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X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从产业划分角度看,自然资源开发是第一产业,根据所开发的自然资源的性质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一是利用生物资源的农业类开发,即传统的家、林、牧、渔业;另一是利用非生物资源的工业类开发,即采掘业。由于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自然资源又是作为自然物以及整个生命系统所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不论是从经济发展,还是从环境保护考虑,研究自然资源开发问题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对我国自然资源开发模式的反思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技术落后的大国,在一段时间内,积聚财富的主要方式只能是大量开发自然资源,我国经济仍只能是资源开发型的经济;在实行资源开发型经济发展模式时,我国采取低压副产品和原材料价格的做法,以刺激加工工业即第二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1.1影响了自然资源开发企业的自身发展
产品低价造成自然资源开发企业长期低利、微利,甚至亏损,自身积累不足,难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制约了自然资源开发企业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于价低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业基础投入不足,已严重动摇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1.2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采、低效率利用和浪费
產品低价除了造成自然资源开发技术的落后外,还迫使企业在利益驱动下,乱采滥挖,采富弃贫,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破坏自然资源,造成严重浪费。如1990年,我国原煤产量10亿多吨,竟消耗掉40多亿吨煤炭储量,回收率仅为25%;有的小煤窑采1吨煤竟丢掉8.9吨,回采率仅为10%。
原材料低价在刺激加工工业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还迫使企业不注重提高利用效率,在资源利用上处于高收入低产出的状态,以巨大的自然资源消耗维持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造成了严重的浪费。目前我国单位能源所创造的工业国民生产总值只相当于美国、法国的10.61%,前西德的9.09%,日本的7.56%,即使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较低的,仅相当于印度的50%。
1.3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据有关资料记载,目前,我国约有1/3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6%,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其养分损失至少折商品肥40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其他如沙化、盐渍化损失也达100亿元,草原退化面积接近1亿公顷,并仍以每年100多万公顷的速率在退化。
森林覆盖率仅为13.9%,人均林地面积不足0.12公顷,只及平均水平的15%,并且每年以2-3%即230-345万公顷的速度减少,我国3万余种植物中有4、5千种正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有的濒临灭绝。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与这一新的经济体制相适应,改革自然资源的开发模式,利用经济手段加强环境管理,减少资源开发的外部经济性,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2.1收税和收费。这是经济手段最主要的表面形式,政府通过征收税费而使环境成本和资源价值直接反映在产品价格中,从而刺激开发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反之,若其自然资源消耗过量,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都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则会获得超额利润,这就刺激企业不断降低成本以追求更多的利润。
2.2押金制度。这实际是通过押金迫使开发者从事自然环境资源再生产劳动,这样再生产劳动也会反映在开发者的产品价格中,再通过竞争机制使其不断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2.3政府拨款。政府对经济上不能盈利的环境保护项目进行拨款补助,从而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这实际是由政府从事自然环境资源的第一类再生产活动。
2.4创造市场。上述手段都是与价格有关的措施,而创造市场则是直接为环境商品创造一个市场使其在市场上百般变换,最典型的创造市场是许可证交易。这一类经济手段也是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使自然资源的开发权和生态环境的使用权向经济效率最高和环境效益最好的开发者配置。
3关于我国运用经济手段进行自然资源开发环境管理的建议
3.1加强自然环境资源的的价值与价格研究
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与价格研究,是运用经济手段进行自然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的基础,税费及押金标准制定,以及对交易市场监督,都需要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评估为依据。这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做法,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基准价值量进行评估,为管理和决策服务。
3.2理顺各种收费的关系
建立我国自然资源开发的资源税费和生态环境税费体系,根据自然资源开发产品的价格构成,可由资源产业管理部门负责征收。对现有收费进行清理,保证每个内部各项收费之间的关系明晰,并通过法律文件加以明确。
3.3强调费用—效益分析在自然资源开发项目评价中的地位
建议尽快制定和完善自然资源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应对自然资源的价值、开发活动的效益及其生态环境破坏损失作全面估算,并进行比较,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为项目成立后所要征收的资源税费和生态环境税费的确定提供依据。
3.4取消补贴、提高原材料价格
经济手段的核心就是使自然资源开发产品即原材料的价格,反映开发过程的完全成本,因此,应当取消对资源开发的财政补贴,使价格能够对资源开发者和利用者产生调节和刺激作用。而且前面的分析表明,一个合理的价格体系最终最能够导致成本下降,从而使物价水平下降的。
3.5综合运用多种经济手段
在征收自然资源开发的资源税费和生态环境税费的同时,应注意运用其他经济手段,特别是为环境保护创造市场,如实行资源开发拍卖和交易。可在资源进行价格评估的基础上,以开发权进行招标拍卖,将拍卖所得资金作为生态环境的恢复费用,并逐步建立开发权的交易市场。
3.6建立自然资源保护基金
将征收的部分税费集中起来,成立自然资源保护专项基金,资助自然资源的恢复与保护,替代资源的开发,以及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等工作,促进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像经营普通商品一样经营自然环境资源这一特殊商品,使其不仅能维持简单再生产,还能进行扩大再生产。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从产业划分角度看,自然资源开发是第一产业,根据所开发的自然资源的性质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一是利用生物资源的农业类开发,即传统的家、林、牧、渔业;另一是利用非生物资源的工业类开发,即采掘业。由于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自然资源又是作为自然物以及整个生命系统所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不论是从经济发展,还是从环境保护考虑,研究自然资源开发问题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对我国自然资源开发模式的反思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技术落后的大国,在一段时间内,积聚财富的主要方式只能是大量开发自然资源,我国经济仍只能是资源开发型的经济;在实行资源开发型经济发展模式时,我国采取低压副产品和原材料价格的做法,以刺激加工工业即第二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1.1影响了自然资源开发企业的自身发展
产品低价造成自然资源开发企业长期低利、微利,甚至亏损,自身积累不足,难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制约了自然资源开发企业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于价低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业基础投入不足,已严重动摇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1.2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采、低效率利用和浪费
產品低价除了造成自然资源开发技术的落后外,还迫使企业在利益驱动下,乱采滥挖,采富弃贫,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破坏自然资源,造成严重浪费。如1990年,我国原煤产量10亿多吨,竟消耗掉40多亿吨煤炭储量,回收率仅为25%;有的小煤窑采1吨煤竟丢掉8.9吨,回采率仅为10%。
原材料低价在刺激加工工业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还迫使企业不注重提高利用效率,在资源利用上处于高收入低产出的状态,以巨大的自然资源消耗维持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造成了严重的浪费。目前我国单位能源所创造的工业国民生产总值只相当于美国、法国的10.61%,前西德的9.09%,日本的7.56%,即使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较低的,仅相当于印度的50%。
1.3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据有关资料记载,目前,我国约有1/3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6%,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其养分损失至少折商品肥40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其他如沙化、盐渍化损失也达100亿元,草原退化面积接近1亿公顷,并仍以每年100多万公顷的速率在退化。
森林覆盖率仅为13.9%,人均林地面积不足0.12公顷,只及平均水平的15%,并且每年以2-3%即230-345万公顷的速度减少,我国3万余种植物中有4、5千种正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有的濒临灭绝。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与这一新的经济体制相适应,改革自然资源的开发模式,利用经济手段加强环境管理,减少资源开发的外部经济性,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2.1收税和收费。这是经济手段最主要的表面形式,政府通过征收税费而使环境成本和资源价值直接反映在产品价格中,从而刺激开发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反之,若其自然资源消耗过量,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都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则会获得超额利润,这就刺激企业不断降低成本以追求更多的利润。
2.2押金制度。这实际是通过押金迫使开发者从事自然环境资源再生产劳动,这样再生产劳动也会反映在开发者的产品价格中,再通过竞争机制使其不断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2.3政府拨款。政府对经济上不能盈利的环境保护项目进行拨款补助,从而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这实际是由政府从事自然环境资源的第一类再生产活动。
2.4创造市场。上述手段都是与价格有关的措施,而创造市场则是直接为环境商品创造一个市场使其在市场上百般变换,最典型的创造市场是许可证交易。这一类经济手段也是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使自然资源的开发权和生态环境的使用权向经济效率最高和环境效益最好的开发者配置。
3关于我国运用经济手段进行自然资源开发环境管理的建议
3.1加强自然环境资源的的价值与价格研究
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与价格研究,是运用经济手段进行自然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的基础,税费及押金标准制定,以及对交易市场监督,都需要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评估为依据。这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做法,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基准价值量进行评估,为管理和决策服务。
3.2理顺各种收费的关系
建立我国自然资源开发的资源税费和生态环境税费体系,根据自然资源开发产品的价格构成,可由资源产业管理部门负责征收。对现有收费进行清理,保证每个内部各项收费之间的关系明晰,并通过法律文件加以明确。
3.3强调费用—效益分析在自然资源开发项目评价中的地位
建议尽快制定和完善自然资源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应对自然资源的价值、开发活动的效益及其生态环境破坏损失作全面估算,并进行比较,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为项目成立后所要征收的资源税费和生态环境税费的确定提供依据。
3.4取消补贴、提高原材料价格
经济手段的核心就是使自然资源开发产品即原材料的价格,反映开发过程的完全成本,因此,应当取消对资源开发的财政补贴,使价格能够对资源开发者和利用者产生调节和刺激作用。而且前面的分析表明,一个合理的价格体系最终最能够导致成本下降,从而使物价水平下降的。
3.5综合运用多种经济手段
在征收自然资源开发的资源税费和生态环境税费的同时,应注意运用其他经济手段,特别是为环境保护创造市场,如实行资源开发拍卖和交易。可在资源进行价格评估的基础上,以开发权进行招标拍卖,将拍卖所得资金作为生态环境的恢复费用,并逐步建立开发权的交易市场。
3.6建立自然资源保护基金
将征收的部分税费集中起来,成立自然资源保护专项基金,资助自然资源的恢复与保护,替代资源的开发,以及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等工作,促进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像经营普通商品一样经营自然环境资源这一特殊商品,使其不仅能维持简单再生产,还能进行扩大再生产。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