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阅读里的气质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li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应该是深入到骨髓里的,从外显上来说,它是在人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时,不经意之间就能展示出来的修养。从内在来说,它是集智力、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合成思维能力,是知识的积淀和自我筛选、吸收的内化。诚然,多次反复高强度的机械训练会得到阅读知识,学生能记忆知识,会用固定的“公式”去处理问题,但阅读的自我深化和机械的阅读训练所得出的阅读结果是有本质性的区别的,后者并不能真正走到阅读的内涵深处。
  那么,欣赏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欣赏,陶冶心境。眼界的高低决定着心境的层次、水平的等级。学会了欣赏,会理解词语的准确生动,会感悟境界的高尚和低俗。当看到花儿漂亮,不再只说“哇,这朵花真漂亮!”这样的感叹句,而是变成“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番有意境美的句子。欣赏的情境创设得好,学生潜移默化收到的美的熏陶也越多,对美的判断也越强。
  教材一般是精挑细选出的文本,而且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进行编排,适合那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理解与品味。因此学生的欣赏能力也随着年龄、知识面、理解力等因素在逐步提高。
  欣赏,开放思维。俗话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语言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会感悟的思维。学会欣赏,一定能从细微的语言中欣赏出不一样的感悟精彩。
  一位老师上《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时出示的课文片段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女孩子、男孩子,戴着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呱呱地,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从文本表达来看,这段话写了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在草地上休息,从“叽叽呱呱、闪着汗珠、喷发”等词中显出朝气蓬勃。然而,还有写花的句子“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地一亮,一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儿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把两者相对比欣赏的话,会发现,“座无隙地、东一堆、西一堆”不正对应着花开得繁多吗?“男女孩子、戴红领巾的、脱外衣的”不正是树枝上花开的各种形态姿势吗?“说、笑、冒汗珠的、喷发太阳气息的”就是说明花开得茂盛,朝气蓬勃啊!突然感悟这跟下文写海棠树的段落正好形成了呼应,孩子们坐在那儿,就是那一株“喷花的飞泉”呀,也更说明孩子就像鲜花一样,像春天一样,找到孩子,就找到春天啦。这样一想,对这段话中的“知春亭”,是不是也欣赏出了不一样的意思呢?
  欣赏,累积语言。语言在于积累。学会欣赏一定会促进语言累积的厚度和广度。学会欣赏的人一定会在别人表达的基础上得到更多的领悟。因为学会了欣赏,会从认知的不同角度、表达的不同形式中得出不一样的精彩。在实践教学中发现,低年级阶段,积累少的孩子赞扬花时会说:“那儿的花真漂亮啊!”积累多一些的孩子会说:“山坡上的花开了,一朵又一朵,红的,白的,黄的,真是五彩缤纷,漂亮极了,有时还传来一阵阵清香。”二者对比,第二句话透露出孩子欣赏出花的多,花的颜色艳,还知道用哪些词语去表达这样的美。当然孩子的表达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孩子已经有些明白要去欣赏什么,从什么角度去欣赏,用哪些话来表达,这已经是学会欣赏带来的好处了。
  如果把阅读看作欣赏的载体,那可以把欣赏看成理解阅读的途径。阅读需要欣赏的内容很多,如果想有独到的感性或理性收获,那我们就要尝试让欣赏作为改变教学的一种方式。
  每一篇课文都有独到的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有的侧重在语言的表达,有的侧重于情感智慧,有的侧重于情境赏析等,让我们根据侧重点进行欣赏。《军神》一文,讲述的是刘伯承没有使用麻醉剂,忍着剧痛做完手术,被沃克称为“军神”的故事。课文围绕刘伯承的顽强毅力展开叙述,描写了他被称赞为“神”的故事,因此,老师的教学就围绕欣赏“神”字展开。课开始,顺序出示几幅图片:孙悟空、孩子读书的神态、变魔术时的演员。认识图片内容后,提出思考,如果我们用一个“神”字来介绍图片中的人,你会怎么说?学生很快说出神仙、入神、神奇这三种“神”字的解释。而这时再出示“刘伯承”的图片,提出思考:为什么把刘伯承也称为“神”?这样设计,既能解释“神”字的几种意思,拓宽思维,让学生品味“神”字的妙用,又能突出课文的重点,准备围绕“神”字进行深度鉴赏。
  欣赏的点明确了,课文又是如何展示刘伯承作为“神”的描述的呢?这可是一种艺术的表达。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说明刘伯承是“神”,那么他作为“神”的依据是什么呢?这样的指令将学生从提炼课文主题转到具体的文字阅读中,在抽象的概括后转到对具体形象的文字欣赏之中。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发现了证据。一是人物的对话能证明。课文有直接点明刘伯承是“军神”的句子:“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而且,课文还通过人物的对白而隐射“军神”的句子:“只有军人才能如此镇定”“你能忍受得了吗?”“能”“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一共多少刀?”“72刀”。一系列的对话说明只有镇定的人、不畏惧困难的人才能展示出波澜不惊的态度。语言不在多,但句句精练,语言不在美,但句句入神。
  在课文中,最能直接体現刘伯承是“军神”,也是最揪人心的句子是课文第4节描写手术场景时的句子。“一声不吭、紧紧抓住、汗如雨下、抓破”这样的词语或词组,体现刘伯承忍受剧痛而毫不畏惧的气概。词语之间还有联系,将这样的词语再重新组合变成“手术时,虽然年轻人汗如雨下,疼痛产生的力气将身下的白色床单抓破,但是他却一声不吭”。这样更能解释作为军神的原因。通过对动作的赏析,既能突出文本主题,又能对展示人物性格的方式深入地了解,一举两得。
  神态描写一般和人物对话联系较多,也充当着人物的情感变化线索。教者让孩子分类收集文本中有关神态的句子或词语。与沃克相关的有“冷冷地、有些不悦、愣住了、微微颤抖、擦着汗说、吓了一跳、失声喊道、亲切地注视”。与刘伯承相关的有“恳切、平静、勉强一笑”。由对沃克的神态赏析发现,他对刘伯承的态度从冷淡、瞧不起到敬佩的情感是逐步转变的。这一变化也能侧面证明对“神”的精神的敬佩之情。通过赏析,孩子明白,细微的表情变化、语气变化一样能展现人物的形象。
  “学以致用”,欣赏能提高眼界,把真正美的东西提炼出来,而将欣赏的成果转变为学生内在的东西,还需要经过“语用”阶段,将欣赏出来的感悟应用于实践。在《军神》一课中,学生通过欣赏已经感悟到了作为“神”的坚韧的精神。如果将欣赏出的认知再作用于新的片段上会有更好的效果。
  将“欣赏”代入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阅读角度发生了变化,阅读的观察力更加细致,情感更加丰厚。同时,我们相信,文本应该还有更多的欣赏存在……在这样的欣赏环境下,学生不仅提升了对文本的感悟力,更是对文本进行了再创造,让学生走进了文本内容又提升文本内涵,走进文字又创出新的语言,让语文的素养真正走进学生内心。
  作者简介: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闺怨诗从女性角度反映了古代的社会环境,具有极大的学习价值,但学生在把握这类诗歌的思想情感上十分吃力.而从近几年的高考诗歌鉴赏题目看,诗歌情感却又是高考的必考点.因此,
2016年10月《语文建设》刊登了刘星、韩振合作撰写的《发掘文本“失误”处的教学价值——以为例》(以下简称《发》文)一文,此文是一篇典型的错指课文文本“失误”的文章.rn《
期刊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课堂学生不读、不讲、不写,多靠老师讲授,学生不能体会诗歌的音乐美、不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美,也不能领悟诗歌的建筑美,所以本文倡导反复涵咏诗歌,读出
提起写日记,学生们不免“谈记色变”,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常常会感到吃力,但是写日记是指导习作能力的一项基础工程,教学中万万不可敷衍了事.翻开学生的日记时,不难发现以下
期刊
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一封回复任安的推贤进士之请的回信,文章蕴含情感曲折的内心世界,读懂司马迁的心路历程,可以从对文章写作对象的多元解读入手.从报武帝、报李陵、报自己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而作文的外延何尝又不是呢!学生的认知范围是有限的,如何让学生在这有限的范围内写出更精彩的文章呢?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指南针”。我们要教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取材,这是一切写作行为的前提。这就如同一位优秀的厨师,在做美味佳肴之前,一定要选好食材,有了好的食材,才能做出好的食物。作为小学生,他们的观察力和留心身边事物的能力毕竟是有限
期刊
什么是爱?爱是对父母尽孝,爱是对爱人忠心,爱是对子女尽责.对于老师来说,爱还有一种意义,那就是对待学生,要用百般的爱心去呵护他们的成长.陶行之先生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
期刊
我们发现,犹太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之一。许多伟大的人物都是犹太人,如弗洛伊德、马克思、爱因斯坦……1600万犹太人仅占全球人口的0.3%,但诺贝尔奖获得者却占16%。有人这样表述:全世界的财富在美国人的口袋里,美国的财富在犹太人的脑袋里。如此优秀的民族,必然有优秀的理由:犹太人是最善于阅读的,每人每年平均读65本书。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为了用环境熏陶感染学生,我们对学校的整体环境
期刊
《爱的教育》是一部经典的教育著作,一首动人的爱之序曲,常读常新.其内容主题、行文风格、成书形式都蕴含着独特的智慧魅力,文章从这三个角度入手,探讨了这部作品对语文教育
教师预设问题,要避免潜在的“话语霸权”.教师的问题预设和学生对问题的自我生成能力不应该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教师提出预设问题时,要善于改变预设,丰富预设,收获生成;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