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应该读书,校园应该有书香,读书的意义不言而喻。“开卷有益”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因为书籍有良莠之分,于是各种所谓的“必读书”书目闪亮登场。既谓“必读书”,当然以经典居多,但几千年人类文明史,积淀的经典也实在太多,读哪些经典呢?况且,读书是很个性化的事,是否真有人人“必读”之书?
鲁迅、周作人兄弟出生于晚清的书香家庭,祖父读书做官,当然期盼子弟走科举之途。周氏兄弟于私塾读的自然都是应考之书,这些都是“必读书”。然而,他们的祖父似乎比较开明,允许鲁迅和周作人兄弟俩读许多与应试无关的杂书。或许因为读了许多的杂书,这就使他们不同于那些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孩子,童蒙时期的阅读趣味、知识结构以及相应的思想方法大概会影响终身。
周作人在《鲁迅的青年时代》一书中称鲁迅少年时代爱读六朝散文:“文章则陶渊明之前有嵇康,有些方志如《洛阳伽蓝记》与《水经注》,还有六朝译本的佛经他也喜欢。”他认为,鲁迅这种非正宗的阅读兴趣是植根于具有异端传统的“苟欲有所救挽,则必逆于时趋”的叛逆精神。
鲁迅、周作人及黄侃都是章太炎的学生。曹聚仁曾回忆道:“章师(章太炎)推崇魏晋文章,低视唐宋古文。季刚(黄侃)自以为得章师的真传。我对鲁迅说:‘季刚的骈散文,只能算是形似魏晉文;你们兄弟俩的散文,才算是得魏晋的神理。’他笑着说:‘我知道你并非故意捧我们的场。’”
五四时期的好友刘半农曾经送给鲁迅一副对联:“托尼学说,魏晋文章。”意思是鲁迅在思想上服膺托尔斯泰和尼采,而文字风格崇尚魏晋文章。这副对联为鲁迅所认可,他引刘半农为知己。
魏晋六朝文共同的特点是舒卷自如,平易而具风骨。这一传统的承继,由章太炎开其端,周氏兄弟续其后,影响从晚清到五四及新文学中散文风尚的形成。简而言之,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冷峻深刻的一路,一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冲淡逸雅的一路。
魏晋六朝之文章,在或华丽、或质朴的形式之下,都隐藏着对传统的反抗和自我的期许。面对黑暗血腥的现实,同样是心灵的苦痛,作家与作品却可分为两途:一类是“非圣无法”、桀骜不驯;一类是吟风弄月、醉生梦死。前者是抗争,后者为隐逸,这也是五四以后鲁迅与周作人的分途。
鲁迅的立足点是在风沙扑面、豺狼当道的黑暗现实下,文人生存处世,所仗的只在挣扎与战斗;所要求的审美风格是粗犷而非精致。在鲁迅看来明朝性灵小品的流行,是文人消极避世软弱性的表现。因此,他不满周作人、林语堂倡导的那些说琐事、吟风月的散文小品。
周作人则认为“明朝的名士的文艺诚然是多有隐遁的色彩,但根本却就是反抗的”;明朝的统治是如此暴虐,晚明文人的遁世隐逸从根本上说是种无奈的选择,一味谴责隐逸者消极避世而无视其隐含的反抗一面,这是有失偏颇的。他认为,五四以来书写性灵的散文小品,隐含着现实的反抗精神。
同样由魏晋六朝文发端,却形成两种不同的人格与文学风格。周作人的散文简素而不乏丰腴,质直而不失雅丽;鲁迅则峭拔峻切,入木三分,有寸铁制敌、摧枯拉朽般的凌厉气势。作为一名斗士,鲁迅“立意在反抗,旨归在动作”,这是他与以周作人为代表的自由主义作家的根本区别。
读书成就了鲁迅与周作人,不同的读书趣味与方式又造就了二者的不同。解构主义文论家保罗·德曼认为,阅读就是对语言修辞的解读,是通过不断揭示语言在字面以外的其他指涉意义,来解构文本原先被解读出来的确定意义。阅读本身就是一种“践言性”的话语,而你所得到的意义取决于你阅读文本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是一种发现,是创造,是精神生命的成长。读书大体不必拘泥于何者书“必读”,关键在于怎么读,读到了什么。
鲁迅、周作人兄弟出生于晚清的书香家庭,祖父读书做官,当然期盼子弟走科举之途。周氏兄弟于私塾读的自然都是应考之书,这些都是“必读书”。然而,他们的祖父似乎比较开明,允许鲁迅和周作人兄弟俩读许多与应试无关的杂书。或许因为读了许多的杂书,这就使他们不同于那些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孩子,童蒙时期的阅读趣味、知识结构以及相应的思想方法大概会影响终身。
周作人在《鲁迅的青年时代》一书中称鲁迅少年时代爱读六朝散文:“文章则陶渊明之前有嵇康,有些方志如《洛阳伽蓝记》与《水经注》,还有六朝译本的佛经他也喜欢。”他认为,鲁迅这种非正宗的阅读兴趣是植根于具有异端传统的“苟欲有所救挽,则必逆于时趋”的叛逆精神。
鲁迅、周作人及黄侃都是章太炎的学生。曹聚仁曾回忆道:“章师(章太炎)推崇魏晋文章,低视唐宋古文。季刚(黄侃)自以为得章师的真传。我对鲁迅说:‘季刚的骈散文,只能算是形似魏晉文;你们兄弟俩的散文,才算是得魏晋的神理。’他笑着说:‘我知道你并非故意捧我们的场。’”
五四时期的好友刘半农曾经送给鲁迅一副对联:“托尼学说,魏晋文章。”意思是鲁迅在思想上服膺托尔斯泰和尼采,而文字风格崇尚魏晋文章。这副对联为鲁迅所认可,他引刘半农为知己。
魏晋六朝文共同的特点是舒卷自如,平易而具风骨。这一传统的承继,由章太炎开其端,周氏兄弟续其后,影响从晚清到五四及新文学中散文风尚的形成。简而言之,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冷峻深刻的一路,一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冲淡逸雅的一路。
魏晋六朝之文章,在或华丽、或质朴的形式之下,都隐藏着对传统的反抗和自我的期许。面对黑暗血腥的现实,同样是心灵的苦痛,作家与作品却可分为两途:一类是“非圣无法”、桀骜不驯;一类是吟风弄月、醉生梦死。前者是抗争,后者为隐逸,这也是五四以后鲁迅与周作人的分途。
鲁迅的立足点是在风沙扑面、豺狼当道的黑暗现实下,文人生存处世,所仗的只在挣扎与战斗;所要求的审美风格是粗犷而非精致。在鲁迅看来明朝性灵小品的流行,是文人消极避世软弱性的表现。因此,他不满周作人、林语堂倡导的那些说琐事、吟风月的散文小品。
周作人则认为“明朝的名士的文艺诚然是多有隐遁的色彩,但根本却就是反抗的”;明朝的统治是如此暴虐,晚明文人的遁世隐逸从根本上说是种无奈的选择,一味谴责隐逸者消极避世而无视其隐含的反抗一面,这是有失偏颇的。他认为,五四以来书写性灵的散文小品,隐含着现实的反抗精神。
同样由魏晋六朝文发端,却形成两种不同的人格与文学风格。周作人的散文简素而不乏丰腴,质直而不失雅丽;鲁迅则峭拔峻切,入木三分,有寸铁制敌、摧枯拉朽般的凌厉气势。作为一名斗士,鲁迅“立意在反抗,旨归在动作”,这是他与以周作人为代表的自由主义作家的根本区别。
读书成就了鲁迅与周作人,不同的读书趣味与方式又造就了二者的不同。解构主义文论家保罗·德曼认为,阅读就是对语言修辞的解读,是通过不断揭示语言在字面以外的其他指涉意义,来解构文本原先被解读出来的确定意义。阅读本身就是一种“践言性”的话语,而你所得到的意义取决于你阅读文本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是一种发现,是创造,是精神生命的成长。读书大体不必拘泥于何者书“必读”,关键在于怎么读,读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