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现代国有企业在市场化经营总的相互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现代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要想赢得市场,就必须靠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获得关键筹码。本文对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如何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面对国际和国内严峻的市场经济挑战下,国有企业如何通过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破解做大做强的发展难题?在国有资源整合、资产重组和产业集群过程中,如何通过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建立系统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如何更充分地培养造就高素质管理人员,激发人才活力,更好地落实“十二五”规划各项发展指标?这是当前摆在国有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深入剖析当前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对建设区域性国有企业人才高地问题作一浅析。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是中高端人才紧缺,就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以拥有900万人口的某地级市为例,每万人中拥有专业技术人才295人,占全市从业人员比例的5.64%,所占比重低,这就直接导致了国有企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匮乏,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的中高级层次人数所占比重小。
(二)是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部分岗位面临人才断层危险。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层级结构、年龄结构、行业分布不合理现象突出,主要表现在高学历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青年高级人才五方面的比例低,人才的分布与层级、年龄呈倒“金字塔”结构,特别在技能型人才较为集中的有色冶炼、机械制造等行业出现“老化”断层现象,影响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
(三)定向培养谋划不足,大中专、职业技能院校的教育资源有待开发。人才培养并未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技校办学规模万人上下徘徊,师资队伍建设比较薄弱,民办职业院校恶性、无序竞争,近年来招生工作也陷入困境。
(四)是政策和待遇吸引力不够,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对技能人才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投入、感情投资不足,企业在人才选拔使用上投入少,待遇水平偏低,导致高技能人才“跳槽”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过去的老牌国有企业破产倒闭后,企业骨干人才的外流情况比较严重。人才队伍薄弱直接限制了国有企业的做大做强。
二、加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加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是实现国有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如何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效能优先、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国有企业人才队伍,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马力”。
(一)解放思想,着力打好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攻坚战
扎实推进国有企业人事制度和人才管理改革。解放思想,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和“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才”的理念,不断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在国有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的同时,充分认识到整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人才资源重要性。把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考虑,在人才使用上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整体谋划,统一调配。促进国有企业内部人才的横向交流与合理流动,提高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效能。
(二)建立具有丰富内涵的企业文化,为聚集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要樹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建设和延伸企业文化的丰富内涵,持续开展丰富的企业文化娱乐活动,让“以企为家”的观念深入人心,不断增强国有企业员工使命感、责任感和归属感。同时,通过专题培训加强企业文化的宣导,在行动上有意识地规范员工行为,形成一种约定束成的习惯和准则,并被绝大部分员工所认同,为聚集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三)建立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薪酬体系
建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配套的薪酬体系,就要凸显岗位价值,把人才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实现薪酬反映职位价值、薪酬模式合理、绩效与薪酬挂钩。建立科学的职位体系,采用“职级-薪级”的矩阵式薪资体系,根据责任与贡献的层级,确定不同的固定/浮动比例。通过严考核、强激励、硬约束,构建起以经营业绩为核心,以企业资产规模、效益、资产保值增值相联的年薪制等多种形式为内容的多元化分配体系,做到“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
(四)精心谋划定向培养,实施人才储备和分类培养计划
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全方位选聘引进人才和引智的制度。各企业可采取网上发布、高校供需见面会、人才交流会等灵活多样的招聘形式,有针对性地蓄势、借势、招才、引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结构。可通过企业的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项目研发组等为依托实行招标揽才,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同行专家的联系等揽才。制定人力资源培训长远计划,培养和造就本土“草根”人才。
(五)完善人才评价机制,畅通员工晋升渠道
科学地评价经营者的业绩,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把能力和潜力、职业操守、经营业绩和道德记录纳入体系,坚持德才兼备,把能力、知识、品德和经营业绩作为衡量标准。完善的激励机制。要为各类型人才使用畅通“绿色通道”,充分为“自我价值实现”提供平台。把德才兼备、具有管理和领导才能的中青年高层次人才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人才支撑。
三、结语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解放思想,着力打好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攻坚战,认真组织制定、实施企业各项人力资源政策与措施,切实做好选人、育人、评人、留人等各项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国有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才能为改革攻坚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国有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丁红玲;略谈我国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2]侯荔江;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与系统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王修来;人力资源信息不对称的原理探索与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作者单位:胜利油田胜利石油化工建设有限公司)
【关键词】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面对国际和国内严峻的市场经济挑战下,国有企业如何通过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破解做大做强的发展难题?在国有资源整合、资产重组和产业集群过程中,如何通过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建立系统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如何更充分地培养造就高素质管理人员,激发人才活力,更好地落实“十二五”规划各项发展指标?这是当前摆在国有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深入剖析当前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对建设区域性国有企业人才高地问题作一浅析。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是中高端人才紧缺,就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以拥有900万人口的某地级市为例,每万人中拥有专业技术人才295人,占全市从业人员比例的5.64%,所占比重低,这就直接导致了国有企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匮乏,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的中高级层次人数所占比重小。
(二)是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部分岗位面临人才断层危险。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层级结构、年龄结构、行业分布不合理现象突出,主要表现在高学历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青年高级人才五方面的比例低,人才的分布与层级、年龄呈倒“金字塔”结构,特别在技能型人才较为集中的有色冶炼、机械制造等行业出现“老化”断层现象,影响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
(三)定向培养谋划不足,大中专、职业技能院校的教育资源有待开发。人才培养并未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技校办学规模万人上下徘徊,师资队伍建设比较薄弱,民办职业院校恶性、无序竞争,近年来招生工作也陷入困境。
(四)是政策和待遇吸引力不够,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对技能人才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投入、感情投资不足,企业在人才选拔使用上投入少,待遇水平偏低,导致高技能人才“跳槽”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过去的老牌国有企业破产倒闭后,企业骨干人才的外流情况比较严重。人才队伍薄弱直接限制了国有企业的做大做强。
二、加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加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是实现国有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如何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效能优先、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国有企业人才队伍,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马力”。
(一)解放思想,着力打好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攻坚战
扎实推进国有企业人事制度和人才管理改革。解放思想,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和“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才”的理念,不断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在国有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的同时,充分认识到整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人才资源重要性。把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考虑,在人才使用上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整体谋划,统一调配。促进国有企业内部人才的横向交流与合理流动,提高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效能。
(二)建立具有丰富内涵的企业文化,为聚集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要樹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建设和延伸企业文化的丰富内涵,持续开展丰富的企业文化娱乐活动,让“以企为家”的观念深入人心,不断增强国有企业员工使命感、责任感和归属感。同时,通过专题培训加强企业文化的宣导,在行动上有意识地规范员工行为,形成一种约定束成的习惯和准则,并被绝大部分员工所认同,为聚集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三)建立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薪酬体系
建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配套的薪酬体系,就要凸显岗位价值,把人才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实现薪酬反映职位价值、薪酬模式合理、绩效与薪酬挂钩。建立科学的职位体系,采用“职级-薪级”的矩阵式薪资体系,根据责任与贡献的层级,确定不同的固定/浮动比例。通过严考核、强激励、硬约束,构建起以经营业绩为核心,以企业资产规模、效益、资产保值增值相联的年薪制等多种形式为内容的多元化分配体系,做到“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
(四)精心谋划定向培养,实施人才储备和分类培养计划
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全方位选聘引进人才和引智的制度。各企业可采取网上发布、高校供需见面会、人才交流会等灵活多样的招聘形式,有针对性地蓄势、借势、招才、引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结构。可通过企业的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项目研发组等为依托实行招标揽才,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同行专家的联系等揽才。制定人力资源培训长远计划,培养和造就本土“草根”人才。
(五)完善人才评价机制,畅通员工晋升渠道
科学地评价经营者的业绩,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把能力和潜力、职业操守、经营业绩和道德记录纳入体系,坚持德才兼备,把能力、知识、品德和经营业绩作为衡量标准。完善的激励机制。要为各类型人才使用畅通“绿色通道”,充分为“自我价值实现”提供平台。把德才兼备、具有管理和领导才能的中青年高层次人才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人才支撑。
三、结语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解放思想,着力打好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攻坚战,认真组织制定、实施企业各项人力资源政策与措施,切实做好选人、育人、评人、留人等各项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国有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才能为改革攻坚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国有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丁红玲;略谈我国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2]侯荔江;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与系统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王修来;人力资源信息不对称的原理探索与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作者单位:胜利油田胜利石油化工建设有限公司)