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调车作业是铁路运输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何保证调车作业安全和人身安全,一直是铁路安全关注的重点,它既是调车安全的重点,同时也是车务系统人身伤亡事故的关键作业,为了加强关键作业的控制,最大限度的遏制职工伤亡事故的发生,通过对调车人员造成车辆伤害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调车;伤害;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U2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2
一、调车人员车辆伤害的基本类型和特点,调车人员所从事的作业过程中与机车车辆密不可分
在车务系统人身伤亡事故中,机车、车辆伤害占多数。调车作业机车车辆的移动等都要调车人员直接参与。列车的编组、解体、作业车的分解、取送等都是经过调车人员上车下车,摘挂作业程序的相互衔接、配合来完成的,因此由机车、车辆所造成的挤、轧、撞、摔等伤害,是调车作业人员的惯性伤害。从铁路多年来车辆伤害事故的综合分析来看,调车人员车辆伤害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类型和特点:
(一)从机车车辆上坠落或上下车登空导致伤亡。调车人员按计划要求登乘车辆随车运行是调车作业过程所必需的,如人力制动机的选闸试闸、人力制动机的制动、引导运行等大多要在车辆行进中进行。多年来调车人员造成车辆伤害事故的分析表明,从运行的机车车辆上坠落或上、下车登空而导致伤亡事故也比较多,其伤亡过程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从手制动机闸台土坠落,二是在跨越车辆时坠落,三是上、下车登空坠落。
(二)被机车车辆或线路旁的设备碰撞导致伤亡。随着铁路运输的不断发展,调车作业量越来越大。尤其比较繁忙的编组站、区段站,调车场内牵出、溜放、连挂、转场等作业不断,機车车辆穿梭般运行,作业人员稍有不慎就会被碰撞伤亡,如横越线路违反规定被驼峰溜下的车组撞倒致伤。抓乘车梯随车作业时,被站合、信号机等设备碰撞致伤。
(三)被机车车辆挤压导致伤亡在调车作业中。调车人员被机车车辆挤压导致伤亡,也是惯性伤害之一。发生较多的挤压伤害,一是进入线路内作业或穿越小“天窗”被车辆挤压伤亡,或在车列运行中,进入道心调整钩位,被两车钩挤伤致死。二是徒手放、撤铁鞋被车轮挤伤。
二、调车人员车辆伤害的原因分析
调车人员车辆伤害的主要原因是安全意识淡薄,所谓安全意识,是指人体对来自内部或外部刺激产生的反应和行为。从一些调车人员发生车辆伤害的情况看,一是过于自信、麻痹大意。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一些工龄较长、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身上;二是侥幸冒险,臆测行事,有的职工经常违章作业。因没有发生事故,于是图省事,怕麻烦的安逸思想和简化程序、违章蛮干的冒险行为愈演愈烈。一旦失误,后果不堪设想。三是习惯违章,不以为然。有些职工对作业标准和卡死制度很清楚,也知道违章能导致事故,但总认为自己有把握,违一点章,事故也不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习惯性违章作业不能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和及时纠正,最后发生事故。思想情绪不稳定,思想和情绪对人的行为起着支配主导作用,思想情绪的不稳定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突发事件的打击是一个重要因素,诸如亲友病亡、夫妻吵架,与人斗殴,受到批评等;人在受到这些意外情况的冲击时,就容易愤怒、懊丧、急燥、思维混乱,带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和烦燥沮丧的情绪上班意志消沉,心态极不平稳,往往会精力分散,顾此失彼,反应脱节,动作失调,在这种状态下作业,极容易发生事故。
三、调车人员车辆伤害的控制对策
通过对调车人员车辆伤害特点和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事故的发生不仅与作业者自身的安全意识、技术水平、作业经验等主观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也突出反映了班组整体防范功能和干部监控力度的薄弱。因此必须从主、客观两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在事故预防.中取得明显成效。
(一)以人为本,强化安全意识。充分利用站(段)、车间、班组三级教育的要求,强化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调车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正确的宣传教育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要紧密结合调车工作的特点,充分运用黑板报、宣传画、演讲比赛、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经常的、定期的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同时要结合事故案例,特别是调车人员车辆伤害事故,组织职工分析讨论,使职工从血的教训中受到震动,引以为戒,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从思想上消除“违章加小心不会出事故”、“安全就是撞大运”等错误观念,切实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二)抓好岗位培训,提高调车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技术业务培训,是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技能、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在职工培训中,首先要把好岗前培训关,站段、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是岗前培训的主要形式,第一,各级培训内容要具体实际,有较强的针对性,对“三新”人员要做到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允许上岗;第二,要把好跟师学徒关;对三级教育合格的人员,要签订师徒合同,并按期认真考核,学徒期满而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坚决不能定职从事调车工作;第三,要把好上岗独立作业关,要针对调车人员出徒单独作业后易发事故的特点,运用多种手段,对新定职的人员进行以岗位卡死制度、《人身安全标准》、非常情况处理措施、观速观距、上下车动作技巧等为主要内容的岗位强化训练。
(三)落实联防互控,增强班组整体防范功能。调车作业是一个群体协同作业,需要调车组人员密切配合,作业过程中开展联防互控是防止事故的切实有效的措施,在站区劳动安全联防的基础上针对调车作业各工种密切配合的特点,制定各工种岗位之间、班组成员之间的联防互控标准,使调车组成员之间及调车组成员与调车司机之间在作业中相互提醒、相互制约、相互制止违章防止事故,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调车作业安全联防互控体系,强化作业“三控”制度(即自控、他控、互控),形成“一个人作业,自我控制,相临作业,他控监督,关键作业,互相制约,做到你作业我监督,你忘了我提醒,你错了我纠正”的良好习惯。并附之以检查、考核、奖惩措施,只要认真抓好落实,其联防体系既能正常运行,班组整体防范功能就会明显增强,也必然会收到防事故、保安全的良好效果。强化干部监控,加大关键作业环节的控制力度。‘干部对现场作业的监控是为督促职工按章作业而实施的一种强制性手段,从现实的职工素质的一种强制性手段和安全管理状况来看,仍然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根据调车作业实际,要从严格落实规章制度入手,强化干部对关键作业的监控力度。
一是针对极易造成车辆伤害的作业关键,如上下车时必须遵守的“八项规定”和车辆运行中车上作业的“八禁止”行为、进入线路内作业的安全防护等,制定卡死制度,督促职工认真落实。
二是针对关键作业环节,按照“五定”要求,制定干部监控标准和考核办法,并建立激励机制,督促付诸实施,这样就能极大地发挥各级各类干部参与安全监督管理的积极性,就能加大现场作业的控制力度,从而及时发现、制止违章,防止事故的发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关心、爱护调车人员。
关键词:调车;伤害;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U2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2
一、调车人员车辆伤害的基本类型和特点,调车人员所从事的作业过程中与机车车辆密不可分
在车务系统人身伤亡事故中,机车、车辆伤害占多数。调车作业机车车辆的移动等都要调车人员直接参与。列车的编组、解体、作业车的分解、取送等都是经过调车人员上车下车,摘挂作业程序的相互衔接、配合来完成的,因此由机车、车辆所造成的挤、轧、撞、摔等伤害,是调车作业人员的惯性伤害。从铁路多年来车辆伤害事故的综合分析来看,调车人员车辆伤害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类型和特点:
(一)从机车车辆上坠落或上下车登空导致伤亡。调车人员按计划要求登乘车辆随车运行是调车作业过程所必需的,如人力制动机的选闸试闸、人力制动机的制动、引导运行等大多要在车辆行进中进行。多年来调车人员造成车辆伤害事故的分析表明,从运行的机车车辆上坠落或上、下车登空而导致伤亡事故也比较多,其伤亡过程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从手制动机闸台土坠落,二是在跨越车辆时坠落,三是上、下车登空坠落。
(二)被机车车辆或线路旁的设备碰撞导致伤亡。随着铁路运输的不断发展,调车作业量越来越大。尤其比较繁忙的编组站、区段站,调车场内牵出、溜放、连挂、转场等作业不断,機车车辆穿梭般运行,作业人员稍有不慎就会被碰撞伤亡,如横越线路违反规定被驼峰溜下的车组撞倒致伤。抓乘车梯随车作业时,被站合、信号机等设备碰撞致伤。
(三)被机车车辆挤压导致伤亡在调车作业中。调车人员被机车车辆挤压导致伤亡,也是惯性伤害之一。发生较多的挤压伤害,一是进入线路内作业或穿越小“天窗”被车辆挤压伤亡,或在车列运行中,进入道心调整钩位,被两车钩挤伤致死。二是徒手放、撤铁鞋被车轮挤伤。
二、调车人员车辆伤害的原因分析
调车人员车辆伤害的主要原因是安全意识淡薄,所谓安全意识,是指人体对来自内部或外部刺激产生的反应和行为。从一些调车人员发生车辆伤害的情况看,一是过于自信、麻痹大意。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一些工龄较长、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身上;二是侥幸冒险,臆测行事,有的职工经常违章作业。因没有发生事故,于是图省事,怕麻烦的安逸思想和简化程序、违章蛮干的冒险行为愈演愈烈。一旦失误,后果不堪设想。三是习惯违章,不以为然。有些职工对作业标准和卡死制度很清楚,也知道违章能导致事故,但总认为自己有把握,违一点章,事故也不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习惯性违章作业不能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和及时纠正,最后发生事故。思想情绪不稳定,思想和情绪对人的行为起着支配主导作用,思想情绪的不稳定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突发事件的打击是一个重要因素,诸如亲友病亡、夫妻吵架,与人斗殴,受到批评等;人在受到这些意外情况的冲击时,就容易愤怒、懊丧、急燥、思维混乱,带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和烦燥沮丧的情绪上班意志消沉,心态极不平稳,往往会精力分散,顾此失彼,反应脱节,动作失调,在这种状态下作业,极容易发生事故。
三、调车人员车辆伤害的控制对策
通过对调车人员车辆伤害特点和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事故的发生不仅与作业者自身的安全意识、技术水平、作业经验等主观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也突出反映了班组整体防范功能和干部监控力度的薄弱。因此必须从主、客观两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在事故预防.中取得明显成效。
(一)以人为本,强化安全意识。充分利用站(段)、车间、班组三级教育的要求,强化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调车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正确的宣传教育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要紧密结合调车工作的特点,充分运用黑板报、宣传画、演讲比赛、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经常的、定期的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同时要结合事故案例,特别是调车人员车辆伤害事故,组织职工分析讨论,使职工从血的教训中受到震动,引以为戒,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从思想上消除“违章加小心不会出事故”、“安全就是撞大运”等错误观念,切实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二)抓好岗位培训,提高调车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技术业务培训,是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技能、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在职工培训中,首先要把好岗前培训关,站段、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是岗前培训的主要形式,第一,各级培训内容要具体实际,有较强的针对性,对“三新”人员要做到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允许上岗;第二,要把好跟师学徒关;对三级教育合格的人员,要签订师徒合同,并按期认真考核,学徒期满而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坚决不能定职从事调车工作;第三,要把好上岗独立作业关,要针对调车人员出徒单独作业后易发事故的特点,运用多种手段,对新定职的人员进行以岗位卡死制度、《人身安全标准》、非常情况处理措施、观速观距、上下车动作技巧等为主要内容的岗位强化训练。
(三)落实联防互控,增强班组整体防范功能。调车作业是一个群体协同作业,需要调车组人员密切配合,作业过程中开展联防互控是防止事故的切实有效的措施,在站区劳动安全联防的基础上针对调车作业各工种密切配合的特点,制定各工种岗位之间、班组成员之间的联防互控标准,使调车组成员之间及调车组成员与调车司机之间在作业中相互提醒、相互制约、相互制止违章防止事故,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调车作业安全联防互控体系,强化作业“三控”制度(即自控、他控、互控),形成“一个人作业,自我控制,相临作业,他控监督,关键作业,互相制约,做到你作业我监督,你忘了我提醒,你错了我纠正”的良好习惯。并附之以检查、考核、奖惩措施,只要认真抓好落实,其联防体系既能正常运行,班组整体防范功能就会明显增强,也必然会收到防事故、保安全的良好效果。强化干部监控,加大关键作业环节的控制力度。‘干部对现场作业的监控是为督促职工按章作业而实施的一种强制性手段,从现实的职工素质的一种强制性手段和安全管理状况来看,仍然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根据调车作业实际,要从严格落实规章制度入手,强化干部对关键作业的监控力度。
一是针对极易造成车辆伤害的作业关键,如上下车时必须遵守的“八项规定”和车辆运行中车上作业的“八禁止”行为、进入线路内作业的安全防护等,制定卡死制度,督促职工认真落实。
二是针对关键作业环节,按照“五定”要求,制定干部监控标准和考核办法,并建立激励机制,督促付诸实施,这样就能极大地发挥各级各类干部参与安全监督管理的积极性,就能加大现场作业的控制力度,从而及时发现、制止违章,防止事故的发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关心、爱护调车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