活的宁静,先从正面写静——“虚室绝尘想”,再写与乡人话“桑麻”而非“杂言”来写诗人内心的宁静。看着自己种的桑麻一天天成长,自己的土地一天天变得广阔,诗人心里是多么的高兴,就是怕天气异常,满地的桑麻没有好收成。一“喜”一“忧”,正写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在这片新的天地里,陶渊明过着早出晚归的生活: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语言平淡自然,我们仿佛看到一位肩荷锄头、头顶明月,从多露的荒径缓缓走来的老农,栩栩如生,真切动人。劳动的甘苦、希望与忧虑,通过陶渊明的田园诗,首次在文人的创作中得到生动的反映,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暂且不论诗人是否真正地在劳动,仅仅从本诗给人带来的审美意境来讲,至今仍让人读过之后深受感动。“带月荷锄归”,多么美的意境。诗人独自一人走在荒径之上,但是他并不孤独,明月就是他最好的伴侣。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即使有闲暇的时间去郊游,也难有陶渊明的这般体验。而在他的田园诗中,我们体会到了这番美好,也体会到了那种自然平和的心境,这就是这首诗的真正价值,也是陶渊明留给我们的想象空间,而诗人是否真正劳动了倒在其次,对我们也没有任何意义。
《归田园居》其四通过描写自己携带子侄旅行途中的所见所闻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感悟: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看到田园故土的惨淡,诗人没有感到悲慨并陷入困顿,而是显得非常理智,平平淡淡的语句中蕴藏着丰富的哲理——“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朱光潜在《诗论》第十三章《陶渊明·他的情感生活》中说,一些哲理“儒、佛两家费许多言语来阐明它,而渊明灵心迸发,一语道破。我们在这里所领悟的不是一种学说,而是一种情趣、一种胸襟、一种具体的人格”[2]。盛则有衰,生则有死,这是自然无法逃避的法则,人、社会、国家也是一样。诗人深深领悟这个道理,所以我们从他的作品中才能品读出那份淡然。《归田园居》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前两句写作者内心的失意与苦闷。第三、四句写诗人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条小河非常清澈,就坐下来洗脚,清洗内心的苦闷,心情也变得平和。第五、六句写诗人回家之后拿出酒、鸡来招待邻居,天色渐晚,以薪代明烛,这样寒酸的家境,作者并不在乎,却嫌这样欢乐的夜晚太短暂。作为一位有学识的诗人,他并不是不关心时局,而是深感时局不需要他,他太睿智了,虽然他的内心也有矛盾斗争,但最终还是渐渐归于平静。
通过分析《归田园居》五首,笔者能够深切地体会到陶渊明身上的那种睿智与淡然。正如朱光潜在《诗论》第十三章《陶渊明·他的情感生活》中谈到陶渊明的情感生活时所说的一样,“渊明并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人。他和我们一般人一样,有许多矛盾和冲突;和一切伟大诗人一样,他终于达到调和静穆”[3]。并且笔者认为,研究陶渊明或者其他的一些诗人,没必要把他定位为农民诗人或者是贵族诗人,我们只需要通过读他的诗歌来欣赏美的境界就可以了。
注释:
[1] 钟优民:《陶渊明论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33页。
[2][3] 朱光潜:《诗论》,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224页、第230页。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
本栏责编:冰雪
关键词:《归田园居》;淡然;宁静
陶渊明田园诗的问世,不仅是对诗歌题材的丰富,而且是思想上的突破、解放和创新。田园诗是在诗歌发展的长河中孕育和成长起来的,最早的田园诗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事歌谣。长期以来,由于儒家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思想的影响,鄙视劳动人民的观念在地主阶级和知识阶层当中早已根深蒂固。被长期禁锢的农事诗,到了陶渊明这里,才真正冲破樊篱,以田园诗的崭新面貌,重新焕发出强烈的光和热,像一颗星星闪现在“缀响联辞,波属云委,莫不寄言上德,托意玄珠”(《宋书·谢灵运传论》)的东晋诗坛上,为诗歌发展带来一线生机。“从农事诗到田园诗,陶渊明正处在一个上承《三百》、下启三唐的继往开来的重要位置。”[1]
陶渊明田园诗的产生与其当时所处的政治环境有很大关系。魏晋时期,地主庄园经济进一步发展,随着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日益激化,意识形态领域也经历着剧烈的变化。崇自然、尚清谈的玄学风行当时,加上外来佛教的广泛传播,儒家经学的影响暂时衰退,甚至出现了孔子学说道学化的趋势。当时的文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凭借其压榨剥削得来的雄厚的物质财富,生活上纵欲享乐、苟且偷安的士族文人,他们中的一部分向玄而又玄的老庄之学寻求寄托,一部分对都市的喧嚣感到了腻烦,转而纵情山水,以隐居来逃避现实。另一类是像陶渊明一样的贫寒士族,日益没落的经济地位和不甘于同流合污的人文情怀促使他们从躬耕的实践中去探索人生的真谛,寻找个人安身立命之所。家庭经济的贫困萧条、少年生活的自然环境、家乡故园的山水风光,这一切都对陶渊明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陶渊明到底是农民诗人还是士族诗人,这历来是评判其田园诗的一个标准。笔者认为,评价陶渊明的田园诗,没有必要非得看作者的阶级地位。写诗的人不一定就是士族文人,《诗经》具有巨大的文学价值,但是它的作者很多我们都不知道。陶渊明也是一样,他从小就聪明好学、诗读五斗,自然与他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有关系,但当他独立生存的时候,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没有出身高贵的士族家族血统,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也在寻找出仕的途径,但是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错综复杂,偏安政权实际上是傀儡,而陶渊明饱读诗书且具有独到眼光,自然能看出乱世没有自己的用武之地,于是他坚决地选择了归隐,回到自己朝思暮想的田园故居,用躬耕的方式来寻找自身存在的价值。因为他有如此清醒的意识,所以在他的诗文中,我们能够深切地体会到那种平和,而很少读出抱怨的情绪。脍炙人口的《归田园居》五首就是描写他初归田园、乍理农事时候的情景: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 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盛唐时期,诗人一旦被贬官或者不为时局所重视,在其诗文中就会流露出牢骚与对自己的怜惜。但陶渊明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从少时学习诗书到进入仕途,实际上等于是误堕“尘网”,时至今日,方如大梦初醒,迅速地从尘网中跳出来,回到了丘山田园之中。他想如“羁鸟”一样回归“旧林”,同“池鱼”回归“故渊”一样快乐。所见到的一草一木,都倾注了诗人无比深厚的感情。在此作者满怀激情地歌唱田园生活的美好: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诗人写出乡村生活的宁静,先从正面写静——“虚室绝尘想”,再写与乡人话“桑麻”而非“杂言”来写诗人内心的宁静。看着自己种的桑麻一天天成长,自己的土地一天天变得广阔,诗人心里是多么的高兴,就是怕天气异常,满地的桑麻没有好收成。一“喜”一“忧”,正写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在这片新的天地里,陶渊明过着早出晚归的生活: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语言平淡自然,我们仿佛看到一位肩荷锄头、头顶明月,从多露的荒径缓缓走来的老农,栩栩如生,真切动人。劳动的甘苦、希望与忧虑,通过陶渊明的田园诗,首次在文人的创作中得到生动的反映,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暂且不论诗人是否真正地在劳动,仅仅从本诗给人带来的审美意境来讲,至今仍让人读过之后深受感动。“带月荷锄归”,多么美的意境。诗人独自一人走在荒径之上,但是他并不孤独,明月就是他最好的伴侣。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即使有闲暇的时间去郊游,也难有陶渊明的这般体验。而在他的田园诗中,我们体会到了这番美好,也体会到了那种自然平和的心境,这就是这首诗的真正价值,也是陶渊明留给我们的想象空间,而诗人是否真正劳动了倒在其次,对我们也没有任何意义。
《归田园居》其四通过描写自己携带子侄旅行途中的所见所闻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感悟: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看到田园故土的惨淡,诗人没有感到悲慨并陷入困顿,而是显得非常理智,平平淡淡的语句中蕴藏着丰富的哲理——“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朱光潜在《诗论》第十三章《陶渊明·他的情感生活》中说,一些哲理“儒、佛两家费许多言语来阐明它,而渊明灵心迸发,一语道破。我们在这里所领悟的不是一种学说,而是一种情趣、一种胸襟、一种具体的人格”[2]。盛则有衰,生则有死,这是自然无法逃避的法则,人、社会、国家也是一样。诗人深深领悟这个道理,所以我们从他的作品中才能品读出那份淡然。《归田园居》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前两句写作者内心的失意与苦闷。第三、四句写诗人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条小河非常清澈,就坐下来洗脚,清洗内心的苦闷,心情也变得平和。第五、六句写诗人回家之后拿出酒、鸡来招待邻居,天色渐晚,以薪代明烛,这样寒酸的家境,作者并不在乎,却嫌这样欢乐的夜晚太短暂。作为一位有学识的诗人,他并不是不关心时局,而是深感时局不需要他,他太睿智了,虽然他的内心也有矛盾斗争,但最终还是渐渐归于平静。
通过分析《归田园居》五首,笔者能够深切地体会到陶渊明身上的那种睿智与淡然。正如朱光潜在《诗论》第十三章《陶渊明·他的情感生活》中谈到陶渊明的情感生活时所说的一样,“渊明并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人。他和我们一般人一样,有许多矛盾和冲突;和一切伟大诗人一样,他终于达到调和静穆”[3]。并且笔者认为,研究陶渊明或者其他的一些诗人,没必要把他定位为农民诗人或者是贵族诗人,我们只需要通过读他的诗歌来欣赏美的境界就可以了。
注释:
[1] 钟优民:《陶渊明论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33页。
[2][3] 朱光潜:《诗论》,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224页、第230页。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
本栏责编: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