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链接”作为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的部分课文后面有所设置,是课文的拓展与延伸,为学生提供了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根据教学现状,对课后“阅读链接”进行整理、分析,认为应充分重视利用“阅读链接”的教学价值,在课前利用“链接”酝酿情绪提高学生的阅读期待;
关键词:课程资源;阅读链接;阅读空间
现状: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學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该如何有效使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笔者就此对周边的教师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显示:这一板块一直处于鸡肋一样的地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有的教师虽然心中有这一板块的内容,但是对其不重视,就是让学生自己随便读读,忘记了就丢弃在一旁。甚至有的老师都不记得有这样一个栏目。也有很多教师认为,“阅读链接”作为课文的组成部分,的确应该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但往往无处下手,从而导致对“阅读链接”使用过于随意,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1.未解其意
教材编写者之所以设置“阅读链接”这一板块,一定有其特定的意图,然而我们的老师却无视“阅读链接”的存在,有的老师只是将“阅读链接”作为一个单纯的知识点进行教学;有的教师“随意化”,就是随便让学生读读,也不管学生爱读不读;有的教师“课外化”,只是布置学生课外去了解;有的教师“朗读化”,在上完课后随意地让学生“一读而过”。
2.不合时宜
“阅读链接”并不单单是一种课外资料,还是课文学习的组成部分。教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要分析理解“阅读链接”的作用。但是由于一些教師对“阅读链接”的文本特点和它的教学价值的挖掘都很不够,没有找到合适的与课文教学相结合的契机,所以就形成了“教学断层”。
课中:一石激起千层浪
——适时补充,提升学生的阅读感悟
1.丰富文本,语言表达常训练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的课后安排了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和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两个片段,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初识鲁迅”。在课堂上,学习交流中孩子们已经了解到鲁迅先生是个豁达乐观、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我让学生阅读了链接中的两个片段,并谈谈感受。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这两个片段明白了为什么鲁迅先生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那就是先生的人格魅力。继而我就引导孩子们如果想了解更加全面的鲁迅先生那就在他的作品中去找寻答案吧。于是课后各学习小组纷纷收集、阅读先生的散文、小说等,班里掀起了“读鲁迅”的热潮。
2.比较鉴赏,写作特色紧把握
描写同一个事物或同一件事情,不同作家会采取不同的表达方法。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对学生的习作有什么启发?比如,前文提到的,同样是写猫,由于作者的生活和经历不同,写作目的相似,但写作背景不同,那么他们表达的方法也就截然不同了。因此,通过同一题材的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关注作家的不同表达方法,并得到一些启示,也是一部分“阅读链接”的编排意图。
《威尼斯的小艇》这一课后面链接了散文《威尼斯之夜》,从夜空的清澈明净和夜晚的清新恬静两个方面写了威尼斯美丽的夜晚。两篇小文,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同一个城市的面貌,落笔点各有侧重,写法上各有特点,形成互补。学生读了这两篇文章,可以体会到,不论是写一个地方还是写一个人、一件事,一定要抓住它最有特点、给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不能大而求全、面面俱到。
课后:巧趁东风放纸鸢
——余意未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一个栏目虽小,但是它蕴含的内涵并不小。在看似普通形式中,我们是否可以窥见它隐性的意图。在《初识鲁迅》单元,都是关于回忆鲁迅先生的。与选文相呼应的是本单元的课后选学课文《军神》,采用的也正是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人物,这是小学阶段唯一全文采用侧面描写的文章,两者的吻合绝对不是偶然的。篇幅较长,正是培养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这一要求的接触性练习,侧面描写正是“对课文的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的一种训练。在方法上,渗透了“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在一粒沙里看到一个世界。”阅读链接虽然只是材料中的一个小栏目,但是每个教师如果能够把握每个“阅读链接”的内容和方法的要点,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就会有一个更为宽泛的领域。当然广义的阅读链接不止这些,文后的链接只是给我们一种意识、一种启示。在教学中我们要有阅读链接的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给孩子们提供更为宽广的阅读空间,创造大语文课堂,引领学生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田静.料尽其用,“袋”超所值[J].小学教学研究,2011(16):21-22.
编辑 赵飞飞
关键词:课程资源;阅读链接;阅读空间
现状: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學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该如何有效使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笔者就此对周边的教师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显示:这一板块一直处于鸡肋一样的地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有的教师虽然心中有这一板块的内容,但是对其不重视,就是让学生自己随便读读,忘记了就丢弃在一旁。甚至有的老师都不记得有这样一个栏目。也有很多教师认为,“阅读链接”作为课文的组成部分,的确应该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但往往无处下手,从而导致对“阅读链接”使用过于随意,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1.未解其意
教材编写者之所以设置“阅读链接”这一板块,一定有其特定的意图,然而我们的老师却无视“阅读链接”的存在,有的老师只是将“阅读链接”作为一个单纯的知识点进行教学;有的教师“随意化”,就是随便让学生读读,也不管学生爱读不读;有的教师“课外化”,只是布置学生课外去了解;有的教师“朗读化”,在上完课后随意地让学生“一读而过”。
2.不合时宜
“阅读链接”并不单单是一种课外资料,还是课文学习的组成部分。教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要分析理解“阅读链接”的作用。但是由于一些教師对“阅读链接”的文本特点和它的教学价值的挖掘都很不够,没有找到合适的与课文教学相结合的契机,所以就形成了“教学断层”。
课中:一石激起千层浪
——适时补充,提升学生的阅读感悟
1.丰富文本,语言表达常训练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的课后安排了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和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两个片段,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初识鲁迅”。在课堂上,学习交流中孩子们已经了解到鲁迅先生是个豁达乐观、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我让学生阅读了链接中的两个片段,并谈谈感受。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这两个片段明白了为什么鲁迅先生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那就是先生的人格魅力。继而我就引导孩子们如果想了解更加全面的鲁迅先生那就在他的作品中去找寻答案吧。于是课后各学习小组纷纷收集、阅读先生的散文、小说等,班里掀起了“读鲁迅”的热潮。
2.比较鉴赏,写作特色紧把握
描写同一个事物或同一件事情,不同作家会采取不同的表达方法。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对学生的习作有什么启发?比如,前文提到的,同样是写猫,由于作者的生活和经历不同,写作目的相似,但写作背景不同,那么他们表达的方法也就截然不同了。因此,通过同一题材的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关注作家的不同表达方法,并得到一些启示,也是一部分“阅读链接”的编排意图。
《威尼斯的小艇》这一课后面链接了散文《威尼斯之夜》,从夜空的清澈明净和夜晚的清新恬静两个方面写了威尼斯美丽的夜晚。两篇小文,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同一个城市的面貌,落笔点各有侧重,写法上各有特点,形成互补。学生读了这两篇文章,可以体会到,不论是写一个地方还是写一个人、一件事,一定要抓住它最有特点、给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不能大而求全、面面俱到。
课后:巧趁东风放纸鸢
——余意未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一个栏目虽小,但是它蕴含的内涵并不小。在看似普通形式中,我们是否可以窥见它隐性的意图。在《初识鲁迅》单元,都是关于回忆鲁迅先生的。与选文相呼应的是本单元的课后选学课文《军神》,采用的也正是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人物,这是小学阶段唯一全文采用侧面描写的文章,两者的吻合绝对不是偶然的。篇幅较长,正是培养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这一要求的接触性练习,侧面描写正是“对课文的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的一种训练。在方法上,渗透了“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在一粒沙里看到一个世界。”阅读链接虽然只是材料中的一个小栏目,但是每个教师如果能够把握每个“阅读链接”的内容和方法的要点,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就会有一个更为宽泛的领域。当然广义的阅读链接不止这些,文后的链接只是给我们一种意识、一种启示。在教学中我们要有阅读链接的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给孩子们提供更为宽广的阅读空间,创造大语文课堂,引领学生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田静.料尽其用,“袋”超所值[J].小学教学研究,2011(16):21-22.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