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会主要矛盾浅析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形态结构正发生重大变迁,社会及经济生活出现了不少新问题。客观分析这些新变化、新特点,最大限度地化解不和谐因素,就成为我们妥善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构建和谐农村的重要任务。课题组对河北省保定、石家庄、邯郸三地农村社会矛盾进行选点调研,重点就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的主要矛盾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对预防和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构建和谐农村提供参考依据和对策建议。
  一、土地纠纷是农村的热点问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一次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和创新,满足了一定的社会需要。而延长土地承包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是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农民种地不再纳税,极大地调动了大家的种地积极性,大多数在外务工人员对土地热情剧增,少数在外非农业人员因企业倒闭、企业改制等使他们处于温饱的边缘,面对中央惠农政策的出台、农业税和其他农业方面的税本减免、粮食直补、粮食价格上扬及粮食保护价等因素,这部分人开始想方设法地回老家要地、种地,再加上近年来土地承包刚刚完成,30年不变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土地政策,由此引发了各类纠纷。也有因企业占地、矿业开采等造成农村土地的减少而引发的矛盾纠纷。总之,土地承包和权属纠纷因涉及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并伴随有政策性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常常比较复杂,调处难度大。
  租(占)地补偿方面。多年来,由于没有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土地流转缺乏统一规范程序,客观上造成农村土地流转中只图眼前利益,忽略长远利益。一是在签订租占土地和土地经营权时,条约不明,概念不清,利益不明确,有的甚至是口头协议,没有到主管部门进行登记存档备案,致使双方利益无法得到法律保障;二是签订协议者往往更多考虑的是“眼前利益”,几年后有的签约人早已“消失”;三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时价已今非昔比,农民因此感觉到“亏了”,在通过一些渠道反映而未获满足后,继而采取过激方式主张权利,引发了诸多群体性事件。
  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方面。近年来,河北省对重点企业以及农村的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农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在建设过程中,势必会涉及到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赔偿等问题。由于土地征用补偿、征地后失地农民安置、拆迁政策操作等相关政策不配套、不连贯、不规范、不落实等原因,诱发不稳定因素,影响了村民的切身利益。一是安置标准差异引发矛盾。二是实施拆迁政策操作不规范,诱发不稳定因素。三是就业困难等问题,农转非人员感到未来生活缺乏保障。农转非人员失去土地后,就业、生存等方面的压力是导致农民聚集的重要诱因。四是一些村民对国家征地安置补偿存在过高心理预期,加之征地拆迁补偿政策存在不统一和不连贯性,而且缺乏宣传力度,造成农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他们有利的条款就大肆利用,不利的只字不提,容易由此产生矛盾;而且时间跨度大,有的产生于十多年前,相关人员变动大,原始资料不齐或已遗失,解决起来困难很大。
  二、基层组织治理弱化引发系列问题
  据调查,由于党风不正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党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向心力明显削弱,加上基层干部为维护既得利益,对党组织发展工作持消极态度,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调查所见农村党员教育室形同虚设,多数地方很少活动,个别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办公室成了堆放破烂的仓库。从调查到的县、乡、村看,目前农村党支部真正坚强有力并发挥作用的约占20%左右,60%左右的党支部软弱涣散,还有20%左右的党支部瘫痪半瘫痪,群众意见很大。由于农村基层政府和党组织工作体制不健全、法制不健全,农村领导干部工作水平不高或工作方法简单、工作作风不深入等引起干群关系紧张。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地方村干部的民主法律意识不强,好事办不好;有些地方干群关系严重对立,甚至发生暴力冲突,对党的农村政策顺利贯彻执行造成了极不利的影响。在农村确有少数干部为政不廉、以权谋私。在处理问题上,任人唯亲,拉帮结派,亲亲疏疏,农民的反映往往得不到及时处理。有的村干部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远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需要,工作中瞎指挥,搞行政命令,结果给农民造成经济损失,致使群众产生逆反心理。
  村务公开方面。有的村级干部政策水平较低,综合素质不高,虽制定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但执行不力,致使村(组)务公开流于形式,公开的账目不全面、真实性差、缺乏可信度,而且村组干部自以为只要公开了就万事大吉,对公开的内容、程度等是否达到群众满意,则不闻不问,引起群众无端的猜疑、推测和议论,引发干群矛盾激化。
  三、农村社会矛盾明显地域化
  当前农村社会的各种矛盾多是我们在城镇化、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伴随各地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的进展不同,涉及利益关系调整和思想是非纠纷的社会矛盾程度也有所不同。城区和道路沿线,由于拆迁征地时间、土地位置和项目性质不同,农民补偿标准偏低、不统一,导致矛盾增多,特别是失地农民就业保险问题,群众反映强烈,问题比较突出;山区,由于林权制度改革,林地升值,界限纠纷、权属纠纷增多;打工集中的地方,由于思想观念的变化和长期在外,婚姻情感纠纷增多,有的甚至发生恶性事件;由于条件的改善,交通事故纠纷、医患纠纷也呈上升趋势,此外个别地方还存在劳资纠纷、邻里纠纷等问题。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提高农村干部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积极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在社会管理中协调利益、化解矛盾的作用。不断加强基层民主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畅通农民群众参与农村公共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渠道,使群众真正参与到农村自治中来,增强凝聚力。另一方面要综合运用法理情力量,构建多元矛盾化解机制。从道德、伦理、法律的视角寻求最大限度的社会公平公正,形成一个以经济和法律力量为主、政治行政和意识形态为辅的多元化解机制。
  
  〔基金项目:2010年度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我省农村社会矛盾演化特点及化解机制研究”(2010011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苗菊芳,1975年生,河北永年人,邯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社会矛盾。查志刚,邯郸学院。申志宏,邯郸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农业标准化是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通行证”。加入WTO后,我国农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农产品的品质问题,我国许多农产品在品质、营养、卫生等方面都达不到国际市场上的质量标准,遭受外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本文探索了我国农业标准化与国际接轨的意义,分析了黑龙江垦区农业标准化的现状以及与国际接轨的途径。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 国际标准 垦区农业     一、农业标准化的含义
期刊
摘要:在经济与文化一体化成为必然趋势的背景下,文化因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渐凸显。本文在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及其影响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河湟文化对河湟地区乃至青海省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了河湟地区文化影响下的河湟地区乃至青海省的经济发展对策。   关键词:区域经济 文化因素 作用     随着国际和区际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日趋深入,区域文化力也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立足区域发展实际
期刊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已经正式公开发布。《建议》从战略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奋斗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描绘了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发展改革系统将以《建议》为指导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
期刊
从1979年第一个工业园区——蛇口工业区设立至今,经济园区这一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平台已走过了31年的历史,形成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边境经济合作区、保税物流园区、旅游度假区、生态经济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台商投资区等功能多样、遍及全国、共同发展的整体格局。  一、经济园区总体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一)国家级园区重新扩容  2009年,我国各类国家级经济园区
期刊
摘要:基于产业经济学视角,结合文化产业的特点,本文得出了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实证研究,探寻江苏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和对文化产业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提升江苏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路径。   关键词:文化产业 发展水平 影响因素     文化产业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有前途的“朝阳产业”和“未来去向产业”,对于促进
期刊
“十二五”时期,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将宏观层面的发展政策、框架和微观层面的具体模式、经验有机结合,实现在更广大区域范围内发展循环经济,这需要现实有效的途径和抓手。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以农业领域的循环经济模式为例,阐述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一、推广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需要现实抓手  (一)从农业循环经济实践看其必要性  在农业领域对循环经济模式的探索,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
期刊
全球经济正在走出低谷,中国经济率先于世界经济呈现企稳复苏的态势。实践证明,中央应对经济危机的决策和部署是完全正确的,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是及时、有力、有效地。在此形势下,笔者认为广告行业的发展,关键词就是:信心、品牌、整合、精准、创新。  一、信心就是价值  面对危机,我们应该采取是积极应对的政策,把握危机之下的新形势。从2009年上半年广告投放分析,服装、个人用品、电脑自动化、饮料、活动类、酒精类饮
期刊
摘要: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会计信息风险对审计意见有一定影响。以我国2007—2009年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建立了财务能力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最终得出综合财务能力,并基于修正的DD模型,对会计信息风险进行了度量,考察了财务能力、会计信息风险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财务能力与非标准审计意见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信息风险与非标准审计意见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财务能力 会计信息风险
期刊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其具有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特点。税收特征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者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一、税收政策对中国轮胎行业的影响  轮胎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劳动密集型产业。税收政策对它的影响极其敏感,包括原材料进口关税、
期刊
一、广宗县产业扶贫实证调研  (一)政银合作,财政小资金撬起金融社会大资金  广宗县探索出了一条以财政扶贫资金抵押担保、开展到户小额贷款的新路子,大大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具体做法是,县扶贫办在农联社建立扶贫资金专户,将扶贫资金存入专户作为担保,农联社再按3—5倍的比例发放小额贷款给农户,由贫困村统一组织搞好项目实施。县扶贫办负责编制、申报扶贫项目及资金使用计划,并为金融部门提供扶贫村、贫困户名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