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沙里看世界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8100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链接”作为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的部分课文后面有所设置,是课文的拓展与延伸,为学生提供了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根据教学现状,对课后“阅读链接”进行整理、分析,认为应充分重视利用“阅读链接”的教学价值,在课前利用“链接”酝酿情绪提高学生的阅读期待;
  关键词:课程资源;阅读链接;阅读空间
  现状: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學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该如何有效使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笔者就此对周边的教师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显示:这一板块一直处于鸡肋一样的地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有的教师虽然心中有这一板块的内容,但是对其不重视,就是让学生自己随便读读,忘记了就丢弃在一旁。甚至有的老师都不记得有这样一个栏目。也有很多教师认为,“阅读链接”作为课文的组成部分,的确应该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但往往无处下手,从而导致对“阅读链接”使用过于随意,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1.未解其意
  教材编写者之所以设置“阅读链接”这一板块,一定有其特定的意图,然而我们的老师却无视“阅读链接”的存在,有的老师只是将“阅读链接”作为一个单纯的知识点进行教学;有的教师“随意化”,就是随便让学生读读,也不管学生爱读不读;有的教师“课外化”,只是布置学生课外去了解;有的教师“朗读化”,在上完课后随意地让学生“一读而过”。
  2.不合时宜
  “阅读链接”并不单单是一种课外资料,还是课文学习的组成部分。教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要分析理解“阅读链接”的作用。但是由于一些教師对“阅读链接”的文本特点和它的教学价值的挖掘都很不够,没有找到合适的与课文教学相结合的契机,所以就形成了“教学断层”。
  课中:一石激起千层浪
  ——适时补充,提升学生的阅读感悟
  1.丰富文本,语言表达常训练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的课后安排了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和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两个片段,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初识鲁迅”。在课堂上,学习交流中孩子们已经了解到鲁迅先生是个豁达乐观、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我让学生阅读了链接中的两个片段,并谈谈感受。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这两个片段明白了为什么鲁迅先生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那就是先生的人格魅力。继而我就引导孩子们如果想了解更加全面的鲁迅先生那就在他的作品中去找寻答案吧。于是课后各学习小组纷纷收集、阅读先生的散文、小说等,班里掀起了“读鲁迅”的热潮。
  2.比较鉴赏,写作特色紧把握
  描写同一个事物或同一件事情,不同作家会采取不同的表达方法。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对学生的习作有什么启发?比如,前文提到的,同样是写猫,由于作者的生活和经历不同,写作目的相似,但写作背景不同,那么他们表达的方法也就截然不同了。因此,通过同一题材的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关注作家的不同表达方法,并得到一些启示,也是一部分“阅读链接”的编排意图。
  《威尼斯的小艇》这一课后面链接了散文《威尼斯之夜》,从夜空的清澈明净和夜晚的清新恬静两个方面写了威尼斯美丽的夜晚。两篇小文,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同一个城市的面貌,落笔点各有侧重,写法上各有特点,形成互补。学生读了这两篇文章,可以体会到,不论是写一个地方还是写一个人、一件事,一定要抓住它最有特点、给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不能大而求全、面面俱到。
  课后:巧趁东风放纸鸢
  ——余意未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一个栏目虽小,但是它蕴含的内涵并不小。在看似普通形式中,我们是否可以窥见它隐性的意图。在《初识鲁迅》单元,都是关于回忆鲁迅先生的。与选文相呼应的是本单元的课后选学课文《军神》,采用的也正是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人物,这是小学阶段唯一全文采用侧面描写的文章,两者的吻合绝对不是偶然的。篇幅较长,正是培养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这一要求的接触性练习,侧面描写正是“对课文的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的一种训练。在方法上,渗透了“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在一粒沙里看到一个世界。”阅读链接虽然只是材料中的一个小栏目,但是每个教师如果能够把握每个“阅读链接”的内容和方法的要点,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就会有一个更为宽泛的领域。当然广义的阅读链接不止这些,文后的链接只是给我们一种意识、一种启示。在教学中我们要有阅读链接的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给孩子们提供更为宽广的阅读空间,创造大语文课堂,引领学生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田静.料尽其用,“袋”超所值[J].小学教学研究,2011(16):21-22.
  编辑 赵飞飞
其他文献
(吉林省柳河县三源浦中心校)  最近在县级现场会上听了两节小学五年级德育课,内容都是让学生学习有关与人“友好合作”的知识教学(课题——团结友爱)。两位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都能够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大胆创编教材内容,设计出了多个蕴含“团结合作才能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活动设计形式很新颖,内容也很有教育意义。遗憾的是,两位教师的设计仅仅停留在使学生“感悟”每项活动“需要”合作才能完成上,却没有让学生
戴建荣老师的课若用一个词来形容,我列举不出来,但听过很多节《揠苗助长》的课,唯独这节课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一、文本解读,细致入微  不同人对文本的解读有所不同,教师的文本解读直接决定了课堂的趣味。听了戴建荣老师的课,我觉得戴老师的课有两个字值得我回味。  1.揠  《揠苗助长》在过去教师的教学中,教师也许开头就会问:“同学们,揠苗助长还可以说成什么?”孩子回答:“拔苗助长。”于是一个原本与“
摘 要:美术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独特手段,其根本价值是激发幼儿兴趣,将幼儿内心真實的想法表现出来。美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纸浆画是其中的一种,通过手工和绘画的两种活动,幼儿将自己的创造想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教师遵循幼儿美术教学的规律,尊重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纸浆画活动的开展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在造型、色彩等方面的发展,并且能够让幼儿体验到成功感和满足感。  关键词:纸浆画;区域;创
【案例背景】  课堂上,老师为了提高效率总是要求学生把手叠放在课桌上。有些学生坐得很端正,心思却已飞到了窗外,很难用心去理解文中的含义,更不用说准确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了。小学生生性好动,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适当将语文课本变成剧本,带领学生演绎课文中的内容,使学生在动中学,在动中用。学生不再是置身课本之外而是深入其内,深刻体会到语文的美,从而提升听课的效率。  【案例描述】  一、以演表达 理解词意 
蔡婷婷
期刊
摘 要:幼儿园的小朋友就像是从土壤里刚刚发出芽的植物,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与关爱,如何在游戏的过程中实践学习性区域成为众多幼师思考的问题。孩子并不能理解很多的大道理,无法接受高深的知识,只能在其生活过程中以朋友的身份去引导与关爱。就如何开展学习性区域活动谈些看法。  关键词:学习性;区域活动;幼儿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对于当前素质教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这篇文章曾在教育界引起不小的反响,促使我们一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是不是科学的,是不是学生所需要的。现实中,我们在“牵着蜗牛”前行的途中,往往有太多的急躁。当我们有意识地把教学速度适当放慢,去适应“慢慢爬行的蜗牛”时,这样反而更能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听到他们本真的声音,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我们放慢脚步等一等,等到的是一个答案,而对学生来说,他们从这样的等待中感受到的是尊重、理解
寓言在各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的語言十分简练,故事情节简明,含义却极其深刻。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在故事讲完了,就出示寓意的现象较多,结果导致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在课堂上没有得到体现,整个课堂平淡乏味,故事的深度和宽度没有得到拓展,寓意的理解生硬被动,整个课堂没有活力、没有趣味。学生难以体会语言文字所带来的乐趣,下面结合我所教的苏教版三年级语文《鹬蚌相争》的教学实际谈谈对寓言教
摘 要: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幼儿收集来的无生命物品的,是幼儿开展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场所。它帮助中班幼儿感知和发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其基本条件,同时也能感知和发现不同季节的特点,体验季节对动植物的影响。教师精心创设自然角,将自然角打造成幼儿认识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乐园,为幼儿提供创造和发展的机会,为幼儿提供了长期观察、亲自管理、动手操作的机会,激
摘 要:计算是数学学习中的主要内容。细心观察一些计算能力差的学生,不难发现,他们之所以计算能力差,是因为他们缺乏良好的验算习惯。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是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阶梯。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呢?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清晰认识验算作用、逐步形成验算意识和灵活选择验算方法三个方面浅显论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验算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验算习惯;计算能力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