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晚清民国诗人爱写人力车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reman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明治三年(1870)高山幸助于日本横滨创制人力车时,他大约没有料到,人力车不仅成为日本“文明开化”的重要物质表征,而且竟与中国文学结下了很深的姻缘。
  人力车何时传入中国,笔者未作详细考证,只是据法国梅朋与傅立德的《上海法租界史》得知,1874年,从日本来华的法人梅纳尔首次把人力车这种新式的交通工具引进到上海,从而使法、英租界当局赚了大钱。这个行当在上海迅速发展起来,到1928年,上海的人力车已达 36280辆,数目极其可观。
  人力车在日本刚出现时,车夫们也颇为神气。候客时,车夫立于车旁,“立帜以招乘客”(《日本维新三十年史》第十二编《风俗史》):上客后,“以一人挽之,其疾如风,竟能与两马之车争先后。凡牵车者,日能走二三百里,亦绝技也”(黄遵宪《日本杂事诗》)。1877年黄遵宪到日本,见到的还是这一番景象。
  在他眼中的人力车,因而充满了美,充满了诗意。他起初作了一首诗,专赞人力车的迅疾:
  三面襜帷不合围,
  双轮捷足去如飞。
  春风得意看花日,
  转恨难歌缓缓归。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本来是孟郊中进士后的得意之举,不料被后人以“走马看花”一词歪曲了原意,便如猪八戒吃人参果的不知滋味,同样成为有失大雅之事。黄遵宪倒不乏雅兴,有心于花丛旁流连忘返,细细观赏;谁知人力车不领情,只管飞驶而过,令诗人颇感失去“缓缓归”的乐趣。自然,这是在作文章,作者只是极言车快,并非真个恨难平。否则,既赏花,就不必乘车,尽可步行。
  也许是怕有人真的错会其意,埋怨人力车煞风景,于是,1890年在增补修改《日本杂事诗》时,黄遵宪又重写了一首诗以代旧作,成为定稿:
  滚滚黄尘掣电过,
  万车毂击复竿摩。
  白藤轿子葱灵闭,
  尚有人歌踏踏歌。
  这一改,对人力车的赞美之意更显豁。刺激人心的风驰电掣、万车争道的壮观景象,正是现代文明来临的典型写照,与旧时白藤轿子的封闭、迟缓,不可同日而语。
  晚清来到日本的中国人,对人力车大抵都抱着与黄遵宪一样的感情。自称“濯足扶桑客”的一位留日学生,在其 1903年刊印的《东洋诗史》中,也以“朱轮脂牵戈罗妈,彩棍招徕发结床”分写人力车和理发店两桩新事物。
  所谓“戈罗妈”,在黄庆澄1893年所写的《东游日记》中已出现。日记记其从日本京都乘人力车去奈良(注云:“华人所谓‘东洋车’也,东语呼曰‘戈罗妈’”)。人力车红色的车轮,配上油脂润滑的车轴,走起来不仅轻快,而且漂亮。在享用之际,诗人得到的仍是一种愉悦和满足。人力车输入中国之初,国人对它也颇多好感。1880年由内地四川初到上海的丁治棠,一上岸,便看到“堤上马车、人辇,辘辘往来”的繁华景象,不禁详细记述:人辇名东洋车,铁轮皮几,状如篼,凭坐甚安。两前出,首横皮条,一夫以腰受之而行,最爽利。(《初度入京记》)
  当然,坐者的安逸与车子的轻捷都是与旧式轿子对比的结果。在科技落后的晚清社会,人们首先关注新事物所具有的先进性,这并不足为奇。
  晚清文人从物质文明出发,把目光投向人力车,发现的是科技的进步;而“五四”时期的作家从精神文明着眼,把目光转向人力车夫,发现的却是人性的摧残。其间,写于1910年的《京華慷慨竹枝词》(吾庐孺)已显示出这种转变的先兆。《人力车》一诗云:
  短小轻盈制自灵,
  人人都喜便中乘。
  自由平等空谈说,
  不向身前问弟兄。
  在注目于人力车的轻盈灵便之时,诗人也注意到人力车夫的痛苦辛劳。接受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之后,尽管还有不自觉的居高临下感流露出来,尽管其视角仍限于乘车人,但是一种新的思路正在形成。1918年《新青年》杂志上登出的第一批白话诗,便有胡适和沈尹默的两首同题之作《人力车夫》。这两首诗不单在现代白话诗史上堪称开山之作,并且诗中不约而同所表现出来的“共同意识”,也与晚清新学之士迥异,非“五四”作家莫属。
  胡适的一首像一幕小短剧,以乘车人与拉车人的对话写出:
  “车子!车子!”车来如飞。客看车夫,忽然中心酸悲。
  客问车夫:“你今年几岁?拉车拉了多少时?”
  车夫答客:“今年十六,拉过三年车了,你老别多疑。”
  客告车夫:“你年纪太小,我不坐你车。我坐你车,我心惨凄。”
  车夫告客:“我半日没有生意,我又寒又饥。你老的好心肠,饱不了我的饿肚皮。我年纪小拉车,警察还不管,你老又是谁?”
  客人点头上车,说:“拉到内务部西!”
  诗中直接道出了诗人对人力车夫的深切同情。这种内心的“酸悲”“惨凄”,更因为车夫是个十三岁就开始拉车的孩子而更加重。
  此后出现的许多描写人力车夫的诗作,便喜欢以冬天作为特定的场景。如周恩来1920年发表于《觉悟》上的《死人的享福》,就与沈尹默构思相同:车夫穿棉袍太热,“我”坐在车上,穿棉袍却还嫌冷。车夫脱下棉袍放在“我”脚上,“我感谢他爱我,他谢谢我助他便他”。难道这就是“共同生活”吗?作者的回答是否定的:“活人的劳动!死人的享福!”
  很显然,这些诗作者与晚清诗人的视点不同,他们不只从乘车人的角度看去,而且从拉车夫的视角去看、去想、去体会,这才有了与晚清诗人截然不同的感受。车子跑得越快,他们的心情越沉重。
  就中视角转换最彻底的,可以说是刘半农。他的《车毯》一诗,便标明是“拟车夫语”:
  天气冷了,拼凑些钱,买了条毛绒毯子。
  你看铺在车上多漂亮,鲜红的柳条花,映衬着墨青底子。
  老爷们坐车,看这毯子好,亦许多花两三铜子。有时车儿拉罢汗儿流,北风吹来,冻得要死。自己想把毯子披一披,却恐身上衣服脏,保了身子,坏了毯子。
  这首代车夫说话的诗,细腻地写出了人力车夫的心理活动,给人的感觉更酸楚。
  这种新视角、新体验明显是“五四”时期人道主义思潮所带来的。人力车夫的生计一时间成为引人注目的社会问题,报刊上甚至为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诸如《人力车问题》(李冰心、朱天一)、《人力车夫生命问题》(疑始)、《我对于改良人力车的意见》(周海之)等文纷纷出现。文学作品更为敏感,这时除诗作外,还有陈锦的《人力车夫》这样直接再现人力车夫生活的剧作;在小说创作中,更产生了鲁迅的《一件小事》、郁达夫的《薄奠》等名篇。到了三十年代,老舍的《骆驼祥子》仍以对人力车夫命运的深刻反映而震撼人心,成为一代名作。尽管这些作品侧重点不同,如鲁迅小说重在表现人力车夫的人格高尚,比其他同类题材之作立意新;但人力车夫已作为劳动者的代表进入文学作品,则是毫无疑问的。


  人力车夫成为“五四”文学中最重要的劳动人民形象,说起来不乏偶然性。“五四”作家的平民意识使他们以描写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感为文学的重大使命,而其生活圈子又先天地限制了他们对广大工农的了解。只有每天出门坐车接触到的人力车夫,才是进入他们生活中,并为作家所熟悉的唯一劳动者。于是,人力车夫便理所当然地获得了作家的青睐。
  虽然如此,偶然性中仍包含着必然性。同是一辆人力车,从先进生产力的象征到劳动者苦难的化身这种文学上的变迁,正好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历史前进的轨迹。
  (源自《诗界十记》)
  责编:胡祖义王晓静
其他文献
《花冠病毒》8年前出版,很多情形,在现实中,复刻般上演。当年首印40万册的《花冠病毒》很快被买断了货。有人说,这书“神预言”,但作家毕淑敏不这么看自己的作品,她说:“那真不是我的本意。”  2003年,她曾深入北京抗击非典一线采访。  8年后,读了大量的书,做了很久的功课,甚至无数次在梦中见过病毒鲜艳而瑰丽的模样,她终于交出了一部长篇小说《花冠病毒》。小说的封底上写着,“20NN年,一种极其罕见的
期刊
解缙拍朱元璋马屁诗  君王昨夜降金龙,  化做嫦娥下九重。  料是世间留不住,  翻身跃入水晶宫。  朱元璋对解缙的才学很是赏识。一天,他突然对解缙说:“宫中昨夜有喜,你不作诗一首?”解缙立即想到可能有皇子诞生,随即出口一句:君王昨夜降金龙。朱元璋却说:“生的是个女孩。”解缙脑筋急转,吟出第二句:化做嫦娥下九重。哪知朱元璋接着说:“可惜已经死了。”解缙马上跟进:料是世间留不住。这句将其不幸处理成“
期刊
英国哲学家威廉·欧文在《打脸:辱骂为何会伤害人以及为何它们不应该让人感觉受到伤害》中说,辱骂主要跟阶层有关,辱骂是人们降低他人等级的方式。  2013年5月,英国拳击手柯蒂斯·伍德豪斯驱车100公里,去当面质问一个在网上对他出言不逊的人。这个人在网上说,伍德豪斯丢掉了他的轻量级冠军“非常丢人”。伍德豪斯悬赏1500美元,搜寻到这个人的家庭住址,然后开车赶过去。那个人立刻道歉,拳击手就返回了。加拿大
期刊
最近疫情之下,国家做出一个破天荒的决定,雷打不动的现代“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那么古代的科举,是否也曾因某些事情延期举行呢?  其实还真有。对于参加科举的考生来说,最怕遇到的状况就是科举改日期。  和现代高考不同,古代科举是三年一次,而且是升级式考试。自古以来,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台阶。通过乡试之后,才有资格参加会试,会试成功则可以进入殿试。如果你顺利过了三关,那么就将完成人生的蜕变,成
期刊
有些作品的灵感是从结尾开始的,我写《绍兴十二年》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是全书结尾的最后一句话:“绍兴十二年的雪停了吗?”有了这句话,全书的色调和氛围就定下来了。《庆历四年秋》是另一种情况,这部作品是由书名开始的。  2015年秋天我在南京参加《钟山》文学奖颁奖活动时,《钟山》编辑部的贾梦玮找到我,要我为他们写一个专栏,我答应了。这几年我对宋代的史料有所涉猎,从中选几段有点意味的情节,两个月写一篇文章也
期刊
二月河的文学梦做得很早,阅读也自然成了他生命中的不可或缺。从初中到高中毕业,他读完了中国四大名著,读了《封神榜》“三言”“二拍”,接着读外国作品,后又读了《林海雪原》《烈火金刚》《创业史》等。但对于一个胃口日益扩张的文学青年,阅读欲望仍难以满足。用他的话说:“即使再长的小说,如果废寝忘食地读,也就是几天时间,之后就有很长一段空当,那样的日子比坐监狱还要煎熬。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到处借,凡能借到的国内
期刊
在电影、电视还没有普及的年代,看小人书成为许多人的爱好,它虽然仅有巴掌大,内容却精彩绝伦。当时,谁手头上拥有几本小人书,那是绝对风光的事情。  我家有一箱小人书,是父亲外出时特意为我购买的,有《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等。小人书仅有巴掌大,用白描的手法绘制人物。虽然没有色彩,却栩栩如生,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精彩绝伦,让我爱不释手。那时候,我一直认为小人书里的故事是真实的,梦想
期刊
骆宾王一辈子共留下122首诗,多吗?一点也不多。陆游有9362首,乾隆有30000多首……但如果说骆宾王的一生,是根丝线;那这些作品,就是被丝线串起来的闪光珍珠。里面有他的精神世界,有他的喜怒哀乐。  我们从他的第一颗珍珠说起。那个时候,他有个公认的身份——神童。  神童们的人生结局,各不相同。  孔融小时候懂得让梨,后来却从董卓、袁绍,一直杠到曹操那儿,终于被砍了头,还祸及满门。曹冲有惊人智慧,
期刊
船中那个姓谢的男子终于从容离去,船只去后水面仅留下了一道迅速被抹平的波纹以及他随口抛下的一句话: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  壹  南宋淳熙十一年,一个偶尔会念叨“行事不法,周公无志也;立言不法,孔子无学也”的才子考中了进士,并从师于理学大家陆九渊。没错,就是“陆王心学”的那个陆。  这个才子就是谢希孟。  谢希孟,又名直,字古民,号晦斋,浙江省黄岩城西三童岙人,南宋时期的理学家。谢希孟在年仅二十四
期刊
市场上出现过一个品牌,叫“梦露”,它只做一个女式睡衣产品,销售价格为188元一件,只有两种款式;吊带的和齐肩的,也只有两种颜色;橙色和紫色。  他们用了一个不一样的销售方式:送。  怎么送呢?免费。  如果你穿了感觉很好,就请你帮我们做口碑宣传。  如果这件睡衣送给你,你会要吗?  当然会!  但是他提了另外一個要求,我们送给你是可以的,快递费你出可以吗?  快递费是23块钱一件,但是支持货到付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